靈山261回、愛己身貴為天下,何喜獲豐收寄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261回、愛己身貴為天下,何喜獲豐收寄寓

261回、愛己身貴為天下,何喜獲豐收寄寓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訂閱:

靈山正文

加百列走了,鐘離權捻了捻胡須道:“仙童,她的修為比你不弱,若在天國交手,她能盡引靈臺化轉之功,再加上手中那柄無上神器,你恐非對手。”

清風不置可否的答道:“此番閉關煉器,我隱約有所堪破,無論勝敗,知勝在何處,敗在何處,對我都是緣法收獲,難得她今日上門給了我這個機會。”

鐘離權:“恭喜仙童修為更進,已開證太上忘情之境嗎?”

清風搖了搖頭:“大覺大羅,談何容易,我尚未悟。只是在找尋靈臺化轉的由來,觀天道循回之變,修金仙之極致,求大天尊、鎮元子那般境界。不論怎么說,天天尊、鎮元子的修為在我之上,首要不在神通法力,而是靈臺推演之妙、化轉自然之功。”

清風提到一種“果位”,沒有具體名稱,而是以“金仙境界的極致”來描述。比如玉皇大天尊開辟天庭,當有金仙依附于此開辟仙界洞府時,會自然延伸一片“新”仙界。東華帝君開辟方圓三千六百里碧桑洞,玉皇大天尊就能在靈臺中推演化轉,又在外圍自然延伸出三千六百里仙界,總方圓達一萬零八百里之廣,仙靈之氣與碧桑洞相類。

這是法自然之道的玄妙境界,否則飛升的散仙如何在天庭立足?其他金仙如清風就辦不到,鎮元子卻可以辦到,所以他會開辟出一片萬壽山仙界來,雖然還沒有其他的金仙來依附延伸開辟,但畢竟有這種玄妙。此功德、神通、福緣都甚為廣大。

鐘離權喟嘆一聲:“金仙境界的極致。也就如大天尊這般了。其實很多仙家,飛升跳出輪回之后,并無愿心歷化形天劫成就金仙,而更多地金仙,亦不求天上忘情之道。不能說不求,而是不可強求,不知如何去求。”

清風:“太上之境我亦不知,想那鎮元子也未必堪破,但大天尊應有所悟。不提他們了,你方才說我若與加百列在天國演法。她能盡引靈臺化轉之功,是怎么回事?”

鐘離權:“天國地大天使,果位如天庭的金仙,也有靈臺化轉之功。不似天庭更似佛國,但與佛國又有不同。米迦勒與加百列曾經到訪青漪三山,我與善無畏問過。”

加百列這等大天使,靈臺化轉之功依附于天國開辟仙界,按照他們的說法“在心靈的世界里開辟天國,將美好的一切奉獻給天主,這便是我的信仰與榮耀。我造化中的世界屬于天主。”是不分的金仙洞府與外圍延伸道場的,一切都是天國仙界的組成部分。

清風當初不再場自然不知,現在聽了鐘離權地解釋卻并不意外,淡淡道:“這一教的修行如此,求同卻難存異。在人間將鋪張業大,但天國氣象終究有限,可惜了阿羅訶大天尊!”

鐘離權:“若已達三生萬物、太上忘情之境,對阿羅訶而言倒無所謂了。正如儒不可為廟堂律規,形而上則束;道不可為立國之教,教以條則異。這些都是世人自造之業。小說”

清風:“我曾聽江泉居開講馬王說救苦福音,阿羅訶也曾如釋迦一般于世間弘法寂滅,但終究假借神異弄人立教,三生萬物或可,太上忘情未必。等去了天國。我估計還能察覺他的痕跡。”

鐘離權微微苦笑:“如此說來梅丹佐在天國倒是個異數,能跳出藩籬前往靈山。只可惜所行有偏,終究自取斬。……還是不要談他們的修行,談你與加百列地一戰吧。雖然不論勝負你都有所得,但對于別人而言是不一樣的。你的修為確實不如大天尊與鎮元子,甚至也不也不如觀自在,你是仙家異數,但也仍是推演中的棋子。”

鐘離權說話的同時發來一道神念,關于圍繞佛心舍利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思考。事情是梅丹佐惹出來地,后來的背景就成為了佛國與天國之爭。

韋馱天下界,前前后后牽扯出這么多高人來,這些高人互相之間的推演是混沌的,會在天國發生什么樣的沖突很難預料。佛國當然樂見天國削弱,大天尊與鎮元子等人也希望這場亂子越大越好。這倒不是說故意要給誰使壞,依因果、緣法趨避化轉而已,誰會做對自家道統以及修為功德不利地事呢?

清風答道:“你也會推演,假若佛國眾菩薩有心推波助瀾,會怎么做?”

鐘離權:“觀自在定會要求帶一個人去青漪三山聽聞景教法會,就是心猿悟空,他可是佛國中頭一號降妖除魔的狠角色,正可收拾那幾位鼻孔朝天的大天使。”

清風接話道:“韋馱天也是佛國中降妖除魔的狠角色,向來出手無情,假若心猿悟空大鬧天國,我們這些在場的人都會牽扯進去。”

鐘離權點頭道:“所以梅振衣一定要拒絕觀自在的要求,既保證在天國不會出現混戰,又要保證能尋回佛心舍利的下落。”

清風微微一笑:“所以我才會與加百列相約演高下,就是為了化混沌為清明,以一戰代替可能節外生枝的爭端,話已出口,只要斗法已定,以仙家境界,他人屆時自不能再糾纏我等。”

鐘離權也笑了:“仙童當初攪亂人身果法會出走五觀莊,化清明為混沌,今日以一戰抽身,又化混沌為清明,修為果然有所堪破,只是那加百列本人恐怕要與仙童牽扯上了。”

清風微微一撇嘴角:“我也無奈,是她自己送上門來的,惹一個總好過惹一窩。”

鐘離權:“這一戰的輸贏,仙童可有把握?”

清風搖頭道:“沒有把握,但梅振衣一定希望我贏。加百列如何能替我歸還那兩件神器?你地好徒弟又在玩心眼。希望我將來能把她手中地戰斧借來一用,讓胡春去劈開龍首山。我若勝了,就幫他這個忙,我若敗了,他地算計就落空了,另想辦法罷。”

鐘離權地笑容有些無奈:“我看見加百列手中的神器時,也想到了胡春。Www.zwWx.c0m”

因為梅振衣對加百列的一番話,敬亭山外鬧的動靜不小,他自己在哪里?此時梅振衣尚未回蕪州,而是去了華山尋訪李元中。

李元中曾為馬上將軍。在戰場上受過傷,借療傷之際辭官歸鄉,后入山修道。他命仆人在華山幽谷中建了一座小院,常年于山中清修。

梅振衣對李元中有映像。此人是一位罕見的美男子,如果說梅丹佐的相貌是西方人的英俊,那么李元中就是東方美男子的表率。他的身材鍵碩,眉宇間有一種獨特陽剛俊朗氣質,五官分明神采天然,留著及胸地飄髯。

當年他隨侍狄仁杰身邊為護衛時,每一次出門都能吸引無數婦人少女的目光。李元中也以相貌英武為傲,非常注重保養,不僅常年習武強健體魄,還好養生全形之道。當年在彭澤時,就曾私下里向梅振衣請教過餐霞煉形之術。

他善養生。按現代的話說也很臭美,大男人喜歡照鏡子。

李元中在戰場上受傷后,回家養傷時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人自稱東華帝君,他從未見過卻又感覺十分熟悉,不由自主就有崇敬之心。東華帝君對他說:“你曾于我有之恩,此世既好養生駐顏之道,我就傳你一卷法訣,善護全形。”

東華帝君所傳的法訣十分深奧繁復,夢醒之后李元中只記住了入門法訣。也就隨之習練。果然有效!他本就文武雙全,悟性與資質都十分出色。修為精進很快。

奇異地是,隨著修為境界越來越高,后續的法訣自然在神識中記起,就似在那個夢中早已入靈臺神處。李元中對神通法力并不太在意,漸漸習以為常自然而然,他的爐鼎容顏三十年來果然絲毫未衰,英武俊朗一如往昔,所行便是所愿,所修便是所求。

有一個習慣倒是一直保留,他還是喜歡每天對著鏡子撫美髯自賞,哪怕到了華山中清修時也一樣。在狄仁杰去世三十年后,李元中已有飛天之能,脫胎換骨修為知常。

他在夢中得傳仙家法訣,按密宗的說法,有夢觀成就。破妄大成之后,李元中自悟了夢修之法,經常于定坐中元神出竅行游,于華山絕壁險峰間飄飛觀賞,好生逍遙自在。

他尚未堪悟出神入化境界,此時所謂的元神離竅,實際上只是一縷離體的神識,假借出攝爐鼎之象,并無施法顯形之妙。若無人,在華山野嶺中這么做是非常兇險的,外在神識不能離體太遠,也不能出游太長時間。

李元中知道其中兇險,但以此為樂趣,曾對身邊僮仆說:“我若在定坐中一去不回,七日之后將我地遺蛻燒去,我一生愛惜形容,死后亦不愿在土下腐朽。”

神出游若受驚擾,不論多遠片刻即回,絲毫沒有阻礙,假如喚他也回不來,那就是入輪回去了。以李元中的修為,當然明白其中道理,故有此交代。

但凡事都有例外,李元中還真就遇到意外了,就在梅振衣找上門來的七天前。

那一天后半夜,李元中于定坐中元神出游,來到華山絕壁上的老君堂旁邊,卻碰見了一個“人”在峭壁上方凌空背手而立,目光掃來發現了他,正是多年前夢中見到的東華帝君。

李元中地元神趕緊過去打招呼,多謝對方當年的指點。東華帝君告訴他,自己曾下界為狄仁杰,見李元中資質與悟性都不錯,又忠心耿耿護衛多年未出一絲差錯,故歸天之后夢中傳法訣接引仙緣。

東華帝君還說道:“修道之人,愛己身貴及天下,以求爐鼎全形長生。本無厚非。但你執著一世形容太重。雖有今日修行成就,卻難歷苦海劫前世種種考驗。如今你的修為已脫胎換骨,卻遲遲堪不到苦海岸邊,實為心境未明之故。”

說完這番話又傳了他一卷法訣,是出神入化以上境界的修行,卻沒告訴他怎樣到達這一境界,最后東華帝君一揮手道:“有人找你,快回去吧。”言畢閃身消失不見。

東華帝君一消失,李元中立刻察覺到不對自己地肉身爐鼎出事了!

聽聞法訣之時,如在入境觀中。恍然不覺華山絕壁上地天光變換,也渾然不知家中的僮仆搖撼肉身喚他,等到東華帝君離去,時間已經過了七天了。

家中僮仆在第二天就發現老爺一直定坐未起。沒有像往上一樣去登山餐霞,于是喚他,結果毫無反應,伸手一試,血脈不搏氣息全無。一直等了七天,按“遺言”焚燒了李元中的“尸身”。僮仆不是修行人,老爺不在了。自然也不會繼續守在山中,為省事連房子一起都燒了。

李元中神識收回的時候,爐鼎已毀不可挽救,下一瞬間就要入輪回了!此刻聽見一聲龍吟震蕩靈臺,緊接著“眼前”一暗。進入到一片無邊無際的未知空間當中。

梅振衣帶著梅毅恰于此時趕到李元中地清修之地,正看見這座院落被火舌吞沒。梅振衣已是仙人,靈臺不受煙火所阻,察覺到李元中體魄已毀,神魂無依下一瞬就要入輪回,隨即祭出黑如意,施展此神器收攝元神地妙用,將李元中的神魂攝入其中。

暫收了李元中地神魂,梅振衣也傻眼了,他沒想到千里迢迢找到李元中。竟是這樣的結局。黑如意收了李元中地神魂。無非兩個結果:一是將他放出來再入輪回;二是等到原有天年盡,神識從黑如意中自然消失再入輪回。

梅振衣與梅毅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梅毅突然一直來時的路:“少爺你看!”

離蜿蜒上山小徑不遠的林中,一棵大樹下靠著一個人,看似個衣衫襤褸、頭發蓬亂的乞丐,一只腳蜷縮著,手邊還放了一根棗木拐杖。梅振衣上山時沒發現這個人,現在以神識掃過,竟然是個倒閉在路旁地“死”人,爐鼎完好生機可復,但神魂無蹤。

他腦海中靈光一閃,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八仙中鐵拐李的傳說,隨即明白了什么,長嘆一聲道:“原來如此!”

梅毅不解的問:“少爺什么意思?”

梅振衣一指倒斃的乞丐:“這將是李元中的爐鼎。”他一揮手,黑如意飛去,化為一片黑霧罩住乞丐的遺蛻,接著黑霧一收又飛回袖中,那乞丐客咳嗽一聲睜開了眼睛。

“梅真人,梅將軍,你們二位怎會在此?剛才是你們救了我嗎?”李元中睜眼,發現自己坐在一棵大樹下,渾身酸軟無力,就似經歷了一場耗盡神氣的斗法,不遠處山上地院落已成火中殘垣,而梅振衣與梅毅站在身前。

“李元中,你原先的爐鼎已毀,如今之身,來自一位倒斃山野的無名氏。”梅振衣直截了當的開口,伸手在李元中面前畫了一個大圈,圈中銀光顯現宛如一面明鏡,照出了李元中此時的形容。

黑面蓬發,卷須牛眼,衣不蔽體袒露胸懷,相貌極為丑惡。李元中下意識地站了起來,以手撫臉喃喃道:“我怎會成了這個樣子?”身體還未站直就往旁邊一歪,好懸沒摔倒,這才發現“自己”的右腿有些跛,難怪樹旁會靠著一根棗木拐杖。

“李道友,此無妨,我還剩一枚九轉紫金丹,有移換爐鼎之功,以你的修為,只要服用此丹,未嘗不可恢復前身爐鼎。”梅振衣在敬亭山中煉成六枚九轉紫金丹,自己服用一枚,給了清風、鐘離權、知焰、提溜轉各一枚,手邊還剩下最后一枚,此時很大方的拿了出來。

梅振衣遞過去九轉紫金丹,眼神中有考問之意,眼前人是不是傳說中的鐵拐李,就看他接不接了。

李元中正要伸手去接,空中忽有東華帝君的聲音傳來:“這就是你前世之表相,你前世為一容顏兇惡跛足乞丐,神魂散去倒斃路旁。”李元中聞言神情一肅若有所思,動作僵在了那里。

“我見你今生修行有成,心境卻難堪苦海,何得仙道超脫?故借梅真人之手先顯你前世之身,望你能有所悟,惜之慎之!”東華帝君的聲音再度傳來,這句話說完之后空中沒有了聲息。

李元中站在那里,臉色急速的變換,他也是頗有悟性慧根之人,觀己所遇,聽帝君之言,一念之間宛如頓悟,忽然求證了多年懵懂未解的心境。最后展顏一笑,開口道:“草脊茅檐,窗毀柱折,此室陋甚,何喜獲豐收寄寓?”又朝天抱拳道:“多謝帝君點化!”

梅振衣與梅毅一起拱手:“恭喜李道友!”

李元中拿過了樹旁那根棗木拐杖,一瞬間元神清明無礙,神氣法力盡復。他腋下拄杖抱拳道:“元中也多謝二位,既悟道,就不貪得梅真人的靈丹了,好意心領。”

梅振衣搖頭笑道:“既已看破,就無所謂執著,恢復清朗外相未嘗不可,靈丹還請收下。實不相瞞,東華帝君推薦李道友為小兒應行之師,我故此尋來相求,這枚九轉紫金丹,乃仙家束。”不動聲色地挖了,又不動聲色地填上了。哈哈哈,求票,求票,求月票!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