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243回、身言點化合師道,行止修證弟子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243回、身言點化合師道,行止修證弟子規

243回、身言點化合師道,行止修證弟子規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鐘離權要梅振衣命劉海帶著四位師弟出去行游,沒有明確的要求他們去做什么事情,只是告訴梅振衣,當年徐妖王與楊天感斗法時,世間修行各派高人造訪青漪三山,如今可以派劉海代表三山修士回訪,一路游歷人間。

這樣的話沒個一、兩年時間回不來呀,梅振衣眉頭微皺,鐘離權看出來了,笑著問道:“你不放心嗎?”

梅振衣:“是有些為他們擔憂,這一路行游何止萬里,恐有幾年時日,他們的修行未足,不知會碰見什么樣的意外。”

鐘離權一搖芭蕉扇:“臭小子,已有為人師之心了?我去天庭閉關清修之時,也是一般心思,想想你自己吧,為師我是否時刻在你身邊?至于你的門下弟子,也該有這番經歷,你以為他們修行未足,其實以修為論,都可以出山行游了。”

這一番話倒是提醒了梅振衣為師之道,自古修行上師對傳人,都有與父母對子女類似的心思,天天護在身邊倒是便于管教,但難成大器,放出去閱歷吧,又擔心會出意外,實在是一種兩難的心態。

但人的成長遲早要有這個過程,修行人修于行,無論是見知還是心境感悟,并不能完全從定坐中求證,否則難悟道法的高深之處,也難以借鑒與融匯各派之法得大成就,想想梅振衣自己的經歷就明白了。

梅振衣的兩位上師孫思邈與鐘離權地風格不同,各有巧妙之處。孫思邈是典型的言傳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傳,他自己平日的一言一行就是最佳的榜樣,潛移默化中感染弟子,做為一生修行的根基。

而鐘離權不同,他是從梅振衣破妄大成之后開始傳授仙家道法地。首要在于點撥,指出梅振衣的種種不足之處及時加以修正。經常吹胡子瞪眼拿扇子敲他地腦袋。梅振衣表面上嬉皮笑臉,經常和師父頂嘴開玩笑,但在大關節處,對鐘離權的教導也是一絲不茍的去思考與體悟。

但是鐘離權并不經常在梅振衣身邊,甚至總見不到他的人影,這二十三年來更是去了天庭清修。他假如一直把梅振衣帶在身邊,有什么麻煩都替他出頭擋住,遇到什么糾紛都提前出手化解,梅振衣可能不會糾纏那么多的業力。但同樣也不會有今日的修為與眼界。

當然這么做也得有個限度,得了解自己徒弟的修行,知道掌握火候。至于像左游仙那樣根本不再理會劉海放之江湖,是另外一回事,并非為師之道。

是時候讓這些弟子們出去游歷一番了,不能總在青漪三山里貓著,劉海闖蕩江湖多年,由他帶領師弟們應該能放心。梅振衣明白了師父的用意。又問道:“元充閱歷有限,阿斑要找離離,但另外的弟子中,為何只讓龍騰與秋水去呢?”

鐘離權眉頭一皺:“師父可不能只管傳道,也要考慮弟子地緣法,我當年撮合你與知焰,你就不知撮合自己的徒弟嗎?就像你撮合張果與星云那樣。”

梅振衣點頭道:“我明白了。希望他們這萬里結伴行游,能解開心結。”

在原先的大官湖五妖中,以胡沖天與胡龍騰的修為最高,他們倆人的關系也最好,而且都對胡秋水有仰慕之心,彼此都清楚,因此誰都沒有向胡秋水開口表達。胡沖天被敖小黑重傷不幸殞命。當時是為了掩護胡秋水沖出彭澤縣來蕪州報信。

在青漪三山修行的這些年。胡秋水對胡龍騰也有情意,但兩人每每憶及胡沖天。都覺得無法向對方開口。借這次游歷天下結伴而行的機會,若能讓兩人解開心結也是緣法,畢竟逝者已去,生者還是要珍惜彼此。

師父這么吩咐了,梅振衣當然會照辦,但還是有些不放心,把所有的徒弟都叫到面前來,命其中五人出山行游回訪天下修行各派,還親手準備了各種靈丹妙藥為拜山之禮,最后又給了徒弟們護身法寶。

劉海有金烏玄木劍、落寶金錢,還有他自己揀制地血煞天羅,另有隨行瑞獸金蟾,法寶夠多了。但是胡龍騰與胡秋水每人只有一根妖湟刺,雖然也不錯,但在梅振衣這種煉器大宗師眼里不算太好的東西,至于阿斑與元充,并沒有太好用的法寶。

梅振衣清理黑龍殘骸,得到了八只神宵天雷淬煉后留下的龍牙,都是世間難求的天材地寶,他這些年一直在琢磨怎么進一步煉化為成形法器,根據各位弟子不同的修為特點分別賜于他們。

現在經鐘離權的提醒他也想通了,不再事事親歷親為,賜給元充、龍騰、魚躍、雙全、秋水、阿斑等六弟子每人一只龍牙,反正煉器之法已傳授,就讓他們自己去煉化吧。就算不煉化這也是可以使用地法寶,如果煉化失敗只能是修為沒到家或者不走運,若煉化成功最終成形,那一定是各人最趁手的法器。

劉海已有法寶,尤其是神器落寶金錢的妙用還未完全掌握,不必再賜器。至于胡春,梅振衣沒有賜龍牙,而是給了他一片龍鱗,并告訴他只是研究其妙用,變化純熟于心,并不要輕易去煉化。

五人奉師命離山而去,帶著梅振衣準備好的送給世間各派的禮物,都很興奮。梅振衣并沒有告訴阿斑這趟出游要找回離離,既然鐘離權這么安排了,那么離離一定會出現在他們行游的路上,說不定也會遇見轉世之后的恨賢夫婦。

胡魚躍與胡雙全仍在五湖山莊鎮守三山門戶,鐘離權又說道:“我要在青漪三山待幾年。胡春就跟著我吧,平時有什么事,就讓他跑腿傳信。”

這分明是有親自點撥地用意,鐘離權也清楚胡春將來背負地使命重大。梅振衣喜道:“師父能在青漪三山中留幾年,真是太好了。弟子一直想親自隨行聽候您老人家吩咐。”

鐘離權:“為師替你看家目地有二,其一是九連山與青漪湖一帶風景靈秀。我在此修行增長見知,將來于無邊玄妙方廣世界中開辟仙界之時,也可有同樣的天地。其二嘛,你與知焰都要出遠門了,要做地事情很多。你的當務之急是去五觀莊求人身果,盡早煉成大羅成就丹。”

梅振衣下拜道:“擅其事應利其器,我剛剛堪破陽神化身變換,修行尚未知常,需與知焰一起閉關。請師父為我管束山中修士。出關之后,當以九轉紫金丹為提溜轉凝聚爐鼎,而后再去五觀莊。”

鐘離權很滿意的捻了捻胡子:“急而不亂,進退有度,這才有一派宗師地樣子。”

梅振衣在方正峰上的石龕中閉關,參研陽神化身變換,知焰為他護法。梅振衣勤修多年法力精進神速,但受見知所限遲遲未得突破。今日一朝堪破門徑修為一日千里,在方正峰上閉關兩個月,純陽化身變換自如,又修成另一化身。

此化身地稱謂不是人名,叫作八大門化身,總攝人間經歷驚、疲、飄、冊、風、火、爵、要八相,實際上就是闖蕩江湖、通達機智的那個自我的清明剖析。修成陽神化身之相。

他出關之后又把提溜轉叫到餐霞閣,助她服用九轉紫金丹。提溜轉若想服丹必須自愿還得冒一定的風險,讓梅振衣以煉藥之法將她的陰神之身攝入拜神鞭,歷七七四十九天與九轉紫金丹藥性相合。也可以說梅振衣以神農百草鞭法煉成了一味藥,名字叫作“九轉紫金提溜轉丹”。

這么說當然是開玩笑,其實就是提溜轉的爐鼎,它與真身無區別。但另有獨特的神通可虛可實隨心變化。做完這一切之后。梅振衣才與谷兒、穗兒、玉真等人告別,攜知焰一起離開青漪三山。

提溜轉也想一起去。但是知焰拍著她的肩膀道:“劉海等人出游,張果與星云又去了昆侖仙境未回,此地雖有鐘離師父坐鎮,但日常瑣事總不能煩他老人家親自處理,山外事有梅毅,但山中事怎么能離得了你這位大總管?”提溜轉感覺責任重大,也就沒有堅持要跟著去了。閑話少述,道侶二人離開蕪州飛上云端,一路往西北而行,經過了茫茫草原、千里無人的戈壁與沙漠,還重游了梅孝朗當年陣前射子地戰場,回憶起往事道侶二人感慨不已。

通古河谷地中那一場大戰積骨如山,如今將士多已化為塵土,世事變遷無常,唯有天道循行無親,求超脫仙道才是正果。

繼續前行,到了五觀莊外圍山野,與入靜觀中所見沒有什么變化。經過茫茫的荒漠戈壁后,竟然又能看見滿山蔥蘢青翠的景像,真如仙家福地,連心情也感覺舒爽清涼了不少。的荒野山徑崎嶇險峻,這一段路是在茂盛的原始叢林中穿過的。

這條路當然難不住梅振衣與知焰,為了表示禮數以及不想引起誤會,他們在百里之外就落下云頭徒步而行,順便欣賞沿途的風景。翻過一座險峻高山,面前豁然開朗,這是一片群峰間的高原谷地,灌木叢中鮮花點綴掛滿藤蘿,遠處茫茫林海一望無際,山風吹來翠枝搖曳宛如濤聲起伏,此地就是海天谷了。

梅振衣在谷中還發現了一種瑞草,是繞著高大喬木生長地盤古藤,其實這與清風當年在昆侖仙境中所種的是一樣的東西,但普通的盤古藤自不能與清風在天地靈根下親手培育了一千八百年的神藤相比。

五觀莊就在海天谷中,但是站高處一眼望去根本就看不見,它有洞天結界掩護,就像青漪三山隱藏在青漪湖中不為世人所見。他們自然清楚五觀莊的門戶在哪里,來到山中一條幾乎被荒草淹沒的山路旁,在兩株纏繞著盤古藤地高大松樹之間。知焰抱拳道:“蕪州修士知焰隨道侶梅振衣,拜訪五觀莊。”

一連叫了三聲,竟然毫無反應。知焰看著梅振衣搖了搖頭面帶苦笑,以神念道:“五觀莊不是一般地地方,非想入就能入。人家不給我們開門。”

梅振衣上前一步朗聲道:“蕪州修士梅振衣,攜道侶知焰仙人。前來求見鎮元大仙,奉上九轉紫金丹為禮。”

這一聲喊就有反應了,只見面前光影忽現,洞天開啟,出現了一座莊園,門前有一男一女兩位童子,垂髻未冠看上去約十五、六歲年紀,模樣生的甚是清秀,臉上不經意間自然帶著一絲傲然之氣。

男童一現身就開口問道:“你們要求見我家祖師爺。送上九轉紫金丹,為什么不去萬壽山仙界,卻來五觀莊?”

梅振衣施禮道:“我未成仙道,去不得仙界,聽聞天地靈根在此處,我就是為它而來,故此到五觀莊拜訪。”

女童撲哧一聲笑了:“你自己尚未成仙道,就想求見我家祖師爺?恐怕只能等昆侖仙境聞醉仙法會才有機會了。這里不是你該來的地方。你說有九轉紫金丹要送上,不會是吹牛吧?”

守門的童子分明是看不起人嘛,但想想也正常,鎮元大仙豈是想見就能見?這兩位童子并不認識梅振衣也不知他的來歷,只當他們是來此地尋訪仙蹤地修士。知焰雖是真仙,但這兩位童子也怎么沒放在眼中。

梅振衣并不生氣,微笑道:“我怎會妄語。來此地就是為了奉送九轉紫金丹。”

男童一伸手:“是嗎,拿出來我看看。”

知焰不緊不慢道:“我等求見地是鎮元大仙,不是二位,等見到鎮元大仙,自會交代九轉紫金丹,二位則不必觀。若愿意通報則請通報,若不愿通報就算了。不必多事。”

那男童臉色微沉道:“無事前來尋訪仙跡地修士眾多。長輩吩咐不必理會閑人,難道無論什么人到此地喊兩聲。都要驚動我家祖師爺嗎?”

梅振衣的表情仍然在笑:“說地也對,那么請問山莊中主事之人是誰?能否將我們的來意轉告一聲?我看二位的修為有限,尚不能去仙界稟告鎮元大仙,平日若有事也是先通報山莊中的仙家長輩吧?”

那女童也不高興了,板著臉道:“我們的修為尚不高,但鎮元大仙門下往來的仙長多的是,在此門前,二位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地高人。若你拿出九轉紫金丹,我們就替你通報,若拿不出來,請勿在這里騷擾。”

梅振衣搖了搖頭說了實話:“我們來此是為了求一枚人身果,有了人身果才能煉成九轉紫金丹,現在讓我怎么拿出來?”

梅振衣此時說的九轉紫金丹,當然不是他改方后所煉制的那一種,而就是原方所載的大羅成就丹。眼前這兩位童子當然不可能聽說過梅振衣改方之事,所以他言談中仍然以“九轉紫金丹”原名稱呼。

兩位童子聞言立即變色,寒著臉齊聲喝道:“原來你們也是來求人參果的,這種東西上門就能求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這么多年總有人騷擾不休,要不是祖師爺有命守此門不得向拜見求藥者口出惡言,不必理會妄想之徒,我們真想好好訓斥二位一頓。……就不該給你們開門,還不快走!”

梅振衣笑容更盛,反問道:“二位出言也不善啊?知道為什么祖師爺讓你們在此守門又不得口出惡言嗎?”

見這兩位門童的反應,梅振衣就能推演出很多事。五觀莊有人身果在仙界不是秘密,世間很多修行人都可能聽說過。那么平常因為各種原因來此求藥的人必然不少,求不到是正常的,但萬一求到了,豈不是千秋難遇之仙緣,反正來一趟碰碰運氣又沒損失。

有人帶著各種貴重禮物上門欲行交換,還有人跪在五觀莊門前好幾年不走,有人求藥不成破口而罵還鬧過事,還有人企圖效仿心猿悟空進去偷,當然一律都沒得逞。

但這樣一來,守門童子可夠煩地,多年不得清靜,換誰脾氣都不會太好。對于那些鬧事的或企圖硬闖的,五觀莊自不會客氣,該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但對于那些上門拜見求藥的,鎮元大仙吩咐門童不必多理會,也不要口出惡言。

這其實一種歷練,是對于心境的穿鑿,門童的地位看似不高卻非常重要。五觀莊門前多年來經歷的幾乎都是煩心事,要么性情超然一流,很自然地就達到祖師爺的要求;要么悟性很好能領會師門的用意,將之視為一種修行中自覺的磨練。

性情與悟性,這二者必然要有一樣很出色,另一樣須在修行中磨練進步,方為可造之才。梅振衣一直在思悟為師之道,自然能明白這些講究。

開口反問的同時,梅振衣以神念與知焰暗中玩笑道:“清風、明月二位仙童誤人不淺啊,眼前這兩位門童修為不高,自視卻很不低。”

這又關清風、明月什么事?若問誰是最“牛”的神仙?恐不好回答,但若問天下最“牛”的門童在哪里?沒有別地答案,就是五觀莊門童!原因很簡單,五觀莊前任門童是清風與明月這兩位大名鼎鼎地金仙。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喜歡本章的內容,請為作者吧,同時請把天天推薦給您的朋友!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