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198回、憶君迢迢隔青天,尋來看取明鏡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198回、憶君迢迢隔青天,尋來看取明鏡前

198回、憶君迢迢隔青天,尋來看取明鏡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梅振衣帶著家人進城去看熱鬧,玉真尤其之興奮,這一天按照往年的習慣,還要給翠亭庵送去一年的奉銀百兩,星云師太不在,另有尼姑主事,銀子還是照收不誤的。我看_書齋

梅家有個高蹺隊,這種高蹺可不是普通小孩玩的,綁在腿上有一丈多長,踩高蹺的扮作三國人物,繞場而走各持道具刀槍來回比劃,表演的是三國時作戰故事。他們表演的場子就在翠亭庵前的空地上,踩高蹺的只是演,還另有人敲鑼打鼓的在場邊唱,配合高蹺表演者的動作,宛若雙簧戲。

老百姓看熱鬧的很多,把這一片空地擠的水泄不通,翠亭庵對面關小姐的水果攤也擋的嚴嚴實實,梅振衣帶著梅大東等幾名仆從進了翠亭庵。先奉上紋銀百兩,再單獨打賞大小尼姑,尼姑們都樂得合不攏嘴。

梅家大少爺進香,勸退閑雜人等,賞完銀子之后梅振衣也請眾尼姑退到了后面的庵堂,仆從把住大門,他獨自來到山門殿中熊居士的神像前焚香禮拜,奉上供品。然后發動靈山心法中“心如印”的神通,將神念送了過去,恭恭敬敬道:“熊居士,能否請教?”

“梅振衣,大過年的,你還沒有忘記我?又是進香又是上供,有什么話說吧。”熊居士并沒有現身,神像中傳來神念。

梅振衣:“我想問佛國靈山護法韋馱天究竟出了什么事?”

韋馱天的事情熊居士聽說過。據說當佛陀釋迦牟尼在婆娑世界圓寂后,有一位長著三千六百手三千六百眼的惡神,趁諸天不備盜走一對佛牙舍利。韋馱天奮起直追,斬其三千五百九十八臂,刺其三千五百九十八眼,并將其打落世間重入輪回,奪回了佛牙舍利。

韋馱天受到諸天稱贊。褒揚其能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為佛國靈山腳下守護神。

一千六百年后,有一妙行天女來到靈山腳下,為無量光獻寶奉花,飛翔于山腰奏樂歌舞,歌喉優美舞姿妙曼,韋馱天一時為其所迷,竟未察覺有人偷去了靈山上的佛心舍利此地最重要的守護之物。

等韋馱天驚覺過來,佛心舍利已失,顯然是有人趁機盜走。事情也太巧了,他立刻拿下妙行天女查問。天女自稱是佛國凈土中的一位妙音伽藍,專事花香樂舞供奉,下界時結交一位修士名叫梅丹佐,俊美絕世極善人意。不由動了愛欲之心。

梅丹佐自稱有求佛之心,欲往靈山向無量光問道,又恐身為外道被韋馱天所阻,求妙音伽藍幫忙。妙音伽藍還真幫忙了,她從來就沒遇到過什么壞人,沒想到梅丹佐會盜走佛心舍利。

佛心舍利被盜,韋馱天失職之罪不可免。妙音伽藍也是梅丹佐的同犯,韋馱天一怒之下舉降魔杵將妙音伽藍從仙界打落。至于后來諸天菩薩如何責問韋馱天地具體過程,熊居士就不太清楚了。

但韋馱天守護靈山時曾立下誓言:“佛心在,韋馱在,佛心失,韋馱滅。”于是他也自愿殞身落入輪回為韋曇居士。據說他在殞身之時發下宏愿心,要斬除梅丹佐。渡妙音伽藍成道,迎佛心回靈山。

聽完之后梅振衣問道:“這位韋馱天出手也夠狠的,自己殞身也就罷了。竟然將妙音伽藍從仙界打落。”

熊居士:“韋馱天在仙界諸天之中號稱忿怒第一,鐵面無私不留情,不是這種人,也守護不了靈山,派個笑瞇瞇的老好人行嗎?”

梅振衣:“我覺得這手段太重了一些,妙音伽藍罪不至死。我_看書齋”

熊居士:“你這話,本就帶著凡塵之心,在佛國仙界沒有什么生死可言,只有出離之說。妙音伽藍所行。確實是幫了梅丹佐盜走佛心舍利,出離佛國仙界重入輪回并無不妥。那不是凡人所謂的死,只是她與梅丹佐糾纏的恩怨因果。”

梅振衣此時腦海中靈光一閃,突然想起“妙音伽藍”這個名字他曾經聽說過。當年他被左游仙所虜,行至彭澤縣城外遇見劉海捉金蟾,卻被一對狐貍精姐妹韋九藍、韋九真偷襲,劫走了金蟾。那一對九尾狐貍精自稱來自昆侖仙境青丘山,在瑤池岸邊碰到妙音伽藍幫忙,才能離開昆侖仙境來到人世間。(詳見061回)

如此說來,妙音伽藍確實曾下界,很可能就是在那段時間結識梅丹佐的,這人也真夠單純的,喜歡幫別人的忙,將一對九尾狐貍精放入人間,又將梅丹佐帶上靈山,卻沒有考慮到不良的后果。梅振衣又想起了波若羅摩,她也是單純的像一張白紙,不知世間險惡。

“以韋馱天地修為定性,怎會被妙音伽藍的聲色所迷呢?”梅振衣又問道。

熊居士:“妙音伽藍的歌舞號稱仙界第一,我老熊看了也一樣會入神,這與定力無關,主要是韋馱天當時沒有戒心。”

這個回答讓梅振衣莫名想起了色藝雙全的白牡丹,不禁有瞬間的失神,甩了甩頭又問:“佛心舍利是何物,為何如此重要?”在他地印象當中,佛舍利在后世并不少見,雖然很珍貴,但還不至于如此夸張。

“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熊居士回答之前先開口念了四句偈,同樣的偈語守望和尚離開龍空山時也念過,然后答道:“不可以聲色見如來,諸天菩薩求見無量光,是在靈山對著佛心舍利禮拜,自觀靈臺心印而悟佛旨。”

這句話梅振衣聽懂了,想當初孫思邈離去時,就曾給他留下靈臺心印,并且留下了一句話:“莫說是師父我,就算漫天神佛,在傳人心中也要做到在與不在,并無分別。”看來那佛心舍利就象征著佛之靈臺心印,卻不是單為某人所留。而是為所有前來問佛之人所留。

“諸佛究竟是幾佛?”梅振衣最后問了一句很讓人頭疼的問題,各種佛究竟是什么來歷?釋迦牟尼與無量光有什么關系?佛家經義中所講的典故梅振衣都知道,但與他修行所知又有偏差。

熊居士:“佛非人之尊號,果位而已,在婆娑世界為釋迦牟尼,在佛國仙界為無量光,諸佛是一佛,亦是億萬萬佛,實無分別。……再問下去,就非我所能答了。”

梅振衣:“可這廟里的小尼姑。卻不是象你這般說。”

熊居士:“眾生慧根不同,有便宜說法引人入門向佛,這里的小尼姑不是你這般地仙,總得說她們能聽的懂地。……要不然你找人去問清風太上忘情所忘何情?他也答不了。”

梅振衣合什行禮:“多謝熊居士賜教!那我就不多問了。”

梅家重金張榜尋找曾在濠水河邊為船夫地韋曇,寫明其曾出現的時間地點。還畫出了圖樣四處張貼。這一年多還真來了不少人,有人對著畫像修剪胡須,找上門來非說自己就是韋曇,還有人說在什么地方見過韋曇,總之要領那三百兩黃金的重賞。

梅三西負責此事,派人核實皆是子虛烏有。有人化裝成韋曇的樣子,想上門蒙賞金。自然不能給賞金。但還有人自稱發現韋曇,遠來報信辛苦,沒有功勞還有苦勞,賴在梅家門前不肯走,梅三西無奈,給些盤資打發了這些人。

結果來的人越來越多,自稱發現韋曇的地方越來越遠。要地盤纏錢也越來越多,梅三西知道不對也不答應了。然后就有人不干了,圍在菁蕪山莊門外聚眾鬧事。說梅家仗勢欺人,說話不算數云云,總之不給錢不肯走。

自從梅六發出事之后,梅振衣對家中下人約束甚嚴,梅三西生性老實,也不敢輕易出手教訓人。而這時梅毅與梅振衣都在青漪三山中閉關,玉真公主發話了:“梅家自不應仗勢欺人,但以梅家之勢,竟被無賴所欺。有理也成無理。仗勢不被人欺。無可厚非。”

玉真公主命梅三西將那些上門自稱韋曇居士,開口就要三百兩黃金的人。送到州府治欺罔之罪,賞錢沒有板子倒有一頓。而那些自稱在某地見到韋曇的人,梅三西派人查實是胡說八道,來者就是想騙盤纏錢地,一樣送官府,不僅治欺罔之罪挨板子,還要倒賠梅家派人查實地盤纏錢。

一送官府,結果發現這些人都是附近州縣游手好閑之徒,聽說有便宜可占,有的自稱從嶺南來,有的自稱從關中來,在某地找到韋曇云云,無非想多騙幾個盤纏錢,不給就在門外鬧,反正梅家人好像很客氣。

凡是有人自稱見過韋曇的,梅三西也不敢怠慢,一律派人查實,然后再談其余。其中也有誤會的情況,比如潤州有個賣豆腐地,長的很像韋曇,至少有十幾個人來到菁蕪山莊,說是在潤州找到了韋曇要領賞錢,賞錢領不到就要來回的盤資,梅三西倒不好得罪這些人,因為少爺地命令畢竟是要找到韋曇。

知焰仙子聽說了這件事,將梅氏五兄弟都叫到青漪三山,囑咐道:“修行人不該做地事情不做,是為戒,但不等于該做的事情也不做,是為修于行止。梅六發曾經錯了,是違戒,梅三西做地也不對,是有失于行。”

她下令,只要沒有找到真正地韋曇線索,一律不給賞錢與盤纏錢,提供的線索查明屬實的,事后打賞。

提溜轉不解的問:“那有人看見了長得很像韋曇的,跑到梅家來報信,結果又不是,不是白廢功夫嗎?梅家也不缺那幾個小賞錢,這樣豈不是招人罵?”

知焰笑了:“我等修行人遇事要看得通透些,他們看見的人是不是韋曇,上前問一句就可確認。比如潤州那個賣豆腐的,那些看到地人卻沒一個去問他本人,先急著跑到蕪州報信。這么做本就是冒查明不失白費功夫之險,求萬一屬實三百兩黃金賞錢之巨,僥幸之心未成,又有何怨?……你我不能因為怕人罵,求人贊。就曲意矯行。”

提溜轉無形之身做了個點頭的動作:“對,菁蕪山莊被刁徒圍門是自找的,還指望那些人夸你嗎?”

梅大東一皺眉:“如此一來,梅家倒是少費不少人力物力,但無助于少爺盡快找到韋曇。”

知焰:“三百兩黃金賞格已出,該怎么打賞就怎么打賞,一文也不會少,但不能因為一事之求,就改變應有之行止。”

梅三西回去之后照此辦理,結果又有人鬧事了。原因很簡單,比如有人叫嚷:“前幾天王麻子說在潤州看見一個賣豆腐地,你們賞了他從潤州到蕪州來回的盤纏錢,我也看見了,特意趕來報信。怎么不賞錢了,這不是欺負人嗎?不行,我不走了,就在你梅家吃住!……大伙跟我來,沖進他家廚房看看有什么。”這回梅三西迎門嘿嘿笑道:“我賞錯了,當然要改,而你們也鬧錯了地方!”一聲令下。將闖進山莊大門鬧事地人,都架出去扔進了句水河,沒等淹死又都撈了起來,全部扔到了對岸。從這一天開始,才算徹底消停下來,但是韋曇的消息一直沒有。

梅振衣出關之后,聽說了這些事以及知焰的處置。也沒多說什么。看來要想找到韋曇,還是得請清風動用照妖鏡試試。

上元節后這半年時間,梅振衣沒有走出青漪三山一步。一直在閉關修行,九轉紫金丹所需的各種靈藥全部煉化入拜神鞭,就缺最后一味波若羅摩花。算算時間,應該再去昆侖仙境乾元山了,波若羅摩花即將開放,也該將波若羅摩接到蕪州,幫她去找韋曇。

離開蕪州的前一天,還發生了一件趣事,梅振衣本打算上方正峰將照妖鏡取下來。免得自己一離山。照妖鏡自動離開引雷陣打亂了陣法。剛走到山頂還沒動手,神識中突然傳來隨先生的聲音。應該就是從照妖鏡中發出的神念

“臭小子,算你狠,便宜你了!”然后神念感應完全消失不見。隨先生不想食言收回照妖鏡,又不想白白被雷擊擾動神識十年,干脆主動將靈引收回了。

梅振衣朝天拱手而笑。

波若羅摩花枝葉翠綠,花香四溢,潔白地花瓣如成片飛雪簇擁成朵,花蕊綻吐艷麗動人,這一株共開六朵碗口大小地花。站在花叢旁的波若羅摩,也是一抹同樣明媚地秀色,她此時已脫身而出,而這一叢波若羅摩花卻留在了乾元山藥田。

作為花神,波若羅摩自然有此神通,白牡丹當年也散盡自己最后的元氣,讓洛陽牡丹開遍山野。只是仙界的波若羅摩花,對地氣的要求極高,在人世間只能生長在特殊的洞天藥田中,費時兩年才得開放,從此人間也有了波若羅摩花。

梅振衣摘下了四朵放入盤古葫蘆,風清在一旁建議道:“九轉紫金丹煉成之時會驚動鬼神,此丹太過神奇恐會引來不測之爭奪。昆侖仙境修士眾多來歷復雜,荒野之中潛伏妖孽,并不是我們不想幫忙,但在乾元山煉丹并不穩妥。既然清風前輩在蕪州,梅公子最好到他那里去煉丹。”

梅振衣:“多謝提醒,我正是這么打算地。”

波若羅摩廢話不多,很直接的開口:“梅公子,波若羅摩花有了,你找到韋曇了嗎?”

知焰拉著她的衣袖道:“不要著急,一到蕪州,我們就幫你去求一位金仙,就是那位清風前輩,他有辦法找到韋曇居士,你和我們走就是了,盡量先幫你找到韋曇,然后我們再煉丹藥。”

“你就是從仙界出走的波若羅摩?”在敬亭山中,清風打量著她開口問道,眼神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憫之意。

“是的,就是我,聽說您能在一面明鏡中找到韋曇,特來求助。”波若羅摩小心翼翼的欠身施了一禮,這種禮數還是剛和知焰學地。

清風語氣似是帶著嘆息:“你想沒想過,就算找到他,又能怎樣?”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