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111回、丹峰忽聞云外信,真人拱手攏煙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111回、丹峰忽聞云外信,真人拱手攏煙霞

111回、丹峰忽聞云外信,真人拱手攏煙霞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廣告①[]

廣告②[]

正文

丹霞派根本道場丹霞峰在何處?梅振衣到了地方才知道,原來就是后世所說的黃山煉丹峰,黃山他穿越前來過,某年暑假當地政府搞了一個徽州文化節,他跟著三叔一家趕場子搞民俗演出,也算是江湖賣藝的一種新形式。

當年付小青帶著他去黃山上轉了兩天,蓮花、天都與光明頂都上了,風景之美、山勢之險、游客之多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煉丹峰是在蓮花峰與光明頂之間一座的山峰,別看現代黃山旅游開發已經相當成熟,但很多山峰根本就沒有人上去過,比如煉丹峰。

為什么沒人上去,因為根本就沒路,而且沒地方開路。煉丹峰的頂端是圓形的,像一個巨大的鼎蓋,往下數百丈全是峭壁,座落在不可攀越的險要群山中,山勢宛如天地間矗立的一座丹鼎。

黃山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傳說黃帝軒轅氏曾在此山中煉丹,而黃帝煉丹之處,據說就是煉丹峰。直到二十一世紀,當地百姓間還有一種傳說,煉丹峰上有仙人遺跡,而傳說究竟是真是假也沒人能上去看看。總之煉丹峰地勢之險,筆墨很難形容,實地去看看才能有體會。

在唐代,此峰藏于深山之中鮮有人知,但在修行界卻大名鼎鼎,名曰丹霞峰。假如是一只飛鳥,能在黃山中飛游,你會發現,在黃山上看云海日出最好的地方不是光明頂,而是丹霞峰。當每天日出之時,丹霞峰上霞光大盛,甚至能照耀群山環抱中整片青云林海。

梅振衣、鐘離權、積淵、鳴琴、知焰、清風、提溜轉一行七“人”就是在日出時登上蓮花峰的。其它六個人來此倒不意外,提溜轉這樣一個陰神小鬼,怎么也要闖世間修行第一大派的道場?不是梅振衣讓它來的,是它死皮賴臉纏著非要跟來,梅振衣當然不讓,它又跑去纏清風。清風還真把它帶來了,吩咐它只許看熱鬧不許亂說話,跟在自己身邊就行。

提溜轉一離蕪州,卻不跟著清風,只圍著梅振衣打轉,那架式就似個保鏢。梅振衣也沒辦法。而在場的其余高人也沒把這個陰神小鬼放在眼里,它在不在都無所謂,就當沒看見。

積淵與鳴琴昨日已派弟子向丹霞派送上拜帖,告知對方今日要上丹霞峰拜山,同行的還有東華先生、知焰仙子、聞醉山清風,是陪同蕪州梅振衣真人結緣而來。這“結緣”二字說的客氣,但丹霞派的人應該知道梅振衣地來意。

鐘離權施展神通帶著梅振衣,而提溜轉不知使了什么法子能跟著梅振衣。其余眾人各施妙法飛天而來,落在離丹霞峰最近的蓮花峰上,恰在日出時分只見東邊的陽光照在丹霞峰上,這座巨大的山峰只在云層中露出三分之一,卻映射出漫天的霞光,照映著周圍的群山與漫漫云海,其恢宏之象甚至超出了天邊地云霞。遠遠看去真仿佛仙境一般。

梅振衣一眼看見就知道這霞光不一般,光芒就似那日丹霞三子發出的護身霞光,梅振衣自己也會這一手,可發出三尺護身霞光,而現在眼前所見,卻是這座巨大的山峰映射出漫天霞光!看來此地確實是了不得的修行道場,而且山中高人很多,這霞光似是一種炫耀。

眾人沒有立刻飛過去,鐘離權在蓮花峰上抱拳道:“在下東華先生鐘離權,攜小徒梅振衣。隨世間妙法門掌門鳴琴、東華門掌門積淵、昆侖仙境妙法門弟子知焰,前來拜山。”

他的聲音爽朗,一直傳到丹霞峰中,就見丹霞峰之上映射的霞光一收,雖仍很燦爛,卻不似剛才那樣漫天散射。緊接著鐘離權等人面前的云海翻滾,向左右退開,露出了丹霞峰的全貌。云海甫分,一道弧形霞光射來,就像一條鋪在半空地光毯。在丹霞峰與蓮花峰之間凌空展開。

對面有一個聲音傳來:“在下丹霞派掌門悟道,攜門中眾長老與各房持事在此恭候多時,六七位高人有請。”看來這位悟道掌門修為了得,剛一開口就查覺到不對,離這么遠。連躲在眾高人之間的提溜轉都發現了。

對方擺開的陣勢是迎客。那空中展開的一條如大道似的霞光應該就是迎賓之路,但這條路可不能踩著走。梅振衣的衣袖突然被人拉了一下。知焰悄悄的把拜神鞭又遞到了他手中,只是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只看她地眼神,不用說話甚至不必用神念交流,梅振衣也能明白她的意思。這里其它五位高人誰都能腳踏霞光過去,而提溜轉不論纏著誰也一樣能過去,只有梅振衣沒這么大本事。眾人都是陪他來的,如果再讓鐘離權施法帶著他,未免失了氣勢,所以知焰悄悄的把拜神鞭給他,讓梅振衣也能和眾人一般自己腳踏霞光過去。

這個小動作給鐘離權發現了,他微微一笑沒有理會梅振衣,揮著破扇踏上霞光,眾人也跟在他后面紛紛舉步。

鐘離權走在霞光之中,身形周圍光影朦朧晃動,霞光陣陣閃爍。

清風衣袂飄揚,就似閑庭信步一般,仿佛是腳踏神風而去。

積淵身后懸起一柄青鋒劍,劍芒護身,也在這道霞光上凌空而行。

鳴琴身邊有一縷似有似無的青煙升起,身姿婷婷裊裊妙曼婀娜。

知焰與鳴琴并肩而行,身邊隱約有仙樂之聲,霞光似隨樂聲起舞閃亮。

梅振衣在幾人中修為最低,然而姿態卻是最為瀟灑好看!只見他腳下祥云舒卷,與霞光相映熠熠生輝,每一步邁出,都有七彩光環如漣漪般出現在周身三尺之外,還有更絕的,他身后有一個半透明的影子仿佛在旋轉,將腳下霞光散射而開,宛如身披瑞彩千條。

這條霞光大道在半空中繞了個弧形,轉到了蓮花峰上看不見的丹霞峰另一側。空中轉了個彎梅振衣才看見,巨大的丹霞峰半山之中有一個很奇妙的地方,百丈絕壁間有一個空洞,下部是個巨大地平臺,上方是個半球形的穹頂。平臺上站著一群人,看打扮道家俗家都有。其中道士們的法衣是米黃色地,束著玄黑色的腰帶。

丹霞派掌門悟道真人已有百歲春秋,看上去卻似個面容白凈的年輕人,頂多二十出頭。見眾人走過霞光大道登上平臺,笑著迎上前來:“東華上仙請,諸位高人請!”

腳踏實地,梅振衣這才看清這丹霞派道場重地的規模,這絕壁間的空洞非常大。平臺后面是一個院落,就像一個小莊子,而這個莊子的后院連著山壁,后方山壁上還刻著金光閃閃四個大字:“丹霞洞天”。梅振衣猜測,這后面山腹仍然是空地,丹霞峰中還有不少玄機,是丹霞派眾人地隱居修行之所。

進了院落。走進一間大廳,賓主雙方互相介紹名號分別落座,早就聽說丹霞派是世間修行第一大派,見到客廳中的陣勢梅振衣還是微微吃了一驚,這里的高人真不少啊!

正面是三張座位,掌門悟道坐在中間,左手邊是悟玄真人,右手邊是一名道姑,法號九禾。悟玄掌管門中戒律,九禾掌管門中儀典。他們與悟道掌門一起是如今丹霞派主事之人,看打扮都是出家的道人。

左右手邊各有九張座位,梅振衣等人的對面坐了五個人,分別是驚寂真人、黃落碧、馬奇王、鄧止月、費立國,都是丹霞派地護法,有人輩份還在掌門之上。在這五人身后還有一道很高地臺階,階上沒有放坐椅,有七人盤腿而坐。

這七人分別是寶鋒真人、江劍藏、方士德、何者意、秀峰真人、巍峰真人、臨峰真人。他們都是丹霞派地位崇高地長老,平時只在山中靜修不見外客,這一次也現身了。梅振衣認識地丹霞三子。在這七位長老中排名最末。

這大廳之中見客的十五名丹霞派高手,至少也有飛天之能,那七位長老人人都有出神入化的境界。丹霞派應該還有高手在閉關修行或者忙于門中事務沒有出席,但就這個陣勢,已經足夠驚世駭俗了。

梅振衣以前所見過的所有飛天高人。全部加起來也沒有今日所見更多。世間修行第一大派果然名不虛傳。丹霞派搞這么隆重干什么,有顯示實力之意啊!

如果只是積淵或鳴琴來拜山。按禮數悟道掌門出來見一面也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把長輩護法與門中清修的長老也請出來,但今天來的客人可不一般。

鐘離權是一位真仙,理應好好接待。知焰一人未必能讓丹霞派忌憚,但她來自昆侖仙境妙法門,那可是昆侖仙境中傳承千年地大派,也不好怠慢。更讓人頭疼的是“聞醉山清風”,這位仙童無門無派,不過卻很不好惹,聽說他當年是踩翻了萬壽宗掌門,一路打出昆侖仙境的。

梅振衣自我介紹是鐘離權的弟子,臨時給自己編排了一個身份“蕪州菁蕪山莊莊主”,世間修行界并沒有“菁蕪山莊”這一家字號,但悟道掌門仍拱手回禮道一聲久仰。提溜轉更有趣,自稱是梅振衣的護法侍者,裝模作樣的也在右手邊最后一張椅子上“坐”住,丹霞派眾位高人倒沒說什么,可上茶的晚輩弟子忍不住樂出了聲。

落座之后,晚輩弟子獻茶,悟道掌門不提正事先問了一句閑話:“梅真人,聽說你出自王侯之家,那就請品一品我丹霞峰的茶如何?”

“好茶,針針羽立,有如云毫!但此茶之佳尚不在此,而在于炒制沖泡之法,真如仙家隨意天成。”梅振衣夸此茶的沖泡之法,這茶是怎么泡的?其實與現代人差不多,就是炒制成綠芽茶,以滾水沖泡。

唐人喝茶,是將茶葉揉制成可隨身攜帶地茶餅,用時煮茶而飲,所用器具很多也很講究,在當時喝一次茶很麻煩也很正式。而丹霞峰上的泡茶之法,與千年之后的現代社會差不多,在當時看來,還真如閑云野鶴般的隨意天成。所以梅振衣會開口夸贊。

悟道掌門笑了:“梅真人過獎了,如果你喜歡,今后可常來往,丹霞派一定煮茗待客。”又向清風道:“清風仙長,你從昆侖仙境來,聽說曾與丹霞派弟子切磋印證。顯示仙家境界高超,我等聽聞亦十分佩服。如果當日曾有什么誤會,請仙長見諒,仙境中的糾葛,此時在人世間就不必再提了。”

他這人也很老道,先不提與梅家有什么梁子,反而借茶說事顯得氣氛很融洽。然后對清風提起了當年丹霞派門人在昆侖仙境中與他交手之事,試探一下他的來意。同時表明態度,這事與世間丹霞派沒關系。在悟道掌門心中,最忌憚的還是這位傳說中的“仙境小惡霸”。

清風搖了搖頭答道:“悟道掌門,當年之事我沒放在心上,誤會由來不能怪那幾位丹霞派弟子,本與他們無關地。”

悟道:“沒有誤會就好,請問仙長。當日在昆侖仙境見到的丹霞派弟子是誰?”他卻不問當年昆侖仙境到底發生了何事,只問與自己門派有關地。

清風:“一共有五人,施展的是絕壁丹霞術,我只知道領頭那人的名字,是個女道士,法號九鳳。”

這時九禾說話了:“九鳳師兄六十年前飛升昆侖仙境采取靈藥,一去不回,早已與世間丹霞派斷了聯系。”

清風:“就算有聯系,他們的事也與諸位無關,今日不是為此而來。我就是陪梅振衣,在這里做個見證。”

悟道:“積淵、鳴琴二位掌門,你們也是陪這位梅真人來地嗎?”

積淵答道:“梅真人是東華先生弟子,我世間東華門待之以太上護法之禮,聽聞他有意到丹霞派拜山,我代表東華門隨同前往,也是應當地。”

鳴琴也答道:“知焰仙長她與蕪州梅真人有交誼,此次也前來丹霞峰,我代表世間妙法門相隨,一來拜望諸位道友。二來也是在同道之間做個見證。”

這時鐘離權揮著扇子道:“悟道掌門,既然丹霞三子也在這里,有話就直說吧,你不會不知當初丹霞三子到菁蕪山莊挾持人質相逼之事,我徒弟來講講道理。我也是跟著來看看地。”

話說到這里。那邊丹霞三子不得不開口了,臨峰長老微微欠了欠身道:“梅道友。當日上門相逼,我等確實有愧,至于其中原由,當日已經說過,所幸未傷及你的家人,希望此事也能善結善解,這一爐碧針黃芽丹,就算我們三人陪罪了!”

說完話袖中飛出一個玉匣,緩緩飄到梅振衣身前,梅振衣聽說過碧針黃芽丹,那可是難得地修行靈藥。丹霞派善于外丹餌藥輔助修行,臨峰長老出手不凡。梅振衣接過玉匣,起身謝道:“臨峰長老,你太客氣了,出手也太大方了!……其實梅某人今日前來,并非為了怪罪誰,只是想當面說清楚前因后果。”

臨峰長老:“前因后果,當日已經說清,我兄弟三人八十年前曾受英國公救命之恩,有人持英國公信物上門相求,我們兄弟也不得不報。那日在您府上,我雖未出手傷人,但仍有愧,請梅真人見諒。”

這時清風插了一句:“我也在場,看得清楚,你們是沒有傷人,可是由于你們出手,有別人把刀架在他三位家人的脖子上,讓梅振衣無計可施。”

這話一出口,就是不想平息事態,悟道掌門趕緊勸道:“當日之事,已經解說清楚,三位長老已經致歉,而梅公子的家人并未受傷,這事情可以了結。如果諸位還有什么要求,不妨提出來,只要與緣法相合,丹霞派自當盡力滿足。”

鐘離權搖了搖頭道:“了不了結,我們說了不算,苦主是梅振衣,應該他說了算,徒兒啊,收了人家的靈藥,這事是否就此打住,就看你一句話了。”對面幾位護法聞言皆面露不滿之色,但在掌門和諸位長老面前卻不好開口,紛紛將目光看向了梅振衣。

梅振衣將那匣靈藥放在幾上,看了對面一圈,緩緩說道:“這碧針黃芽丹,我有些不敢收啊。我修為低微,不太懂仙家緣法,聽臨峰長老方才致歉語焉不詳,只想問一句,三位錯在何處啊?”

X起點歡迎您,記住我們的地址:

在網絡中搜索更多靈山

連載搜索

按書籍作者

按書籍名稱

按書籍主角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