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002回、世間有道人自重,逞術無行禍己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002回、世間有道人自重,逞術無行禍己身

002回、世間有道人自重,逞術無行禍己身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梅溪取來沙子之后,太公站在堂前揮了揮手又道:“去廚房,把沙子倒在米缸里。”

“什么?往米缸里倒沙子?”梅溪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梅太公說話時山羊胡子翹翹的:“讓你倒你就倒,別問那么多。”

梅溪無奈只有硬著頭皮走進廚房,將一碗濕濕的河沙全倒在米缸里,剛剛蓋好米缸蓋,身后就伸出一只手把蓋子又打開了。側身一看太公不知何時已站在身旁,另一只手還拿著個帶把的網兜——就是在淺灘里捉蝦的那種。梅太公笑瞇瞇的也不說話,伸手把網兜插進了米缸,再往上一提,米粒和沙子都從網眼中漏了下去,卻提起小半兜兩寸來長活蹦亂跳的大河蝦!

梅溪從小見過各式各樣的戲法,可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其實變戲法玩魔術的人表演這樣的技巧并不難,但要借助各種不同的道具,在內行人眼中只有巧妙談不上神奇。但自己家的米缸可不是變戲法的道具,梅溪心里很清楚。他剛剛在米缸里舀米做完飯,那個網兜就是他平時用來捉蝦的,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天很熱,太爺光著上身,精瘦的肌膚微顯黝黑很健康,連個老人斑都沒有,不可能在身上藏這么多活蝦,而且他的動作很慢梅溪看的清清楚楚,一時之間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公提著一兜活蝦看著梅溪笑道:“你發什么愣,快把蝦洗了,好做菜下酒。”

梅溪長出一口氣,瞪大眼睛問道:“太爺,這是什么戲法?你是怎么耍的?教我好嗎?”

梅太公呵呵一笑:“這可不是戲法,這是法術,真正的法術!”說話的語氣特意強調了“真正”這兩個字。

“法術?”梅溪有點蒙了,他從小見過的騙術多了,當然不相信會有什么真正的法術。

梅太公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腦勺,微微嘆了一口氣道:“我今天當著你的面演法,想問你一個問題,假如讓你三叔表演變這樣的戲法,能不能辦到?”

梅溪想了想答道:“三叔的戲法變的很好,在米缸里抄出一兜蝦來,如果事前有設計的話,至少有五、六種法子,但是我想不明白太爺你是怎么辦到的?”

梅太公:“你三叔他們是變戲法而已,而我此時是真正的施法,但在外行人眼里看來都是一般,小子,你想通什么事情了嗎?”

梅溪眨了眨眼睛沒答上來,太公看著他淡淡的笑了笑:“你的年紀還太小,世間事所知還少,問這個問題實在太為難你了。……快去做兩個菜吧,陪太爺喝酒,我有話對你說。”

就著自家土制的豆醬,放上辣子,炒了一大盤香氣四溢的河蝦,又在院子里拔幾根蒜苗做了個素菜,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放好,給梅太公斟上一杯酒,梅溪坐在一旁恭恭敬敬的陪太爺吃飯。

梅太公讓他添個杯子,給自己也斟上一杯酒,梅溪搖頭道:“太爺,我不喝酒。”

梅太公提著筷子道:“孩子,過幾天你就要到城里上高中了,也算大人了,就喝一杯吧。……剛才的事情你一定很奇怪,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在你眼中梅家原的這些親戚們,都是些什么人?”

梅溪低下頭:“我也知道自己的身世,當然明白大家都是好人。”

梅太公很有深意的看著他:“好人的確是好人,但你不是小孩子了,也知道他們都是江湖騙子,對不對?……不要不說話,其實我明白你心里在想什么,今天特意要和你說一說關于江湖八大門的典故。”

梅溪抬頭:“江湖八大門?什么東西?”

梅太公:“過去的江湖術,分為驚、疲、飄、冊、風、火、爵、要八門,而梅家原的鄉民,也算是八大門中走江湖混飯吃的。但是真正的江湖八大門可不止這些,而是這人世間一切所為之道。你坐好,聽我仔細講來……”

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上至廟堂之上,下至市井之間,皆稱江湖。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世間一切行事之術,皆可稱江湖術,古有八大門之說。然而自清末民國以來,所謂江湖術已經淪為流浪藝人騙口飯吃的小手段,這是狹義的江湖,至今世人所談的江湖八大門已經完全是狹義了。

驚門,是江湖八大門之首,主要是研究吉兇禍福,為人指點迷津。那么如今看相算命的都算驚門中的江湖人。驚門始祖是伏羲與周文王,傳說伏羲畫八卦而文王演周易,而江湖術士們常拜的還有另外一位祖師爺是漢代的東方朔,據說東方朔曾經就在長安城中擺攤占卜。如果說驚門也有經典的話,那就是《易經》。

江湖八大門以驚門為首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它研究的是天道變化。驚門一旦精通,則其余七門江湖術都可觸類旁通,推演吉兇禍福世事變化本就是世間道的核心。現代的算命先生恐怕沒這個本領,但是看人的眼力活還是基本功,而世間江湖術總而言之就是看人下菜碟。

疲門,講究的是行醫濟世之道。這里的行醫不僅包括江湖游醫,也包括坐堂醫生,甚至包括古代的巫祝等等,只要是用各種辦法給人看病,皆歸疲門。疲門中人拜的祖師爺有兩位,醫圣張仲景與藥王孫思邈。但是如今說江湖疲門,大家指的大多都是游方郎中。

疲門僅次于驚門位于江湖八大門之二,地位也很重要,因為它研究的是人自身的學問。嚴格說起來疲門的始祖是黃帝軒轅與炎帝神農,他們也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疲門的經典當然是《黃帝內經》與《神農本草經》。

飄門,講究的是云游求學之道。飄門的祖師爺是孔子孔圣人,這恐怕是很多人想不到的。而時至今日,江湖雜耍賣藝、登臺現演的,甚至煙花妓女,都自稱飄門中人。

冊門,講究的是考證今古之學。冊門的祖師爺是司馬遷。時至今日江湖術,搗騰真假古董的,賣春宮的,經營字畫的,都自稱冊門中人,甚至還包括盜墓的。

風門,研究的是天下地理山川。風門的祖師爺據說是郭璞,那么如今的風水先生、陰陽宅地師都是風門中人了。

火門,講究的是各種養生之術。火門的祖師爺是葛洪葛天師,經典包括《抱樸子》、《參同契》等。那么煉丹術、煉金術、房中術都是火門江湖人的把戲了。

爵門,講究的是為官之道。傳說爵門的祖師爺是鬼谷先生,經典是《鬼谷子》與《戰國策》,鬼谷先生有兩個很有名的弟子蘇秦和張儀,傳統爵門講的其實是縱橫術。自近代以來,買官賣官的把戲,包括以官方機構的名義詐騙等等,也算是爵門的江湖術。

要門,講究的是落魄之道。這一門的學問深奧,時運不濟時該當如何自處又如何渡厄?要門的祖師爺據說是朱元璋,還有一說是柳下拓,其究竟已不可考。近代以來,打蓮花落要飯的,吃大戶打秋風的,裝作僧尼化緣騙人的,甚至下蒙汗藥的,都可算要門中人。

由此看來,江湖八大門包羅萬象,講的就是人世間做事的手段與道理。江湖術本身沒有什么善惡好壞,就是各種手段,但是江湖中人良莠不齊。而近代的江湖八大門講的幾乎都是江湖把戲了,歸于“走江湖”的狹義之中。

古時江湖中人有兩種講究:“里”與“尖”,也稱為“術”與“道”。里指的是手段,類似生意經,揣摩人的心理運用何種方法才能達到目的;尖指的是真本領、真正的功夫與追求的大道。比如疲門講行醫,“里”指的就是怎么故弄玄虛能忽悠人,而“尖”指的是真正的醫道修為。

在世間行事,這“里”與“尖”二字不可偏廢,否則就算你有真本事也未必有人肯買帳,古往今來天底下懷才不遇人多的是。俗話說“尖中里,了不起,里中尖,賽神仙”,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近代以來走江湖的術士藝人,更多的是研究坑蒙拐騙的手段,大多淪為下九流了。其實江湖術本身是一門大學問,如果善用此中之道,足以行走天下。

講到這里,梅太公喝了一口酒,放下筷子問道:“那個米缸里抄蝦的問題,你現在能回答了嗎?”

梅溪眨著眼睛想了半天:“明白一點了。”

梅太公點點頭:“明白一點就行,剩下的道理慢慢想清楚吧。其實江湖術并非無用,要看你怎么用,為善為惡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間,也自招其報。江湖之大并非僅指走街賣藝,人世間就是江湖,不必細分什么八大門。”

梅溪皺了皺眉頭又問道:“太爺既然明白這么多道理,那為什么大伯他們……?”

他的話只說了一半就住嘴,梅太公看了他一眼,苦笑著說道:“他們只是窮鄉的村民,不過學些手段混口飯吃而已,還指望他們治國安邦嗎?你理解就行。……江湖術不可濫用,梅家原子弟自有規矩,比如你四姑家搗騰古董,就絕不允許盜墓驚擾陰宅,所作贗品器物也一定要給真正的行家留下破綻作為獨門標記。……可世上其它人有沒有這些規矩,就是我管不著的了。”

梅溪又問:“那他們有沒有真功夫?”

太公開口笑了:“當然有了,一點真玩意都沒有還怎么混江湖?但是大多還是靠江湖術掩人耳目。別的不說,你和三叔學的那一套打猴鞭就是絕活,其中的奧妙恐怕連你三叔自己都不完全清楚。”

梅溪來了興致:“打猴鞭的絕活我學會了,可是三叔的兒子到現在也學不會呢?”

梅太公:“有些東西要靠性情、資質、悟性,學不會的人一輩子都學不會,他沒那個根器,我們有時候只能記住法子與講究,指望再教給后輩不要斷了傳承而已。其實你那套打猴鞭法遠遠不全,祖上傳下來的訣竅就那么多,也是沒辦法的事。”

梅溪眼珠子轉了轉想到了正經事:“太爺,你今天抓蝦用的是什么法術?能不能教我?”

梅太公用手捻了捻山羊胡,微有得色的說道:“這門法術名字很響亮,叫作——神宵天雷!是梅家原族長歷代單傳的秘技。”

一聽是梅家原族長歷代單傳的秘技,梅溪的眼神有些暗淡,低下頭夾菜沒有接話。他本來想學,可自己只是村子里揀來的一個棄嬰,恐怕沒有資格學族長歷代單傳的絕技。他的表情梅太公當然看在眼里,帶著考問之色說道:“梅溪,你好像很失望嗎?其實我今天當你的面施法,就是打算教給你。”

梅溪眼神一亮,旋即又弱弱的說道:“可是我……”

梅太公打斷了他的話:“我雖然不知道你出生何處,但你是在梅家原長大的,也姓梅,和我們就是一家人。我觀察你很久了,你性情純正,資質又好,梅氏子弟中只有你最合適學梅家原傳世的法術。我倒不指望你做什么,只是希望你把它繼續傳承下去,我年紀大了,也該物色合適的傳人了。”

梅溪心中有一絲喜悅,也有幾分緊張,過了片刻才問道:“為什么是我?”

梅太公反問道:“為什么不能是你?你已經把打猴鞭學全了,這套鞭法就連你三叔也沒有練成那最后一手絕活,若論資質悟性,你是最好的。可惜除你之外,梅家原年輕一代人中并沒有大器之才,我觀察很多年了。”

梅溪沒敢接話,像這種話梅太公私下夸他可以,但他如果自己也插嘴,傳到外面的話會得罪一村子的年輕人。梅溪想不想學太爺的法術?當然想,此時的他不過是十五歲的少年,換作誰都會想的。梅溪換了個話頭問道:“太爺,你打算什么時候教我?”

梅太公嘿嘿笑了兩聲:“雖然你的資質和悟性不錯,但一個人的本性如何,還需要考察歷練,梅家原是個小染缸,人世間才是真正的大染缸,等你到外面的天地見識一番,年滿二十之后我才會教你,很多事情你必須都要經歷過才能讓人放心。”

梅溪:“放心?怎么樣才能讓太爺放心?”

梅太公:“學法,是有很多講究的,僅僅有資質和悟性還不夠,如果性情不端正,反而會自招其禍,我和你講個故事吧……”

民國時代,梅太公有個堂弟叫梅太能,資質不錯很得長輩喜歡,被梅氏上代族長挑選為傳人,但是教了一段時間之后發現梅太能的品行不純,就沒有繼續教下去,而是選擇了資質稍差的梅太公。但梅太能畢竟是自己家的孩子,長輩沒有忍心廢了他的修為。

梅太能學法半途而廢,但也會點真東西,他有一門“絕技”,就是如果看上了十里八鄉誰家的小寡婦,就有辦法讓人晚上主動到山上他的住所投懷送抱。這種日子過的很滋潤,周圍的人對他是又恨又畏,知道他有法術又不敢招惹。后來解放了,梅太能被人民解放軍拉去打靶了。

“打靶?打什么靶?參軍練槍法嗎?”梅溪聽到這里一時沒反應過來。

梅太公嘆息一聲:“練什么槍法,是被人當靶子,被人民政府槍斃了。”說話時神情有些苦澀,眼睛瞇的細細的有一絲蒼涼之意。

“那位叫梅太能的太爺會的那門法術,太爺你會不會?”梅溪終究忍不住,小聲的問了出來。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