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醫第409章 以長克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醫 >>宋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9章 以長克短

第409章 以長克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沐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沐軼 | 宋醫 
宋醫第349章以長克短

第349章以長克短

被與西夏作戰屢戰屢敗嚇怕了。

略打叭。

第一個反響就是和談,最多憤世嫉俗罵一通部隊無能,能想的措施,還是花錢息事寧人,所以古人有句話。

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就是對這種現象的最好詮釋。

當然,也不乏有志氣有傲骨的書人。

只是徒有一腔熱血,卻不懂如何指揮部隊克敵制勝,還是徒勞。

杜文浩環顧四面,接著怒吼道:“我軍元氣大傷,西夏又何嘗不是如此?兩國交戰,拼到最后拼的是什么是部隊,是實力!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好比一個胖子跟一個瘦子打架,胖子就算多挨了幾拳。

到底皮厚脂肪多,經得起,瘦子呢。

挨幾拳恐怕骨頭就要折了,最后倒下的只怕多半是瘦子吧?所以,與西夏之戰可以打,必須打,而且必定能打勝!只要我們整理好我們的部隊,走精兵強軍之路,將來,成功必定屬于我們!”章惶苦笑道:“我就不明確,為何必定要跟西夏打?”當時宋朝重要敵人就是大遼和西夏。

此刻,大遼與大宋已經結盟。

關系一直不錯,邊境也比較平靜。

而杜文浩學歷史已經知道,不久的將來,大遼國會被大金國所滅,所以不用操心去攻打他們,只需要等候大金國的崛起,與大遼廝殺,到時候便坐收渣翁之利就行了。

在這之前,必需要解決掉西夏,解除后顧之憂,集中力量對付將來的大金國。

另外,攻打西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那就是馬場!中國能大規模養馬的處所共有兩處,一處在遼國,一處就是西夏的丹山馬場。

經過與吐蕃一個月的戰斗。

杜文浩已經深玄領會到,在古代。

要建立一直進攻性的部隊,騎兵是不可或缺的。

大宋部隊強兵之路最重要的障礙,就是戰馬奇缺。

所以,必須至少這兩處馬場中的一處。

相比較而言,西夏的馬場比大遼的更好。

因此,與西夏的戰斗必須打,而且要早打早解決。

杜文浩當然不可能把大遼會被大金所滅這個對未來的預知告訴他們。

冠冕堂皇說道:“開疆拓土是我輩本份。

我大宋的版圖是歷代最的。

大家難道不覺的羞愧嗎?再說了,現在是西夏進攻咱們,不是咱們要主動挑起戰斗。

面對西夏進攻。

咱們還有的選擇嗎?只能奮起一戰,保家衛國”。

“杜將軍所言差矣!”韓縝腦袋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一臉嘲笑道:“能花錢辦成的事,干嘛要就義萬千將士“閉嘴!”杜文浩厲聲打斷他的話,他轉身盯著韓縝,瞪圓了眼睛指手畫腳吼道:“我剛才說的,正是太皇太后授權卑職制定強兵方略的用意所在!太皇太后說了,她決不能容忍歲幣持續存在下去。

決不能容忍花錢買平安!太皇太后說了,錢再多,寧可拿去打水漂,也不用來買恥辱!太皇太后還說了,只有沒骨氣的軟蛋,才卑躬屈膝去求和。

一請求和,也是他們向我們求和!是他們向我們獻歲幣求我們退兵,這才是王道!這才是殃殃大國的國威、軍威!”要論理爭辯,論文筆口才,這些文人每一位都在杜文浩之上,自然是不服杜文浩的話的,只是,他左一個太皇太后,右一個太皇太后的。

把太皇太后的想法添油加醋一通說了出來,連他自己都分辨不出到底哪一句是太皇太后的原話,哪一句是自己的想法了。

他的這番話聽到這些人的耳朵里,卻都成了太皇太后的話了。

這些人都知道杜文浩是太皇太后面前的大紅人,青云直上從四品提刑官直接升到三衙都點檢,更是為他而開了都點檢列宰執的先例。

憑這就知道他在太皇太后眼里的分量,自然誰也不會猜忌這話不是太皇太后說的,就算料想里面可能有些水分。

但基調絕對沒錯,頓時都沉默了。

杜文浩轉述太皇太后的話,已經點明了太皇太后在軍事舉動上是主戰的強硬派。

太皇太后如今垂簾聽政,她的懿旨那就是圣旨,她的話那就是最終的決定。

口才再好,他們也不敢跟太皇太后較勁。

尤其是,在變法方面,太皇太后是保守派,而在座的除了王佳和杜文浩,全都是變法派,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在座諸位還能否在這個地位上呆著,就看她老人家的臉色了。

這關口上誰敢跟她唱反調?除非不想保住這官位了。

對于這些人來說。

宰執這個最高領導層的職位,還是相當相當重要的,犯不著為是否在邊境跟西夏打一仗而給太皇太后變法圖強的雄心添堵。

可是,剛才大家把話都說得太滿。

非凡是章慎和韓縝,還跟杜文浩吵了起來,忽然要轉變態度,又有些下不來臺。

這時,王洼輕咳一聲,道:“太皇太后雖為女流,卻是意志堅定巾煙不讓須眉的,她富國強兵的雄心壯志,老朽也是多次受教了的。

咱們要報歲幣和談的方案上去,只怕會被打回來不說,還會讓太皇太后以最新董節就洗澗書曬細凹曰況姍)小說齊傘王琺盡管沒有直接支撐杜文浩,但他的話比直接表態更明確,而且把最要害的問題點明了,那意思很明確,太皇太后雖然是女流,生性柔弱。

卻是外柔內網,但現在畢竟大權在握,又是網上臺,想干一番事業出來,正在三把火的勁頭上,這時候誰給她找不安適,那就別想再呆在這地位上,太皇太后確定會撤換的。

見機最快的,當屬右宰相蔡確了,他拱手道:“杜將軍說得好!我軍缺乏的,就是屢敗屢戰的求勝決心!我大宋比西夏人口多數倍部隊多數倍,錢谷收入更是多十數倍,我們耗得起,他們耗不起。

戰斗是他們強加給我們的,不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也沒得選擇,只能一戰。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本相贊成杜將軍提議,出兵征剿!”蔡確的變更讓韓縝等人有些為難,不過,這些人都是宴場摸爬滾打慣了的,見風使舵的場面早就司空見慣了,立即換了個臉色,也顯出了義憤填膺之狀。

門下侍郎章惶恨聲道:“正是!寧可站著逝世,不愿跪著生!是可忍孰不可忍!卓職也贊冉杜將軍所言。

出兵與西夏決一逝世戰!”杜文浩詫然,這人變臉簡直比翻書還快,剛才還指著自己鼻子駁斥自己的觀點,轉眼間便贊成自己的觀點了。

深諳為官之道,當真佩服。

韓佐對見風使舵卻也不陌生,那為難的感到也就一瞬間的事情,立即也換了個忿忿的模樣,說道:“是啊,西復屢犯我邊境,并靖之策只能是養虎為患。

本官原認為我軍孱弱,只怕出兵不易取勝,所以建議和談。

適才聽了杜將軍所言,才得知西夏卻也是傷痕累累,比我們更禁不起戰斗。

假如持續戰下去。

西夏必定受不住而主動請求和談。

那時候,我們不僅可以取消歲幣。

或許還能額外漁利也未可知。

所以。

本官也附議杜將軍之言。”

他們三人都轉向了,另外三人自然是跟著跑了,紛紛大罵西夏,義憤填膺要與西夏決一逝世戰。

這個成果有些出乎杜文浩的意料,但這個成果卻很讓他高興,臉上也有了笑容,拱手道:“諸位,咱們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但是,在戰術上必定要器重敵人,現在咱們說實話還沒有能力徹底擊敗西夏,所以還不是跟西夏決一逝世戰的時候,不必擴大沖突領域和規模,只針對西夏進犯的處所進行回擊就行了,不必擴大到全境進行全面回擊。”

王琺微笑點頭:“以將軍所見。

此戰該如何打?”“卑職認為,敵軍以騎兵對我邊境進行襲擾擄掠,先前我軍只是追擊敵騎兵想消滅他們,可是,用步兵追擊騎兵,這本來就是不可想象的。

是以己之短搏敵之長。

莫不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好!”韓縝道:“你的意思是也用騎兵攻擊他們?恐怕行不通,咱們的騎兵沒法跟他們比。”

“非也!”杜文浩搖頭道,“騎兵斗騎兵,咱們明顯處于劣勢。

也是以短博長。

但我們的步軍則比他們強,至少比他們人多!這是咱們的優勢,只是,咱們以前沒有充分運用好這個優勢,進攻時總是兵分幾路。

分頭并進。

這樣只有一個利益,那就是看上去漫山遍野都是咱們的人,很是壯觀,但是效果如何呢?”這些宰執們幾乎都沒有帶兵作戰的經驗,都搖頭,凝神靜聽。

畢竟。

人家杜文浩好歹還領兵跟吐蕃打了一仗,而且以少勝多贏了,所以他說的作戰經驗還是有必定說服力的。

杜文浩掃了眾人一眼,接著說道:“效果自然是差勁得很的了。

咱們分兵幾路,齊頭并進,正中敵人下懷!人家雖然總兵力比不上咱們。

但是人家部隊大部分都是騎兵呀。

有度優勢,能迅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上的兵力優勢,先打一路,對咱們進行各個擊破。

與大遼的歧溝關之戰便是最好的例證,當時我軍兵分三路分頭北進,遼軍集中優勢兵力先打東路,我軍大敗,造成了全線崩潰,另外,幾年前的與西夏的靈州之戰也是如此,咱們兵分五路。

被西夏軍集中優勢兵力,先圍剿其中一路。

各個擊破,大敗我軍!”宋朝用兵,講究“將從中御”也就是由朝廷閉門造車先制定作戰計,甚至包含具體的對戰陣圖。

這項工作有時候甚至是皇帝親自制定的。

把作戰打算小制定好之后,交給帥將,讓他們到了前線按照履行。

在古代通信十分落后的情況下,用這種想象作戰方法進行戰術安排,顯然是刻舟求劍之舉,而派出的領軍大帥又差不多都是不懂軍事,只知道盲從的文人,自然按照辦理。

兩軍對陣,種種變數太多了,軍情瞬息萬變,縱然是軍事天才,也不可能預先一一料到,只能根據具體軍情再制定對應作戰打算,所以有句古話叫做“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但宋軍的大帥一般都不敢違背皇帝親自制定的戰略戰術,竹占道生搬硬套履行,眾也是宋軍為何屋戰屢敗的原因!兒,對西夏用兵,作戰打算一般是由樞密院制定的。

對西夏的靈州一戰的時候,韓縝剛剛當樞密院使三個月。

親自主持了全部作戰打算的制定。

兵分五路也是他的意見,聽了杜文浩這話,臉上感到有些掛不住,勉強笑道:“杜將軍本來深諳兵法。

佩服佩服。

想必上過武學吧?精的哪一部兵書啊?”韓縝所說的“武學”是北宋設立的專門學習軍事知識的軍事院校。

杜文浩并不因為自己沒學過軍事就不敢領軍作戰,大清國許多將帥都沒有系統學過軍事,更沒有看過什么兵法書籍。

他們應用的戰略戰術,很多來自于《三國演義這部書,并在長期的戰斗實踐中積累經驗。

所以。

軍事作戰知識并不必定非要參軍校的兵法書籍上學,也可以從小說等其他知識媒介獲取。

現代社會知識爆炸,關于軍事的各類知識隨處可取,例如戰斗題材的各種,非凡是反響一二次世界大戰這樣的全世界領域的大規模戰斗的,能從中懂得的軍事知識太多了,想不知道都難,自然而然便接觸到很多戰例,懂得很多用兵之道。

所以,單純參軍事知識面上講,杜文浩絕對照宋朝任何一位大將都寬廣。

所以,杜文浩聽了韓縝略帶諷刺的話語他并不自卑,淡淡道:“我沒上過武學。

也不懂兵法,不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吧?我身邊參加過對西夏作戰的將士十數人。

經常聽他們講談作戰經驗,倒也知道一些常識。

在太皇太后提拔我當了三衙都指揮使之后,為了不辱使命。

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仔細研究了我軍與大遼和西夏的歷次戰例。

所以懂得雙方得失,這些只是我的一些拙見。”

宰相王洼道:“杜將軍過謙了,杜將軍現在可是全國著名的大將,去年領兵以少勝多,全殲吐蕃兩萬番軍。

當時喜報傳來,舉國歡騰呢。”

他轉頭望向韓縝,捋著雪白的胡須淡淡笑道:“剛才聽了韓大人的話,才知本來韓大人熟兵書。

深諳兵法,但不知韓大人領兵打過什么勝仗?殲滅多少夏軍啊?”韓殖頓時老臉漲得通紅,他可不敢對王宰相反唇椎譏,只得訕訕作揖道:“慚愧,卑職沒帶過兵,卑職對杜將軍的戰績一向是打心底贊嘆的。

聽了剛才杜將軍所言,更是敬佩不已。

呵呵”王琺已經與杜文浩定親。

要將國色天香號稱京城第一美女的寶貝女兒嫁給杜文浩為妻,這件事滿城都知道了,眼看未來岳丈如此袒護杜文浩這準女婿,自然誰也不敢再對杜文浩出言不遜了。

王掛微微一笑,這才對杜文浩道:“杜將軍,以你之見,此次出兵。

該如何克敵制勝?”“以己之長,克敵之短。”

“何謂我軍之長?敵軍之短又是什么?”“我軍之長,在于部隊數量比西夏軍多數倍,兵多將廣。

相比西夏而言,我軍糧草后勤保障充分。

我軍的這些優勢,同時也就是西夏軍的弱點,除了兵將數量遠少于我軍之外,據我身邊參加對西夏作戰的將士們說,西夏軍的后勤保障幾乎沒有,他們騎兵也好步兵也罷,都幾乎沒有糧草供給,全靠軍中專門負責打草谷的飛騎兵四處搶掠,來供給大軍糧草。

一旦碰到敵人采用堅壁清野戰術,西夏軍便無法持續作戰。

所以,他們一般都是采用誘敵深入的措施,聚而殲之。

而不會主動長驅直入。

當然,取勝之后,會乘勝插入我境內。

搶掠一番然后揚長而去。”

“嗯,分析很有道理,夏軍侵入搶掠,一般會殺入我境內多遠?”“根據卑職對歷次與西夏作戰戰例的分析,不會侵入縱深過一百里。

這是他們人馬侵入的極限。

因為過這個極限,一旦找不到糧草。

同時被敵軍糾纏無法及時脫身的話,就有可能因為沒有糧草而喪失戰斗力。

這是很危險的。”

眾人都微微點頭,其實,他們差不多的都不知道兩軍的這些特點。

宰執們更多的是從戰略層面考慮。

很少關心在他們看來是小問題的問題。

聽杜文浩說了,感到很新鮮。

杜文浩接著說道:“針對西夏軍的這個特點,我軍的戰術基礎原則應當有兩條:第一、思想上,必須告誡全軍將士,從上到下,都必須建立持久戰思想,杜絕戰決的冒險主義;第二、堅壁清野,把作戰區域邊境沿線一百里邊民全部內遷!能吃能用的東西全部運走!讓敵軍搶不到糧草;第三、戰術上,果斷貫徹堡壘戰加蠶食戰!逼敵不得不與我正面決戰,那時候就跟下象棋一樣。

拼刺刀打耗費戰,拼掉一個少一個”擺出一副拼光的架勢,他們那點家底拼不過咱們的,最后只有投降的份!”


上一章  |  宋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