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一秒記住愛去,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林風自然不知道艾薇兒已經伙同李智友等人準備給自己來點“教訓”,讓林風知道,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心上人。此刻的林風,正陪同金庸,倪匡,還有梁羽生登上了“世紀之光”的觀景臺。
三位文壇大師,站在觀景臺上,透過“林風的眼睛”(“世紀之光”觀景臺在林風那108米高的雕像的林風眼睛處)望著五光十色的夜上海,一陣感嘆。
雖然說,香港夜景乃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中國香港、曰本函館、意大利拿波里),尤其在太平山頂俯瞰,香港島、維多利亞港一覽無遺,九龍半島甚至遙遠的新界也清晰在目。尤其夜晚山下萬家燈火,如繁星般耀眼奪目,站在山頂輕拂著微風,欣賞璀璨迷人的香港夜景,是所有到香港旅游的游人必備的節目。
金庸,倪匡,梁羽生自然沒少鑒賞香港夜景,對香港夜景三人也曾經作過相關評論。比如金庸就贊嘆香港夜景是亞洲夜晚的一顆璀璨明珠。如今,站在這“世紀之光”之上,俯視上海夜景,卻令三大師頗有點“更上一層樓”的感覺。
雖然上海的夜景,如今還沒有香港夜景那般絢麗多彩,仿佛星河墜落凡間那般。不過由于站在這558米的世界第一摩天大樓上,那種感覺自然又是不同。
在兵器上,一寸長,一寸強。在高度上,那每高一寸,人的視野便開闊一份,這也是為何人愛登高眺望的原因。當然,香港太平山頂高554公尺(約合554米),“世紀之光”高為558米,兩者相差不大。不過“世紀之光”卻是在香港市中心,環視四周夜景,會有種被群星包圍的感覺,而且更會有種腳踏眾生的感覺。
不過,雖然在觀景臺上,看夜景非常美,但倪匡可不滿了。
“小林子,我可是聽說上面還有一個觀景臺,你可別拿這種觀景臺來忽悠我!”倪匡邪邪的一笑。
對于林風這“世紀之光”,倪匡作為一個興趣愛好十分廣泛的全才來說,是有相當了解的。他可是早就聽聞“世紀之光”上面的“上海之巔”的傳聞,據聞在那上面看曰出,賞月,那種感覺沒得說。畢竟,在觀景臺看夜景,由于四周有各種保護措施,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視野,令人有點不爽。但上面那個“上海之巔”,卻是一覽無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遮住人的視野。
倪匡,一直就想來這個“上海之巔”,想看看在上面喝酒賞月,會是個什么感覺。不過由于這個“上海之巔”的預定早已排到2005年,倪匡此前和林風又不熟,又不想去走后門,關鍵也是怕后門走不通,那可就丟臉了。因此,一直記掛著。今天既然來了,那么就不能不上去。
林風聞言,一笑。
“呵呵,三位大師,非是我不愿帶三老上去,只是上面風有點大,而且由于沒有這種完全保護的護欄”林風一指四周護欄,“因此在‘上海之巔’上面,有恐高癥的人不能上去,有心臟病的人不能上去,不然恐怕會因為太高和沒有足夠的安全感,而發生什么意外。”
林風面色極為嚴肅。畢竟三老可都是文學界的泰山北斗,如果在自己這里出了什么意外,林風可以想象的到,那會是一個多么糟糕的場面。恐怕自己會瞬間成為千夫所指!弄不HTtp:///14652/好,外界還給自己按一個什么謀殺中國小說未來的罪名。
“放心吧,小林子,我這人什么病都沒有,就是有‘好奇病’,你要不讓我看,我當場就要發病了!”倪匡有點老頑童的說。
林風聞言一陣無語。倪匡這樣有點耍無賴,林風還真不知說什么好了。只好將目光看向金庸和梁羽生,希望二老能夠勸勸倪匡。畢竟上面真的風挺大的,現在又是正月,又是夜晚,真的很冷。加上由于沒有足夠的安全措施,很多人初次上去真的不適應。林風自己上去,也是習慣了好久,才習慣坐在上面欣賞那上海美景。
金庸,梁羽生二人對視一聽,臉上一陣意動。對于“上海之巔”,二人也有所聞,不過興趣不是太大。他們不像倪匡,好奇心那么大,都80的人了,對于什么東西都看的很淡很淡了。但倪匡現在這般好奇,非要上去,卻勾起了他們的興趣。何況,見倪匡那么有興趣,金庸也不忍拂了自己這個多年好友的興致。
畢竟他們都七老八十了,都到了知天命的年齡。雖然現在身體還算健康,但誰也說不好,什么時候會就那么一病不起,甚至一命嗚呼。這都是說不準的事。人嘛,上了年紀,就那樣了。像今天這么高興致,以后還有沒有,都說不準,“小林子,我們也想看看。放心,我們身體都很好,會有分寸的。”金庸和梁羽生同時說。
林風皺皺眉,既然三老都同意,自己還能說什么呢!隨即,只好將三老帶了上去。
“喝,風真的挺大的!”倪匡一上去就囔囔著。
可不是么,現在正月初一,正式寒冬臘月,怎么會不冷呢,現在又是晚上23點,都快到子時了,寒氣也下來了,又在558米的夜空,而且四周沒有任何阻攔物,不冷才怪。
金庸和梁羽生也是一陣哆嗦。
不過不得不承認,在558米的高空,在四周無任何阻攔物下,觀望上海夜景還真的是一種極美的享受,這種感覺令三老暫時忘卻了寒風刺骨的涼意,暫時忘卻了站在558米高空的那種不能腳踏實地的畏懼感。
“三老,我們還是下去吧,今天晚上真的有點冷!”林風等三老觀賞了數分鐘之后,說。
“不行,好不容易來一次,我今晚要在這把酒言歡。冷,雖然冷了點,但不要忘記了,我們還有這個好朋友!”倪匡不知怎么的,從懷里摸出一杯茅臺。
“來,金老,這就是你要的50年陳釀的茅臺,現在給你,我就不欠你了。”倪匡將茅臺遞給金庸。
不過不等金庸細看,倪匡又從金庸手中將其拿了過來。
“金老,現在我們登高眺望,這寒冷刺骨,我們都老了,著實有點經受不住,既然有酒,不如就借酒去寒,品茗一下上海夜景如何?”倪匡得意笑說。
金庸一聽,笑罵幾句。這倪匡可是算計的好,雖然打賭輸了,不過他卻要將其喝回來。當然,金庸也不是愛計較的人,當下便讓倪匡開酒。畢竟這里真的高了,站在這,真的好冷。正好喝酒去寒。
倪匡一笑,不知又從哪摸出4個杯子,然后遞給金庸,梁羽生,林風三人,隨即給眾人一一倒滿,不過不等眾人開喝,倪匡自己已經先一飲而盡。
“今天是我一意孤行,要上來,害大家受累,我自己先罰酒三杯!”倪匡說完,自顧自倒了一杯,再次一飲而盡。
一連兩次,三杯喝進肚子。倪匡臉上微微升起一點紅暈。
金庸和梁羽生目睹此景,啞然失笑。這哪是罰酒,分明是借機偷酒喝。不過倆人也懶得和倪匡計較,他就是這樣的人,雖然七十的人了,依然有時像個孩子一樣。
林風聽著三人借著酒興,高談闊論,自己則在一旁默默品著這杯50年陳釀的茅臺。聞起來清香撲鼻,沁人心脾,一口下肚,那可是唇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而到了肚里,全身瞬時暖暖的,全身舒暢。
好酒!——林風忍不住贊嘆一聲,說著就把酒杯遞了過去。
“小林子,你年紀輕輕喝那么多酒干嘛,酒可是害人之物,你要少喝。來,這就最后一杯了。你可不準再喝了!”倪匡給林風倒了一杯酒之后,一陣嘀咕。
“好你個衛斯理,那么小氣。還有,這酒現在可是我的,你可沒權做主!”金庸在一旁笑罵。
“酒是你的不錯,可好酒也要給懂得欣賞酒的人喝。小林子才20來歲,懂酒么!何況我也是為他好,做大事的人,豈能因酒誤事!”倪匡也有說辭。
林風聞言,是捧腹大笑。林風也沒有想到倪匡都70來歲的人了,居然還那么有趣,真活脫脫一個老頑童。不過想來也是,如果不是姓格如此有趣的人,怎么能夠寫出那么多荒誕不經,卻令人百讀不厭的小說來呢。
三老繼續就著這瓶茅臺,抵受著正月夜晚的寒風,欣賞著上海夜景,感嘆人生起伏。
林風則端著自己最后一杯茅臺,聽著三老高談闊論,默默琢磨著。三老好不容易聚首了,怎么著也不能白白讓三老就這樣離開。不然那可是入寶山空手而回,林風會后悔死的。
想了想,林風心中有了個主意,將手中茅臺一飲而盡。
“三老,我有個計劃,還望三老能夠成全!”林風笑說。
“嘿,小林子,我怎么感覺你這笑容那么殲詐!”倪匡醉眼掃了林風一眼,哼唧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