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四卷帝國東升第五十九章故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血 >>明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卷帝國東升第五十九章故地

第四卷帝國東升第五十九章故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茅 | 明血 

明血

弘光七年三月,江南已是一片光,遼東大地卻依然到處白雪皚皚,只是原本干枯的溝壑卻悄然傳來汩汩的聲響,仿佛一夜之間,流水就突然從地下冒了出來,若是仔細觀看,溪水兩旁不知何時已悄悄多了一絲綠芽,原本潔白的雪地,偶有蹄印爪跡出現。()

一陣細碎的聲音從遠處傳來,不久,一支長長的車隊出現在大道上,打頭的一輛大車車輪從雪地上輾過,留下兩行深深的車轍,接著是第二輛,第三輛,將細細的車轍變寬,變大,露出黝黑的土地,剛融化的雪水一片渾濁,慢慢流入兩旁,原本清澈的溪水也變得渾濁起來。

一只狍子從樹林中鉆了出來,經過一個冬天的煎熬,這只狍子身體顯得瘦長,它眼下急需要尋找青草來補充自己的營養,它不滿的朝打擾了自己進食的車隊方向看去,眼睛眨了一下,閃過一絲迷茫之色,前面的馬匹是它所熟悉的動物,只是這種動物身上,沒有令它和同伴畏懼的,手持著弓箭,腦后拖著一根長長尾巴的兇殘異類,而是在馬匹后面的車上坐著不少包裹在厚厚棉衣,圓滾滾的東西。

隨著這支隊伍離它越來越近,這只狍子也看得越來越清晰,整個隊伍有近三十余輛馬車,除了三分之一的馬車上坐著人外,還有一半的馬車裝滿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箱子,其余的馬車卻是一個封閉的包箱,不清楚里面是人還是物。

“那是什么東西?”前面馬車上的人大叫起來,手指的正是那只狍子的方向。

“好象是羊?”

“不對,是鹿。”

“我看不象是羊,也不象是鹿。”

馬車傳來一陣爭吵聲,誰也不能說服誰,一個中年人的聲音響了起來,道:“好了,誰也不要爭了,問問老爺就知道了。”

剛剛的爭吵平靜下來,一人從車上跳了下來,向后面一輛全封閉的馬車走去,稟道:“老爺,前面發現了一只動物,我們不知是什么,還請老爺解惑。”

“老吳,停車。”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馬車里傳了出來。

“是,老爺。”車夫應了一聲,收了收韁繩,將馬車停住,馬車的簾子掀開,一名五十余歲,身穿錦袍的男子從馬車里鉆了出來,隨著這輛馬車的停下,整個車隊也慢慢停了下來。

“哦,是一只狍子。”錦袍男子望了望,馬上肯定的道:“去幾個人,把這只狍子抓來,洗剝好了就在這里生火做飯。”

“這……老爺。”回稟之人眼中閃出一絲為難之色,這只狍子又非家養之物,以他在南方的經驗,恐怕還沒有等人靠近,這只狍子恐怕早已逃得不知所蹤。

“放心,只要你們小心接近,狍子是不會逃的。”錦袍男子肯定的道。

“是,老爺。”

雖然心中還是有著懷疑,身為家丁,顯然不能質疑老爺的決定,何況除了老爺,他們這些人以前誰也沒有來過遼東,連狍子也不認識,自然不知道狍子習性,他返回前面,叫了數人,小心翼翼的向狍子的方向靠近。

不一會兒,前面的歡呼聲傳來:“抓到了,抓到了。”

后面數輛馬車相繼下來了三名同樣身穿錦袍的青年,這三人正圍在錦袍男子身邊,聽到歡呼聲,三人臉上同樣露出滿是喜色,一人道:“爹,真的抓到了。”

錦袍老者仿佛沒有聽到兒子的話,眼睛眺望著四周,仿佛完全被遠處無邊的樹林和白雪吸引,只是兩行眼淚奪眶而出,嘴里喃喃自語:“三十年,三十年,我終于回來了,終于回來了……”

這名如此激動的錦袍老者正是昔日滿酋率軍攻破遼陽城時僥幸逃得一命的施閏章,眼下遼東剛剛解凍,依朝廷的規劃,本來移民要五月份才會遷來遼東,那時移民到達時剛好可以開荒種地,到了九月收獲一季,移民就基本上可以安定下來。

只是施閏章返鄉心切,不等朝廷組織,剛剛過完元宵節,便將南方的家業處理完畢,全家數百口人一起向遼東遷移。

沒有火車,汽車等現代化工具,普通百姓要想自己遷移數千里不但困難,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這也是古人為何故土難離的重要原因,大規模的遷移往往不是由政府強行組織,就是因為遭災實在活不下去,否則百姓很少自行遷移,對于施家這樣主動遷移的大戶,朝廷自然也是鼓勵,安排海船將施家老少從南京直接運送到旅順,省去數千里的陸路跋涉,不過在旅順上岸就需要施家直接雇用大車前往沈陽,在船上顛簸了一個多月,又從溫暖的南方一下子來到冰天雪地的北方,施家上下都感到疲憊不堪,不得予在旅順休整了半個多月才出發,這樣整個路程花了兩個多月,才來到這里。

看到施閏章神色激動,雙眼落淚,他的三個兒子一時傻眼,蓋因施閏章從北方一路輾轉南下,幾乎是白手起家,創下如此大的基業,平時最為注重威嚴,在他們三人心目中,哪怕遇到最大的困難,施閏章也從不會露出軟弱的神態,更別說是流淚了,正因如此,雖然施家上下都舍不得丟下南方的家業向北方遷移,但在施閏章的一聲令下,全家上下還是不得不聽令行事。

吳管家連忙輕聲提醒,喚道:“老爺,老爺。”

“哦。”施閏章回過神來,看到用奇怪眼神望著自己的家人,急忙從懷中取出一塊手帕將眼淚擦干,臉上重新現出威嚴神色,對管家吩咐道:“去,把狍子殺了,然后再組織一些人到河里捕點魚熬湯,先吃飯休息后再出發,爭取天黑前趕到沈陽。”

“是,老爺。”

隨著管家將施閏章的話傳下去,整個隊伍都開始忙碌起來,壯年男力去捕魚,拾柴,fù女則熟練的取得各種做飯的工具,到河邊取水,先行燒取熱水,聽到天黑之前就可以到達沈陽,整個隊伍都發出了歡快的聲音,無論他們愿不愿意來到北方,只是兩個多月的行程就要結束了,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之事。

不久,隊伍中傳來更大的歡呼聲,原來去拾柴的家丁又打到了十多只野獸,其中狍子就有四只,另外還有兩只野雞,七只兔子,卻是把一個兔子窩全給端了,去捕魚的家丁帶回了數桶鮮魚,眼下小河的冰面還沒有化開,抓魚的家丁只要鑿開冰面魚兒就會自動從水里跳出來。

以前只是聽施閏章講北方如何如何物產豐富,施家上下多少有點不以為然,以為只是老爺安慰他們之語,北方物產再富,難道還能富過南方?眼下眾人卻多少有點相信,這么短時間就打到如此多的野物,肥魚,這在南方是不可能之事,若是南方有如此豐富的獵物,恐怕就不會有流民了。

這一頓大家都吃得非常高興,這不僅是因為一個多月陸地跋涉以來大家頭一次吃上有魚,有肉的飯菜,更是因為看到此地野物如此豐富之后,不少原本心情忐忑的人變得樂觀起來,如果不種,單單打獵,恐怕也可以過得很好。

隊伍重新開始出發后,速度比原先加快了許多,原先有點委靡的士氣一掃而空,施閏章看得暗暗點頭,有這樣的效果也不枉白耽擱近一個時辰。

由于隊伍行進速度加快了不少,到達沈陽城的時間也提前了將近半個時辰,有朝廷的遷移證明公文,施家一行順利進城,官府還為施家提供驛站暫住,說是驛站,其實是城中原先的幾家滿人王府,雖然比不上南京城的王公府第,依然顯得奢華,能住進這樣的府第,施家上下都極為歡喜。

只是進入王府,施閏章臉上卻沒有了笑容,和三十年前比,沈陽城變化很大,起碼原先這些王府一座都沒有,望著這些華麗的府第,施閏章仿佛看到當年滿人進城時大開殺戒之后,將剩余漢人貶為包衣奴隸,在皮鞭監督下,一磚一木將王府建造時的情景,這讓施閏章感覺非常壓抑。

第二天一大早,施閏章馬上拜訪沈陽城負責移民安置的官員,提出在城中購買房屋,并在城外劃分土地。

對于施閏章的要求,官府一一照準,眼下沈陽城里的空房多的是,施家又是第一批遷移過來的人員,城中房屋可以任選,城外的田地也是如此,施家很快找到合適的房屋,馬上全家搬了過去。

只是令經辦官員奇怪的是,施閏章放著一批肥田不選,單單選了城北的一個莊子,這個莊子雖然有一些肥田,不過更多的是荒地,肥地只有一千余畝,荒地卻有近五千畝。雖然這里靠近水源,這些荒地只要開墾出來,過上數年就是良田,只是比起以有的肥田來說,畢竟還是要先期投入不少,哪有人明放著便宜不沾卻硬要荒地的道理。

施家上下這次過來的人總共有二百三十二口,男丁一百三十口,女子一百零二口,按每丁十五畝,fù七畝的規定,施家一共可以分到二千六百多畝,選擇這個莊子,施家另外分到的一千五百余畝就全是荒地,經辦的官員雖然不解,但既然施家堅持,官府自然不會反對,爽快的將二千余畝土地劃到施家名下。

施家主動遷移,朝廷許諾其可以低價買地,這里肥地價格只需江南五分之一,荒地更便宜,施家索性花了五百多兩子將剩余三千多畝荒地買了下來,讓施家的土地一下子擴展到六千余畝。

對于多要了一千多畝荒地,施家上下也有一些不解,只是施閏章堅持,其他人也不敢多言,只好同意。

其實施閏章堅持要這個莊子,又第一批遷移的原因也很簡單,施家曾在這里有近百畝土地,這些土地恰好就在荒地之間,三十年物事人非,滿人占了這里后,施家原先的房屋早已不在,連施家祖墳也不知去向,這近百荒地就是施閏章唯一的念想,他自然要把已經荒廢了的施家土地重新開墾出來,并將之發揚光大。

拿著蓋著官府大印,合計達六千多畝的地契,施家上下都喜上眉頭,這幾天,施家上下都到莊子看過,知道這里的土地極其肥沃,雖然只能種一季,可是六千多畝的土地,足足是原先的十倍,施家上下自然高興萬分,唯一讓施家擔心的是這里沒有佃戶,以后這些土地都要施家上下自己人來種,施家壯勞力不過八十余人,還要分一部開店,實際種地的只有四十來人,這么多的土地,開春之后來得及種完嗎,難道只能白白荒廢?

數天之后,施家的擔心就消失了,沈陽的馬市非常繁榮,這里的馬價和江南牛價差不多,施家一下子買了數十匹挽馬,又從官府手中買了五十名包衣奴才,有了這批挽馬和包衣奴才,施家上下有信心將六千余畝土地在開春后全部耕種出來。

這五十名包衣奴才全部是由明軍的俘虜組成,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蒙、漢軍旗人,攻占赫圖阿拉后,滿清作為一個政權無疑已經消亡,但是作為滿人一族卻沒有消亡,整個滿族人口還有二十余萬,滿人單是在遼東一地屠殺的漢人就有數百萬,進入中原后,雖然歷史上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沒有發生,但因為圈地,剃發等死在滿人刀下的漢人至少也有千萬之數,若要清算,這二十余萬滿人殺上十次都不夠,只是滿清已經投降,為自己后世之名作想,王福當然不會下令將數十萬滿人全部殺光,只是命令將滿人一部分上層進京獻俘,其余滿人全部貶為官奴,漢人移民可以自由買賣。

這五十名包衣奴才價格有高有低,其中種田的熟手最高,官價為二十兩白銀,合兩匹馬價,若是不會種田,即使是最強壯也不會超過一個一匹馬價,能種田的多半是由先漢軍旗之人。這些人雖然是漢人,可是為了自己的榮花富貴,將屠刀舉向了同族,犯下極大的罪行,貶為官奴,自然是為了贖罪。只是他們還是可以有優待,若是貶為官奴二十年后,其間沒有犯罪,自己可以為其贖身,重新成為自由民,他們以后的子女也可以擺官奴的身份,而滿蒙兩族之人則沒有這個待遇,不但他們是包衣奴才,以后子子孫孫都是包衣奴才,不過朝廷還是給了這些人一線希望,只要立下大功就能得到特赦,免去包衣身份。至于什么是大功,這就要看朝廷如何規定了。


上一章  |  明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