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七百五十四章 間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五十四章 間幕

第七百五十四章 間幕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8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穆罕默德將給每個男信徒70個美麗的女人”當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聽到伊斯蘭傳教團如此說,立刻準備皈依伊斯蘭教但是當傳教團說伊斯蘭教禁止飲酒后,弗拉基米爾很生氣地將他們全打發走,并說:“喝酒是斯拉夫人的樂趣,我們萬不能失去”

僥幸死里逃生的主教孔特諾里亞,發現自己突然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他居然被封圣了

對教廷來說,追封一個別支教派的圣人,并不是太大的問題,歷史上沒少做過,但是這個圣人還頑強的活在世上這就是天大的麻煩,無論他的立場如何,死人身后是可以隨意編排的,對擁有最終解釋權的教廷,所能造成的影響幾乎無損,但要是他還活著并且神智清醒,這就必然出教廷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變成的朝圣和布道的中心,而分薄掉教廷的影響

何況這位并不是那些帝王將相一般,尋常來自世俗背景的圣人,而是一個前異端教派的大主教級人物,哪怕是最低等的圣人,這就等于鼓勵另立山頭,分裂意大利教會的另一個核心

但是這個圣人,卻是不可避免的,為了反擊那些圣象崇拜派,和安撫那些隨賽里斯人一同到來的聶伯利斯派東方教團的信徒,在羅馬軍團的刀鋒下,由共治皇帝利奧親自要求的

所幸的是他已經嚴重燒傷在歐洲普遍低下的醫療條件下,看起來時日無多換血后的教廷樞機議會,幾乎是捏著鼻子,才猶豫再三的通過這個提名

但作為交換條件,他必須帶著一身傷痛殘軀離開羅馬,乃至意大利地區,于是他乘著海船來到了希臘地區溫暖干燥的愛琴海地區,顯然適合養傷和度過最后的時光,包括塞浦路斯所在的光復教區,正缺少一個都主教此外還有就是在賽里斯人的據點求醫那里據說有著東方不可思議的治療手段

與此同時,君士坦丁堡的大圣宮內,也正在舉行盛大的招待宴會

參與宴會的都是朝廷的顯貴——市長、圣庫長、宮廷大臣等等以及宮廷朝野許多的貴婦,他們都以復古的裝扮來參加這次盛會許多貴婦戴上了色彩艷麗的羽毛和假面,穿著遙遠的埃特魯斯坎時代女子那性感而暴露的服裝,來與自己或公開或隱秘的情人在美妙的夜晚互通款曲

雖然那些賽里斯人,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這種場合中,但是他們還是按照傳統和習慣,和自己出現的同胞,聚成一個的小圈子,而那些拜占庭的女眷們,則是好奇而暗含挑逗的圍攏在周圍,躍躍欲試的大膽觀望著這些東方人

那個時代的羅馬人仍然秉承了古代“光榮”的傳統——除了教士外,人們對婚姻之外的感情和關系一般是視而不見的,何況這些賽里斯人以單身居多

滿是鶯聲燕語的宴會上,讓這些第一次見到這種場合的人,如坐針氈起來,那些紅男綠女們之間典雅繁復的拉丁修辭實在讓人無法理解,特別是那些貴婦們時常發出的類似于蕩笑的聲音,尤其讓他們不安——宴會還沒到一半的時候,已經有好些對欲火難抑的男女忙不迭地離開了……

而在花園里的噴泉、雕塑草叢和樹蔭下已經是人影憧憧了,讓春天的夜晚充滿了旖旎和曖昧的氣息

許多女子隔著假面或立或躺,露出蠱惑的曲線,用獵食的眼光死死盯著賽里斯人常駐大使身后,那些穿著東方風格袍服的年輕賽里斯軍官們,希望能與這些東方帝國的健兒們共度

照流傳宮廷的內幕消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會出現在拱衛圣宮的外族衛隊以及帝國海軍的序列中因此出現一個混血私生子的風險,實在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他們只是散坐在筵席上,大口地喝酒,對著這些媚眼和誘惑恍若不見,表現出足夠的內斂和自律,也讓他們所在區域氣氛有些怪異

看到這一幕的宰相,忽然輕輕擊打著餐具,笑著說:“大家在盡情享受夜晚帶給自己歡樂之時,可別忘了這次宴會的主角正是皇帝和他麾下許多軍人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才讓我們能獲得這些和平而美妙的日日夜夜”

人們發出一陣贊嘆聲,話題很快轉向了戰事,這會兒作為利奧的侍衛和近衛軍官,他們高談闊論起自己的西方的征程和武功,引起一陣又一陣的嬌柔做作的大呼小叫和驚嘆聲不多時就有人迫不及待的成雙成對的走到角落里去,進行“深入”的探討

大膽一些的女子也得以湊到那些賽里斯軍官身邊,藉由結結巴巴的翻譯,打探他們的武功事跡為名,進行進一步的接觸,淡然這種跨越數萬里距離的民族交流,并不是那么順利而已

直到,

“各位貴人們,聽了將士們的故事,我的情狀真是難以言表……”

頭戴紫色橄欖冠的王太后艾琳再次開口道,

“那么慷慨而仁慈的諸位貴人,我提議大家捐出一些財物來,為都城的老兵營和殘疾士兵養老院的擴建盡一份力氣,這必是能得上帝垂青的義舉”

這個展現自己的機會太難得了——何況是在當代的凱撒和太后的面前,許多官員和貴婦掛著仁愛的淚滴,將隨身攜帶的珍寶和錢財堆在了桌面上

多數人卻沒有注意到,皇帝利奧五世已經在侍從的引導下離席,由任的大教長的陪同著,站在圣宮的露臺上因為受到叛軍攻擊波及而殘破的邊角還未完全修補起來,透過殘缺的護欄,他們所看到的是燈火璀璨的大都市,夜空下如同珠寶一般的熠熠生輝

隨著賽里斯人的到來,和海陸商路的恢復,無數建筑師和工匠從羅馬世界各個角落重涌入,達西亞的木材、威尼斯的金屬制品、高盧的陶器、利比亞的珍禽異獸、西班牙的黃金、努米迪亞的象牙、雅典的女人和藝術品也隨著那停泊在金角灣如云的船只輸送到這個城市

這個城市的人口已經越了百萬之眾——市民、奴隸、哲學家、教士、禁衛士兵都像快樂而辛勤的蟻群一樣蝸居在這里

而在這個夜晚,人們像海潮一般從各個街巷中涌出,朝著最近的大小公共集會大廣場沖去——在那兒,將有許多受雇于政府的歌舞團、雜耍團和詩人藝術家舉辦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這也是為了恭賀君繼位的例行節目

但是人們都謹慎地避開了走皇室凱旋大道,這里在這段時間內是皇室儀仗隊才能通行的道路,許多甲胄鮮亮的內衛軍團士兵手持盾牌和長槍,表情嚴肅地站在這條路的兩側形成了讓普通百姓膽寒的雷池

在大道以外,黑暗的街角巷尾中,成群結隊分散進城的海上軍團士兵站立在那兒,領頭的軍官低聲說到:

“今天晚上的行動,并不是軍方也不是教會的旨意,明白嗎?”

“我們現在全是捍衛信仰的‘普通民眾’,”

“全部脫下標徽和盔甲,蒙上斗篷帶上短刀”

“君士坦丁堡城內暗中支持和庇護圣像崇拜派的幾處修道院大門,都用紅色十字架的涂漆標明了,”

“現在進入那兒把這些躲在神圣之所的老鼠全部干掉這是大教長和凱撒的意思快點行動”

這些明顯具有小亞血統的士兵們,一起低低吶喊了下,飛地套上準備好的“民眾服裝”,舉著火把,開始了血腥的行動

君士坦丁堡外圍,十幾所屬于圣像崇拜派的教堂、修道院都在哀號和火焰中燃燒變形著,許多蒙著黑色斗篷的人舉著匕首和短刀,在盡情地屠殺哀叫中滾爬逃命的修道士和留宿者,許多黑衣人的手中提著一串血淋淋的腦袋

周邊市民們雖然聽見了血腥的聲響,但是他們全都縮在了寓所里這是千百年來都城人養成了“生存智慧”:在你無法明白都城夜晚中究竟發生什么事情的時候,那么最好不要跑到街道上去瞧不該讓你看見的事情

其中最大的一所主修道院的堅固鐵門暫時還無法打開,而那些修士們已經在院子里憤怒地大喊:

“愿主降罪于卑劣的兇手”

“是教會勾結暴徒來殺我們你們早晚會得到上帝公正的審判的”

“把門拉開”

八名騎著馬的“暴徒”,將手中的繩索擲出,勾住了鐵門的縫隙馬蹄在石頭街道上激發出讓人心驚的聲響只聽得轟隆一聲,大門被生生拉塌了半邊

“我們都是捍衛帝國正統信仰的忠誠信徒今天要把勾結異端的圣像崇拜者徹底殺光讓所有人明白——忤逆帝國信仰正道的叛徒必將在刀劍前見血”

騎馬的人輪番在街道上大聲喊著,好讓所有的君士坦丁市民聽見

伴隨著高昂的喊叫,大批的暴徒舉著明晃晃的尖刀,沖入了這座主修道院之中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隨著這座最大的據點淪陷,那些站在火光中的圣像崇拜派修士們,不再逃走,而是擁在一起高唱起福音歌,直到那些黑衣人把他們砍倒其中一名修士被匕首扎進腹中的一瞬間,他從兇手露出的胳膊上,發現了希臘式刺青

“你們不是一般的暴徒,你們是海上軍……”

“保羅派的異端”

幾聲慘叫,主修道院的頂樓上幾個高級教士被活活扔了下來栽得頭開背折

美索不達米亞大平原上的春天也是這片流域的兩條母親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水量最充沛的季節,高原地區的積雪融化,讓這兩條河就在美索不達米亞泛濫成災,特別是下游一帶,地勢低凹,幾乎全被淹沒

河水泛濫帶來的高地腐殖泥土最終積淀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月地帶”從蘇美爾人到阿卡德、巴比倫、亞述、赫梯等無數古代文明發源于這片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在古巴比倫語里,就是“河間流域”的意思

也是后世那只因為二次元動畫而聚集了頗多人氣的金閃閃及其傳說《吉爾美伽什》,誕生和發源的故鄉

無論這片土地上換過了多少任主人這兩條母親河都是一視同仁的敞開懷抱接納和生養著他們,盛產大麥、鷹嘴豆、小扁豆、黍子、小麥、蕪菁、棗椰、洋蔥、大蒜、苦菜花、韭菜和山葵,他們的牲畜包括牛、綿羊、山羊、驢子和豬

題外注:綠教禁豬,乃是發源于阿拉伯半島南方的麥地那地區但是最早的先知默罕默德也不得不和豬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只是養豬對于干旱的沙漠地區來說,屬于浪費水的奢侈品,并且衛生環境惡劣,比其他牲畜容易傳播疾病,因為豬是用來處理人類生活垃圾的

因此在被豬肉寄生蟲和病菌放倒后,默罕默德及其追隨者痛定思痛,將豬肉定為世間最污穢之物并寫入教義但是世界穆斯林中,敢于公然要求別民族也禁止使用豬肉制品的,也就是本朝特有民族政策摜出來的綠教少民奇葩

但現在本該是農忙的季節只有綠油油的野草,在那些荒廢的田地和牧場,以及成片成片形同鬼蜮的村鎮中蔓生起來,越往東走越是如此,連片被火燒過的痕跡,頻繁的出現在人類的聚居區內

這種季節性的春潮泛濫,現在也變成拖延和阻滯外來入侵者的手段一部分,甚至不惜出動士兵掘開支流上的堤壩,讓河水淹沒多的田土和家園,而形成騎兵難行的大片泥灘沼澤也將大量逃難的人民,阻隔在泥濘中跋涉

泛濫的春潮中,巴格達的數十萬軍民們,也在坎坷不安的心中中煎熬著,終于等到了哈里發大軍的前鋒一整只駱駝戰馬騎士混編的先鋒兵團,從西邊的勝利門開進穆蘭巴廣場

綠頂金宮花費了無數的珍寶和建材,十多年功夫,尚未修建完成的星辰大殿中,麥海迪再次見到了哈里發的特使,用滿是屈辱和羞愧的表情,聆聽著來自至尊的訓斥

“你再次失敗了,失去了你的軍隊和臣民也失去了我對你的信任和厚望”

“米迪亞兵團和亞述部隊的損失,讓王朝的核心地區不再安全,從塞瓦德,到哲齊賴意為河洲,古代的亞述之地,都處于敵人的威脅之下”

“如此的冒失和輕進,,怎么令我放心讓你領導這個國家和臣民”

“有人建議,或許為王朝重選擇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但是嚴厲的斥責到了最后,還是沒有提及要剝奪他現有的權柄,而是給與了最后一次機會,用現有的資源保衛首都,洗刷恥辱的機會顯然是先期送回去的,與賽里斯人作戰的感觀和心得文獻,多少起到了作用

雖然在哈里發的麾下,至少還有各色人馬近十萬,其中大多是經過戰火考驗而幸存下來的士兵,可以作為巴格達的后盾

但不能忽略的是他們在精神上的疲憊和困乏,長期作戰和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的往返奔波之后,帶來的消沉和懈怠,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恢復過來,而埃米爾們甚至不敢解散部分軍隊,因為這是王朝最后一點常備軍事力量了,遣返之后下次想要在召集起來,就得費大的皺褶和功夫

何況隨著倒下的首席大臣,是王朝越加嚴峻的財政狀況,作為最后一塊沒有遭受戰火波及的凈土,原本富饒著稱的美索不達米亞,也開始出現小范圍的干旱和人力匱乏

他的當務之急就是講都巴格達城按照前線要塞化來重營建和修繕,以抵擋隨時可能洶涌而至賽里斯人的狂潮

因此麥海迪接管城防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征用并且拆除底格里斯河對岸的莊園和別墅,以獲取足夠的建材來加固巴格達的城防,這座城市是作為一座宏偉的大都市來規劃的,建城的數十年間幾乎是一邊建設一邊移民發展起來的,因此直到現在,還有部分東面靠近運河河堤和碼頭的城墻,仍舊在建筑中

完成了城防交接麥海迪,也見到了與自己一同長大的密友兼王朝重臣因為父親病倒不起,而不得不滯留在巴格達協助處理事務的總督葉海亞

昔日令人稱贊的俊秀外貌和氣質,都被一大片下巴至肩膀的顯眼赤色疤痕所破壞,那是一名藏在檢閱軍隊中的刺客給他留下的傷痛回憶,雖然刺客很快被當場解決,但是受傷后無法愈合而潰爛和感染的創面,讓他高熱昏迷了整整半個多月差點死掉,知道拜占庭人兵臨城下的外來刺激,才憑借著過人的意志重恢復了清醒,指揮了對拜占庭人的最后一次追擊

在短暫的會面之后,他就要前往敘利亞赴任了

作為阿拔斯王朝腹地的阿拉比亞半島北方,被大沙漠所分隔開來的伊拉克和敘利亞,可以說是其中人口土地財富密集最富庶的精華地區

而相比上美索不達米亞這個近數百年才復興起來的政治中心作為最大行省的敘利亞則是另一個阿拉比亞傳統的政治文化中心,它作為古代王朝的都城和直轄省份的歷史和文化傳承,也是東地中海沿岸乃至整個阿拉比亞半島上,最悠久和先進的地區之一

但是現在的敘利亞大省,經過了拉赫曼的登陸復辟和拜占庭人的入侵戰爭,曾經號稱流淌著蜜與奶的富饒樂土,現在只剩下一片百業凋敝,人們流離失所的遍地瘡痍作為敘利亞總督不但要重建地方崩壞的秩序,還要重構建和維持起一條面對西方拜占庭人和北方的亞美尼亞王國的防線,可謂是資源有限卻是任重道遠

而敘利亞南方省區的局勢也不怎么好雖然有麥海迪的堂兄伊塔親王坐鎮在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北部,但是拉赫曼的殘余軍隊,則依靠來自西奈半島埃及總督的支援,以及與麥地那地區什葉派阿里黨人的結盟,而重在南方站穩腳跟

事實上因為王朝海軍的覆滅和式微,再加上拉赫曼海上入侵帶來的連鎖反應從數年前開始,王朝對阿拉比亞半島上,自希賈茲漢志山脈——阿西爾高原——大內夫得沙漠以南的地區,開始失去了控制和影響,雖然這些地方除了少數沿海地區,大都是不毛的荒漠和高原

雖然還有一些忠于王朝的地方部族和軍事據點仍然在堅守,并冒險穿過沙漠和海岸線送回來一些消息,但是實際上,王朝對那些地區的局勢,已經無能為力了

依靠拉赫曼余部作為陸地上的屏障,那些半島西部麥地那地區的傳統派貴族,已經在圣城麥加公然推舉被毒殺的純潔者阿里的孫子,為當地宗教和世俗上的最高精神領袖,當地的官府卻毫無反應

然后是原本衰弱多年的阿克蘇姆王隊,突然越過紅海海峽,入侵了南方的也門地區,半島西南端沿海農業平原上的幾處城市群落,已經全部歸順于這些來自非洲的征服者

雖然伊塔親王重發動了春季攻勢,但是在拉赫曼的女婿,一個賽里斯血統的大將堅守下,所能取得的戰果寥寥無幾,不得不迫切的索要多的物資和兵員

因此作為總督的職責,還有經營一個大后方,協助南方省區的軍隊討伐作戰的任務,

席林堡,位于從伊朗高原通往巴格達的交通要道上,距離高原邊緣的克爾曼沙赫谷地,不過兩百多里,向西則是地勢逐漸沉降往平原地區的一片坦途

這座堡壘是建立在古代巴比倫遺跡的一座塔臺神廟原址上,因地制宜的利用了現存的四方高臺舊址,用不規則的石塊和泥磚砌成高聳厚重的城壁

簇擁著高聳在丘陵臺地上的城堡,是綿連在山凹中起伏的商業集鎮,和周邊盛產谷物、椰棗等農墾區也曾經是后世兩伊戰爭爭奪的焦點和軍事重鎮

現在高塔和箭壘上,都插上了辟邪、青龍和血色戰旗,成了唐軍在扎格羅斯山脈的山外丘陵,最突出部的橋頭堡,再向西就是廣袤的美索不達米亞大平原,也是后世伊拉克和伊朗的天然分界點

奪取這座堅固的城壘,并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數百名地方守備隊,根本沒有對抗來自高原騎兵先鋒的勇氣,就裹挾在逃難的人群中,棄壘而走,留下完好的倉稟、水源和兵舍,甚至連庫房里收上來的數百第納爾稅金,都沒來得及帶走

因此過了數日后,一整團的工程兵從克爾曼沙赫來到這里,展開前進營地的擴建工程,以城壘為中心拓展一里的距離,按照對角線挖出x型的壕溝,然后插上拒馬構成最初的柵墻,然后用挖掘出來的泥土堆砌夯實成一道矮墻土墩,

然后再矮墻上插上另一重稍細的木柵,構成垛口的雛形,然后用陶片插滿墻面,在山外的丘陵地區缺乏足夠合格的木材,這也是他們所能做的程度

這里也成為進入西部大平原地區剽抄寇略的附從藩騎,補給和出發的集散地,除了正在整訓的幾只重裝騎軍,幾乎絕大多數騎兵編制,都投入到這場燒殺擄掠的盛宴中去

隨著成群結隊前出的騎兵,大批的青年男女俘虜,車載馬馱的戰利品和物資在這里匯聚和初步交易后后,又順著古老的商路,從反方向被押送到高地邊緣的克爾曼沙赫去,他們的眼淚和哀嘆聲,灑滿了這條大路

龍武軍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情報據點,也設立在這里,相比不乏在復國和反對宗教壓迫旗號下,涌現出帶路黨的伊朗高原,這里可以說是完全兩眼一抹黑的所在

因此大量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夾雜在那些四出寇掠的藩騎中,進行地理水文氣候等初步的戰地情報收集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