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七百三十六章 扶顛始知籌策良4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三十六章 扶顛始知籌策良4

第七百三十六章 扶顛始知籌策良4


更新時間:2012年11月05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喜歡《》可以或通過下方的按鈕分享給更多書友。

“圣哉圣哉,真理和忠誠之征,所有被造物中最強大者,無礙無垢的神座,勝利之主,地上一切王權和民眾的監護。”

高冠紅袍的大薩寶(大祭祀),高喊著至高太陽神密特拉的守護者,萬軍之主韋勒斯拉納的名諱,進行出征前的祈禱,將活牲宰殺掏出滾熱的器臟,作為祭品澆淋在雕滿繁復動物和象形紋飾,代表其十種化身和權能的大圓金盤上,直到血肉將金盤上每一條紋理都涂滿,然后再從中得出禍福預期的箴言。

修繕一新的沃教神廟所屬的巫女。已經開始在供奉武士之火的祭壇散發出罌粟粉磨制的香料氣息中,裸身起舞,做出各種奇異夸張有些近乎歇斯底里的姿態和動作,然后被解讀為通神的諭示。

神廟之外,則是林立的隊列,這是一只當地招募的呼羅珊人組成的新編仆從部隊,被編成了五個千人隊,按照大師軍隊的標準,屬于一個僅次于埃米爾的副將,所能統轄的大致范疇。

但是區別于現在艾布都名下那只以穆斯林為主的部隊,主要來自穆斯林以外的戰爭俘虜和當地青年,優先選擇貧苦的山民或是牧民、獵戶等職業,簡陋的皮套護胸和矛槍,是他們主要的裝備,僅有少數人擁有代步的馬和梭鏢。

大小頭目們則用上繳獲自阿巴斯軍隊的裝備,半腰鎖子甲或是鱗片背心。更加鋒利輕便的曲刃刀和波斯短劍。其中不少是原本當地守備部隊或是志愿軍,投降轉化而來的。

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民族和宗教上的較為淡漠,仍以在饑寒交迫中,為食物、金錢和改變自身待遇的渴望,誘惑而驅使為賣命。

因為相當具有代表性的階層,再加上在阿巴斯軍隊中服役的經歷,還熟悉所生活的地理環境。再加上軍事組織結構上,也可以模擬大食人正規軍的主流編成。

因此,他們既是用來充當新編部隊陪練。模擬對抗戰術的假想敵部隊,也是安排在第一線的炮灰和前驅試探性部隊,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充當計劃中的異地治安維持部隊。

比如處于某種轉移矛盾的宣傳,內沙布爾地區的居民。因為站在麥海迪的一方參加了那場慘烈的圣戰,被山外低地上的呼羅珊人視為殘害自己家鄉的幫兇,因此需要他們來壓制和鎮壓內沙布爾地區的騷亂和動蕩,大可以不必擔心他們會心慈手軟或是勾結包庇之。

畢竟在這個時代,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再加上新生的阿拔斯王朝,才開始不過兩三百年,無論作為一個國家政權,或是一個泛信宗教的歷史,實在太過年輕,沒有經過后世那種上千年的理論思想的研究和發展。吸收多元外來文化不斷洗練和蛻變的漫長過程。{書友上傳更新}

因此,長期以來作為穆斯林的比例,在昔日波斯帝國的版圖內,并不具有太大優勢,大多數人改信的歷史也不過在近幾十年到上百年內,他們往往也代表了統治階層主流的貴族、官僚,以及正規軍兵員的來源。但就算是這些本地出身的穆斯林,對于,處于統治地位的傳統阿拉比亞穆斯林在文化上的融合度和認同感也嚴重不足。

一方面是出于作為波斯民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相對崛起不過數百年的阿拉比亞民族的優越感和現實落差。另一方面則是當地拜火教、摩尼教、景教這些歷史悠久古老宗教,不干預沉淪和泯滅的斗爭和反復。

這種先進成熟的高端文明被野蠻落后地段文明吞并,所造成融合又沖突不斷的現實狀況,要持續到阿拔斯王朝的第四五代哈里發瑪蒙時代,徹底完成有曼蘇爾倡導起來的波斯化運動。才得以被逐漸改善和消弭,真正將多個民族和宗教信仰。都團結統和在國家和哈里發的權威之下,并迎來王朝最強大的極盛時代。

但是這種隱藏在共同宗教信仰的旗幟下,文化和民族上的隱形分裂,卻并沒有徹底消失,還是隨著歷史淵源被延續下來,時不時成為王朝內部暴亂和起義的導火索,最終還成阿拔斯王朝大分裂的誘因之一,但這并沒有因此結束,或者只是開始。

而這種歷史恩怨糾纏甚至延續到了現代社會,20世紀阿拉伯世界獨立運動后的大分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兩伊戰爭的戰火綿連,都是這種歷史淵源的某種寫照。

而藏在現代遜尼派和什葉派國家沖突之下的,以伊朗高原為中心傳統波斯文化圈和以阿拉伯半島為核心的閃米特文化圈,爭奪整個伊斯蘭世界主導權和地緣霸權的矛盾沖突。

但是現在這個時空看來,顯然他們連這個完成波斯化的機會都沒有,阿拔斯王朝的統治和影響就給趕回了伊朗高原,或者連伊朗高原都未必呆得住。

按照事后的規劃,除了現有被承認為合法的哈瓦立即派外,景教、摩尼教、拜火教都將從這片土地上重新復興,他們本身就具有相當程度的歷史淵源和民間基礎,足夠形成相互牽制而共存的格局,有利于作為相對少數的唐人征服者極其移民后裔,在這片土地上的治理。

至于將來,只要作為上層主體民族的唐人,在當地繁衍到足夠的人口比例,來自中土文化的輸血和文化認同感積累,就足以壓制融合那些異域此生文明的存在。

而這只假想敵部隊的建立,則是為了磨合和培養春天到來以前的部隊的契合度和士氣,讓他們戰斗意志和軍事素養不至于過一個冬天就有所荒廢松怠了。

為了穿越伊朗高原的作戰需要,作為的仆從軍中。自然首選步戰第一的。前吐蕃戰俘編制而成的敢死效節軍,他們世代生活的青藏高原,可是比炎熱干燥的伊朗高原,更加惡劣艱險的苦寒極厄之地,在離家去國至少數千里,四野皆是無法溝通的異族的情況下,可以已經徹底絕了他們能夠反復和抗拒的最后一點可能性。

除了緊緊跟隨大唐征服的腳步,追逐戰利品和功勞,從那些異族身上加倍的補償,征戰取得更多的地區。然后以唐人附庸或是歸化人的身份,為自己所代表的族群,獲得一方繁衍生息的立足之所外,就別無所選了。

前哨任務而則落在了藩軍騎兵中。最擅游弋馬戰的青海部、回紇城傍、河中拓揭三大藩騎營之間。他們需要沿著中央盆地的邊沿,繞過那些北部山麓嚴正以待的城市和堡壘,為即將來臨的春季攻勢制造契機和突破口。

事實上,打下內沙布爾地區后,嶺西行臺所面對的戰略形勢已經大為改觀,隨著大量青壯的損失或是淪為奴隸,呼羅珊周邊行省和地區的軍事維持、鎮壓成本和風險也大為降低,需要重兵對待的只剩下西北面幾個開闊的山口,我手中掌握資源一下子充裕了起來,有足夠的本錢浪費在這種原屬費效比有限的軍事冒險上。

雖然從國內的移民和軍事調動。暫時已經到了一個瓶頸,隨著國內休養生息安定多年,愿意為田土財貨畜產所誘惑,而背井離鄉遠赴萬里的百姓,幾乎是越來越少,而能夠符合流邊標準的囚徒,也隨著國內環境社會的總體好轉,而形同杯水車薪。

而權勢這種東西,反復使用效果也是有所上限的。

但凡事也有一些例外的,比如那些藩屬勢力。卻是體制外少有限制或者被忽視的存在。讓青唐地區,乃至舊吐蕃五茹地區的蕃人,通過威逼利誘的手段,遷移到數千里外更加水草肥美物候溫宜的外域,還是大有操作空間。

一方面是對當地土生百姓。進行有效的稀釋和分化,另一方面。則能減少原屬地區軍事鎮守的風險。

不過民族選擇上,自然是種類和地域越多越復雜越好,這樣作為外來族群的他們為了維持自身的利益,才會緊密團結在以唐人為主的域外開拓征服集團周圍。

法蘭克王國境內,作為名義上首都的巴黎城,隨著爆發的瘟疫,而變成一座死城,而不得不將自己臨時的首都,轉移位于更溫暖更南方的奧爾良境內城堡行宮。

剛剛從爭奪王冠的內戰中,取得勝利的查理曼,并沒有多少心情和時間,享受他的勝利成果,就不得不要面對,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大舉入侵王國東部平原地區的拜占庭軍隊。

首當其沖的阿雷曼尼亞地區已經陷入戰火中。

而大多數伯爵及其省區內的軍事力量,都追隨在查理曼的麾下,這讓拜占庭人的軍隊,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輕易就橫掃了眾多法蘭克人的城鎮和聚居地。

根據逃亡貴族和商人的報告,在阿爾卑斯山后的平原上,至少出現了八個軍團的軍旗和鷹徽,其中也包括了老對手拜占庭皇太子利奧的專屬騎兵團和衛隊旗。

但在此之前,他不得不耐下心來,與進入盧瓦爾河的賽里斯人,進行反復的交涉,雖然能夠雇傭到這只賽里斯人作為奇兵,屬于他在外交領域上的意外之喜,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利弊的雙面性,作為一個雄才大略富有遠見的君王,他并不希望在自己全力對戰拜占庭人的同時,自己的王國腹地和后方,重新出現一只受雇與拜占庭人的奇兵。

要知道拜占庭人的海上第二軍團,就是以賽里斯人極其附庸民族為主體,組建的半雇傭部隊。另一方面作為長期與拜占庭相比的內陸大國,查理曼并不是沒有聽過這些賽里斯人的情況

他們幾乎是突然出現在地中海沿岸,并且迅速取代了原本活躍在地中海沿海的希伯來人、艾穆哈人傳統勢力的新興勢力,大量各族海盜或是走私犯被驅逐或是降服在他們的血蟹旗幟下,他們還同時扮演這出色的貿易商人和殘酷的劫掠者的角色,洗劫了一座又一座港口城市,又嚴格遵守與那些有實力的本土貿易伙伴簽訂的契約。

雖然法蘭克人并不重視海權,或者說沒有這個概念和能力,但不妨礙查理曼作為一個王國的統治者,從更高的層次上,為自己謀取更有利的方案。比如更廣泛的貿易來源和利益捆綁。

因此,滿載著戰利品的塞里斯船隊終于離開,馬賽港的自治權委托和塞普提曼尼亞沿海地區,建立貿易據點和補給租借地的特許狀。

另外作為投入卡洛曼陣營的代價,普洛斯旺地區的貴族,將有近半遭受被剝奪領地和流放的命運,然后直接變成王室的直屬封地,這樣法蘭克王室可以直接享受特產專營貿易的利潤,而不用經過自下而上的層層轉手。

作為歐羅巴大陸上屈指可數的大國,法蘭克王國擁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卻因為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來長期維持一只龐大的軍隊,因此大多數時候,只能通過分封大小眾多領地,逐級承當其軍事義務和維持費用,或許現在是有所改變的開端。

次月,被稱為第二次的雙王之戰,隨之爆發。。。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