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三百六十一章 志海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志海圖

第三百六十一章 志海圖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不得不回來,因為

仆固懷恩回師了,回來的還有河東節度使行兵馬副元帥李光弼一行人,雖然他的部隊都以追擊叛黨,監視渤海為名,留在安東北部與南部二十一州的龍武軍所轄對峙,但他還是領受詔命回來了,嚴格說他是被那位白衣宰相李泌的一封信,給激將激回來的。

據說,在那封沒有署名也沒有落款的信里,李泌只留了一句話“以君之功,可比安祿山呼”,于是這位就放下軍隊,回到了洛陽。

雖然歷史上很多事情都沒有如期發生,建寧王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以并不算合格的監軍身份活躍在軍中,太子小白也在河北表現的讓人耳目一新,與歷史上自小長于深宮,操納與宦官婦人之手的評價,越來越遠去,但并不代表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一切又與經歷了安史之亂后,朝廷對番將的不信任和對武人集團的危機感,密不可分的。

當初,安思順本來是前任朔方節度使,安氏也是西北軍中赫赫有名的將門,象郭子儀,李光弼都是他的手下,因為他的本家兄弟安祿山起兵造反,為了避嫌兼安心,遷為禮部尚書,架空起來,由郭子儀領其位,他本人也是最早說安祿山有反志的人,但是還是沒能逃過朝廷的猜忌和輿論熊熊。被楊國以私通叛黨地罪名賜死。

這也反映了朝廷對胡將普遍的心態,據說當年。郭子儀,李光弼兩身出身不同。在安思順帳下做牙門將時,從來不說一句話,形同陌路一般,兩人行事和作風都大相徑庭。

據說當年,安思順被賜死,郭子儀被委任領其位時,身為部將的李光弼,竟然害怕地要丟棄妻子兒女連夜逃亡。還是郭子儀親自站在營門口進行勸慰挽留。可見當時朝廷對番將的輿論。

朝廷肯讓郭子儀分一半兵力給李光弼另成一鎮,未嘗也不是看中了他們這種涇渭分明,刻意不相往來的關系。

結果這兩人從此走上的道路和歷史評價也大相徑庭,

天下為其安危者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妒,窮奢極欲而人不不非之,最后得以終享天年。歷代功臣能做到這一點的實在是少之又少,難之又難。郭子儀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論戰功郭子儀不如李光弼,可評價卻在李之上。因為他精通權術,深知做官曲伸之道。悉易經,知陰陽道理,有“忍”也有“挺”,即強調“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

在一片番漢諸將勾心斗角,恩怨糾纏中,始終游刃有余的掌握著這些驕兵悍將,將他們吃的死死的,維持一個巨大地威信和德望。也始終從實力和地位上壓過李光弼一頭。而讓后者沒有多少怨言。

連我也不得不承認,那位僅有幾面之緣,笑起來很慈祥無害,但其實老成人精的郭子儀郭老頭。看人的眼光很毒辣,深窨人臣之份,光看李光弼、仆固懷恩這些一時駿雄,都效力過其帳下,就可以說明問題,當朝廷提拔他并詢問誰可以接替他時,他卻舉薦了關系不算密切的李光弼,后來朝廷再次分軍。他有果斷舉薦了并非郭家軍體系內的仆固懷恩。

因為他更懂得功成身退韜光養晦的道理。果斷交出所有的權力,于是三代皇帝都要禮敬他。無論誰掌權都要重視它,卻很難奈何的了他,雖然退養不管事,但一旦有事皇帝還離不得他,成為后世臣子善終的典范,也是我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據熟悉他地人說,這位老帥身體很好,胃口極佳,每天都要食酒肉三斤三斗,晚上還喜歡摸黑把十個一扎的酒壇子當啞鈴,提來搬去的以鍛煉臂力。

如果沒有意外。

再過不多久,他該在朝廷的猜疑付諸于表面之前,交出所有的軍隊,養上十幾院落的漂亮女人,做一個好色富家老頭了,生上一大堆的孩子,然后讓最小的一個娶公主,演一出叫醉打金枝的宮廷喜劇。

相比做元帥更會做臣子,天下初定就主動要求交出所有兵權,拿朝廷的高官厚祿,有用沒用都養上十幾院子地女人,奢侈揮霍以自污名聲,做一個快樂的好色老鬼,甚至可以敞開私房門禁,任由部下親近行走,以示儻蕩無私,可以說豁達通明到人臣之極的郭子儀。

李光弼這人,就耿直的多了,他原本是為了對抗安祿山在大唐眾多胡將中地號召力,而繼哥舒之后,被扶植成忠君愛國的一面旗幟。再加上他祖上本來就是內附營州契丹的大首領,對于安氏叛軍中眾多的契丹人來說,也有釜底抽薪的意味。因而他的提拔,政治意味大于對他本身能力的看重。

因此,他是典型的軍人做派,說好聽叫做雷厲風行,說不好聽有點知進不知退地味道,是非曲直非要辯明,秉直己念而很少有退讓,雖然功勛卓著無人可及,但得罪人太多不為上喜。就象他因為貌似看不起裙帶和外戚地身份,一直對我和我的部隊不假顏色。

雖然,后世史家對李光弼評價甚高,認為他完全可以與孫臏、吳起、白起、韓信這樣地古代良將相比肩,且品德方面,更勝一籌。所謂李光弼用兵,謀定而后戰,能以少覆眾。治師訓整,天下服其威名,軍中指顧,諸將不敢仰視。初,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但是實際上他并沒有因為卓越地戰功而比郭子儀更風光。

事實上。據說他晚年與皇帝親信宦官程元振、魚朝恩不和,一直力圖中傷,結果李光弼自鎮臨淮。長時間不敢入朝。

乃至朝廷屢次征召,他也皆以各種理由遷延不至,后來干脆一直領兵游離在朝廷中樞之外,據說是害怕朝廷的猜忌和政敵的攻擊,連母親亡故都不敢回去守孝,直到死也沒再回過長安。后來長安失陷,皇帝出走,他也不去拜竭。

他歷來治軍嚴肅。深入人心,發布命令時,諸將不敢仰視,河北兵鬧餉殺上官而內亂,地方不能制,但是一聽說他回來就平息歸隊自縛于帳下。他既然帶頭無視朝廷號令,因此他地部下有樣學樣,上行下效,諸將因此不聽朝廷指揮。可以說由他開始給范縝割據開了一個壞榜樣。

這位李大將軍晚年為小人所謀,困于口舌。不能自明,千方百計想保全性命,最終令自己處于更加危險的境地。驚懼成疾,竟以憂死,正是“工于料人而拙于謀已”,令后人嘆惋。

但是,

后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證明了他的擔憂也不是空穴來風,這就是胡將的另一個典型例子仆固懷恩的下場,作為鐵勒族仆骨部后裔。三代世襲金微都督的仆固氏族,既是唐朝的番落,也是回紇九種二族中地一只大姓,和回紇王族關系密切。

作為家主的仆固懷恩。早年率領部眾子弟,跟隨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在河北參加平叛戰斗,與朔方軍的大將王升、陳迥光、渾釋之、李國貞并稱郭子儀麾下的“五上將”,“常為先鋒,堅敵大陣,必經其戰,勇冠三軍”,“功冠諸將”。又因為是郭部戰斗力最強的一支勁旅。所向披靡,威震中外。屢立大功,因此被朝廷賜獨自另立一鎮。

他這一生“身先士卒,兄弟死于陣,百姓沒于軍,九族之內,十不一在,而存者創痍滿身”,“二女遠嫁,為國和親”,“一門之內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可謂闔門忠烈,晚年卻因為監軍宦官駱奉仙和軍使辛云京的構陷,而不得不出逃回紇,然后以國丈身份先引回紇兵來復仇,卻被郭子儀單騎勸退,再引吐蕃兵來犯唐又失利,最終郁郁死與道途,以忠臣烈士善始,卻以叛臣逆賊惡終,不由讓人扼腕。

雖然眼前歷史已經大為改變了,但是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長遠的結果卻是未必。

我要盡量避免這一切成為事實的理由也很簡單,不僅僅是為這個國家保全將才和元氣的自身考慮,我討厭象救火隊一樣整天被朝廷調來調去的到處堵窟窿,另一方面也是所謂防止兔死狗烹考慮地預備手段之一。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傾向不擇手段的厚黑主義者崔光遠,還是更喜歡陽謀正略,凡事都傾向先立于不敗之地的薛景仙,都難得達成一致的意見。

作為強勢外藩和軍人集團,郭、李二位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俗話說的好,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老成人精的人臣典范郭老狐貍,我固然沒把握玩的過他,但是身份微妙的李大夫還是有機會,就要幫襯著拉一把地,而作為二者之間的緩沖和紐帶,仆固懷恩部的存在,也是十分必不可少的。

只有這樣,作為朝廷中樞用以制衡地一大重要力量,龍武軍才有繼續滋潤的存在下去的理由和需要,畢竟這可是一只以純正漢人為主,勛臣后和世家子為核心,關中子弟為骨干的新式中央軍團。說養對手自重也好,說權利制衡也好。無論誰當皇帝,都不能忽視其態度的。

一路沒有停留,回到家里中,還沒來的及約見部下,老管家縐老頭先遞了一封家書過來。

“長安的倭人館,又送來一批貨物的樣品,隨來地還有藤源副使地大公子秀實。。。

“大公子秀實,,他親生的么。。。”

我挑了挑眉頭說。

“不錯,據說是貨真價實地藤源南家大公子,不是什么庶出也不是什么旁系,由晁少監親自帶來做保人地。還帶來了犬養、大內氏的幾位公卿子。。。現在正在門下東來樓的學生館等侯接見”

恩我似乎低估了這些倭人親貴巴結天朝地決心和熱情,居然這么爽快的把人質都送過來了,或者說是他另有所圖。既然這樣,把他們晾一晾也好。

我看了一下信里所說的,出自寧凝的手筆,長安一些表面上的產業,現在由她監督,信中提到,長安西市北側的倭人館和新羅館已經開業有段時間,有藤源家的人內為呼應。雖然只是個旁支,但也在倭國朝廷獲得相當的重視,倭人國主孝謙王也有意讓他地御用商人,參與其中,。

畢竟此時正是日本正是相對繁盛的奈良之世,僅靠幾年一次的譴唐使和各種名目的官方派遣,已經很難滿足平城京內,追求唐風漢統的公卿顯貴們,對浮華奢靡風尚的需求,

因此。來自倭國的物產金沙、銀塊、硫磺等大宗貨物,也隨著海船開始輸入,順道給賣到夷州的還有倭人中的賤姓之民祟多,也累計有數千的規模,主要都是成年男子,總體反映是這些人雖然面黃肌瘦,營養不良,體質差了點,但還算聽話服從,且對環境要求不高。善能忍耐,用來做苦役很好,比馴熟那些野生土人更好上手。

他又遞過一卷東西,用紫色地綢子裹起來。

“這又是什么。。

“這是倭國水陸圖輿。。。上面標過的都是。倭王朝廷劃給唐莊和溫泉館的位置。。。其中本家的特遣隊,探明有金沙的河流四處,銀脈三處,還有一些水晶、云母的別礦。。。不過”

“不過什么,”

“除了沿海島上就有硫磺,可以直接裝船外,其他都在倭國腹地,需要路先休整完才能投入使用。。。。”

“那就再向倭國朝廷要一個港口。這這些地方聯結起來。反正他那里海岸綿長,良港眾多。。。。需要的人力就找藤源要。只要派人指導就好了。。。將來填戶莊客從將退伍的老軍里抽調。。。只要肯去都給他們配女人和土地、種子、工具”

“是。。”

他卻沒有下去,又讓人抬進一個小箱子來。

“這是海南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機要件”

我看了一下,這是一個精美的鐵箱,黑色地花紋,緊密的咬合在一起。

“由邑令馮大人,指定輪換海南的親事軍一個隊,易裝成商旅親自護送,前天才到”

千里之外全副武裝加急送了這么個密封的精美小鐵箱,馮越肚子里到底賣什么藥。現在各地報帳地人都才剛剛回去了,每年定期送新樣品的時間還沒到。

現在的南海會社,在新任廣南經略馮崇道的牽線搭橋下,也從最初一些中小船商尋找一個聯合庇身之所,變成一個有地方海商大族參與的綜合經營體,海南方面只負責武裝保護,制定和維持內部章程,提供后勤的補給修造,并且從中取利分成等,可以說在慢慢退到幕后。

我抬起頭來,卻發現老管家已經無聲息的退下去,并帶走了附近侍侯的人。

搖了搖頭,從腰袋地玉鉤上取下金魚袋里,倒出我地縭虎鈕銀章和半邊銅魚符,宮門禁要的備分圖樣,還有那塊玉炔,從里袋找出一串編著天干地支地密鑰,打開箱子,首先入眼的是三本圖冊。

看到第一本東西,我已經明白了,馮越如此小心謹慎到大費周章的理由。

這一本小小的海圖冊,卻凝聚著南海巡檢數年的心血,為了勘察新的海路,每年季風來臨前,都組織了好幾只不同方向,以巡邏為名的考察船隊,雖然有來自后世的圖樣和老練的船工作為指引,但在各種難以預測的海潮、風暴、暗礁下,損失了大小十一只船和數百名水手船工甚至是測繪人員,才將地理圖冊上一個個點線,添加上物產季候等標注,變的鮮活起來。

隨便拿一頁,都是那些海商世族瘋狂爭奪,象寶貝一樣密藏的傳家之物。

然后是一本厚厚地物產圖鑒。某些頁面。還稠帶裱夾著一些草藥一樣的東西,放到鼻子下,有一種奇特的辛烈地味道。旁邊還有來歷和用途說明。

馮越第二次率師巡海的時候。因為遇到風浪,偏移失散了一些船只,后來逐漸被著回來,其中兩條在東婆羅洲背面海峽的一些島嶼曬貨時上,發現一大批土人種植的草木,據說有異香,味多辛辣,可化食去疾。土人賴以佐餐,也用來和附近島嶼交易。

當然,事情數個月后作為,航海記錄被送回來的時候,才引起我的注意,根據地理圖冊和印象中,估計這很可能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香料群島的前身。因此追加了探詢和考察地指令。

主要指現在印度尼西亞的西里伯、伊里安之間的摩鹿加群島,以出產各類香料如豆蔻、丁香等聞名世界)。

雖然現在還多是籍籍無名,但是香料群島的發現,卻是西方文明史的一個大事件,甚至促成了整整數個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我已經派人往島上去收集作物種子。好進一步的確認,如果經營的好,這里被稱為黃金群島,亦不過之。

畢竟飛機上發現的作物,全是為了適應中亞環境而培育的耐寒抗旱高產作物,少數經濟作物也是花生大豆之類,適合大眾普及化作物種子,象咖啡、可可、胡椒、橡膠這些低緯度高附加值地經濟作物,是沒指望了,因此只能自力更生。按圖索驥到歷史上的原產地去找。好在象迷迭香、百里香等大多數歷史上的傳統香料作物,都是作為旅游宣傳公之于眾的,要找到種子并不太困難。

這次顯然也獲得不少樣品過來,讓我賞鑒一二。

圖冊旁邊是一本蠅頭楷的小帳。這是見不得光的私帳。

廣州事變之后,南海巡檢的船隊裹脅著大量海商舟舶,以追繳海盜為名,一路隨南海季風西進,凌逼那些南天竺沿海的小國開埠開市以專其利,雖然攻打佛室國本土不利,卻順便攻掠了佛逝國在南天竺沿海的重要領地和據點,在一個叫尸迦陀比的地方。掠其城而據其港。移民填戶五百口,又從婆羅洲等募土生唐人一千口。馴熟土人一千口,組成了基本地體制,作為唐船海貿的沿途中轉補水之地。

這些就是沿途掠來金銅器具財貨的清單,作價折算人員分賞的明細表,還有各地海賊們交地上陸錢,島東萬安州黑市的抽成,

冊子下面還有一個掛著標簽的綢袋。

注明是獅子國送來的寶石,雖然只有一小袋,倒出來灘在手心,卻也個頭不小,最小的也拇指粗,主要以紅蘭綠三色為主,根據海圖冊上說,那里整條河流底下都是這種東西,不過由當地王家嚴密把持。

獅子國即古代斯里蘭卡,素有“東方十字路口”之稱,從南朝起,這里就是海路重要的商港之一,富產椰子和稻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蘭卡寶石,便是從這里源源不斷地輸往海外。

相比對佛逝國的強硬,潛心佛法地獅子國王度陵婆多,相對溫和親善,不但捐獻大片上好土地,重金建造報果寺來供奉鑒真一行,還以象征性地代價,許可天朝人在其國土內,堪山開礦的行為,因此也是需要重點扶持地與海南親善勢力的代表,海南船隊在獅子國的動作,一般是通過建立傳教和辦學,來擴張影響,并允許與地方共享其利。

相比號稱南海第一強國的佛逝國,而另一個位于中爪哇,同樣也是由古天竺王子越海而度,所建立的佛教奴隸制國家的柯陵國,又是另一種局面,現今正是帝山王朝之世,其國盛產玳瑁、金銀、犀象,號稱南海最富之國,開元年間,曾進獻諸多珍寶,僧邸奴等,在南海屬于一個大藩,國力尚屬上流,對天朝還算恭順,也是唐人海貿集中的重點,已經取得在出海河口建城圍,供唐人船客水商生息聚落的權利,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代表的是一種有限中立的態度。

根據后世《新唐書的記述,專為立傳朝貢的南海番國有林邑、婆利、羅剎、婆羅、殊奈、盤盤、哥羅、拘蔞蜜、扶南、白頭、真臘、參半、道明、訶陵、墮和羅、曇陵、陀洹、墮婆登、投和、瞻博、千支、哥羅舍分、修羅分、甘畢、多摩萇、室利佛逝、名蔑、單單、羅越、驃國等30國。

其他與唐有所往來地國家或地區有奔浪陀、大浦、西屠夷、赤土、丹丹、甘棠、僧高、武令、迦乍、鳩密、狼牙修、婆利、不述、車渠、迦羅舍弗、迷黎車、婆岸、干支弗、舍跋若、磨臘、婆鳳、多隆、薩盧、都訶盧、君那盧、真陀桓、但游、波刺、多羅磨、哥谷羅、墮羅缽底等31國,

還不包括大秦、大食這些傳統貿易大國。

其中雖然有更立變化,但還大致不出這個范疇。可以說市場潛力極大,無論是強橫一時的佛逝國還是虔信出名的獅子國,或者說富有海上地柯陵國,都不過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

海圖冊上也不過標注了其中不過四分之一。

我又拿起,一串標準制式錢幣。

這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匯源重小錢,由于前任錢監的留下的爛攤子,龍武軍的軍匠接手匯源監后,幾乎是另起爐灶。干脆廢棄了傳統那種既浪費又復雜的翻砂鑄模制錢工藝,直接采用水力鍛壓成型的技術,只要將銅合金粗鍛成銅錢厚地薄板,再用帶模印的巨錘一壓,就是一大片現成的錢,過去鑄一千錢的料,現在至少可以多鑄出300400錢來,還采用了酸陰刻錯色法,機械磨光等技術,因此做出來的錢。雖然比傳統錢小一點,卻既有分量,又很精致耐磨。一進入流通就大受歡迎,被世人稱為重小錢。

自開爐以來,除了傳統成色的開元通寶、乾元重寶外,還鑄造了好些特色錢,在慶祝太上千秋的時候,鑄造了幾十萬枚千秋萬壽錢,用以賞賜群臣;在慶祝西北那位陛下登基一州年時,鑄造了一百多萬枚滲白銅的乾元大禮錢為賀;收復長安的時候。出爐了西京光復錢;后來收復洛陽,攻陷鄴城,也有相應的平定錢和勛功錢,用于發給將士。以滋犒賞紀念。

由此也取得了鑄造金銀錢地技術和許可,和重要的經驗積累,其實古代中國不是沒有金銀幣,戰國時的楚國,就已經有流通的金版了,但因為原料產量少,需求大,一般只作為朝禮上賜給臣下的賞玩錢。通常稱為彩金。

雖然不能公然流通賜錢。但是已經可以成功仿制外番錢,比如成色很雜的安息小金餅。大秦的大小人頭銀半等,事實上最大的問題是,因為這些古希臘羅馬安息的錢幣,太過粗糙,仿制的時候,很難形成統一地標范。。做好后,只要和沙子拌起來翻抄一個時辰,再浸入馬尿醋渣調成的液體中,就會形成歲月侵蝕的自然氧化效果。

但這串錢,不一樣,它是海南鑄造的。

事實上,

作為假公濟私地一部分,劍南新興產業積累的技術和人員,都被按照相當比例原樣復制到了海南繼續開工,象海南有比劍南品質和含量更好的,即使在后世也是中國最著名的大規模淺層鐵礦床,還有拌生的鈦和浩,雖然古人的水平無法提取,但這種成分經過冶煉萃取后,卻使的海南鐵具有了獨一無二的特性。

因此作為大宗之一地海南鐵場生產地鐵制品,甚至要比劍南的更廉價,也是周遍地方國家地搶手貨。來海南的優質鐵定,也是軍器監指定的供應商,還有高級罐頭和器皿用的精鐵箔(馬口鐵皮),如果不是公開大規模制造和售賣兵器,實在很容易給人造反的口實,恐怕還要賺的更多。

海南盛產的優質石英砂和天然水晶,燒做的白琉璃(鉛化玻璃),也是軍用咫尺鏡、馬燈、防風罩的主要來源,燒炙瓷器所需的優質高嶺土、水泥用的細質石灰巖層,。。。。再加上已發現金沙的河川,萬安州的銅山礦脈、。。。。

這還僅僅是地下的礦藏

就后世的知識來說,比較珍稀的花梨(降香黃檀)、坡壘、青梅、子京、母生、艮珠、苦梓、油楠、雞占、胭脂和荔枝。藥用植物千種以上,如海南粗榧(紅殼松)和嘉蘭(秋水仙素)、海南輪環藤。纖維植物百余種,各種油料、橡膠、染料植物30多種。糖料和飲料植物10余種,飼料植物200多種,芳香植物70多種。還有島西南土僚地聚居地附近,大片適合曬鹽的天然海灘。

海南正在按照海圖在后世接近馬來西亞的位置,丹打列島附近尋找錫山,以取代天竺進口地錫料,再加上海南已發現的銅礦脈,銅加錫就是青銅。也是自古以來造錢的基本原料,雖然因為青銅錢易銹綠,因此也被叫做青蚨。

加鉛鋅的黃銅錢是后世國內錫資源徹底枯竭后,明清才開始流行的替代品。在通貨流通不足的情況下,做什么生意都沒有鑄錢更能掙的,這也是開元年間,經濟越發達,國家越繁盛,私鑄錢現象就越猖獗的理由。

由龍武軍代管地商州匯源錢監,有完整翻砂印模的鑄幣人員。從樣范到工藝,那可是真正的官方版本,反正遲早要被朝廷統一律制給收回去,還不如便宜我家。

不過,現在的我已經沒太多興趣借機在國內搶錢,順便制造通貨膨脹了,這些私錢是用做大海外市場的,有唐一朝的開元通寶,就好比后世二十世紀的美元,有龐大的市場和強大的國家政權為基礎。是公認購買力和信用度都最堅挺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在歐亞非三大陸地貿易圈中都有所流通。

事實上象日本、新羅等許多國家缺少足夠的本土貨幣而在直接使用唐錢,后世直接販賣中國的銅錢一度變成最贏利的生意之

理論上,我只要有充足的原料和技術。基本發行多少都是由我說了算,用在這些海外國家身上,基本和后世美國政府一遇經濟問題就打開印鈔機,赤裸裸的經濟掠奪沒有什么兩樣。還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轉移來自國內的經濟矛盾和風險。

銅錢中還串著兩片灰不起眼的石片,被打磨成錢幣的樣式,就是后世大名鼎鼎地螢石,也是歷史上常常夜明珠的原料。在山里發現的。特有長石結晶的結構經過打磨后,可以儲存和折射光線。據說連慈僖下葬時嘴里也含著這東西。只要經過珠寶匠人地精心加工,可以賣大錢的,先寄樣品過來賞玩。

既然最大的問題也解決了,我捏了額頭心中下了個決定。

正好聽到通報,中郎韋韜,薛、崔、溫、鄭四大長史,功、倉、戶、兵、法六曹主官,諸司馬,掌書記、判官、度支尉,錄事,禁衛兩府的參軍、參事,虞侯長,都已經到齊,請我過去議事。

“發鴿書,可以讓南邊和北邊,都開始準備了。。。

乾元五年三月甲辰,長安有青黃大鳥盤繞于朱雀門上,做人語“圣歸”“圣歸”,當日,長安內苑監留守中使劉禺莛報,苑中天子親耕九推禮的皇籍田,突然地生巨稻,蕙粗若臂,色燦如金,粒大如豆;又有社稷壇中土生奇蔓,掘根盡得奇瓜無數,瓤金而奇甜;又報太液池蓬萊山上土中結巨豆,色澄有斑,大如握拳,小如雞卵,半畝而掘得數百獬。

欽天監火山令李巋、水澤官袁太一等稱為祥瑞,一時間《開元雜報,《京華逸聞、《西京鑒《關西新談等諸文抄詆報皆引其神瑞。。。

長安軍民彈慶鼓舞,有士大夫等十數萬人赴闋下遞書,言京師無主厲害事,懇請迎兩宮圣駕還,每戶自發納錢二百至千于京兆府,號迎禮錢。

又有劍南士民及江南商賈響應之,踴躍捐納家資財帛車馬用度,為太上還都及養老所費,數日聚得億萬。

駕部郎中韋應物等上疏稱,劍南至山南,及關中北出各道及配套的路面溝渠、驛所、官棧、塞要,具已經修繕平整,請上駕擇之。。。。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