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三百四十八章 行路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行路難

第三百四十八章 行路難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月亮出來亮光啊亮光啊哦,想起我的阿妹。。

一曲哼完,我嘆了口氣,總算能夠回家。

這場戰爭打的有些莫名其妙,打到這個程度,也算是龍武軍后勤補給的極限了,再遠就沒有辦法保持對已占領地區的有效威懾和控制,幾萬人填充在這個廣大的地域內不算什么。

但是就象那歌詞唱的,“我左等右等,上看下看”,占據云南后,連整個弄棟節度使和會川都督府的烏蠻部落,都被趕到山里去做野人,我實在悶的無聊,有感而發把后世的民族山歌都再記憶里剽竊出來十幾首,就是沒有等到南沼人派來的使節。還以為南沼人中也有類似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部署,結果就是等了一次夜襲和城下決戰,然后南沼人輸掉了更多的東西,我卻要犯愁了,怎么管控多出來這么大一片地方。

好在成都定置的誥令也下來了,以陽蓬嶺以南,置南平大都督府,轄三個軍鎮:

以云南城置祥云軍,領鹿川、香川、沙也等白蠻為主的云西八郡;

以弄棟城置長寧軍,領的大姚、俗富九郡聚居河蠻、白蠻部落;

以拓東城置南靖軍,領求州、龍和、安寧、晉寧、河陽十三郡的仆子、長鬃、象山、繡腳、金齒等諸化外蠻;

同時撤廢戎州都督府和攜州軍,余部并入姚州軍,管領新置羈縻州的沙麻、阿旁、豐扈、芒布、烏蒙、烏撒、盧鹿、暴蠻等二十九部。

同時,與滇池以西,復設南寧州二十五縣,不再冊封世襲王族,而以千戶以上置縣直接授土官,互不統屬,有爭議糾紛以夷漢協理官合議裁斷。

與此同時,從新歸化各部聚居地連接東弛大道的所謂朝天子路。也在緊張修建當中。說到這個有些勞民傷財,看起來基本毫無利益,甚至還要倒貼收益的不合時宜計劃的時候,出呼意料的并沒有費太多的口水,崔光遠只是笑笑對大家說“可鑒金牛道和五丁開山故事”,就平息了所有的異議和疑問。顯然古人也不缺乏政治智慧。

秦欲據蜀而滅巴國。然為險道所阻,遂贈金牛于巴人,悉令來取,巴王利令智昏,使五壯士為首,舉國人開山伐道。以通金牛,是為“五丁開山”之典故,金牛迎回之日,也是秦軍循道而至亡國之時,這條巴人勞民傷財建設亡國之路也被后世稱為金牛道,與米倉道一起為漢中入蜀中的兩大要道。

由于還要繼續借助威名坐鎮,因此按照朝廷的慣例。我將成為首任南平大都督,但真正負責地是我率龍武軍回師后,朝廷前來接管身后事的副都督。

南沼一行回來,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幫助南沼人實現了君主立憲制,沒錯,就是君主立憲制,南沼蒙氏世代為王。但是主要權利歸各部酋長組成的大議會行駛,所有官吏皆任其中。

自然,所謂各部首領共同議事的會議,自然就稱大議會,大議會上所制定的章程,就叫做大憲章。這個兩名字,也大大滿足了我地傷古懷今的惡意趣味紜紜。當然了這個蒙氏王族的領導者。當仁不讓的將由養在成都城內,給老皇帝看門的鳳迦異和他的子孫遙領下去。作為舊都地太和城則被完全廢棄。新都選在了洱海平原上相對人口最密集的大厘城。

從另一方面說也是一場酬功的分贓大會,蒙姓王族和他的分支,占據了洱海平原上大多數最好的土地和山林,除了按照約定酬許給河蠻和漢裳蠻的部分,其余拿出來各大部加價競投,籍以大量引進了金齒、芒、望等位于統治邊緣的外姓部落成員,他們將構成舊王家與唐人勢力范圍地緩沖。

最后的節目是大小百部首領在蒼山最高處上對天地人三官,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之神、及祖先靈盟誓互不侵暴,永世盟好紜紜。大量搜掠自太和城中的金銅造像被融化,被一點點的澆鑄成一個三丈大方尖碑,正以唐文背以白書描述征南由來,左右兩狹面一面描繪武功征戰,另一面刻以三教教化圖,下鎮以四象神獸中地南方朱雀。

此外,除了多收復一些羈縻州作為屏障,新增幾個稱臣的藩國,以及一些戰利品外,似乎沒有太多的成果,甚至連南沼的領土都沒有占據多少(由唐人軍事保護自治政府),似乎真正受到損失地,只有作為南沼統治核心的烏蠻七大氏族,但光是太和城里的收獲,南沼王家上百年的庫藏,讓多數人已經很滿意了,再說戰爭的利益可不止多少人口土地財富這些明面上的東西,還有許多隱性的東西,比如通商、就學、采礦、墾殖等經濟文化上地相對隱蔽地收獲。連少林寺與青城山都已經分別在弄棟城和云南城,建立了自己的下院。

最主要地是在拓東府發現了硝石山。

目前火器生產最大的瓶頸是,依舊受限于硝石的產量,隴西和蜀中是中華先民最早認知的硝石產地,但是現存的產量規模,當作中藥或者用來練丹或許綽綽有余,但用做火藥及更高層次的炸藥提取物,是遠不夠的,按照那本地理圖冊上的資源分布,后世最大的硝石產地在新疆,不過距離實在太遠了,其次的選擇就是火山地震多發帶的日本,依舊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也就相對近一些的云南,可以解燃眉之急。其價值甚至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金銅礦藏。

經此大變,北方被吐蕃人占去的劍川節度是,東部被唐人扶植的拓東、會川、弄棟三鎮,南部是形同割據的麗水節度使,還有態度不明的銀生節度使,再加上幾乎被燒掠一空洱海地區,強橫一方的南沼已經四分五裂,只要我的繼任者不太白癡,起碼五十年內的是翻不起什么大風浪來。

走之前還有諸多事情要善后,劃分好各山頭的新勢力范圍。對有功勞者進行土地人口的獎賞,對頑抗和不識時務者進行懲罰性地討伐,又比如那些籌軍有功的商人,首先要給予兌現一些東西。

“好辦,他們既然有膽量來這偏遠之地開發資源,可以在頭三年采取包稅制。依探定的規模核定一個數字,分期交清,后三年以實際產量做稅,作為補償,再次招標時,有優先權。”

“另外組織云南商社。將相關產業行會統合起來,建立一個合適的指導價,負責收購云南之所有物產,這些礦包的產出至少一半以上,也由南社負責收購。所有收益,其中三成作為邊軍將士的戍邊補貼,一成入宮內省。一層為新州公用錢,其余五層由各商家出力比例折算分紅。”

我如是說。

“好,這樣既解決了我軍人力不足,空置礦藏之虞。又根子上把住了這些命脈,不怕他們另有他謀。。。”

崔光遠贊同道。

“另外南社只收大宗物產,對各個偏遠山頭相對小宗地往來,可以授權委包給那些普通商戶。特別是與軍隊有關的,只要能交一筆保證金,定期收取點管理費即可。。。。可以提供租借車馬倉庫之便利。。。畢竟都是唐人。

我想了想,有補充道

既然占據了市場,也要給別人留下混口飯吃的空間。。。完全獨占和直接壟斷,只會培養出一個缺少競爭而變得畸形的怪物,以及招至諸多的怨恨。

“大人說的是。。。

當然說千萬而道一。這其實就是用來有組織掠奪南沼資源和人力。唐人版地東印度公司雛形。

在這交割期間。

割據麗水節度使的前王叔蒙失虎倒是派人前來許以互市之利,還帶來了十幾駝的金沙和銀塊。麗水是南沼一個多產金的地區,南沼為了開發此地,先后遷口數萬,又將歷年來所有的罪犯流放過去,但是其他物產就相對有限了,因此他愿意用沙金和片金來換取唐軍手上掌握的糖、酒、茶、鹽、布、鐵器等物產,而且他占據了驃國北部,那里在后世可是富產翡翠和寶石,以及紅木、花梨、紫檀等珍稀樹種。就算請朝廷封他為麗水王也不是不行。

南沼常年學習唐制,又掠奪征服外族工匠,也基本形成相對完整的百工行業,但與唐人不同,多數以部落來區分社會階層和職業地,象南沼的商人主要是漢裳蠻,而底層的官吏頭目,主要以河蠻居多,上等姓的烏蠻組成了貴族和將領,下等姓地烏蠻則是世襲的軍戶和鄉兵,白蠻是平民和工匠,番外蠻是農奴和奴隸的來源。其中又細分若干,象尋傳蠻是采金為業,兩林蠻是世系的鹽井部落,同羅蠻是以盛產木棉和桫欏布著稱地,在那些鍛治部落中,摩些族擅長造懌鞘,浪族擅長造南沼劍,越析族善治弓箭。把他們遷走,算是對南沼未來復興大計,又一招釜底抽薪。

當然了,在現有條件下,對于無論是游牧民族還是西南蠻來說,想掌握這種工藝和產地都有相應要求,并且要求諸多產業配套的技術,并且形成產量和研發能力,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反而要擔心官方的手段。

回師的大軍,路過劍川最西南端的會元場時又是一番光景,

南沼軍大舉犯境的時候,只有會元場及時得到消息,而撤走了所有重要物資和人員,只剩下一些來不及搬走地水力傳送帶,輪盤吊等大型工程器械,也被拆除了核心部件,待到南沼兵來地時候,只剩下不能吃也不能用的一個個礦坑和四處堆積地廢渣礦石,而護場隊也沒有走遠,而是在當地與南沼兵在山林里周旋,直到被光復,再加上突然得到大量的戰俘作為勞力,因此倒是劍南十七場中恢復最快的一個礦區。

在這里,我又得到一個遲到的好消息,北川山區中進行秘密實驗的工程部隊,造出威力更大體積更小更穩定的可塑形炸藥,通過在火棉中加入硝化甘油構成雙基炸藥,用更輕便木漿取代瓷土作為鈍化劑和載體,可以用竹筒等器具定裝進行方便的攜帶和塑性,這樣高精度的定向爆破只是遲早的問題,鼓搗出精度更好的火箭和飛雷也不成問題,他們甚至已經用練鐵剩下的礦渣等劣質下腳料,鑄成一批類似手雷一樣破片殺傷外殼的實驗品,雖然這是個戰都打完的馬后炮消息。

壞消息是,由于火器在戰場近乎上一邊倒的表現,已經有很多人盯了上了這種東西,重建的流民大營里也多了許多不明的闖入者,光成都府和龍武軍法曹就聯手就抓了數以百計的可疑分子,甚至還有來自官方的渠道,還有人打著兵部的旗號,在軍器監里打聽有關的事宜。“最可笑的是,當約瀚牛和高盧雞的紳士們,為誰是民主制度最早起源的時候,東方的地理大發現,卻證明了一個尷尬的現實,早于他們一千的東方王朝從屬下南方一個野蠻人國家,就已經出現了君主立憲的原形,并且,這一切還是一個來自帝國擁有諸多頭銜的征服者所帶去的。。。。。。”《東訪史考。憲政與獨裁

酒徒新書,《開國功賊去瞧瞧把,另外傳聞,起點五福娃之一的小白狼,似乎出了什么狀況。大家有機會人肉引擎一下把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