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三百四十二章 宮下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宮下亂

第三百四十二章 宮下亂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太和城分五大部分,即(后)宮、(前)廷、遮(高級官僚住宅區)、衢(官署驛站)和(賓客)館,除了與國王有關的族人,大部分與平民有關的商肆和民宿,都在第二道石壘城墻之外。

太和城中“巷陌皆壘石為主,高丈余,連延數里不斷”;所謂“縈抱點蒼南麓數里,城門臨洱水,下河上橋,長百余步”。通過附近洱海流域發達的水系,大小舟船將各地的物產和貢品,源源不斷的輸入王城的達官貴人之家。

其中以南詔王大衙建筑技術最高。宮殿樓高6.7米,以青石為磴,樓前廣場1平方公里,南北城門相對。從樓下行300步方到第二重門,門屋5間,又有兩門樓相對,各有膀。從二重門行200余步至第三重門,門列戟,上有重樓,入門是屏風墻。再行100余步到大廳,皆高34米,大廳兩旁“重屋別如蛛網,架空無柱”。兩邊有門樓,下臨清池。大廳后是小廳,小廳后即南詔王的住宅。

宮殿建有客館,館前有亭,亭臨方池,池“周回七里,水深數丈,魚鱉悉有”。如此復雜的建筑也集中了南詔最高的建筑水平。

在這一片堆尖低檐大柱,充斥著南荒風格的彩雕金塑,富麗堂皇的宮殿建筑群中,坐落著一座七層塔式尖頂的漆彩建筑,是在燒死五沼首領的松明樓原址上,重建起來的前庭大鳳犧樓,象征著南沼大蒙國地千秋萬代。其規模更為宏大。

樓周廣3里半,高及十一丈,僅升階而上的基坐,就用了八萬根大小均等的沉木地樁,上可容納萬人,每層四下中空,檐角按照六合方位。立有銅鑄鎦金篆銀的孔雀、獅虎、龍馬、瑞獸、神鬼像等,所有造像內縷空可以點獸脂燈,入夜后就如太和城中一朵層層展放的光蓮。

歷代南沼王都會在這里,會見西南夷各個小國君長,和其他一些重要賓客,賜以酒席佳肴,在箏、箜篌、五弦、琵琶、笙、笛、拍板、篳篥、鐃、鐸、鉦和銅鼓等樂器伴奏下。奏以南亞傳入的“驃國樂”、唐朝所賜“龜茲樂”、或是南詔自己的宮廷音樂“夷中曲”,以及“天南滇越俗歌”“蓋羅縫”、“贊普子”、“菩薩蠻”等各地樂曲,或是民間特色“踏歌”“俗舞”等。

但是此刻粗大地木構梁柱上,卻到處是被煙火熏黑的痕跡,描繪著斗母神等殺戮星辰的上古神話和祖先傳說的各色漆彩壁板。已經被高溫燒脫了顏色,漏出底下楠材和膏泥的班駁本色,曠達通透的門扉上。是密密麻麻被箭釘過又拔掉留下的坑坑洼洼。

樓前曾經用來演武和水上戲,應節沐身,四季常年開滿粉色和白色天竺睡蓮地大興明池,飄滿了黑色的炭灰和殘斷的木構,以及高溫烘烤過的枯敗枝葉,。

曲轉的木廊上也看不到來自百蠻各族和南中十八國風情,穿戴各異風姿飄搖地宮人,卻是站滿了犀甲執梢。神情警覺惕然的王衛。

頭戴八葉彩金浮雕孔雀寶冠,身穿玄底蛇紋錦袍的南沼本代大國主,吐蕃人口中地贊普鐘人稱鳳王的閣羅鳳,(南沼服色尚紫為尊貴,但王服卻是玄色的黑)。正簇擁在幾個紫衣高冠的大清平官中,面無表情的看手中的用白文寫就的密報。

“謹承大蒙元命。刺查敵軍樞要情形。。。。各山役人隊爭相前往,然唐賊警甚。士郎雖死傷籍籍。。終至所獲。。。”

“所謂諸葛元戎,上弩下匣,唐兵單手操使一息數射,頃刻發箭如雨,非堅甲難抵,犀利更勝史載,然箭中有暗毒,傷者多發熱癥不退。。。雖然所獲數件,然機構巧妙精細,欲解造之而不得其法。。。。。已急送還,請元上派遣大匠破解一二。。。”

“敵軍所用木馬流馬,則異與傳聞,實皆以畜力,然有機關巧妙,雖載重物而行山間,亦穩健若飛,且四廂閉合就,水火難侵,更有機構能吐箭石飛槍。。。。”

“天字密要一等。。。。奇物飛天舟情形,由于敵軍看守甚嚴,一直未能接近,只能遙觀之。。。。出自諸葛密法,其形同巨蛋,無風而吐火自飛臨空,可發箭石、噴火彈,山夷土兵,多驚見而潰。。。敵軍扎營之所,時常輪替于空中,疑有神異之術,可觀山川見方圓遠近情形,而屢屢襲奪不得。。。。。

“天字密要特等。。。。敵軍開山神雷之事,更屬神異。。。當先祭告山神,埋入招請的貢物,點線香供奉,待香盡之時,恍然一聲晴空巨震,所供之地風云變色,沙土滾卷而起,其聲遠蕩而久不能息,其中土石無風自走,一片煙塵激蕩中依稀可見,連仞山壁皆被無形巨力削鑿,崩解離析轟然而下。。。。。。

其勢之威,余觀者人馬具不能穩站,半山土石奔瀉如流,半響方息,連山鳥獸草木具成扉粉,有耕牛活活驚殺于前,其竅皆血,內腹成泥。。。。各族皆畏稱神力之異”

“龍尾城陷時,予在城外觀賊,幸得免難。。。。事起無兆,晴空悶雷,地如土龍翻轉,磚石噴如伏泉,高墻堅珊瞬息崩裂,舉成軍民驚潰難當,爭相踐踏而走,閡城不戰而落。

(對于封建迷信這種東西,我雖然是社會主義紅旗下長大地無神論者,但不妨礙我用這些東西去忽悠那些古人。當然,象敗家子一樣,拿趕工生產出來的工程炸藥,給各部首領放了場大煙花看的最直接后果是,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西南宗教正神中。關于雷神地香火,遠要比其他各部正神更興旺。哪怕后來這個炸藥的秘密已經不在成為秘密地時候,依舊還有人煞有其事地振振有辭說,這種神奇配方,其實是雷神托夢的結果。)

這幾位大清平官地爭執聲卻在他的沉默中越發地激烈,

“就算麗水鎮已經不能期許,其他兩鎮已經殘損過半。。。。我們還有山北各部的族兵。還有永昌鎮數十個完好的軍府,牢哀山上有的是最膘勇的士兵,銀生鎮至少可以召集近萬的可戰之士,四詔還有眾多心向大蒙的忠義之士,那些王公們都愿意獻出自己地家兵。。。。孫王已經去劍川節度使召集其余的將士。。。

其中一個明顯最年輕,服色最新的的大清平官李風瑤,還嘶聲竭力勸說道。他本是南沼司下省的六曹兵曹司。出身白蠻中最古老地李族,在族中的李異傍等兵敗劍南,他被推出來主持局面,三天剛被提為外算官,隨即又在后來的事件中。作為南沼古老文官世系中,少數可以值得信賴地對象,被破格選入六大清平官之一。因此這里也是他的資歷最淺。

“這是在我們熟悉的土地上,還可以與那些唐蠻子決一死戰,、。。。。。前幾回唐國進犯不比這遭還兇險么,我們不也堅持過來了。。

“你說的輕巧”

另一個臉被熏黑的大清平官思盧孟,仰頭瞪著他低聲譏笑道,他同樣出身顯赫,乃是烏蠻七大姓之一阿廬部與王族有血親的分支,所以可以毫不客氣的訓斥的最年請地新進。

“三十載的勵精圖治。一夕具成泡影。。。。因為孤注一擲發動這場針對唐國的戰爭,我們已經失去了會川和弄棟,太和城里的家家帶喪,幾乎每戶都失去了父親和成年的兒子這些重要丁口。。。。唐人嶺南和安南的軍隊在進攻我們地通海,。。。還有拓東,那些叛棘已經攻占了親近王家地領地。本族的府軍家眷幾乎被殺戮一空。。。從陸真臘到女王國那些土蠻都在蠢蠢欲動。。。你難道還要我們放棄銀生鎮么。。。”

“唐人才是眼下最迫切地禍患。南中那些土蠻。。

李風瑤還在竭力辯說道

“說的輕巧,現在國中正是多事。。。永南的那些磨些族頭領。說是大敵當前要閉族自守,已經占據賓川諸州的城寨,將大多數族中青壯都武裝起來,封鎖關要,到底究竟防的是王家還是唐賊只有他們知道。

另一個有幾分膘悍之大清平官盧鹿虎也開口反駁道,他同樣也是烏蠻七大姓之一的夔山氏族,卻是從主持洱海四衛城之一大軍將的要職上升遷上來的,性情也有些武人出身的果決激烈。

“賧詔的殘黨已經鄧川死灰復燃,這些叛黨在洱東再次打出善氏的旗號,用武器和糧食招兵買馬。。。。還有那莫須有的白子國張氏后人,正在唐賊的庇護下,為唐人搖旗吶喊到處鼓惑人心,還試圖在云南城中召集白蠻百族大會。。。不要忘了,永昌鎮還有近20萬戶西爨。。。。”

“這些唐人所謀非小,不可姑息示弱,。。。。”“示弱,我們還用示弱么,唐人已經占據云南城近月半,我們有過什么振奮人心的得力舉措么。。。。當初誰在王堂上說什么誘敵深入,什么聚百部以存亡厲害,同仇敵愾共擊之,結果呢,唐人并沒有再進兵,只以游騎沿羅朱江四掠,那些首領大姓卻各懷心思起來,說什么謹守其地,聯山自保。。。。。。。王家的權威何至于衰弱如斯。。

“忠奸是非,危難方見人心,過于優逸安養的生活,已經消磨了不少七姓子弟的血性和武勇。。。。沒有這場劫難,讓這些跳梁小丑、不軌之徒跳出來粉墨登場,讓這些賊子潛隱下去也未嘗不是大蒙國之患。

一個胡須發白年紀最老的大清平官和聲道,他叫勿羅兀,也是烏蠻七大姓之一蒙攜氏的前代族長,據說是從皮閣羅的時代傳下來的老臣,參加過統一六昭、定國立制等大多數與南沼興盛休戚相關地大事件。為了平復局面,閣羅鳳特地發白虎書的王命,將這位已經退隱的老臣重新請出山來,當任諸清平官之首的大內算官,他一開口這些爭議紛紛,頓然一滯。

他這才轉過頭來。

“還請大元千萬保重,只要王統和巍山的基業安在。萬事皆可再圖。。。。。且讓這些叛逆,猖狂一時又如何”

“我們既然已經授意對唐庭派出的使節,就不要再三心兩意的。。。把那些人都召回來。。。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怕是來不及了。。

“大元萬安。。。”

一個黑衣黑帽地侍人,跌跌撞撞的奔爬上來。

“劍川鎮急報。。

話說回林字營的行蹤。

他們一路翻山越嶺深入南沼境內,當然不是為了襲擊幾個糧隊或者洗劫幾個部落這么簡單,他們都是天寶戰爭中的幸存者,曾經的“死人”。為了某些特殊的理念才重新聚集到一起的,因此在姚州軍失陷地那一刻起,他們就燒毀營地,掩藏物資,化整為零的反向逆襲進入了南沼境內。

這是一支充滿了決死之志的隊伍。希望用他們殘余的生命,欲在南沼國內鬧出一翻大亂來,事實上進入全面戰爭狀態下的南沼。國內防備卻是出奇地空虛,為了支持戰爭而進行的大量部落的遷移,也掩護了他們地行蹤。

真正的轉機就在他們過了弄棟府以南的石桑郡,這是個類似與內地的郡治,是河蠻的聚居地,他們冒險冒充烏蠻軍隊而獲得補給,卻意外在石桑郡附近的鹿川,發現了正在筑美林城的三萬多名驃國奴。這些驃國奴都是七年前麗水節度使攻打驃國時抓獲的俘虜,其中許多人來自被攻破地柯林王城。

他們修建完東弛道能夠活下來的,都是一些身體和意志特別堅強的人,因此當林字營襲擊了監工的軍隊,將他們釋放出來,并打開庫房簡單的武裝起來后。在回家和復仇的欲望驅使下。這些驃國奴象洪水一樣席卷了附近地城寨,并且裹脅了其他各族地奴隸四處泛濫。這些奴隸在多年積壓的憤恨和仇怨地趨勢下,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力,所過之處殺人放火,無所不用之極,打了腹地空虛的南沼國一個措手不及,而太和城正好在這些驃國奴隸回家的道路附近。這些叛亂的奴隸一路洗劫了王家所屬白崖城,焚毀了另一座趙川城,直到龍口城下才受到南沼夏宮王衛和牢哀蠻的強力狙擊。

原本增援劍南的二路大軍,也不得不重新掉頭過來撲滅這些四散做亂的驃國奴隸,這也是唐軍入境后,在烏蠻聚居地,很少發現青壯奴隸的原由,為了防止被驃奴裹脅作亂,都匯集到重要的城邑里進行集中看管。

我才稍稍有些釋疑,應該不會人品這么好,一進入南沼就沒有遇到象樣一點的頑強抵抗,總覺得較量的對手層面太低了一些,原來還有這個緣故。

“那南沼人在內亂,又是怎么回事?”

我的中軍在云南城呆了半個月,就等到他們帶來了這個好消息。

“這卻是曹別將的主意。

來人解釋道

由于為了堵截暴亂的驃國奴,兼保衛太和城,在都城附近聚集了相當的南沼軍隊。

但領隊的曹全豹并不滿足于此,這些亡命之徒,竟然試圖潛入戒備森嚴的太和城,將混水攪的更混,但去探路的人卻無意暴露了身份,意外牽扯出另一波和他們同樣目的可疑分子。

然后為了突圍,這些人一路沿街放火見人就殺,四處制造混亂,試圖沖出去,為了接應城內的同伴,城外的其他人則化裝成烏蠻士兵,突然攻擊焚燒了太和七門之一永關門。

沒想到這件臨時起意的突發事件,卻成為了一個重要導火索,是夜全城舉火騷動,接著留城外三鎮援軍,各從自己的營地方向,在一片混亂中沖進太和城內,

不知道當晚發生了什么,據說撕殺聲徹夜不停,獵獵的火光一直燒到了王宮附近,然后天明后,麗水節度使西南大軍將王叔蒙失虎一行相當狼狽的逃出來,在留在營地的親信護衛下,向南逃竄。然后是全城的戒嚴和搜捕,許多人都被被從家里抄出來,其中包括一些烏蠻的貴姓豪門大戶。

而留在城外的數萬新召集的府兵,在混亂的中號令不知何去何從,干脆一哄而散。借助他們的掩護,所有從這場莫名其妙的大火并中幸存下來林字營的士兵,也成功脫離了太和城的戰場。

西向一直退到了大厘城。

說話間,浪族的代表一行也已經到了樓下,卻是老少皆有,甚至還有一個身資窈窕的女子,雖然裹著黑色的袍子看補情面貌,到隱約可以看見五色相間的短衣短裙,頭手間琳瑯的金銀飾物鋪陳在雪色的肌膚上,走起來瑯瑯聲韻律十足。

“這是我們擺夷中最美的女子,專門從刀族請來的舞姬,刀擺舞號稱大南一絕。。。

為首的老者謙卑的低下身道。

我做出一副心知肚明狀。

這些天占領區各部沒少送女子來勞軍,最初還以為有什么陰謀,派遣軍醫跟進檢查,小心提防了一陣。

但后來才知道這些部族,多少保持有母系氏族社會的原始習俗,由于所處的環境的偏僻與封閉,為了防止部族內長期近血緣通婚引起的種群退化,這些部落形成特有的,定期與外部落的少年男女以歌會、走親等形式,進行大規模私會和結親的傳統,以相互交換新鮮的血液,也就是傳說中氏族社會群婚制度的原形。

因此,

這些女子的接近唐軍,倒也并非被迫而來,不過是為了借種的需要,部族戰爭中造成寡婦很多,人口稀缺之下,對男女關系并不象唐人那樣看重,龍武軍的士兵都是相對高大強壯的關中人,因此成了配種的優先對象。這些后代長大后,也將成為部落的中堅力量。

知道這個結果,未免讓人有些啼笑皆非,既然只是各取所需,還能緩解士兵死亡與血腥積累下來的壓力,于是就有限的放開了禁令,按照功績和表現特許一些相對出色的士兵,集體接受這種特殊的招待,當然也可以當作鼓舞士氣的手段,但是作為軍隊的首腦人物身份限制,就不能和士兵一起去參加這種無遮露天連誼大會。

崔光遠他們,還可以在游宴接受這種招待,反而我有些郁悶,再加上關于我食人的傳說,幾乎都沒有人敢把女子送到我這里來。

所謂當兵三年,母豬也成貂禪,離開我的女人也有些日子,戎馬碌碌中尚不覺得如何,但是清閑下來,天見見手下風流快活,也不是那個滋味,好容易終于遇到個識相的,心里那個感動啊,再也抑制不住滿腹的好奇,頓然伸手去扯她的蒙頭。只聽的一聲讓人酥了半邊的嚶嚀,隨著飛舞而起的罩袍,是雪蓮一樣綻放的肢體,以及。。。。。。。迎面而來的是一泓如初陽明雪的銀光。。。。。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