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長安篇 第二百七十一章 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長安篇 第二百七十一章 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須。

長安篇 第二百七十一章 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須。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所謂西征并不是我的一時的頭腦發熱,在真實的歷史上,作為以最后的羅馬軍團自居的拜占廷人,從創始大君查士丁尼到前代的利奧六世,每一代的君臣,都夢想著恢復西日羅馬帝國的版圖,從野蠻人手中解救和重現西日的輝煌,而不是與東方的民族爭奪大片的沙漠和荒原,但理想是好的現實是殘酷,實際由于君士坦丁的特殊位置,雖然依靠大陸黃金公路,帶來了巨大的貿易利益,卻不得不同時也把大部分國力和軍隊,放在防御東方沙漠帝國的前線上,為了保持戰略防御的優勢,甚至耗費巨大的代價和漫長的補給,長期將軍隊駐扎在不毛之地。

即便如此,用金錢和人命打造的防線,還是不能組織中亞民族大遷的浪潮,從斯拉夫民族的保加利亞人到被稱為白匈奴的柔然人后裔――阿瓦蘭人,在東方戰亂動蕩,以及突厥大食等強勢民族崛起的威脅下,如潮水一般的涌進拜占廷人的版圖,讓他們應接不暇。根本沒有多少余力來對付肆虐在西歐的野蠻人。

作為以最后的羅馬帝國臣民自居的拜占庭人,來自千年帝國的驕傲和榮耀,讓他們多數人信奉的是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的樸素實用原則,并把這些教條和信念,貫徹在日常生活中,再加上地處三大陸的樞紐,東風西漸,多元文化的滲透和浸染。讓君士坦丁常常成為各種宗教問題地風尖浪口。從圣像破壞運動,到東方正教運動,教會地力量始終無法超越君權。驕傲的他們也長期不承認那些野蠻人建立的西歐國家合理性,以及羅馬教會地權威。

因此,君士坦丁,哪怕是宗教禁錮最黑暗的中世紀,也被羅馬的主教們無可奈何的稱為,荒唐墮落與偽信者的發源地。希臘化的偽羅馬帝國,是以打著征服異教徒旗號地十字軍東征,一有機會先把拜占庭首都給洗劫了,也就不奇怪了。

因而,如果有這么一個機會,能夠讓東方的威脅暫時無力化,再加上猶太人的財力支持,有很高的可能性促成拜占廷毫不猶豫發動對諸野蠻人王國的西征戰役。比如勢力逐步滲透到意大利半島的最大野蠻人國家――著名的矮子平領導下墨洛溫王朝。

但顯然這位約書亞,對另一件事更在意。

“什么。。。

饒是這個約書亞,看起來見多識廣相當心志堅毅之輩,也被“建國”這么一快憑空冒出來的超級大餅。砸地暈頭轉向有些不知所措了,仿佛全身的血液一下子都沖到頭上去了。那濃密的大胡子都根根戰栗起來,連聲音都變的顫抖了,張大嘴干楞了一會,才艱澀無比地吐出兩字。

沒有研究過猶太人的歷史,不知道這個民族對建國地夢想的瘋狂和偏執,我那個時代,僅僅一個國家的名號,就能讓全世界的猶太人義無返顧,放棄財產和生活,投身到那小的可憐,號稱一子彈就可以傳過的所謂國土保衛戰中去,可以讓全世界的猶太人動用一切的金錢和政治的影響,影響和促成世界超級大國動用航母艦隊和核武器的威脅,去保衛新生以色列國的生存權。

但親眼見到,我還是低估了這個東西對他的震撼,哪怕只是一個信口畫出的空頭大餅,看他臉紅了白白了青,連連變換過幾種顏色,直讓人懷疑不會激動的腦溢血了。

我只是笑著看著他,直待他再次深深吸了幾口氣,終于讓潮紅的面色平復下來,待他調整過心態,似乎整個后背都濕透了,聲音還有些干澀。

“尊貴的大人,請饒恕我的失禮。。。。我和我的族人實在,太關系重大了,已經不是我可以做出的決斷。。。。。

“你知道么”我輕輕點了點西方位置“大唐在那里擁有眾多的附屬國,也擁有足夠大唐的軍隊,要想換一個管理和統治的家族,有時候只需要上位者的一句話”

“你覺得的我的軍隊,比起大馬士革的呼羅珊禁衛軍,或是君士坦丁的榮譽第一軍團,怎么樣”

“請原諒我拙少的詞匯,哪怕是瞎子,也能感受出這是一只榮譽,忠誠,勇武、無畏堆砌成的雄師”他想了想又補充恭維道“更關鍵的是,大人的軍隊之眾,如海一樣的雄闊,。。畢竟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擁有幾乎無盡的子民”

“很好”既然有這樣的認識,我點了點頭。

“近來,我在長安城里抓獲了一些安息人和大食人,偽裝成探子和密諜,也知道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里的蘇來曼宰相,還有他們的那位管理東方的大埃米爾,現在對我們大唐的西部領土很有些興趣。。。。我的軍隊出現在那里的時候,你和你族人能發揮相應的作用”

他心中一驚,暗自心底卻翻過一陣難以抑制的狂喜,難道是神的恩寵又重新回到了他的選民身上,東方帝國蓄意的反擊,北地馬扎兒王族的憤怒,如果再加上君士坦丁的那些希臘人在小亞細亞的力量,如果,只是如果,這一切能夠在希伯來人的金錢和游說的力

員起來,那是哪怕號稱一切信徒神圣之主的哈里發,力量。。。

或許,希伯來人回到迦南地的夢想,似乎也不再是海水中的霧影和水泡,他的心一下子被巨大的希望和害怕這是虛幻的坎坷緊緊抓住,幾乎要喘不過氣來,贊美無所不能的。。。。

“作為善意的表示,我甚至可以允許你在這城里建立一坐禮拜堂”我輕描淡寫的又重重在他心上加了一個砝碼。

“就如我們地哲人所說地,錢不是罪惡。也不是詛咒。錢會祝福人,是一切友誼和遵從的見證,我帶來那些貨物。雖然微不足道,但希望尊貴的大人,還能夠收下我地敬意和友誼”

他咬了咬牙,深深低頭施了一個十足中土式的大禮。

“不過,大人所說的事情實在太重大了,再強壯的騾子也是不可能代替戰馬。這已經不是我卑微的個人,可以做出的決斷。。。。。,希望大人能夠給我一些時間”

我說地是真正的建立一個純民族國家,而不是用金錢和卑微的討好,營造出來的寄人籬下的虛假安逸和繁榮。馬扎爾人既然可以在軍事威脅下放棄信仰,必然還可以放棄第二次。被西方人稱為陰溝老鼠一樣頑強的猶太民族,未必會拒絕多一條退路的選擇。

“恩。。。團。反正來日方長,我們可以慢慢的計議”

我當然不會指望他這么一個表態,就可以決定一個族群的態度,但起碼算是一個好的開始。按照東方民族放長線調大魚地哲學,給予一定希望和實利。才會激發去爭取更多的欲望和動力。

“另外”我拍了拍手“你需要一個身份”

正在門下侯命地掌書記之一杜佑,聞聲送進來一個精美的封告,上面蓋著光祿寺和禮部的印鑒,那是一個末等男的告身。

“這個男爵的身份,將方便你在中土的行事,從今天開始,你也算是大唐的貴族”。

我看他走出去的身影還有些蹌蹌,似乎是被接二連三的喜訊打擊的暈頭轉向,在轉角幾乎要一頭撞在雕花的門格上,卻恍然無覺的笑得臉都要肌肉發硬而被引出去,不由在嘴角掛上一絲微笑。

猶太人雖然軟弱而且吝嗇著稱,但卻是最好的間諜和密探,在三大陸散布的也足夠廣,無論是極北的凍土冰原,還是極南非洲大陸的酷熱沙海,無論是野蠻人的部落大帳,還是東方大君的宮殿,號稱只要有錢幣響動的地方,就有他們的存在。

而且這些人不但注重知識的傳承,而且也注重相互之間密切聯系,他們通過金錢和圓滑的手腕,可以比別人,更容易滲透到各種文明國度,各種形態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他們的商業網絡,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高效流動的情報網絡,這也是這個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動亂和迫害中,屢屢始終能保存一部分文明和傳承下來的法寶。

當然猶太人畢竟是最現實和功利的民族,大餅畫的再好,也要見到實際的利益,才這么一個禮拜所只是象征性的,既然可以設立他,自然也可以取締他,全看對方的態度,一旦禮拜建立后,所作為中土唯一一所,允許猶太人公開宗教活動的所在,未嘗也不是我手中另一種變相的人質和抵押物。一旦新的商路建立之后,將會是我另一件抵押品,作為商品供應的賣方市場上線,以轉手行商為生命線的猶太人,將不得不把他們的交到我手中。

當然,連我也沒有想到,這甚至不見諸于史的一個簡單會面,最初只是純粹把猶太人當榨取金錢和知識的活奶牛,拿十字軍西征做幌子的一個幾乎騙局的計劃,會成為后世爭議不止,席卷三大陸的轟轟烈烈回歸戰爭之開端。

但再這時候,猶太人約書亞的存在,也不過是我生活中波瀾不驚的一個小插曲,因為河北發生一樁大事件,吸引了多多數人的目光。

中書門下平章,錄尚書事,領河北、河東轉運大使,李泌,就如遲來的歷史一般,終于忍不住上書,以河北田土多荒蕪,人口凋敝,兵多且亢,需二、三戶養一兵,實在不堪其苦,請易其弊,恢復北方諸道府兵之制,重開班田之法。頓然在西北朝廷里再次掀起泫然大波。

因為。

這大可以看做朝廷消權弱藩的第一步,不過這地一步并不好走,削奪軍權是一件得罪人。并且很容易被煽動起士兵仇恨。而被當成事后的替罪羊犧牲地事情,連政事堂地二李那些宰相們,雖然說起來頭頭是道。信誓旦旦,卻也都不愿意當這個出頭鳥。

沒想到還是由這位了白衣卿相提出來了,大抵也只有他可以不在乎這些毀譽得失把,而且他很有辦法還弄來了諸道元帥郭李等一大批人的副署,讓事變變的更有說服力。

而且不乏可行性,讓將要被裁汰下來地多余的士兵。轉變成耕戰自足,出入為兵民角色轉換的府兵。的確可以省儉朝廷巨大的供給,還可以通過府兵管

渡,避免這些士兵解甲歸田后,不安于生活,而繼續亂。

這件事里里地諸多行跡,卻讓我看到了背后另一個人的影子,正留在河北太子小百身邊的少年參軍李萼。

話說原委,還是讓時間如潮,剎那流轉回到成都的那次初會面。

“如今有什么打算”臨別起身,我只是隨口一問

“這”

他似乎遲疑了一會。下了很大決心方才道

“此番晉見,某有意效法大人之舉上書天。請重開國初的班田之制,歸建府兵,以勇于抗敵的將士將授田之,軍上以為如何”

這話一出,不蒂一重錘,不由我與薛景仙相視而驚,要知道中原地區最多豪門氏族。經此一亂,破敗無數,許多地方都不免成為無主之地,難道。。。

“這可是顏公的意思”薛景仙代我問出心中的疑惑。

“非也,不過是在下見大人減賦促戰之策,一點小小地想法”他有些赫然道“倒讓大人見笑了”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

這李萼未免也太大膽了,他的想法,似乎比我搞的減免稅賦那一套走地更遠,我雖然有動過效法打土豪分田地的念頭,不過都是偷偷地進村打槍的不要,指使手下吃大戶的時候還要給對方冠上諸如通敵、資賊、抗拒官軍等大義凜然的托詞,

因為這其中牽涉了多少的厲害干系,要是平常時期,早被眾多利益切身的大地主官僚集團的口水給淹死了,難怪顏老頭要把他派出來,他雖然有才華,顯然在政治上還是個菜鳥,這種言論看起來很有道理,暗中不知道牽扯到多少人的即得利益,一旦被有心人知曉不要說前途灰暗,居然沒被人下黑手干掉算他運氣。

不過,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好辦法,要知道千百年來,農耕經濟體制下,土地本位制度的思想深入人心,能夠擁有一快自己的土地,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讓士兵通過戰功獲得一快自己的土地,這個理由就足夠讓許多貧寒出身的士卒為之拼命了,如果在推恩到那些民軍義勇中去,天知道會爆發出多大的能量。

本朝早期賴以橫掃天下的府兵制度,就是建立這種大量獲得授天田的自耕農的基礎上,只是后來土地兼并日益嚴重,許多人失卻了賴一生計的土地卻還要承當軍役,這才造成了府兵制度的徹底崩壞,到本朝開元年間,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于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行兼并,莫懼章程”,以至“黎失業,戶口雕零,忍棄榆,轉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到本朝開元年間,不得不實行改府歸衛,改府歸邊。

(注:所謂的改府歸衛,改府歸邊,就是因為大唐內地承平日久,小戶農民為主的府兵,每年要拿五分之一的時間去執役,還不算上來回時間,往往耽誤了農時,因此時有避逃發生。加上地主豪強氏族的土地兼并的日趨嚴重,作為府兵基礎,當年依靠班田制建立的自耕農逐漸減少,府兵制度已經名存實亡,雖然先后采取了“并番”(幾年番務并一年完成)“代番”(花錢免役)等措施,但還是無法扭轉內地府兵兵員枯竭的問題,到了天寶八年,有的折沖府已經無兵可上番了。有錢人規避服役,而終日勞作的貧戶卻要承擔更多的義務,加上許多失去土地這個立身地根本。別說自備武器服役。就是人身獨立性也成了問題。其弊端也很多,番上過于繁擾,人力物力浪費嚴重。農民負擔過重等。

為此當時宰相宋景特上書請廢府兵易其制度。其中除了分布在安西、北庭、河西等邊境上地軍府改編為世襲邊軍軍戶外。一部分直屬十六衛的軍府,撤消了作為二級軍隊的建制,變成附屬諸地下級地方兵役管理機構。其防務職能下放到地方,由道的節度使和州的守捉、團練兵分擔。因此雖有其名卻已無其實了。

而作為本軍長駐京畿地區的重要武裝力量,十六衛是不能自行募兵,由地方各府輸送。而且每衛所轄的數十軍府是交錯散布在天下諸道中,既在地方上通過不相統屬的關系而相互制約,又在京畿本衛中通過多來源地兵員,防止某方面勢力利用鄉黨、同年等名目抱團坐大,影響到政權的穩定性)。

在這個時空。

由于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系。加之,開元以后。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于形成尾大不掉地局面。到天寶元年(742),邊軍不斷增加。已經達到四十九萬人。

邊軍府兵之所以能得到保留.道理很簡單,土地兼并再怎么兼并.也不容易兼并到邊境上去。誰愿意讓自己的產業可能時刻處在外來的威脅之下,就好比后世全國私占濫用土地成風.但很少有聽說邊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土地,被違

開發,這是一樣地道路.

而作為地區邊軍總帥“節度使”最初只掌兵權,后因統兵作戰的需要,兼管地方行政和財政。節度使權力無限擴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富”,成為大軍閥。到了平亂結束地戰后,天下節度使已有數十個,他們各掌握一州或幾州的軍、政、財權,使中央政府越來越無力控制。

再加上,“河朔之民苦賊暴,所至屯結,多至2人,少者萬人,各為營以拒賊。”整個北方可以說是亢兵成災。按照天寶十二年的戶口軍民比例.大致可以維持在十戶養一兵.但是現在北方.一戶一兵在許多地方都很難看到了.青壯年全部進城當兵去了.持還沒什么事.長久就要出問題的.這些經歷過戰爭武裝人員不是隨便可以遣散.需要一個長期而周全的計劃.一.可能就是一場新的動亂根源.

就算要實行,也不是現在,起碼要等到戰爭把那些門閥氏族的根基掃蕩的差不多,再考慮。當然這種話是只能心理想想,不能說出來的。

“你的想法甚好,可考慮那些氏族大姓的反彈,這世上是沒有人愿意把到手利益交出來”我意味深長的勸道道,要知道光我門下就蔭包了許多原本登記中的賦稅人口,如果將來要把他們發還原籍,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小萼啊,你有打算舍身取義的準備么”

“什么”他非常驚訝的樣子,讓我再次嘆息起來,有理想,有熱血,還有頭腦,多好的炮灰啊。

“畢竟,有些事情光憑一腔熱血和良好的前景,背后牽涉的東西太多,眼下朝廷還要仰仗他們的力量,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你進言上去,雖然你有報國心,但朝廷怕是不會在這個關口上為你一個人,去觸動天下世族門第的根基。。。。

“這”

雖然他幾句話就被我說的滿臉失望,但我還是稍稍鼓勵和肯定了,他的想法

“恩,不過,其實你可以稍緩其事,先行請清丈土地,以其名收無主之地歸于國家,將來時機成熟再行授受之事,一步步來,那時地為國有,想怎樣也無大礙了”我給他列舉了歷朝歷代幾種比較成功的例子,

他也不是那種愚鈍的人,只是在政治上有些幼稚,點明厲害就心了,拜謝而去。后來在河北清理亂兵,他因此也負責起了一些,只能做不能說的事情。

沒想到,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終于爆發出來。

相比之下,隨后來自成都的動作也不慢,但就低調的多了,只是剛剛宣布一條《軍田功授誥,將為積累有戰功的老兵授田,而且授的是關中戰亂后廣大的無主之地,早早就被龍武軍的還鄉團圈占下來。

暫時適用范圍也只局限于龍武軍的老兵,而且真正得授的不過數千人,其他人要等退役后再說,很難對大局產生什么影響,也不算什么越權,但是其他后續影響卻是意義深遠。

但一拿到成都朝廷的誥書,我就想放聲大笑起來。龍武軍的老兵福利已經夠好了,在河北的時候常常就有,那些主力軍團的老兵,在戰敗后乘機以歸攏為名跳槽到龍武軍來的事例,甚至還有個別將領為了足夠的代價,偷偷把老兵賣給龍武軍,因為他們的歸屬糾紛,還引發不少龍武軍與那些主將們的杯葛和官司,再加上這個條件,幾乎就可以算是生是龍武軍的人,死是龍武軍的鬼了。

這個先例一開,歷史的潮流,再也無人可以阻擋了,成都那位太上老爺子也不糊涂啊,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不隨意表態,但關鍵時候還是出手了。甚至讓西北那里想反對,也無從反對了,既然龍武軍的老兵可以授田,那其他軍隊呢,是不是也要效法推恩,肯定會有人提出來,相比可以用大義和權勢影響和籠絡的上層將官,普通的士兵要求很簡單也很樸實。

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社會,能讓大多數人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是什么,顯然不是所謂的理想和主義,或者民族和大義,而是一塊自己可以耕作的土地,哪怕近代的國朝起家,也是仰仗如此。

沒有士兵的追隨,拉走空頭的將領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特別在這個以兵將多寡決定價值和待遇的特殊時期,而那些各方勢力秘密進行酗酒的那些施恩許爵的手段,可以說一下都做了無用功。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公然的反對他們期許的利益,那大范圍內人心向背,就是一邊倒的傾向了,這種隱性的政治風險,不是什么上位者都可以承當的。

而且這些授田都在關中之地,有這么一大批感恩心思的老兵存在,對京畿局勢的影響和便利,不言而喻了。

以上的種種,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面,可以說這一個大勢布局上的先手,西北已經失卻了。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