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河北篇第二百五十七章 落葉停高駕,空林滿從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河北篇第二百五十七章 落葉停高駕,空林滿從官。

河北篇第二百五十七章 落葉停高駕,空林滿從官。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東北史家兄弟的內戰,在還在繼續,一個有城有糧,一個有兵,一時半會還很難分出高下來,新上任的河東諸路元帥郭子儀,乘機進行輪換整編,在相州至云邊、大同一線,重新構建了一條防線,卻沒有急于進攻,只在史朝義露出上風的情形,才派出小股騷擾牽制一二。

意料中朝廷招還的詔令,卻遲遲未下。

因此在洛陽之行后,我還應了已經卸任諸軍都元帥事,改任安撫處置大使的太子小白之邀,陪他上了一趟傳說中的少林寺,上山之后,唯一的印象除了牛B還.近潁水,群山聳立,層巒疊嶂,風光秀麗,景色宜人。

少室山大小三十六峰,少林寺盡半而圍,山下十萬頃的山林田地,都在其封中,綿山而上陌石階,還有類似城關堡寨的所在,光從迎客的山門,走到山腳的僧兵居住的下院,就要一個時辰。進入登封境內,一路沿途行來,盡是遍布各種于少林相關的產業田莊。

以少室山連天峰為中心,散布著二十八院、堂的建筑群,多達一百多房的精密職事分工,從藥石、營建、器械、鍛治,飲食、織補、耕作、買賣都有人負責,簡直是一個自己自足的小社會,再加兩萬五千名除了吃飯睡覺,就在練功的武僧,三千名特許披甲的僧兵。還有囤積經年地糧食。無怪安氏叛軍曾多次派人攻陷嵩州登封縣,卻始終拿這嵩陽最大地地主少林寺沒辦法,要只里面據險而守。非圍攻上個經年持久,不得寸進。

當然叛軍之所以打這主意,是因為

據說里面不但有僅次洛陽白馬寺之古老的經卷藏書、古跡善本,還有歷代供奉賞賜,積累下來的金銀佛具、珍寶器皿地財富,還有信徒供奉和經營積累下來堆積如山的糧食物資。安史之亂爆發后。又有眾多募其名,而帶著金銀細軟上山投奔的大戶豪門,以及大量依庇門下的流民。

當然,此次太子小白上山,就是以告慰巡視之名,讓這些和尚識相的放點血,拿出點庫藏來,現在河南、河北一片殘損。河南還好些,從淮南道、江南東道總有一些調劑的東西,而河北就屬這里最有錢了,東邊北邊還在打戰相持。哪里都需要錢和糧食。

我地隨行,雖然純粹給人家充充場面。壯壯聲勢。當然也不免發生一些,同樣江湖出身的部屬一時技癢,就誰的拳腳更快更結實,人的腦袋硬還是石頭結實等等人體力學上的問題,和少林寺的僧人切磋一二,交流一下感情,然后順便制造一些傷員什么的。

但大多數時候是在一片友好和諧的氣氛中,太子為首地朝廷代表,與少林的高僧們,就少林寺的過去將來,回顧和總結,進行深入的探討。回顧了國家對少林寺地投入和優待,對少林寺維持地方的安定團結起到地積極作用,給予了充分了肯定。最后堅信,少林寺作為佛教界的領袖之一,和一個愛國忠君的重要宗教團體典范,會為國家的平叛事業,和戰后重建,發揮更大的作用。

和我那時代所見,清乾隆年間被燒毀后重建的縮水版現代少林不同,以連天峰綿延開來院、堂都算是的少林寺一部分,從上到下,盡是一副北朝沿襲下來皇家寺院的氣派,又因為獨樹一幟的武僧傳統,所以大部分建筑在歷次天下動亂中,得以保全,隨便一磚一瓦都是年代久遠,大有來歷的事物。

李白有詩贊之:“暮還嵩岑之紫煙,三十六峰長周旋”,深山蔭叢,禪林綿延。處處是名勝古跡,光走馬觀花式的粗略瀏覽,沒有幾天幾夜,難窺全貌。

因此,在太子小白和那群眉毛胡子都發白的老和尚,廢話連天的扯皮之際,懷著戰亂中偷閑旅游的心情,暫時放松一些也不錯。

觀摩了那快大名鼎鼎的北齊《一佛二菩薩造像碑,太宗御賜紫金袈裟,達摩面壁所的留影石、太室、少室、啟母等漢三闕、武則天封臨過的中岳廟、唐高宗御札飛白書摩刻,劍峰石晴雪,來自天竺的娑羅樹,五百年的凌霄滕、三花樹、漢時的大小將軍柏。

還有什么五乳峰下的初祖庵,缽盂峰下的二祖庵,太室山東麓的三祖庵,玉柱峰下的法王寺,太室山下的嵩岳寺,兩山夾隘的娥嶺關,玄宗老皇帝為紀念隱士盧鴻乙所封的懸練峰盧崖寺,都留下了我的提留。倒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塔林碑從,此時還沒形成規模,讓人頗為遺憾。

當然以我的身份,已經不是那種涂鴉式的產物,而是本地僧人鄭重其事的用青幕罩起來,將來還要找石匠銘刻成崖碑,好永久流傳的。當然這絕對是他們真心誠意的請求,絕對不是因為陪同的僧人,因為被在山上山下,一路我實在荼毒的厲害,實在忍無可忍,又對我身份無可奈何,不得不兩害相教,取其輕的做法。據說提寫的當年,眾僧云集,頌佛開光,那個感動啊。

這還僅僅是少林本山的規模。

據說,唐高祖李淵武德五年五月下的減寺疏僧詔,將洛陽王世充的偽鄭之地,所有寺觀著其盡令廢除,只有少林寺因為協助過還是秦王的太宗皇帝,而得以被陽奉陰違的保全下來,經過百年的發展。后來又發展到,河洛一帶的眾多寺院為了生存,多托身于少林,接受管理變成他的下院,形成以洛陽柏谷寺為首的寺院群落。

這還不包括,當年十三棍僧之一智空等人,在南方傳法,于閩中泉州等地的南少林下院。

與大多數低調不漳的禪林古剎不同。少林寺作為皇家寺院。歷來與統治者關系緊密,弟子從軍報國地不少少數,哪怕是后世號稱不信鬼神地共和國。還是出了個毛太祖口中的愛將――許和尚。

光看門口那些從武德四年的《太宗文武圣皇帝龍潛教書碑,到永淳二年《大唐天后御制詩書碑、《大唐天后御制愿文碑,到開元十六年《太宗文皇帝御書碑,還有三年前新立地《少林寺靈運禪師功德塔碑銘,就知道這群和尚與皇家的深厚背景。

當年少林上座善護,率領武僧慧曇宗等。在太宗身邊出生入死,鐵棍打遍河內、河東,眾多武林門派無不側目俯首,也造就了少林寺在河洛武林,獨大一支的存在。

回來后我身邊也多了幾名隨員,為首的叫本護。

據說出自當代十三部武僧首座之一,據說這十三首座的每個人,都有朝廷世襲的將軍銜。見正五品以下無須行禮地。

當然了。

他們的出山和少林寺的慷慨放血,據說其中還涉及到禪宗南北派系

根據他們的說法,在作為佛門最大宗派。禪宗五祖的教義是講究漸悟的,宏忍的上座弟子神秀和惠能時就在教義方面產生了分歧。惠能雖然最后獲得六租法缽,卻無法在本派中立足,不得不出奔南方在廣州傳法,創立頓悟說的南宗,自此禪宗分列成南北兩派。

而南宗地興起,依靠武則天的賞識,漸漸比肩北宗的存在,當代南宗領軍人物,神會正是六租慧能的大弟子,初學五經,次探老、莊,后覽《后漢書,知浮屠之說,博通百家,也是非常了不得地一個接觸人物,當年在滑臺(今河南滑縣東)大云寺的無遮大會,與北派禪宗辯論,以《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力壓群雄,為南宗慧能一脈爭得禪宗正統地位。

安史之亂起,神會僧也曾號召廣大僧俗信眾,于度僧地香火錢捐助朝廷,乃至發動子弟協助高仙芝、封常清守洛陽,在河北義助官軍,深得朝廷的餓嘉許,神會一度曾被玄宗老皇帝召入宮內道場,講法說義。

在此情形下,作為北宗祖庭自然不能落其后,家大業大的少林寺,試圖在其他方面入手做一些努力,借助政權的力量無疑是一條捷徑。

林蔭如蔽,山風徐然,擋去了夏日臨近的氣息,踏在青階古道上,一干宮人內官,手中擎著旗羅扇蓋,知趣遠遠的兜在后頭。只留下一些親近的拌從,相互小聲說話,套結著交情。

“老大,據說你在靈昌盧氏一門里收了個女兒”

“只是忠人之事而已”

“只是洛陽那里有人說你,滋擾地方,形同匪類,將盧氏族里攪擾的雞犬不寧”

“有沒說我欺男霸女,敲詐勒索。。。。受欺負的孤女找回點公道而已”

“反正孤也不管事了,任他們去說好了”

小白笑了笑,有些無奈,還有些說不清的東西。

“只是作為兄長和舅家,要問聲,我家的小十六怎么交代”

“涼拌輩,她會喜歡這個女兒的”

“那。。。..興意的說“孤也有個三個兒女了,大些也無妨”

這話一出來,我就注意到,落在十幾步之后的崔光遠等人,還有太子拌從、洗馬的獨孤、皇甫等人,頓時都樹起耳朵。

“免了免了,你覺得我會是那種為了自己的前程,把女兒送進宮去,和一大群同樣目的不純的女人,為一個男人的歡心和恩寵,勾心斗角爭的你死我活”

“你”小白一楞,卻有變成一種發自內心苦笑,嘆聲說“老大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實在啊”

“這是實話,我已經有足夠的地位和條件,保護自己的家人,目前的生活我也很滿意,不必再用兒女的終身幸福,來保障什么”

“只嘆生在帝王家么,太多身不由己的東西”小白啞然失笑的擺了敗頭。

“還是羨慕老大的灑脫啊,可以隨性所欲地做自己喜歡地事情,不用顧忌別怎么說怎么想”

“這世上哪有真的隨性而為的東西。只要活在這世上一天。都要考慮到別人,一切事情都是有代價地,有得必有失。就算是遁山不出的隱士,也要別人供需一些衣食日用,不可能完全脫離這世間”

“不過你如果有漂亮的女兒,將來還可以考慮”

我最后又加上一句。我敢這么說,自然有說依據的。

小白聽的無語中,

身后眾人。倒是聽的一陣氣結,紛紛翻了白眼。

“其實,倒是無數人羨慕你這個位置。天下最尊貴地家族,最好的出身,世上最好的享受和待遇,最優秀的女人,最。。。。要什么有什么,將來還要繼承大統。。。。

“太子么.”他苦笑起來。眼神卻飄下路邊的一棵班駁蒼深的古樹“這個位置真很好么,孤想做的越多,就越發覺得自己的無能為力”

我知道這是來到河北后,一些人和事地遭遇。是讓他深有感觸。

“但起碼你已經盡力了,并且問心無愧。就足夠了,所謂能耐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看他有些消懶的意味,我又道

“有一個童子拾魚的故事,你聽過沒有”

“哦”他梢梢展眉。

“一日黃河漲水之后,沿岸大大小小的水泊里擱淺了許多魚類,有一兒童拾之歸于水中,老者見之問,你這河灘之魚何其之多,你又能救得多少,兒童說我自曉得,那老者又問,那你為什么還要扔?誰又在乎呢,童子一面拾魚,一面自曰:這條小魚在乎啊!那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那條被救地魚在呼么”

他似乎找到了什么重點,重新打起精神來。

“這么說,其實,。。。老大您也應該擔負起更大的責任來,無論是作為衛公地傳人,還是得了諸葛武侯密傳。。”

“不是把,”我臉頓時垮了下來“,不要告訴我,你也相信這傳聞無稽的東西,再說,我這人很懶也很怕事的”

“難道我們天家就這么,讓人沒有善終的信心么”他的臉色有些激動的潮紅起來。

“這是什么話”

這話就說的有些嚴重,我有些生氣的習慣性就想去敲他頭,卻想起身后還跟隨著別人,大多數人左右而顧的恍若不見,少數新進的則是目瞪口呆的死死盯著我,不由悵悵然的又縮回來。

“少扣大帽子,做臣子哪有那么好做的,所謂的忠臣,一般都是光榮壯烈以后追封的死人”

“所謂的賢臣,必須謹嚴慎行,拼命維護自己的操守和形象,活的十分辛苦的假圣人”

“所謂的名臣,都是愛惜名聲和羽毛,事事考慮太多,無法放手而為的傻瓜”。

“所謂的能臣干臣,都是累死累活的干出來的,還要被理所當然挑毛病。”

“所謂的直臣,都是游走上位者的憤怒和刀鋒之間游走活下來的,一不小心殺了就殺了,給子孫再多的榮寵也沒用”

“所以說還是做弄臣好任,只要小心一點,都能過的不錯。。。。

“對上位者來說,只有死人才不構成威脅可以放心使用,當年蕭何為了晚年能夠善終,不惜敗壞名聲去侵占民田,韓信禮賢下士,潔身自好結果死的更快。。。。

“天下能臣名將何其之多,我算什么,如果不是你家老頭子催逼的緊,我還在蜀地養老婆賺錢呢,才不來趟這渾水。。。”

對著小白,一下都說出來,心里那個爽快。

雖然是這么說。

岑參他們多少有些失落和遺憾的感覺,只有崔光遠才別了別眉頭,似乎稍稍別有所思,而那些太子從人,卻多是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一時之間大家都有了心事。

此后,小白也沒有再說話,似乎還在回味一些東西。突然眼前就豁然開朗,我們已經走到一個叫做熏風臺的崖壁前。

放眼望去,身后的山林間錯落著大大小小地殿宇院落。隱隱佛聲梵唱。隨著云板甄缽地節拍,蕩漾在從山間。

“好個魚龍梵唱大禮”太子小白輕輕嘆道“大好的江山。。。。可惜。。”

恩,想到當初。一大群大和尚小和尚老和尚中和尚胖和尚瘦和尚,按照等階站在山門和道路兩旁迎接的場面,剎是壯觀。光那無數油光滑亮地腦袋,人頭顫動,將迎接的場面映的光明堂堂。那真是萬千禪唱,寶相莊嚴。熠熠生輝,果然很強悍,很牛掰。

“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下里巴人的俚曲俗調”

“什么”他轉過頭來。

“與那些那些無病呻吟,喜歡強做感觸傷懷的陽春白雪之做,這些山歌民風,才是真正發自內心地真實情感,婚喪嫁俗、喜怒哀樂。盡在這些歌詠中”

“日出嵩山來”

想到這里,我輕輕哼著電影《少林寺的主題曲

“這又是什么曲子”

“這是一段傳奇歌謠”

“恩”

“說的是當年少林僧兵首領與山下一個牧羊女的感情故事”

“哦”的一片,左右頓時露出一片八卦的表情,紛紛都豎起了耳朵。

“恩。這只是民間的傳說,當不得真的”在人家地盤上。制造非聞,也是一件很刺激地事情

“據說當年太總皇帝,奉命討洛陽王世充,少林棍僧助你先祖太宗皇帝成事。。。

回來的路上,崔光遠一直沒有說話,直到浩浩蕩蕩的重新走出山門。

在踢踏顛簸的馬背上,戰旗林陵,刀槍從列地大踏步行進聲,掩蓋了一切聲響后。

他才重新開口。

“其實大人已經做出最好的選擇”

“是么,我怎么不知道”我卻想起了,太子小白在回到自己地儀仗中之前,突然對我,說了兩個如果、如果的意尤未盡。。。。

才渾然發覺一直以來,渾渾噩噩的隨波逐流,奉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恩怨得失睚眥以報的態度,以混吃等死當個弄臣為最初目標的我,居然也有了偌大讓人側目的勢力。

“今太子殿下不但孚有人望,還有自己掌握的親信部曲,這難道不是大人所賜”

“怎會這么想,我不過是給了個建議”我的確沒有什么特別的打算,只是想保住這個投資。

“最妙的是,這一切大人暗中不動聲色促成的”

“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太子所需,禮統大義都沒有問題,根本沒有大人插手的痕跡”

“大人的高瞻遠見,屬下實在為之側目”

他說到這里表情不變,聲音中卻有些抑郁著狂熱的味道。

“如今太上還復,那已是不可能的,畢竟楊、李亂國,安逆傾覆天下,都和那位太上脫不了關系,因此雖然還厚有威信,卻不適合再站到前臺來了,但是通過某些人的名義,適當的扶助孫輩,讓自己晚年不至于太受制于人,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今上即位年紀已高,近來又常聞有佯。。。。。

我真的無語了,和這些個滿腦子陰謀論的家伙,再說下去越發解釋不清了。

回到洛陽后,一個消息,讓我再次踏上行程。

終于發現杜甫了,他躲在州鄉下的一個小羌落里,實在讓人好找,若不是我讀唐詩還有點印象,真的就錯過他。

那地方也很不好找,一個偏遠掩蓋小山谷里的村莊。羌地風格的堡樓和漢家特色的蓬屋交錯羅列在一起,許多茅舍都是新的,還散發著新鮮木材的清香,顯然都是逃避到這里人聚居的。

一打聽找到最后,給開門的是一個形容枯槁的糟老頭子,很難想象這就是“萬丈光芒信有文章驚海內;千年艷慕猶勞車馬駐江干”鼎的詩圣,據說是因為他的竭渴癥復發,有沒有條件好好的調養,身體狀況很糟糕。倒是他的夫人,據說是前代楊司農的千金,雖然荊釵粗裙面有菜色,但落落大方,溫文得體,讓人仿佛在高堂深宅之中的錯覺。

他的小女兒明顯是營養不良的狀況,餓的面黃肌瘦,只有一雙大眼睛瞪我們的帶來的肉脯和干糧。這里本來就是什么富庶的地方,又加上眾多的逃民,生活狀況可想而知了。

我遞了根灌腸過去,她遲疑的看了半天,還是搖搖頭咽著口水把小臉別過去。

據說這位是幾度欲出走投奔朝廷,但都因為戰亂阻絕道路,而未能成行,卻把身體和精神也累垮了,等到官軍收復河北,有心報效,卻因為竭渴癥復發,一病不起。

據說這位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光看在他的《三就不能讓他默默無名的死在這里。

只是他的身體實在太糟糕,不便行路,甚至連車馬勞頓也經受不起,還要修養一段時間。我也只留下一些東西,卻沒有透露身份,只被對方當作一個愛好其詩文的小軍官而已。

讓我驚訝,這偏僻的地方也有美女,而且是蓬屋漏室里的一家子,難道杜老頭的“空谷有佳人”就是在這里成句的。

看了三國之見龍卸甲,確實很有感覺,殘酷而不血腥,我喜歡那個習慣把人使的團團轉的諸葛亮,喜歡趙云的五輪中空槍,不過那東西真有殺傷力么,蜀軍戴元朝的鐵檐盔就算了,魏軍居然戴的德式M系列頭盔,還用上了人體炸彈,很有穿越的嫌疑啊。

最近好多大嬸級太監,做了第五肢再生手術,不過顯然效果不是很好。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