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二百一十九章 徒結千載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徒結千載恨

第二百一十九章 徒結千載恨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不管做什么樣的猜想也好。

作為我的親軍,在歷次戰事中,他們也水漲船高得到了莫大的好處,作為親軍當然更優厚的待遇和更優先的好處,并且絕大多數人看來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來不用帶兵打戰了,他們一般也會轉變成我個人私屬家將,他們子孫也會成為世系的部曲,繼續效命。

畢竟,在沒有公積金和福利,也沒有社會保障制度的古代,對長年從軍的老兵來說,這可是一個相當重要而且體面的歸宿,等于主將變相的為這些賣命流血的親隨,提供退役后基本生活保障,而供養他們理由,一方面是這些人熟悉無間,無論聽差跑腿護家衛身用起來方便,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對長年奉獻的忠誠和效命的報答與酬謝,這自戰國以來,已經是很古老的傳統了。

所以我并不用怎么擔心他們的忠誠或者泄密的問題。

同樣的回程,也是波瀾不驚,不動聲色的回城后,我就下令,招集長安周圍十萬還鄉團中,最有農事經驗的老人,將這些良種秘密分一些去試種,就象土豆。一度被荷蘭人稱為黃金作物,英國的工業革命也一度被稱做土豆革命,僅僅就是因為土豆的推廣,讓每個英國家庭多養活倍的人口。

但這時代的老農可沒有那種超越的眼光,實在看不出,他們口中象驢糞球一樣的東西,居然是可以活人無數的良種,只是出于我一貫以來的權威,還是恭恭敬敬的拿回去小心侍侯。

至于來源,更好解釋了,我已經在朝廷上書中說,當年我的那位無名老人的師傅,早年曾經周游天下寰宇海外,搜羅來一些的珍物奇種,臨死前托付帶回國內獻之國家,但因為半路遭遇戰亂被掩藏起來,現在終于重新得以重見天日紜紜。

有些東西我從來沒有打算能夠隱瞞太久,但真相歷來都是藏在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中。

事實上我的擔心似乎是多余的,關于我的興趣愛好繁多和突發奇想,已經讓多數部下親僚見怪不怪了,早在蜀地,龍武軍戶曹下就有專門的農場機構,蓄養各種多快好長的稻漁禽畜野味,來自回易的牦牛、黃羊之類,還有我弄回來的珍奇物種,也圈養種植其中,一方面可以為流民大營提供副食補充,一方面也是為我家提供豐富的食材。

只是我到官署的時候,卻見眾將齊集在等候什么,卻是得到另一個讓人驚訝的消息。

“什么,邊大閹被抓回來了?”。

居然是據說已經失蹤多時的前大宦官邊令誠,在亂中逃奔西北,卻在過蕭關時因為閹人的特征顯著,被新任河西節度副使馬凜的部下拿住,作為大禮直接執送長安來。

“正是,已在路途上了”。向我呈報的岑參,說起這個消息時,如他一貫的城府與低調,也毫不掩飾那種溢于言表的暢然快意。

這個死太監惡績累累實在太可恨了,朝廷后期喪師損將,多半拜其所賜。

當年洛陽失守后,朝廷大軍隨高、封二帥退保潼關,就這個監軍宦官邊令誠,自潼關逃還,奏稱封常清虛張賊勢,搖動軍心,高仙芝棄陜地數百里,且偷減軍士糧賜,惱動玄宗老皇帝,即命令誠赍敕馳往,就軍中立斬封高二人。他到了以后先以宣赦名,騙元帥封常清出潼關外接旨不宣而殺之,后來又騙另一位元帥高仙芝朝廷有恩賞,在宣赦一半時突斬于階下。

當時這二帥死的枉然,將士相率呼冤,只因敕命煌煌,不敢反抗,沒奈何含忍過去。后來哥舒元帥接手防務,屢挫叛軍,又是這位大太監巡前回來,對老皇帝報告說關外之敵已經敗走,強令守軍出關追擊,結果被伏于靈寶西原而盡潰。半年內害死三個名將,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高、封、哥舒三位老帥具出西北軍,在他們手上提拔部將故舊眾多,且遍部全軍,對這號人物無不是恨的咬牙切齒的,再加上我龍武軍一直打的是哥舒舊部的招牌,因此這人也自知落到這些人手,斷也沒有好下場,乘亂居然給他跑脫了監看,一路打算投奔西北朝廷去。

因此他被抓住的消息傳來,上下無不大快人心,一片叫好有聲,不過這份大禮也不好收,背后的東西,可就不好說,馬縻讓人執送到長安來,未必沒有甩來燙手山芋的意思。

稍稍收斂了情緒,又小心的咨問道。

“我軍當是如何處置是好”

“法曹何在”

“謹尊上命”法曹尉言勛,凜然踏前一步

“人一回來先丟到有司刑房,有什么花樣都上一遍,給我拷問出足夠的東西再說,給朝廷的東西,至少要做的鐵證如山”

“得令

“等他過足了刑,再讓全軍上下投票處理好了”

“孰屬下愚鈍,這當如何投票”司馬岑參,頓時面露惑色

“恩,就是讓大伙踴躍出謀獻策,決定他如何個死法,幾位老帥的舊帳在那里,總之就不能讓這廝死的太痛快。。。。

“是”

“記得把頭留下來,還要給朝廷梟首傳邊”

一眾散去后,岑參仍然未走。

“還有什么事么”

“有一行院女子,拿了大人的手書,求見呢”

“什么”

就如某只高級淫賊說的一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只是江山的一角紜紜,長安作為集天下財富與權勢的中心,自然魚龍混雜,諸業繁盛,還有大量的外邦藩國人員明里暗中的活動,各種勢力盤纏錯綜,據說最盛時有大小上百個幫派性質的存在,在這里頭討生活。只是大軍一來,不過你是多本事強橫的人物,又是如何手眼通天的強勢,在強大的暴力機器面前俱碾做斐粉,死的死,逃的逃,躲的躲,降的降,同時也造就一些身負國恨家仇的人,為了這樣那樣的理由,在暗中繼續反抗奔走。

隨著長安光復,一些隱藏在黑暗中的人,也得以重新站在陽光下,光明正大的作為勝利者和光復者的一份子,接受相應獎賞和嘉勉,名利也好,財富也好,甚至一些仕途出身也可以提供。

隨后的日子里,我正在接見其中一些人,這也是對他們所做所為的肯定和鼓勵,另一方面也想籍以他們在社會底層的視角,了解一些這個時代長安的市情風貌人聞逸事。

眼前,這位梅娘就是其中一位,素衣淡裹的倒不似風塵中人,只有眉目間淡淡的風塵顏色,和年華韶去的細紋,不經意間,才流露出曾經的行院紅牌,貫于媚視眾生艷端一方的韻味,倒讓我想起另一位鄭元和的夫人李亞仙。

她算是就地招募的志愿人員,周旋于那些安軍將領中,為大軍送出不少有用的東西。誰說風塵中人不能愛國,歷史上青樓女子有時候比士大夫更有節氣。我對這這行業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歧視,無非是一些生活所迫的可憐人,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存在即是一定的合理。

聽我事無巨細的問了一大堆青樓行院里的舊事逸聞,常人早就不耐,只是礙我的身份和大名,不好發作的面上,也不敢不小心的仔細回話。

“那個,娘啊,不知道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這個。。。不定我的意圖,有些遲疑。

“無論是從良還是改籍,都沒有問題,我不會虧待曾經出力的人,除了那些饋贈和獎賞,我還可以讓長安令抹去你舊籍,定居他鄉,做個有錢的富婦,如果不要錢也可以,我給你討個末等誥封,也足以改頭換面,風風光光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我這倒不是大發善心什么,只是不介意借她這個機會,樹立一個為我做事,有不錯的好處和可期將來的遠景。

“多謝大人周全”她面上閃一絲喜意,變換了幾色表情。

“只是奴想把院子再開下去”她聲音低了下來

“為什么”我頓時驚奇了一下,這年頭還有不想從良的。

“這平康里的行院,不少奴一個,只是還有許多姐妹要仰仗我吃飯呢”

“這樣啊”這東西人各有志,我也沒辦法,不過,我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么好的天然情報來源,戰后就這么放棄了,也未免太可惜。

“那我有些建議給你,當然了,我可以給你提供相應的資源和便利。。。氣激增”

某位名人說過的,讓大多數男人愿意追捧的心理,不外乎追求名女人過程中。所帶來的征服感和成就感,往往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愿意不惜投入去追捧。

“。。。下,最聞名最大的行院。。。。

“大人。。。;.一想給嚇住了,似乎從未見過我這種,對開青樓充滿興趣,并頗有心得的高官之流。但很快就平復過來“大人需要奴家做些什么”

不愧是曾經的行首,真是個聰明的女人,我暗贊道。

“其實在泰西有一種青樓,叫夜總會。。。。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