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一百三十四章 好季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好季節

第一百三十四章 好季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藍田大捷的消息飛鴿傳汛第一時間到達成都的時候。我和薛景仙正

座在成都城外最高的建筑,乘波樓的頂層聆波水閣,正對著成都八

勝三大池之一的太倉池,看著廊閣船肪紅男綠女,人流熙熙。

太倉池通過拓寬后引渠,可以將青衣江上的三五千石的料子大船,

直接輸送到,太城西南門附近,在那里形成一個特別熱鬧的碼頭小

淡綠的酒液,從銀亮的壺里澄澄瀝瀝的傾倒出來,蕩漾著倒影的面

孔一片的碧色。龍武軍長史薛景仙輕輕噓了口氣。

這是工坊里新出的甜酒,據說是仿效了猴兒釀的法子,用十幾種果

子催蒸提釀出來酒露,用鐵皮鍍錫的扁壺盛了,刻上精美的山文鳥

獸,在市面上可以賣到二十一件。

薛景仙的是個生活相當的簡單的人,沒有什么特別的嗜好,但對奢

華也隨遇而安,不會去特意去排斥,只是跟隨我以后,才好上這一

口,據說有助于幫助思考紜紜。

因為我不希望一個重要的幕僚,出酒鬼李白那種一發酒瘋,就不拿皇帝當回事的傾向。所以只允許供應最低度的果酒。

“這個身材不錯”,我放下簡易的望遠鏡,陽光明媚的日子,暖暖的曬在那些個船娘,采蓮女,歌姬輕薄的裙裳上,不時被嬉笑濺起的水

花打濕了,很有些看頭的。

再看看那些貌似文人雅士的家伙,帶著一些伎樂伶人,搖頭晃腦的

在那里做一些附庸風雅或形骸浪跡的舉動,在不然就是,遠遠對著

踏游賞秋的三五成群秀媛仕女,象發情的雄孔雀一般,裝模做樣高

聲吟頌,拼命的表現自己,亦是饒有趣味的事情。

“秋天,真是是個動物繁殖的季節啊”我感嘆道,

只聽撲哧一聲,對坐的薛景仙很不客氣的將口中酒水噴了一半出來。

“老薛啊,你太浪費拉,知道不知道,你喝的這口,就可以在黨項羌

頭領那里換上十五頭牛八匹馬的”。

頓時又是一陣狂咳。看他剩下半口亦嗆住在口鼻中,滿臉通紅的手忙腳找東西擦拭的摸樣,我心中一陣爽快,哈哈大笑起來。

幾上放了一卷油墨未干透的文抄。頭版就是,關于我家書坊,印書用了美術字體后,再度引發了一番大爭論。

上面有說“祖宗文字,千古萬載,不可廢易”

又有說“此物謬勃,將事不古,文種淪喪”

還有說“此乃小節,無關大統,自擇良用”

另有說“吐故納新,唯便以用,干祖宗何事”

更激烈的則說“故冢枯骨,食古不化,千秋已載,萬物傳衍,今見唯

用鐘鼎呼”,唇槍舌劍的十分熱鬧。

成都乃天下五大富庶繁華之地的首府,亦劍川一道學術中心所在,

名士大家多集其間。

自古這些富庶繁華之地,太平年景士民百姓相對其他地方更加的安

逸富足,有更多的閑余造弄學問,形成了經濟文化水平亦是高于他

地的特色,通過科舉選士,登臨龍門的幾率也高的多,歷代積累下

來,就形成了在朝野間極負特色,以鄉黨為紐帶和聯系的士林、官

僚群體,其中最有名的,諸如淮揚派的吳黨、荊湖派的楚黨、還有

劍川的蜀黨等等。所出之地,不是海貿漁鹽,就是魚米之鄉,或者是旱澇少絕

的天府之國。

蜀地,氣候溫暖而少災變,水利發達而物產豐饒,富足而適合閉守

,也具有盆地文化特有的相對保守性和傳統性。

由于對我搞的那些“唯事西夷”東西多少有點想法,再加上地方大族世家的傳統營生,受到那些新產業新事物的沖擊和影響。

蜀中的士人中,很有一些唯華夏至上論,萬般皆古好的家伙,借這

文抄的盛行,屢屢拿了新事物大做文章,批斥駁論的乃至大放闕詞

而那些北邊過來的關中學流的士子,處天下精華的京畿地區,多少

見識萬國來朝盛景,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影響,文統也相對的更開

放些,對那些“西效之法”的新事物并不怎么排斥,又有些親族朋黨的,多少都有關系戶和受益者身在其中,倒是立場堅定的站在了

的對立面上。

兩邊旗幟鮮明的打起口筆論戰來,大有口水與唾沫齊飛,指嘀與漫

罵共一色的盛況。不過這多我那些事業來說,亦是極好的,連

生意節節攀上的拓展了不少,以至于因循成例,每有

必使人找槍手鼓噪一番,很快就打開了名聲。

待他回過氣來,我又翻到另一版,是大半面的《藍田大捷親歷記。我門下的槍手們連夜干出來鼓舞振奮民心的。

“老高還是不錯的,居然給了個意外之驚喜啊,我只是建議他稍微動作以下牽制帝君,居然把藍田的險要給拿下來了,現在已經過了取了藍橋,攻到了七盤山下了”

領軍在外的高適,雖然不如羅先、嚴武那么耀眼,也表現出獨當一面后的才干來,將一只雜牌邊軍很好的統合起來,徹地執行了十七禁律五十四斬,所過之處,雖還不至于引漿食以待王師,那也是地方安靖,士民相悅的。

又善收舊部,潼關保衛戰時,他便是協調各軍的行軍司馬,認識他的故舊不少,紛紛募名來投,還有那些逃散的潰軍,混雜在流民中,數目也不少,亦被甄別出來征用,也成為一大兵員來源。

光潼關最后戰敗自散的十幾萬守軍,以及被棄偶的州縣逃出來的守軍,就相當可觀了。而且都是經過正規訓練,多有些戰場經驗的士兵,將他們重新組織起來,要比重新招募新軍,要好用的多。

這些關內的散兵殘軍,雖然良莠不齊,勝在熟悉地理。亢汰老弱之后,甚至還可以幾度支援羅先的游擊軍,以及嚴武的商州團練。

對我特意交代關注要點也很上心,始終避其鋒銳,取其所部雜而統將多,軍令繁亂,政出多門而互不統屬的弱點,很有效的把握住機會,屢有斬獲。

平時和樓觀山的羅先、武關的嚴武,互為犄角,始終往來不絕的呼應一氣。

只是這位看起來,很是沉的住氣的高老將,平時也沒有閑著,居然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布了這個局,乃至放任賊軍輕騎,幾度三番入境燒掠,在一些屯點堅守到危急依舊不發兵,做出兵力不足的假象,輕驕其志,是以一舉競功。

“這也是大人用人不疑,專任一方的功效啊”薛景仙在這里也小小的恭

維了一下,在他看來,精兵良將,還有最新式軍器甲仗,投入了這

么多進去,這一場大捷也是必然。

要知道領軍在外,高適所部的實力最強,建樹最少周邊后,就停步不前,似乎滿足于纏戰相持這種互有勝負的現狀,成都小朝廷中不是沒有一些頭腦發熱的,覺得也不過如此,暗中躥兜鼓動著上書,建議撤換個更有進攻意志的得力人選,或者派個中使軍監催辦督促一二,連他軍中內部,亦對保守的戰略有些微詞的。只是幾次的活動拿到朝堂上,都被給硬頂了回來,最后一次,我還列舉了哥舒老帥的例子,才壓下了異議的聲音。

當然了,我對他的那些看起來不名所以的信心,其實都是來自他后世作為大唐中興名將國之柱石的赫赫名聲。

乃至頂著掌管度支的鄭元和,對所耗頗大財力物力吃緊,已經影響到維系流民大營正常運做的苦訴,而不顧,一應所需的支給投入。

現在總算不負所望,在他們眼中,也自然恍然大悟變成一種先知先覺式的遙相知遇。

“你覺得現下的局面,長安的那位嚴莊,該如何應對的”

扶風保衛戰似乎已經拉開了序幕,混雜交錯的敵我雙方似乎都不想失去這個據點,已有多路人馬都向扶風開拔了,其中因為某些冤家路窄的意外,已經發生了幾次規模不大卻相當慘烈的遭遇戰。

只見他小心的抱這酒壺,陶醉的品咂下一口,仿佛細細絲絲的掛在喉嚨里,回味無盡了半天,才說

“嚴莊此人,狡智多某,為安祿山視之宏骨心腹,安賊這一路造反謀劃計議多賴有他,但是”,他又吞了口。

“屬下以為,雖然是個好謀臣,在軍略上顯然不是個合格的將帥,由他直接指揮籌劃全局,不出問題才怪,在把握大局上,更多的是出自權謀的考慮,那些個驕兵悍將肯乖乖完全聽命才怪”。

“那你的意思是,崔佑乾該出山了罷”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