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八十四章 新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新軍

第八十四章 新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第八十四章

就象某人說過的,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眾多無論年齡還是資歷都在我之上的人,秉禮持恭的時候。想想另一個時空可憐渺小的我,也許就象一個小小的水波,已經了然無痕了把。前呼后擁的站在營盤中,俯仰那些面孔眾生紜紜,前程身家盡掌在手,各色的表情或驚或畏或羨慕或仰慕,變幻著讓人很有成就感的色彩。

我甚至可以看見一個顯眼的光頭,在一片海吃好喝的璞頭髻巾的人群中晃蕩,甚是惹眼。

恩,什么光頭,我不由心中詫異,那些家伙怎么搞的,把和尚也給招進來了。

招過來查問,說是利州過來的小和尚,自小就在天均山上的,因為師傅老的死了,被新主持打發下山投舊,卻丟了信文,因為看起來不象正經僧人,又無文堞掛單,倒是無人施給供奉的,因此已經半饑不飽的餓了幾天。

原來只是聽說這里有白飯食,便趕了過來。雖然說也不知道是那里的野狐禪,不過身板還算健實,相教他人吃飽了倒更有幾分力氣。跑起路來也是飛快的,留下來好吃了一頓。

“你有什么技藝”我饒有興致的問道。

他年紀很輕,一身有些破舊的青納衣,倒是收拾的很干凈。

見了我們這群看起來頗有身份的問話,顯然有些不知所措的好是一會。

局促不安搓搓手,摸了摸腦袋才說“小僧。。。恩。。。小的懂些拳腳,還會夾蒼蠅”,卻是周旁轟的一聲笑出來,領來的營官覺得面上有些不好看,趕忙道了出原委來。

原來,卻是伙房的廚官,發現他飯量極大,而且無視葷素的,只是吃飯時有個習慣,老喜歡用筷子驅趕蒼蠅的,結果收碗時,發現他坐的地方蒼蠅堆了一小堆,都被用筷子頭敲下來的,遂呈報上上去,被強留了下來。

又試了兵器,雙手交拍如飛的,連近射的無頭箭矢都敲的下來,我已是大喜,還真是個寶貝,憑他這手絕技,不就是個活動的密集陣防空兵器,

“這里的飯食怎么樣”他面上泛起幾分紅光“好吃。。恩。。。比山上的好多了”這就好,也省得我用強的手段。我故意看看他的身板,“不過,你的本事還很不夠啊。。。”他有些漲紅了臉,聲音大了幾分“我還會。。。。。大人怎么說,我怎么做就是”

于是直接跳過選士入了親軍。

“今個精健壯實的漢子,多了去了”功曹尉劉瑭笑道很是燦爛“標下卻是用不過來了”

“連諸曹的從役都招滿了嗎”我轉頭,卻見倉曹尉尚均常,胄曹尉盧延凱具是頷首,

“倒是屬下這里還有些揀選的余地,不過合數的不多”一向少言寡語的法曹尉言勛出聲道,

我知道他那里因為一些特殊的緣故,用人最多的,但自然考核也最嚴,淘汰的也多,光擺在明里公開的一攤就夠他忙了。

“那就撥到團練中去,團練滿了,就撥義勇中去,義勇若滿了,就撥民壯,實在不行,還可以作為役夫,總是精壯的勞力,不能浪費了”

“是”錄事參軍應道

我想了想掉頭又對六曹諸官說“附叢的編屬,想辦法再擴幾營把,省儉一點,應該可以供的起,閑余人的就去開山伐木,做些營建工程,幾個場地營造的也該加快進度了把”戶曹尉諾然應聲。

說起那幾個占地廣大的所在,他們就要搖頭,當初還有些想不明白我為什么要圈占這些地方,好在這些都是荒棄的艱險難行之地,除了些獵戶,險有人跡的,都圈來也算不上擾民,梢加改造就變成各種地形地貌作戰適應的訓練場地了。現在總算稍微曉得了,我喜歡將士卒放到泥濘水沼荒澤等惡劣環境中去訓練,還要摸爬滾打甚至潛隱上半天的因由了。

“再和成都府里交代一聲,看那里還要修繕的。什么道路水利的,算是軍民共建,兩取其便把。。。總之人可以多招,但不能白閑著,待到編練起來,將來還可以補備高達夫、伯玉、羅先那里罷”

“陛下恩旨,取成都三府十縣之年歲,為我軍資用,自當做出幾分實績來,也算安靖地方”眾偌然稱是。“這些日子弄了不少,標下們手中也有幾個了把,明價買賣,若滋擾地方的情形,十七禁律五十四斬不用客氣的”功、法兩曹具應承了下來。

“當然了,將士的分子也給我供足了。外頭那個不長眼的拖拖卡卡的,盡管上門去招呼招呼,事后有我擔待”我如是說

事實上要親歷才知道,編練一只軍隊并不象那些小說里寫的那么輕松如意的,軍隊是個吞錢極厲害的行當,人要吃糧馬要食草,平日光就待著不動,也要耗費錢糧的。

更別說大軍一動糧草先行,從兵甲鞍馬器械裝具到衣被褥帳等基本的生活用品的配備和消耗。至少要有三個月到半年的預備,而且那還是高體力消耗下的配給,行軍宿營的裝具配備,各種情況下慕耗戰損也都得考慮進去。無糧無備之軍就好比無根之草,什么時候就散了

以市面上隨處可見,可公然買賣的橫刀為例,橫刀為早年府兵軍戶所自備,宿衛番上時時常佩,是為兵土普遍所佩之刀。但與陌刀不同,它不是重兵器,因此私家可擁有,市場上也可出售,但最便宜的也要700文一口的。

(根據《太白陰經記載:全軍一萬二千五百人,弩二分,弦三分,佩刀八分,一萬口。陌刀二分,二千五百口,棓二分,二千五百張。馬軍及陌刀并以啄錘斧鉞代,各四分支。其中甲、弩、矛、矟、具裝等“令私家不合有”,軍中平時也不全額裝備,只在征戰時支給。)

北軍因為擔負皇城警戒,在軍餉待遇和武器配備上是優于邊軍的,但由于羽林軍很少用于前線作戰,儀衛任務較多,所以多裝備比較輕便靈活也更昂貴的鎖子甲和鄣刀、橫刀雙配。這士兵的全身披掛,還要加上軍中儲積備換的,就是一筆天大的數目。

真不知道那些寫YY小說里的作者們,多數怎么就一點不用擔心后勤的問題,抓群農民來甚至不用訓練就可以成軍打天下的。

而本朝的軍隊又有戰時和常時的不同的編制,常時就是一般的軍、城、鎮、戍,營、團、隊、伙、什。再加一個統將為使,如XX軍使、兵馬使、防御使、討擊使等等,加上功(人事考績)、兵(訓練整備)、法(軍紀糾察)、胄(裝備維護)、倉(后勤供給),戶(附屬軍匠營戶管理)諸曹,若干參軍、參事,主薄,佐叢主將,就是日常駐軍的最基本運做班底。

于州一級鎮守,不論數量多寡,俱號為軍,比如云南軍、昆寧軍、龍城軍、積塞軍等等。

而到了戰時體制,則按照大將出征獨立成軍的完整的建制。無論數量多少,都分置前后左右中五軍,稱本職,行營置有行軍長史,行軍左司馬、行軍右司馬,行軍判官,掌書記,行軍參軍事若干,戰時主將可以臨機自薦,事后補備,再加上前軍兵馬使、中軍兵馬使、后軍兵馬使,中軍都虞候等等設置。以及奇兵隊/預備隊、跳蕩軍/突擊隊等從屬名目。

如部隊編制足夠大,或者是指揮友軍協同作戰,那又在中軍的基礎上還另有左右虞候軍(親軍)、左右廂馬、步軍等名目。如十大節度使四大都護府等

重建的左龍武軍,混合了兩種,正編編列亦為戰時的左、右、前、后、中五軍,各以十部郎將為正副兵馬使佐領,其中左、右、前、后軍各轄三營,中軍五營,又左右虞侯軍(親軍)各一營兩隊,中護軍(押衙)一團,跳蕩(突擊隊/前鋒兵)二營一隊,奇兵隊(騎兵/預備隊)三營。

另有其他附屬的長史、司馬、書記、參軍事、諸曹尉、度支使等官佐僚屬若干,依照平時的軍府規模配屬。旅帥以下可由我自酌情調置。

而按照本朝最基本軍事單位——府兵的營制,可以分大中小三等三類編制,

三類部隊的地方守捉、團練營一般按下府兵的標準為小營編約800員,主官為折沖都尉或果毅都尉。如河池縣的團練兵。

二類部隊的邊軍、藩軍、鎮軍營多下府兵的標準為中營編約1000員左右,營官高一階為別將級別,

一類部隊的十六衛軍、北軍還有節度使的牙內兵的營,則全部依上府兵的標準1200人的大營編制,營官比同高兩階為郎將。其中每類又有若干等細分。

另外還有,特府(1500人),為京畿兩都的五府三衛,以中郎將領之。與北軍、十六衛京畿本部兵,構成相互制衡的力量。

(相較中央野戰軍和禁衛軍,早期的府兵編制俱低一等,建制也要小,少了一級,因此以火長等同前者的什長)基本越接近中央直屬的軍隊編制越大,這是為了保證對地方的軍隊優勢,以限制地方因為偏遠政令邊緣化,發生做亂的可能性。

因此,滿編后的新軍全部按照一千二百人的一等衛軍大營編制,約有二十三營又三隊。共計二萬八千多員。

除了我這個總制將軍直轄的外,高適、衛伯玉為左、右郎將分兵在外遙領的軍隊,加起來,也有近五萬人了。

上述只是作戰部隊的正編,還不算上軍屬的中壘(輜重、運輸)營、救護營、匠作營等若干附庸部隊,以及飛斥、傳繹、糧院等按需要沿途而設的特殊營、團、隊的副編編制。

如若是長途跋涉的遠征軍,還有隨軍保障蓄養畜力的牧營、造伙營等建制。如果是邊軍,則還有屯衛營,負責屯田、守衛,長官稱屯將、衛將等等。

因此一路經營下來,到達成都的人馬,正軍不過三四千,象上述種種衍生的額外編制卻是有一大堆,達到了恐怖的上萬人。

為此,那位老皇帝倒也很是優遇,特指了劍川四十一州中,最富庶的成都府,為龍武軍就食之所,今年的第一批收成已經撥付過來,加上劍南節度使成都大營的儲積,倒也暫時夠用了。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