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四百八十三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四百八十三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華夏194年,十月

諸侯給劉泰的圣旨做出了回應。

顯而易見,諸侯們沒有拒絕劉泰的要求,畢竟劉泰此舉乃是為了拯救黎民百姓,若諸侯不允,到時候民心真的要全部失掉了。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諸侯怎么會去做?

不過諸侯答應了劉泰,對諸侯也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畢竟劉泰此舉明顯是在收買人心,到時候民心都到劉泰那邊去了,諸侯們還玩個屁啊?其實諸侯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自己出錢出力幫助百姓渡過難關,可實際上又有幾個諸侯愿意呢?

當然,就算不愿意,有時候也不得不做。比如兩淮的曹操,豫州東部是曹操的地盤,東部人口基數比較大,百姓數量非常多,這些年來曹操雖然參加了幾次戰役,可府庫還是比較充足的,在府庫的支持下,僅僅負責豫州東部百姓的口糧問題,曹操還是能辦到的。

可徐州也有曹操的地盤啊,徐州一向是人口大洲,如今曹操又要幫助豫州東部的百姓渡過難關,又要積極準備糧草抵御天賜軍南下。曹操有那么多糧草嗎?最重要的是,北邊袁紹的十五萬大軍,還要曹操負責點糧食呢,如此情況下,徐州方面,曹操就無能為力了。

其實情況最嚴重的就是徐州地區,而如今徐州大部分地區都在袁紹的掌控之中。雖然說徐州富庶,可袁紹的根基都被劉泰毀了,大部分囤積在青州各地的糧草也來得及運出來,如此一來,袁紹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如何去給百姓解困?

當然,若門閥士族愿意全力幫助袁紹,救徐州百姓于水火之中是沒有問題的。可徐州數百萬百姓,這要多么多的糧草才能足夠?門閥士族怎么可能舍得?這絕對是不現實的事情。

就算袁紹要求門閥士族出錢出糧,但那可憐的數字對拯救數百萬百姓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如此一來,袁紹就根本不可能阻止劉泰的派糧隊伍南下進入徐州地區了。袁紹不是傻子,徐州的民心都被劉泰收了,那繼續掙扎下去也沒有意義了。

所以袁紹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派糧的隊伍,不能單獨打北疆一個旗號,而且袁紹也負責出一部分錢糧,當然,袁紹出的糧草和劉泰比起來不值得一提,但總比冷眼旁光好多了吧?

華夏194年,十一月

北疆派出的大批糧草部隊紛紛從黃河北面南下,無數糧草送入中原各大州郡,除了豫州東部以及兩淮地區,其他各大州郡都得到了北疆的援助,無數百姓因此而得救。對劉泰的救命之恩,整個中原大地所有百姓都是感激不已。

雖然中間有點插曲,可不能否認的是,如今的民心是站在劉泰這邊的,而且對于劉泰南征方面,包括中原各大諸侯的部隊士卒,抵抗的心態也是越來越弱,若不是曹操和袁紹在上面壓著,或許兩淮兵和徐州兵連與其一戰的勇氣都會丟失干凈了。

與此同時,諸侯聯盟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因為就在蜀中方面,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劍閣攻守戰中,聯盟一方吃了一個大虧,顯現丟失了劍閣這座最后的屏障。

黃忠不愧是一員老將,在敵軍三倍于己方時,還將劍閣打得搖搖欲墜,要知道,劍閣內此時的守軍可有整整十五萬啊。其中有十萬是劉繇的兵馬,五萬是孫堅的援軍。

孫堅方面暫且不提,劉繇的十萬兵馬可以說是傾盡了蜀中所有力量。若這十萬兵馬再有什么大的折損,那么即使劉繇也是無能為力了。連年征戰之下,蜀中地區已經疲憊不堪,無數良田荒廢,百姓流離失所,門閥士族百般壓榨百姓,使得蜀中的局勢極為不穩定,只要前線發生了什么大情況,那么劉繇對蜀中的統治,很有可能會因此而瓦解。

此次劍閣發生的大事情,自然是黃忠所率的天賜軍造成的。天賜軍的戰力有目共睹,在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適應之后,山地作戰方面對天賜軍難度已經不大了,適應了作戰環境,接下來自然要輪到天賜軍的戰力發揮。

在各種攻城武器的支援下,劍閣即使有十五萬大軍駐守,也顯得極不牢靠。這些攻城兵器中,尤以火炮對劍閣的殺傷力最強,要知道,火炮可是北疆的秘密武器,因為殺傷力過大,所以一直是很少出現在戰場上的,可益州環境原因,劉泰給黃忠調撥了五門威力極大、射程較遠的四號火炮。(注:從北疆研究火炮,到正式能在戰場上使用,總共有四個型號,前三個型號因為各種原因都被廢棄。)

在五門四號火炮的轟擊下,劍閣那所謂雄偉的城墻,可謂被打得千瘡百孔,差一點就被直接轟塌了。如此情況下,蜀中軍和荊南的孫堅軍還有信心守住劍閣嗎?軍心渙散之下,天賜軍越戰越勇,幾次打上劍閣城頭,蜀中軍和孫堅軍損失極為慘重。

此戰之中,若不是孫堅幾次勇率麾下兵馬將天賜軍打下城頭,或許劍閣早就丟失了。但因此,孫堅被黃忠這位老將盯上了!很顯然,在城頭上,黃忠和孫堅二人發生過近身對決,因為情況過于混亂,沒有人知道雙方之間的勝負。

可戰后孫堅傷勢極為嚴重,躺在床榻上仿佛已經進入彌留之際。很顯然,孫堅和黃忠的對決,明顯是黃忠贏了。失去了黃忠的坐鎮,劍閣的形勢更加危險,若不是用性命在填補著缺口,劍閣還能堅守多少時間?

就算蜀中軍和孫堅軍以人命填補缺口,可蜀中軍的士氣卻惡劣到了極點,誰都明白,若孫堅不能在短時間來回到戰場,那么劍閣的丟失已經是必然的事情,而失去了劍閣,整個蜀中地區就像是被人扒了衣服的大姑娘,還能堅持多久?

其實黃忠的情況也不好,孫堅畢竟是一員悍將,而城頭上黃忠又失去了馬匹的輔助,雙方之間的差距無限拉近,戰后,黃忠也是勉強回到軍營就倒下了,還好的是,自東方絕來到軍營之后,享有了大部分兵權,若不是東方絕在場,黃忠一旦倒下,對天賜軍的影響就極為惡劣了。

雙方都在堅持,就看誰能得到最后的勝利,可目前來看,天賜軍占據了絕對的上風,而聯軍方面唯一的中心店就是孫堅,孫堅若醒,那么天賜軍必然還要在劍閣進行長期的奮戰。

一場規模浩大的戰役,永遠無法托付在一個人身上。

當孫堅重傷的消息經過特俗方法八百里加急送到壽春城時,坐鎮在壽春城的各方勢力代表都嘩然了。孫堅著頭猛虎有多么強悍可是眾人皆知的事情,而且步戰方面更是其強項。但就是如此,還是被黃忠打的重傷,如此情況下,可以想象的到劍閣的情況將會多么的惡劣。

聯盟各方代表雖然都有自己的心思,可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組織天賜軍南下的腳步,為了這一個目標,各方諸侯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在各方代表商議之后,經過曹操這位副盟主批準。

聯盟決定將孫堅撤換下來養傷,以孫堅之子孫策頂替孫堅的位置駐守劍閣。并且經過劉繇的同意,將蜀中東部數個郡縣劃到孫堅治下,以作對孫堅奮死作戰的感謝。

畢竟聯盟想要維持,必須要有足夠的賞罰制度,而今蜀中的情況并不好,劉繇的控制力度已經非常弱了,失去東部幾個郡,對劉繇的影響非常低,而且劉繇也要憑借孫氏為其抵擋天賜軍,既然如此,劉繇又能如何呢?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孫策在大漢西南的名聲越來越響。在周瑜的輔佐下,孫策這支不過五萬的大軍將南蠻百洞打得損失慘重,各方洞主見到孫策這位魔王,就差點嚇得尿褲子了。

一位英雄的崛起,必定會踏著無數鮮血。

在孫策的征討下,南蠻十多個部族臣服在孫策治下,要知道,這些部族可是不知道孫堅是何人的,他們臣服的是孫策,而不是荊南。如此一來,這十多個部族就成為了孫策的個人勢力。

在各大部族的幫助下,孫策原本不到五萬的兵馬頓時擴充到十萬,而且在戰力方面更是有增無減,起碼在南疆這一畝三分地,南蠻土著的戰力是非常恐怖的,如此情況下,聯盟自然也就想到了孫策。

孫策沒有拒絕聯盟的任命。當孫策得知父親孫堅在劍閣身受重傷時,頓時大為焦急。在聯盟的命令還沒到交州時,孫策就已經帶著周瑜和四萬南蠻土著,三萬荊南兵從益州東南部直接趕往劍閣,也就是橫行在公孫度的地盤上。

公孫度并沒有阻止孫策的行為,畢竟公孫度沒必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劍閣方面的情況,公孫度是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孫策的到來,不久前公孫度也得到了麾下的稟奏,在公孫度大開方便之門的情況下,孫策七萬大軍暢通無阻的趕往劍閣。

華夏194年,十二月。

平靜了很久的典韋,終于對汶山郡的公孫瓚發起了總攻。一直以來,駐守在陰平郡典韋都在等待著時機,因為汶山郡的地理問題,騎兵部隊根本無法行軍,歩卒也是極難通行,小部隊根本對公孫瓚形成不了什么傷害,如此情況下典韋只能沉寂了一年多時間。

可就在不久前,汶山郡的公孫瓚終于做出了動作,五萬云南軍分出了半數撤出了汶山郡。原因很簡單,劍閣孫堅重傷的消息要傳到了公孫瓚耳中,公孫瓚非常清楚,劍閣方面才是主戰場,若是劍閣丟失,自己在汶山郡固守的再嚴密也沒有用處。

調離了兩萬多兵馬,汶山郡的防守力度頓時減弱了,在典韋的多番試探下,終于將龜殼一般的汶山郡打開了一個缺口。當然,短時間內典韋和文丑很難占據汶山郡,畢竟汶山郡占地面積不大,而且又有公孫瓚近三萬大軍駐守。

不過總得來說,天賜軍占據了優勢,對云南軍來說,天賜軍的壓力越來越大,很有可能會因此雙方之間徹底爆發一次大軍。至于目前,雙方還處在拉鋸戰之中,看誰先沉不住氣。

華夏195年,一月

益州天賜軍方面總共有十二萬大軍,早先文丑打下了武都郡,就將麾下的三萬大軍調回了漢中駐防,本人也駐守在了漢中。畢竟陰平方面有典韋坐鎮也就夠了,典韋各方面能力都在文丑之上,陰平那么小的地方也容不下六萬天賜軍,既然如此,何必浪費兵力在陰平呢?還不如坐鎮漢中來得實在。而負責攻打劍閣的黃忠得到孫策和公孫瓚派軍救援劍閣時,第一時間就將漢中的三萬鐵騎南調劍閣。

雖然說天賜軍戰力強悍,但在絕對的數量對差下,對天賜軍還是極為不利的。要知道,此時劍閣的天賜軍因為傷亡原因數量只有五萬左右,而劍閣內卻有整整十五萬!如今又要加上汶山郡來的兩萬五千云南軍和從交州趕來的七萬孫策軍,也就等于說劍閣的兵馬數量將會多達二十五萬!

五萬對二十五萬!明顯是不智的行為,若不是眼下勝利的天平傾斜天賜軍一方,黃忠甚至考慮過暫時退回葭萌關,可東方絕卻告訴黃忠,若此時退兵,那好不容得到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而且還會對天賜軍的士氣形成重大的打擊,到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

黃忠自然也明白此時此刻雙方之間的情況,而且東方絕一直是專屬劉泰的幕僚,黃忠對其實非常看好的,在與東方絕多方商討之后,躺在病床上無法起身的黃忠絕對繼續攻打劍閣!

下這個決定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就算漢中的三萬鐵騎南調,天賜軍也就八萬多一點的兵馬,可對手卻又整整二十五萬啊。如此情況下,天賜軍士卒以及各級軍官的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了嘛,在東方絕以及黃忠的鼓舞下,天賜軍的士氣自然而然的越加高漲,畢竟一直以來天賜軍戰無不勝的神話,不止讓天賜軍的對手恐懼不已,在天賜軍自身心中也形成了必勝的信念。

即使敵方的兵馬將近二十五萬,也無法動搖天賜軍的必勝的信心!RO!!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