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涼小丑的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涼小丑的死

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涼小丑的死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呵,就憑你這個西涼小丑?”張頜的面容很不屑,但眼神卻出奇的凝重,再次出刀擊退一員西涼士卒后,張頜與郭汜的距離已不足五米遠

“啊呀呀....氣煞我也”不成想張頜如此年輕,話語居然如此刁鉆,大怒的郭汜滿臉通紅的推開身旁的西涼軍士卒,瘋狂的沖向張頜,嘴中大喝道:“小兒納命來”

“鏗鏘”

一聲兵器的碰撞聲,顯得那么突吐,只見張頜與郭汜二人不斷兵器相交,摩擦出一片片火花,斗得不亦樂乎,雖然說郭汜成名已久,但張頜也不是水貨,二人武藝本來就差不多,在這戰場上,短時間內如何分出勝負?

“哈”一刀重擊砍在郭汜的刀北,“撕拉”一聲,璀璨的火花極為刺眼,張頜滿目通紅的于郭汜比著耐力,從這邊打到那邊,從那邊打到這邊

短短數分鐘內,二人已交手數個回合,不分勝負可,形勢卻已偏向天賜軍,因為一場措手不及的箭雨,將西涼軍的氣勢早已打到天外了,如今除了躺在地上呻yin的西涼軍士卒,其他西涼軍的軍士外,都在慌不擇路的逃跑,躲避天賜軍的捕殺。()

當然,也有一些士卒在奮力死戰,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郭汜的死忠,只要郭汜不退,他們絕對不可能逃離,忠義二字,在任何勢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存在,只是存在的意義不同罷了。

“好小子”郭汜不得不佩服,天賜軍中一個名聲不顯的將領,居然都能和自己不相上下,難怪天下言,將相聚北疆,北疆出,天地變

“你也不錯”雖然說是敵人,但在戰場上是最容易建立感情的,尤其是真刀真槍的搏命時,這種情誼,很少很少,看著郭汜頭發凌亂,瘋狂劈砍的摸樣,張頜也不能不從心底里開始佩服郭汜。

一員猛將

“嘿嘿,本將軍想要知道,你是如何帶領天賜軍在此地埋伏的?不遠處的永安城可還在太師手中啊。”環視了一眼周圍,郭汜的眼神開始有點絕望,因為郭汜發現,能抵抗的西涼軍士卒,在短短數分鐘內被大肆殺傷,落敗,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密道”張頜手上不放心,嘴中淡淡的出聲說道,看著郭汜的表情,張頜感覺到了英雄的落日,但張頜沒有選擇,今天不是郭汜死,就是張頜亡,除非,郭汜也同華雄那般,可問題是,張頜不是張飛啊

“呵,好本事。”郭汜不得不佩服,偌大的永安城范圍,三千人魂入,居然能神不知鬼不知,或許,最大的原因還是董卓失去了民心吧,畢竟一支三千人的隊伍,隱藏的再怎么好,也不可能不被百姓發現。

“撲哧...撕拉....”

肌肉的切割聲,永遠都是那么刺耳,但誰叫這是戰場上的主旋律呢?只見西涼軍的有生力量,在天賜軍的殘殺下,數量變的越來越少,甚至很多西涼軍士卒,要面對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天賜軍

“將軍,快逃啊,兄弟們撐不住了啊”一陣大喝從郭汜身后不遠處傳來,只見一位身著校尉服飾的男子,剛剛對郭汜大喝出聲,就被一把鋼刀穿過胸膛,死不瞑目的倒在地上“不”睜大了眼睛,郭汜想哭,但又苦不出來,看著一位位兄弟倒下,郭汜真的好后悔,可,這個世界沒有后悔藥吃,就在郭汜失神大喝的時候,腹部突然一陣劇痛”

“撲哧”張頜眼神yin冷的將鋼刀送入了郭汜的腹部之中,看著郭汜睜大了眼睛,轉過頭來,張頜冷冷的一笑說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董賊已失民心,早死晚死都沒有區別”

“”沒有說話,睜大了瞳孔,郭汜不是不想說話,而是腹部的劇痛,使得郭汜的神智越來越模糊,郭汜是一員戰將不假,可再強悍的戰將,也不可能沒有痛覺啊

公元191年,漢初平二年,二月初十

撫軍將軍張頜埋伏在永安外小樹林中,斬殺董卓麾下悍將郭汜,殲敵兩千,俘虜四千,逃走四千,隨后接到趙云軍令,退出永安范圍,留下數千具西涼軍士卒的尸體

郭汜身死第二天

接到郭汜身死的消息,牛輔與李傕頓時大驚,下令大軍馬不停蹄趕往永安,必須要保住永安不被天賜軍奪取,否則的話,西涼軍就失去了夾擊天賜軍,最好的補給站

二月十三

九萬大軍在牛輔和李傕的統帥下,終于進入了永安縣城,沿路上,二人看到了無數死在路邊的西涼軍士卒,心中越來越忐忑,因為,小樹林距離永安不足十里,若永安還在西涼軍手中,為何不出兵相救?要知道,永安縣城內,可有上萬兵馬啊

二月十三,夜。

永安城四面突然燃起大火,巨大的石子從天而降,城門從外被封住,一桶桶火油倒入城內,百姓、西涼軍士卒的慘嚎聲響遍天上地上,城內所有人,都認為必死無疑的時候。

城門頓時洞開,牛輔和李傕率兵出戰,可,天賜軍卻急速退去。

這...到底玩的什么名堂?難不成天賜軍將領將牛輔和李傕當猴耍嘛?

牛輔和李傕同時下令清洗永安城,要抓出所有天賜軍安排的jiān細,牛輔和李傕怕了,若再發生同樣的事情,二人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回到長安。

一夜的撲殺,百姓們損失慘重,不過奇怪的是,城內的百姓并不多,西涼軍捕殺的對象,大多都是門閥士卒,一些個平時隨處可見的百姓,仿佛一夜之間消失了大半。

但,就算如此,城內被殺的人口也多達數千,數十個門閥士族,只要查到和北疆有一點關系,就會被滅族,慘無人道的屠殺,直至凌晨方才結束。

就在太陽剛剛破曉,西涼軍士卒累了一天的時候,永安四方城門外,突然出現一列列天賜軍,這些天賜軍士卒推著巨大的弩車,在牛輔和李傕還沒得及反應的情況下,一支支巨型弩箭破空射入城內。

“轟...轟...轟....”

爆炸聲響徹天上地下,一陣陣煙霧mi茫在城內,將近九萬的西涼軍士卒,在舉行弩箭的轟炸下,完全回不過神來,一個個東倒西歪的跌在地上,有些人甚至被嚇得尿ku子。

不過巨駑雖然威勢大,可攻擊力太弱了,將近一個時辰的轟炸,造成西涼軍的傷亡不足五千,看來,這一點,確實要多加改進啊。

天賜軍退了,再次撤退,退的沒頭沒腦,仿佛就是為了捉弄牛輔和李傕一般,不過還好天賜軍退了,若一股腦的沖入永安縣城,西涼軍的損失,絕對會極為慘重

二月十五日

等待了一天一夜,天賜軍再也沒有發起攻擊,不過牛輔和李傕卻更加警惕,封鎖城門,嚴令士卒輪班巡視,儼然一副死守的摸樣,可問題是,牛輔此次統帥大軍前來,是為了夾擊天賜軍吧?

二月十六日

就在牛輔和李傕呼出一口氣,準備商討再次進軍時,永安城內的西涼軍突然出現一大撥一大撥士卒中毒而死的情況,這些士卒大部分都在西城軍營內駐扎,死相普遍很慘,眼珠暴跳而出,渾身上下都被自己抓傷,而且那死前哀嚎,也使得大軍的士氣直落而下。

驚慌,失落,恐懼蔓延在西涼軍各大部隊中,短短一天之內,居然就出現了逃兵,而且是一個營房一個營房的逃走,情況非常糟糕。

就在李傕和牛輔焦頭爛額的時候,長安的圣旨到了,這封圣旨自然出自董卓之手,董卓的命令很簡單,要求牛輔和李傕即刻起兵北上,不可在永安縣城浪費時間。

可問題是,西涼軍現在的情況如何北上?

這種類似瘟疫的病情,使得沒有人敢出城了,因為出城后,指不定會傳染更多人,牛輔和李傕也不敢走,因為二人非常明白,若將瘟疫帶離了永安,將會讓二人成為真正的千古罪人

但,二人也不敢抗旨啊

糾結的牛輔和李傕,只能無奈上書長安,將永安的情況讓董卓知道,可如此一來,時間又要延長數天了。

二月十七日

病情加重,不但西城軍營,包括東城,南城,北城,全部出現瘟疫,而且范圍越來越廣,短短一天時間,傷亡率高達六千,其中包括不少戰將,如此情況,使得永安城內幾乎出現暴動。

牛輔和李傕壓不住了,因為包括門閥士族在內的絕大部分人都要求離開永安,離開這個恐怖的城池,可牛輔和李傕不敢讓他們,若這種病況真是瘟疫,一旦離開永安,將會使得更多人被傳染

二月十八日

撫軍將軍張頜統帥三萬騎兵,進入永安范圍,在牛輔和李傕的無奈下,包圍永安城,只圍不攻,同時,讓士卒投入無數封勸降書,希望城內的將領能“識相”的開城投降,并且封鎖長安前來永安的所有要道。

二月十九日

牛輔和李傕聯名發出文書,希望能與北疆議和,并且,同意割讓永安縣于北疆,即刻領兵退回長安。得到這封文書的張頜,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投入火中,在張頜看來,既然董卓派出兵馬,那就是和北疆開戰,沒分出勝負之前,根本不可能議和。

二月二十日

身在平富城的趙云下達了一道軍令,任命張頜全權主持永安戰役,給予張頜最大的權利,并且調撥足夠多的糧草軍械前來永安。

二月二十一日

城內情況快速惡化,死傷百姓以及軍士多達一萬,尸臭味覆蓋全城,牛輔與李傕二人無奈之下,只能下令將這些尸體全部焚燒,畢竟在大戰還未結束前,這些人根本不可能被送出城外埋葬。

二月二十二日

困在縣城內已有十天的牛輔突然病重,身體出現莫名的潰爛,癥狀和其他患病的百姓與士卒沒有絲毫區別,發現如此情況,西涼軍中的恐慌程度可想而知,因患病,牛輔無奈將兵權全部交到李傕手中。

西涼軍的生死,城內數萬百姓的存亡,全部由李傕一人決定而此時身在永安城內的西涼名將張濟(前面好像寫錯了,是張濟不是張肅),樊稠,張繡等人,這些名將,一個個都等待著李傕的決斷

李傕痛苦,非常痛苦,身為董卓的老臣子,李傕不想背叛董卓,頭上頂個叛徒的罪名,可此時城內藥物已經用盡,又沒有事么高明的醫者,若再拖延下去,怕是這戰根本沒有開打,十萬西涼軍就會徹底灰飛煙滅

身為將軍,李傕舍不得麾下的兄弟們如此痛苦的死在病患之中,而李傕本人也不想死,如今的李傕不過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還有大好的前程,還有大好的未來,若投誠北疆......

二月二十三日

張頜化騎為步,下令展開投石機,對城內的西涼軍發動進攻,此次攻城將近一個時辰,四個城門的西涼軍士卒幾乎沒有一個敢冒頭,形勢一片大好,其實,張頜并不希望攻城,因為這一局張頜已經贏定了,讓張頜之所以下令攻城的是,后方出現了西涼軍的身影

看來,遲遲沒有得到前線的消息,董卓已經等不了,不過此次派出的兵馬絕對不會多,因為在漢中地區,比鄰董卓的張魯勢力也開始蠢蠢玉動,并且在二月初,大舉率軍北上,進犯天水郡....

焦頭爛額的董卓不可能兩面開展,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董卓暫時不會與北疆徹底決戰,而是先轉頭對付張魯,事實也是如此,董卓下令呂布領兵三萬,即刻前往天水平定張魯之亂。

據可靠情報得知,調出三萬兵馬后,長安留守的兵馬,只有區區五六萬余,若此時突然出現一支十萬大軍攻打董卓,想來董卓絕對會大哭一場。

二月二十四日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誰都想當這只黃雀,可真正占有地理位置的只有袁術,袁術沒有辜負天下人的期望,在呂布調兵離開長安后,袁術第一時間調集十萬大軍,以紀靈為先鋒大將,親征武關,而此時,武關駐守的西涼軍不足千人

二月二十五日

身心疲憊得董卓得到袁術西征的消息,頓時在朝堂上當場昏厥,此時的董卓要兵沒兵,要將沒將,幾乎快成了一個光桿司令了,如何應對袁術西征?難不成董卓親征嗎?

對,就是親征

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出征了,領兵三萬,三萬最精銳的西涼鐵騎,這一戰,董卓親自披掛上陣,為了表示決心,除了一個王芝外,所以女人都被董卓趕到郿塢看守

當然,董卓出征不可能不派心腹留守長安,畢竟長安才是董卓的根本,就算武關丟失了,也沒什么了不起了,最后經過多次商討,董卓絕對讓李儒留守長安,將所有兵權都交到了李儒手中,為了防止朝廷百官生亂,董卓任命王允輔助李儒處理國事,算是給了一個天大的恩惠。

而這一切,都是王允的女兒換來的.....

二月二十六日

得到董卓親征的消息,袁術絲毫不懼,反而大喜過望,下令各部兵馬放緩攻城速度,在董卓進入武關之前,不可攻下武關,當然,也不能讓武關完好無損,否則的話,到時候董卓大軍進入武關,袁術豈不是自討苦吃?

攻城,攻城,到處都是攻城

二月二十七日

身心疲憊的李傕,將各部將領全部招至永安縣府,而此時牛輔已處在彌留之際,隨時都有可能身死,看到如此情況,李傕知道不能再拖了,若是在拖下去,李傕的親家可就玩完了啊

軍事會議的過程,并沒有過多的波瀾,將領都已經非常清楚此時永安的情況,只能降當然,炸降還是真降,就沒有多少人清楚了,即使李傕本人,都沒有做好決定

在這一場軍事會議中,有一個年輕人很突出,那就是被譽為北地槍王的張繡,張繡有一幅俊朗的容顏,身高八尺,一走一動之間都可謂虎虎生風,當李傕提出投降之時,張繡反應最為ji烈,甚至聲稱要和城外的張頜決一死戰。

當然,張繡的話語,沒有人會當真,并且不少將領還嗤之以鼻,認為張繡和郭汜一樣,屬于一個不會動腦子的廢物,至于張繡真實的想法如何,怕是沒有人知道了。

總的來說,投降的決定,暫時統一了,只是這個遞交降書的人該是誰呢?李傕?不行,此時的李傕可是統兵大將,怎可身犯險境?

張濟?不行,張濟沒那口才...

張繡?不行,張繡性格太沖動....

樊稠?這個....樊稠雖然在武藝上沒有過人的成就,可口才確實不錯,而且還是西涼本地人,與在場諸將的關系都不錯,若樊稠前往,大部分將領都沒有意見,可問題是,萬一樊稠出了什么禍事,西涼軍的智囊也就沒了啊...

糾結,非常糾結,深思熟慮之后,李傕咬牙下令樊稠為使節出使城外天賜軍軍營,商討投降事宜,爭取為西涼軍奪取最大的利益。

樊稠并沒有反對,因為樊稠非常清楚,自己是最好的人選,除了樊稠外,根本沒有任何人可以擔任這個使命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