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三百七十七章 敕封群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七章 敕封群雄

第三百七十七章 敕封群雄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三月初四

神王劉泰率領三萬錦衣衛聯合左路軍顏良所部大勝呂布,十萬西涼軍士氣喪盡潰散而逃,陣前劉泰免呂布一死,讓呂布自行離去。此戰,北疆得到的好處無法計數,僅僅錦衣衛繳獲的戰馬就多大數萬匹,再加上董卓在司隸地區劫掠的財寶,可謂大獲豐收

萬車金銀滿載北回

其實劉泰還想繼續追擊董卓,但想到董卓有可能會狗急跳墻與北疆死磕,無奈之下只能放棄了這個美好的想法,畢竟此次劉泰的收獲已經非常大了,若再打下去,除了劫掠董卓西遷的百姓,其他得不到什么實際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若繼續西進,那要面對的就是屹立在關中數百年的函谷關

此戰中,顏良的功勞非常大,若不是顏良以奇謀打擊了呂布本部并州狼騎的士氣,或許劉泰就不會勝的如此輕松,起碼錦衣衛要死傷上萬以上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三月初六,聯盟攻破虎牢關,數十萬聯軍涌入司隸地區,而此戰中,虎牢關西涼軍統帥樊稠和張濟雙雙逃離,帶走的殘兵不到千人,虎牢關打的慘啊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三月初八,以袁紹為首的諸侯聯軍進入洛陽,而此時洛陽雖然有點破敗,但看上去依然雄壯輝煌,花費數百年建立的國度,其實一般?

不過可惜的是,洛陽已變為了一座空城,當初黃忠右路軍進入洛陽時,洛陽還有一點零星的百姓,不到萬余人,而這些留下來的百姓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一些身體殘疾或者本就是洛陽內以乞討為聲的乞丐。

黃忠并沒有將他們留下來繼續受罪,而是尊奉劉泰的王詔,帶著這些百姓們渡河前往河北,在河北,雖然不能保證他們都能衣食無憂的生活,但起碼不會死在亂戰中。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三月十日,司隸全境除弘農、河東、黑內三郡外,全部落入聯軍手中,而此時聯軍也在洛陽城內召開了盛大的會議,商討的內容就是繼續西進,還是就此收手?

攻打虎牢關,聯盟可謂損失慘重,接下來要面對的還有更為堅固的函谷關,這還不算,聯軍即將對付的不是被遺棄的虎牢關西涼軍,而是董卓的本部,此時董卓因大部分財寶被北疆劫掠,已臨近到了發瘋的程度,萬一把董卓逼急了和聯軍不死不休怎么辦?

劉泰劫掠西涼軍財寶的事情,在聯軍進入虎牢關后就已經知道了,而董卓的反應根本不用說,大發雷霆,雷霆震怒

當然,損失了財寶,起碼兵馬還在,為了不至于和北疆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死磕,董卓也只能將怒火轉移,而轉移的對象自然就是朝廷百官和漢獻帝,如果不是百官和漢獻帝在遷都時屢次為難董卓,這批財寶至于放在司隸那么久時間嗎?

如果不是放在后部輸送,劉泰怎會趁機將其劫掠?

怒大怒的董卓可不會去想什么朝廷百官,什么天子威儀,甚至傳言,因為錢財短缺,董卓甚至早先準備修繕長安皇宮的事情都擱下了,如今的董卓雖然有無數糧食,可問題是,董卓已經沒有錢了,沒有錢如何修建皇宮?

恩,強行征召百姓修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又有一個問題了,讓百姓出力修建,總要給糧食吃吧?總要給點工錢吧?董卓從哪里來?要董卓把僅剩的錢糧掏出來給這些百姓

董卓做不到

除了皇宮之外,董卓又遇到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沒有錢糧,就沒有能力打造足夠的軍用物資,沒有軍用物資,如何抵擋關東諸侯?難不成讓士卒們拿竹竿和聯盟打嘛?

無奈之下,對待關東聯軍的問題上,董卓只能妥協了,而且妥協的非常徹底,為了安撫關東諸侯,董卓一連數十道圣旨發出,求的就是關東諸侯能各自引兵退去

第一道圣旨,董卓是發給北疆的劉泰的,畢竟聯盟最大的后臺就是劉泰,而此戰中,劉泰得到的好處也是最大的,沒必要再和西涼軍過不去吧?

在圣旨中,董卓可謂極盡諂媚,希望劉泰能看在先帝劉宏的面子上饒劉協一命,下令諸侯引兵退去,這段話威脅的意思很重,如果劉泰還是不愿放過董卓,董卓不介意魚死網破,先把漢獻帝解決了,到時候罪責都在劉泰身上

當然,封賞是不能沒有的,為了能安撫劉泰,董卓再圣旨再次確定了劉泰等同于天子的出行禮儀,并且允許劉泰自稱為朕,龍袍從四爪升到五爪,即使面見天子,依然無需執行任何禮儀,甚至天子還要稱其為皇兄。

第二道圣旨,董卓是給袁紹的,袁紹身為盟主,自然極受董卓看重,這道圣旨的篇幅很大,就撿主要的內容說說吧。為了安撫袁紹,董卓給了袁紹一個大將軍的職位,位在三公之上,并且封為洛陽縣侯,整個河南地區都成了袁紹的封地,希望袁紹能適時收手。

而表面上送出圣旨的同時,董卓又給了袁紹一封道歉信,將殘忍殺害袁隗一門的罪責全部推倒麾下一員將領身上,同時送去的還有這個將領的頭顱

脫了kù子放屁,很明顯,董卓這個舉動有點多此一舉了,但畢竟心意到了,袁紹也好能下臺是不?再說殺了袁隗,對袁紹并不是沒有好處,如果袁隗在,袁氏的基業百分百要落到袁術手中,可若袁隗不在,袁紹就有可能

第三道圣旨,董卓是給曹操的,在聯軍中,曹操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說四十多萬聯軍,全部都是曹操的兩淮地區在養,如果曹操愿意退兵,那諸侯聯盟不散也得散。

對曹操的封賞,董卓給的非常重,圣旨中加封曹操為壽春縣侯,驃騎大將軍,位同三公,儀同大將軍,全權掌控兩淮地區軍政大權,實行任何政令都無需上奏朝廷

無冕之王

第四道圣旨,董卓是劉備的,諸侯聯盟中,劉備的實力排在第三,麾下丹陽兵的強大也有目共睹,不止丹陽兵,身為丹陽兵統帥的項飛和樊宏在此戰中的表現也非常突出,武力值不下趙云、張飛

對劉備的封賞,董卓給的也不低,圣旨中加封劉備為秣陵縣侯,車騎大將軍,儀同大將軍,正式將劉備的族譜納入漢室之中,使得劉備成為了真正的漢室皇親,并且還給了劉備一個皇叔的稱呼。

第五道圣旨,董卓是給孫堅的,孫堅此人的勇武不用多說,被譽為江東猛虎,麾下荊南兵在此戰中表現非常突出,甚至直追劉備的丹陽兵,擁有如此強大軍隊的孫堅,能不受董卓看重嗎?圣旨中,對孫堅的封賞也不一般,加封孫堅為長沙縣侯,鎮軍大將軍,金印紫綬,儀比三司

第六道圣旨,董卓是給袁術的,袁術乃袁氏正統嫡子,在袁氏中擁有非常高的信望,而袁氏的大本營就是南陽,南陽比鄰弘農、長安地區,為了安撫袁術,也為了使得袁氏爭奪家主之位更加精彩,圣旨中加封袁術為南陽縣侯,衛將軍,位亞三司,第二品。在將軍中次于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第七道圣旨,董卓是給臧洪的,臧洪是此次諸侯聯盟的發起者,董卓對其可謂恨之入骨,但問題是,臧洪的名望實在太崇高了,董卓就算想對付,目前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無奈之下,董卓只能安撫,而如何安撫?當然是高官厚祿了,給臧洪的圣旨中,加封臧洪為武平縣侯,征東將軍,名義上統領青、徐、豫、楊四州。不過問題是,臧洪有能力統領嗎?

第八道圣旨,董卓是給陶謙的,陶謙是個老好人,不會太過為難董卓,這是董卓非常清楚的,當然,就算陶謙是老好人,也不能不封賞吧?給陶謙的封賞也不錯,圣旨中加封陶謙為下邳縣侯,鎮東將軍,全權節制徐州軍政大權

第九道圣旨,董卓是給劉岱的,劉岱是漢室宗親,而且還是實權的宗親,在宗室中信望非常高,為了安撫劉岱,也為安撫整個宗親集團,董卓保留劉岱兗州牧的位置,加封劉岱為定陶縣侯,前將軍。

第十道圣旨,董卓是給青州牧韓馥的,韓馥不用多說,是袁氏的家臣也,看在袁氏的面子上,圣旨中加封韓馥為臨淄縣侯,后將軍。

恩,不過這里有個問題,如果不取消韓馥的青州牧位置,前面將青州劃給劉泰怎么算?這不是放劉泰的鴿子嗎?其實不然,董卓此舉就是為了遏制劉泰的發展,如果真把青州再送給劉泰,劉泰的勢力豈不是進入中原了?

第十一道圣旨,董卓是給孔侑的,孔侑是豫州牧,不但地處中原,還接臨荊州和司隸,不得不被董卓看重,豫州此時的情況雖然不好,但也是人口大州,最重要的是,豫州有好幾個郡都是曹操的地盤呢,為了鉗制曹操,董卓能不封賞嗎?

圣旨中加封孔侑為許昌顯侯,左將軍,位同上卿,賜金印紫綬,允許孔侑駐軍整合豫州。恩,這個意思更明顯,就是希望孔侑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去給曹操或者南陽的袁術添亂。

第十二道圣旨,加封山陽太守袁遺為昌邑侯,右將軍。

第十三道圣旨,加封濟北相鮑信為肥成侯,安西將軍。

第十四道圣旨,加封北海太守孔融為膠東侯,安東將軍。

第十五道圣旨,加封江夏太守王匡為平春侯,安南將軍。

第十六道圣旨,加封南郡太守張揚為當陽侯,安南將軍。

第十七道圣旨,加封陳郡張邈為扶樂侯,鎮軍將軍。

第十八道圣旨,加封東郡太守喬瑁為白馬侯,護軍將軍。

第十九道圣旨,加封廣陵太守張超為江都侯,輔國將軍。

除了聯軍諸侯的封賞,董卓并沒有忘記一些沒有參加聯盟諸侯,說實話,這些剩下來的諸侯更值得董卓招攬,畢竟聯軍諸侯注定是董卓的敵人,既然敵人多了,總要找幾個盟友吧?

為了擴張自己的實力,董卓第一時間把目光放到了荊州,丁原死后,荊州牧之位空懸,可以說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荊州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為了吃下荊北地區,董卓請下圣旨,封宗親劉表為荊州牧,襄陽顯侯,允許其全權節制荊州軍政大權。

當然,如今的荊州到處都是諸侯勢力,能不能吃的下,也看劉表自己的本事了,如果劉表能取下荊州,董卓自然會有好處,起碼劉表為了感覺董卓的恩德,不敢與西涼軍作對。

如果取不下荊州劉表的死活與董卓何干?

劉備算是董卓的第二十道圣旨,那第二十一道是誰?

第二十一道圣旨,董卓是發給西涼馬騰的,馬騰身為西平太守,麾下數萬西涼鐵騎,非常受董卓垂涎,而且最重要的是,馬騰名義上是董卓的屬下

為了能讓馬騰歸心,圣旨中,董卓加封馬騰為涼州牧,愧里侯,征西將軍,而此時馬騰不過一個西涼太守,突然得到這么大的賞賜,可謂手足無措了。

當然,安撫了馬騰后,董卓不能不讓人鉗制,畢竟涼州的潛力實在是太大了,萬一真的被馬騰全部納于治下,到時候反而會傷到董卓自己。

所以第二十二道圣旨,董卓是給馬騰的結義兄弟韓遂的,韓遂有大智,早年更是禍起金城席卷涼州乃至三輔地區,如此強大的潛力股,董卓能不看重嗎?為了收韓遂之心,董卓加封韓遂為杜陽侯,鎮西將軍,全權節制涼州兵權。

如此一來,涼州的格局就有點樸素迷離了,馬騰和韓遂,一人名義上主掌涼州大權,一人名義上主掌涼州兵權,若二人不和,涼州怕是又要戰火連綿啊。

第二十三道圣旨,董卓給的是漢中張魯,當年張衡身死,張魯上位成為漢中太守,割據漢中多年,而漢中臨近三輔,易守難攻,若是能拉攏張魯,董卓就可憑借漢中地區,將整個益州全部遏制圣旨中加封張魯為南鄉侯,中郎將

第二十四道圣旨,董卓是給劉焉和劉虞的,不過可惜的是,這道圣旨除了一點勉勵的話語,并沒有什么加封,或許是因為心存對劉泰的怨念吧,而益州此時已逐漸恢復生產,如果再給劉焉和劉虞大權,保不定將來董卓的大后方就會出現一個強敵。

第二十五道圣旨,董卓是給公孫度的,公孫度原本是鎮南將軍,圣旨中加封公孫度為征南將軍,名義上戒指益州和荊州,但問題是,公孫度有這個能力嗎?而且益州牧劉焉還是公孫度的老親家呢。

當然,除了征南將軍外,還有個一個侯封,什么侯?南昌侯,非常不錯的一個爵位,比之公孫度原來的關內侯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有了公孫度的封賞,自然不能忘記公孫瓚,當年公孫瓚麾下的白馬從義可謂響遍整個東北啊,甚至和在董卓的西涼鐵騎之上,董卓能不看重嗎?

第二十六道圣旨中,董卓加封公孫瓚為永壽鄉侯,白馬將軍,位同四鎮將軍。

二十六道圣旨,封邊天下諸侯,董卓這一連串的圣旨可謂真正的大手筆啊,而如董卓所料一般,諸侯們得到了這么大的好處,確實也有點想退了,畢竟討伐董卓的這幾月里,諸侯們損失慘重,如果不好好回去休整一下,怕是連走的機會都沒有了。

在大部分諸侯們的極力要求下,袁紹也只能答應諸侯回去重整兵馬,當然,名義上聯盟還是存在的,袁紹依然是盟主,此時的袁紹可不是一個小勢力了,不但擁有泰山郡、東莞郡、瑯邪郡、濟南郡,甚至還掌控著整個司隸地區。

雖然說袁紹的本土勢力和司隸相距太遠,但并不代表袁紹就會不要司隸啊,別忘記了,司隸境內的洛陽城還完好無損,那巍峨的皇宮,堅固的城防,周邊無數的良田,可是所有諸侯的夢想得到的啊,如果不是攝于袁紹的盟主權威,怕是為了爭奪洛陽,就會引起聯盟恐怖的大內戰。

董卓的目的達到了,諸侯聯盟在一段時間的商討后,終于開始逐漸散去,而董卓面臨的危機也迎刃而解,不過可惜的是,此時的洛陽已是袁紹的地盤,短時間內,董卓不好出兵,否則又會引起諸侯的聯合打擊

諸侯接連退去,可有幾人卻沒退,其中有青州牧韓馥、兗州牧劉岱、南陽太守袁術、兩淮之主曹操,揚州牧劉備。

這幾家勢力都是家大業大,短時間內也不會擔心后方出什么問題,而留在洛陽,自然也是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什么利益?洛陽的良田所屬權,恩,其實也有其他的原因

留下來的諸侯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著洛陽的良田土地,,畢竟如劉備、韓馥、曹操幾人的勢力都和洛陽有數個勢力相隔,就算拿到了也沒用。

劉備三人中,身為青州牧的韓馥最為糾結,此時的韓馥雖然升了官,封了侯,可韓馥卻沒有什么好心情,要怪還得怪董卓,當初董卓為了安撫劉泰,可把青州送給了劉泰,如今韓馥如果回去了,劉泰向韓馥討要青州怎么辦?

給吧韓馥又舍不得畢竟坐上那一方霸主的位置后,誰舍得放棄?

不給吧,韓馥想起劉泰麾下的百萬雄師,頓時膽戰心驚,心驚膽顫啊

糾結,太糾結了

新書:極道天穹求收藏

書號:2074764

簡介:

一步一步踏上人道巔峰

一步一步走上天道極境

一步一步登上大道神座

沒有最強,只有更強未來的世界,我來做主

武道等級:九星武、九星爵、九星公侯、九星王、九星神

(注:主頁下面有直通車)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