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三百七十四章 十日之內破虎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十日之內破虎牢!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十日之內破虎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

以袁紹為出了一封聯名信,希望劉寵能前來虎牢關登基稱帝,但問題是,這封信到陳王劉寵手上后,劉寵根本不屑一顧,而且還大罵諸侯們不仁不義,并且發誓此生絕對不會窺視天子之位,讓諸侯們死了這條心吧。()

得到這個消息的諸侯們頓時噎了,一個個心里都十分郁悶,這年頭,居然讓人當皇帝都有不愿意了,難不成世風日下,帝王寶座成了人人懼怕的牢籠了?還是怎么地?

諸侯們不相信,一個想當天子的藩王都找不到,可就在袁紹等人尋找新目標時,傳來了一個驚天噩耗,身在遷都途中的董卓,居然下令滅了袁隗在京師的所有族人,并且還讓人把袁隗一家子數百口的人頭懸掛在虎牢關上,得到消息的袁紹....傻了,愣了,吐血了....發誓要砍下董卓頭顱報叔父之仇

不止袁紹氣的吐血,袁術心里也不好受,畢竟想要上任族長之位,必須要上代族長的支持,此時袁隗一死,讓誰指定袁家下一代族長?這一刻,袁術仿佛看到了袁家即將內露an的場景,袁家是一個超級大族,各方勢力盤橫錯節,袁術雖然是嫡子,但并不代表百分百就能上位啊,昔年袁成不就是袁家的嫡長子嗎?不也是被趕到渤海孤零零的一個人

袁隗一族被滅,袁紹也沒什么心思立新帝了,這一刻,當為叔父袁隗報仇才是正事,其實一直以來,最看重袁紹的就是袁隗,對待袁紹猶如親子一般,袁隗在袁紹心中,更是重中之重,為了報袁隗之仇,袁紹當場下了死命令,十日之內必須攻破虎牢關

盟主既然下命令了,諸侯們敢不從嗎?畢竟袁紹是劉泰親自指定的盟主,手中還有劉泰親自打造的重國劍呢,當初袁紹上任盟主之時,就經過諸侯們的同意,只要有人敢違抗盟主或者諸侯眾議的人,重國劍皆可殺之比后世的尚方寶劍還恐怖

第一日,孫堅的荊南軍為先鋒,曹操、劉備等諸侯為其壓陣,喊殺聲震天動地,但虎牢關的防御實在太恐怖了,在損失了千余兵馬后,孫堅也只能無奈撤下陣來,畢竟無意義的死亡,不是孫堅希望看到的。

第二日,曹操的兩淮軍為先鋒,孫堅、劉備等諸侯為其壓陣,這一次夏侯惇和夏侯淵等曹門將領全部上陣,甚至身為諸侯之一的曹操都手持重民劍,坐在車架之上,指揮者士卒們作戰,不過可惜的是,曹操雖然使盡了渾身解數,但虎牢關固若金湯,又有十萬兵馬,糧草也不缺,曹操能如何?

第三日,劉備的三萬丹陽兵為先鋒,統兵大將為項飛和樊宏,這兩員大將顯現了超越夏侯淵與夏侯惇的超級武力,屢次沖上城頭,帶著麾下的丹陽士卒們,差一點就攻下了虎牢關,但在樊稠和張濟的反撲下,丹陽兵也只黯然退場。

第四日,身為盟主的袁紹終于忍不住了,麾下的五萬泰山兵在臧霸等多員戰將的統帥下,對虎牢關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此戰不但泰山兵參戰,素來與袁紹不和的袁術也親領兵馬上千助陣....

很可惜,第四戰聯盟還是敗退下來了,盟主袁紹在親自沖鋒陷陣的情況下,右臂中了一箭,傷勢非常嚴重,若不是士卒拼死保護,袁紹這一次還真要栽了,不過從此可以看出,袁紹對叔父袁隗的死,真的非常傷痛,否則以袁紹的性格,決然不可能親自上場。

君辱臣死,雖然袁紹不是諸侯們的君主,但此時袁紹畢竟是聯盟的盟主吧?連盟主都身受重傷,諸侯們還有臉保持沉默嗎?即使臧洪等一直以明哲保身為首要的散露an諸侯們,一個個也是領命攻打虎牢關,畢竟此戰關乎所有諸侯的顏面,如果四十多萬諸侯聯軍,真的被虎牢關死死的困住了腳步,哪個諸侯有臉面見天下人?

第五日,以臧洪為首,喬帽、張邈、張超四大諸侯選出軍中最精銳的將士,聯合攻打虎牢關,當然,僅僅選擇精銳還是不夠的,臧洪為了鼓舞士氣,頒布了一系列的封賞,其中能有將士在大戰中砍傷敵軍大將者,最低也可以獲得百斤黃金,良田百畝的重賞,至于高則,比如殺了樊稠什么的,那就是天文數字了,即使頒布獎賞的臧洪,都感覺有點牙疼。()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數萬為了獎賞而士氣滔天的將士們,在一聲號角下,瘋狂的攻打虎牢關,凡是踏上城頭者,無一例外都在尋找西涼戰將的所在,在西涼戰將錯愕不及的情況下,短短片刻就有數員戰將身死,甚至身為統兵大將的樊稠也身受重傷,同為大將的張濟也好不到哪里去,若不是有侄子張繡的舍命相救,張濟和樊稠都要去見閻王。

經過這一次瘋狂的攻殺,抵御諸侯長達半月之久的虎牢關終于出現了敗象,因攻城的聯軍將士不要命的摸樣,西涼軍將士心里也開始恐懼了,對軍人來說,恐懼是一種莫大的恥辱,但這個時代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被強迫入伍的,如果一直勝利還罷,稍有挫折,那后果就是難以想象的。

臧洪率領的聯軍雖然沒有攻克虎牢關,但所立下的功勞卻是有目共睹的,如此精銳的軍隊,即使袁紹等人都眼紅不已,當然,諸侯們暫時還沒有各自內斗的想法,此時最關鍵的就是打破虎牢關,解決還在董卓手中的天子和朝廷百官。

第六日,這次出場的兵馬有點混露an,其中有濟北相鮑信的兵馬,有江夏太守王匡的兵馬,還有南郡太守張揚的兵馬,不止這些,除了天賜軍外,前幾日沒有參戰的諸侯全部組成了聯軍,這些聯軍個個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人數只有一萬五千,為了能讓這些精銳盡最大的努力,袁紹以諸侯盟主的名義,下達了一系列封賞,封賞之厚,遠遠超過臧洪等第五日組成的小團體。

結果很明顯,一萬五千精銳爆發的力量是非常恐怖的,在關頭上幾乎打的西涼軍士卒們哭爹喊娘,甚至屢次攻入關內,但在臨時受命的小將張繡統帥下,虎牢關還是險險的保住了,此時虎牢關內能作戰的士卒已不足三萬人,其中七萬多人或死或傷,完全沒有了戰力,以樊稠為首的西涼戰將已經開始主張撤退了,畢竟誰都不想死,眼看都要守不住了,如果再傻傻的守下去,到時候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過就在樊稠等戰將想要撤退時,洛陽傳來了一道密信,這封密信是董卓親手寫的,內容很簡單,要求樊稠和張濟死守虎牢關,若虎牢關丟失,那所有戰將在長安的家人....都見閻王去吧。

死命令,看來董卓已經拋棄了這十萬西涼精銳,否則也不可能下達這種命令,董卓也無奈啊,如果董卓能狠心點,不論后果如何,強行驅逐百姓前往長安的話,時間或許會縮短很多,但董卓不敢,因為這批遷入三輔的百姓,乃是董卓將來卷土重來的根本,如果死的太多了,那董卓這一生還有機會再次入主中原?

在董卓的驅趕下,遷徙入長安的百姓已經非常多,其中臨近函谷關的谷城、河yin、新城、陸混等縣幾乎可以說是千里無人煙,全部被趕入了關內,安置在弘農郡的各大縣城,弘農郡本就沒有遭受過黃巾賊的洗劫,非常繁華,如今百姓大規模入內,頓時將弘農郡的人口推上了歷史的高峰。

不過百姓的遷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雖然臨近函谷關的百姓都入內了,可洛陽地區,包括洛陽周邊縣城的百姓還在半途中啊,這些百姓數量將近兩百多萬,規模非常大,占據了所有遷徙關內人口的八成以上,也是董卓的根本所在,如果全部遷徙入關內,最少還要十天時間。

可問題是,虎牢關還能守得住十天嗎?樊稠沒有信心,張濟也沒有信心,但在關破家亡的bi迫下,樊稠和張濟沒有任何選擇,雖然恨董卓的無情,但二人也明白董卓的無奈,此時爭取的就是時間

就在虎牢關戰役如火如荼時,河內郡武德縣的天賜軍終于動了,在劉泰的王詔下,大軍分為三路,一路以黃忠為主,沿黃河逆流而上乘坐水師戰船,進入河南平縣,直取洛陽,爭取在董卓燒壞洛陽前,搶下洛陽城,洛陽城的修建花費了東漢上百年時間,期間不斷的修繕和改造,可以說是東漢百姓的精華所在,劉泰絕對不允許洛陽毀在董卓手中。

第二路以顏良為主將,同樣沿黃河逆流而上,進入河yin地區,在函谷關東面的關道上設伏,爭取半路截擊,將董卓軍后部所有財物全部留下,為了保護這些財物,董卓在后方可留下了十萬西涼鐵騎,當然,劉泰不是要顏良去拼命,只要斬斷了董卓前后兩軍的聯系,西涼軍留下的后部,就是劉泰麾下錦衣軍的事情了。

其實劉泰對西遷的百姓還是有想法的,畢竟這批百姓的數量高達兩百萬,歷來看重百姓的劉泰,不可能不眼紅,但劉泰不能沖動,如果真的把這批百姓全部搶下來了,到時候董卓非和北疆拼命不可,北疆雖然強大,但防線實在是太長了,萬一董卓來一個打一炮就走的策略,那北疆還不被玩死?

搶走了財物,其實也會惹怒董卓,畢竟這批天文數字的財物乃是董卓將來席卷重來的根本所在,如果全部被劉泰搶了,那董卓的處境就會有點悲慘了,當然,劉泰看重的只是財物,董卓搶走的糧草,劉泰分文不取,畢竟這些糧草不但是西涼軍的口糧,還是兩百萬百姓未來安定下來前的口糧,劉泰不能做事太絕,萬一搶走了所有糧食,那....罪虐可就大了。

而留下糧食,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董卓因財物被奪而發飆的可能,畢竟如果財物和糧草都沒了,董卓還有必要玩這盤爭霸天下的游戲嗎?直接抹脖子來的痛快,雖然...董卓極有可能舍不得死。

其實就算劉泰想要搶糧食也不大現實,畢竟這批糧草的數量實在是太大了,就算十萬天賜軍一起運,都要運上半月之久,之所以董卓能運走這些糧食,憑的還是無數隨同遷徙的百姓啊,而這批糧食之所以有這么大的規模,原因就是包含了整個司隸所有門閥士族的庫存,大家都知道,歷史中小門閥出身的魯肅,家中都有兩屯存量,而如同魯肅這般的小門閥,在洛陽連抬頭的資格都沒有,糧食可是門閥士族最看重的物資啊....

第三路大軍以劉泰為首,清一色的錦衣衛,從武德縣逆流而上進入偃師,這支部隊最重要的人物,自然是為了殲滅董卓后部的十萬兵馬,雖然這十萬人號稱西涼鐵騎,但其實大部分都是河東人,戰力沒有純種的西涼鐵騎夸張,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后部十萬西涼兵有呂布親自統帥,隨同的還有呂布的八千并州狼騎,這是錦衣衛的勁敵,而呂布更是劉泰必須要打敗的對手之一。

天下第一...即使劉泰也不能輕易無視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三月初三,虎牢關期限戰第六天,黃忠統帥的三萬天賜軍進入平縣,一路南下,百里無人煙,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看上去仿佛遭受過大屠殺一般,不過平縣縣城內的百姓尸體卻不多,看上去好像大部分百姓在董卓的威bi下都遷徙了,其中那些尸體,想來就是傳說中的釘子戶吧。

進入平縣后,黃忠大軍馬不停蹄趕往洛陽,沿路看到的情況可謂慘不忍睹,原本人口稠密,繁華無比的司州,此時可謂是人間鬼域,沒有一個人,連一只ji都找到,撤退的太徹底了...

踏上黃河南岸的第二日,黃忠終于來到了洛陽城下,洛陽城對黃忠來說不陌生,幾年前,黃忠還在洛陽的朝堂上和關羽演了一場好戲,大臭當時權傾朝野的袁隗,不過此時已物是人非,袁隗滿門被誅,昔日的輝煌早已一去不復返。

進入洛陽后,黃忠還能看到零星的百姓,在皇宮周圍,甚至還有西涼軍士卒在瘋狂的進行著慘無人道的屠殺,看到這個慘景,黃忠沒有絲毫猶豫,指使麾下士卒進入皇宮將所有斷后的西涼軍全部砍殺,從西涼軍留下的戰將口中知道,這些西涼軍乃是為了將百姓全部遷徙走后,聽從董卓的命令燒毀洛陽的,可天賜軍來得及時,洛陽并沒有毀于大火之中。

當然,就算沒有直接燒掉,洛陽的情況也非常糟糕,大部分宮室都被糟蹋的不成樣子,其中成片成片的民房因為處理不當而被大火燒毀,造成這些的,全部歸功于西涼軍,董卓要求西涼軍在關東軍打破虎牢關后再發火燒洛陽,如此一來,關東軍即使趕到了洛陽,也根本救不了火了,眼睜睜的看著大漢兩百萬精粹聚集的洛陽毀在眼前,這是對自喻為漢室忠臣最大的諷刺。

這一次前來洛陽,黃忠接受的任務可不是占領洛陽,洛陽乃天子,深受天下人矚目,若是洛陽毀了還罷,若沒有毀掉,所有諸侯都會想著洛陽城,此時董卓已敗,北疆很快就會成為諸侯的焦點,劉泰短時間內還不希望和諸侯開戰,自然不會去占領洛陽。

既然不是占領洛陽,那黃忠的任務是什么?為一塊石頭讓天下人都瘋狂的石頭玉璽大漢傳國玉璽象征天子權柄的圣物,而這個玉璽的下落,劉泰也告訴了黃忠,在皇宮內某一個井內,隨同的還有一具尸體,大致的,劉泰也只知道這些了,畢竟劉泰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全部都知道。

不過就算這點資料,也足夠黃忠尋找的了,井嘛,皇宮雖然大,但能稱為井的不多,也就那幾十口而已,將西涼軍全部斬殺后,黃忠第一時間命令隨行而來的錦衣衛特種部隊尋找玉璽的下落,玉璽乃是重中之重,不可能讓普通士卒去尋找,萬一出了奸細,那麻煩可就大了。

其實在袁紹等人斬殺宦官時,傳國玉璽已經在兵荒馬露an中丟失了,而扶持獻帝登基后了,為了彌補傳國玉璽的空缺,董卓私自命人打造了一個,雖然是假的,但也能以假露an真,起碼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人發現這個情況。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尋找了一個晚上后,錦衣衛特種部隊終于找到了丟失在井中的傳國玉璽,這塊傳國玉璽事關重大,未免出什么紕漏,黃忠第一時間讓人護送特種部隊回到黃河北岸,特種部隊的人數不多,只有一百多人,在這兵荒馬露an的年代,應該不會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請大家支持我們!CtrlD收藏!!!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