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德的那些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德的那些事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德的那些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


武德縣

武德縣地處黃河北岸,秦始皇二十八年置,乃是一座小縣城,城內戶口不過數千,不過此時這座城卻很熱鬧,因為一排排身著天賜軍軍服的兵士緩緩走入武德縣內,這支天賜軍大部分都是步卒,騎兵只在三分之一左右,而且騎兵的穿著也很怪異,看上去五顏六色的,如果有明眼人在此,肯定能認出這支騎兵部隊的來歷非常不一般

在北疆,士卒的鎧甲分為三色甲胄,紅色代表步卒,黑色代表騎兵,藍色代表水師,而能有資格身著五色魚鱗甲的只有錦衣衛錦衣衛作戰部隊,又稱錦衣軍,劉泰的隨身部曲乃是北疆最精銳的一支軍隊,錦衣軍所有士卒幾乎都是每支軍隊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存在,數量不多,一直保持在三萬人。

而從北疆政權成立以來,錦衣軍從未離開過劉泰,如此說來,劉泰此時也在武德縣中?前些時日,劉泰不時當眾表示,不會南下討伐董卓嗎?為什么此時又出現在這里?難不成身為神王的劉泰,還會出爾反爾?

以劉泰耐不住寂寞的性格絕對不可能會留在華城,坐看諸侯討董如此盛事,之所以拒絕臧洪的邀請,劉泰也是無奈,畢竟劉泰的身份太敏感了,如果劉泰率軍南下,那諸侯們還會按劇本走嗎?到時候怕是一個個都會出工不出力,征討董卓的戰役,完全變成北疆的獨臺戲,這可不是劉泰希望看到的事情。

而此時劉泰率軍南下駐扎在武德縣,就是為了檢漏,武德縣地處黃河北岸,比鄰敖倉,只要過了黃河,就可大軍直取敖倉屯糧之地,到時候西涼軍糧草一失,定會軍心大亂,當然,目前來看,劉泰還沒有直接摧毀董卓的意思,此次南下,劉泰想要奪取的不是糧草,乃是董卓遷都時,隨軍押解的巨額錢糧。

據歷史記載,董卓西遷長安之時,那錢糧的數量幾乎是數之不盡,洛陽、包括洛陽周邊的門閥士族所有資產,全部被董卓劫掠一空,為了保證將來西涼軍反攻的物資,董卓甚至把目光放入了東漢歷代帝王的陵墓中,僅僅從陵墓中盜取的財寶,就有數千車之多,這還只是一些珍貴物品,普通的銅錢、銀器什么的,西涼軍根本不放在眼中,如此恐怖的天文數字,劉泰能不眼紅嗎?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韙,劉泰也要南下抄了董卓的家

武德縣,縣丞府

縣丞府看上去有點寒酸,甚至可以說破爛,武德縣雖然是一個小縣,但人流量也很大,常駐的商客,經常能把城內的客棧注滿,每年所收的稅錢在河內郡也能排進前五,應該算是一個繁華的縣城了,可縣丞府又怎會如此寒酸?

其實這主要還是當地縣丞的原因,這個縣丞姓王,全名叫做王成,所屬的王氏門閥,在河內也算是大族,這個王成啊,有一個很讓劉泰喜歡的地方,那就是非常節儉,恩,其實節儉也等同清廉了,武德地處黃河北岸,常年會有點天災什么的,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洪水,為了加固堤壩,王成把所有的積蓄都放在了修理河道上,在百姓中的口碑非常好。

本來劉泰知道這件事后,還想好好提拔這個王成,畢竟在這個時代,能真正為百姓著想的官員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可這個王成年紀不大,但偏偏就是個倔脾氣,不論誰做工作,就是不肯離開武德縣,還說除非武德縣被洪水沖沒了,否則就一輩子待在武德縣

天下奇人異事無奇不有,劉泰也算遇上了一個絕的,無奈之下,也只能從了這個縣丞的意思,畢竟王成也是戀土嘛,這種人在五千年華夏歷史中非常多,只要能為當地百姓做好事,也就隨他去了,不過近,劉泰從錦衣衛那得到一個消息,這個王縣丞有點問題

什么問題?這個王成所屬的宗族乃是泰山王閥的分支,而且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分支,泰山門閥跟劉泰沒有關系,可這個門閥中的代表人物,劉泰確是非常看重啊,若不是劉泰插手,歷史上河內太守的寶座,還是這個人呢。

恩,說到這里,想來大家也明白了,這個王閥的代表人物,就是現今的江夏太守王匡,王匡在歷史中記載的筆墨不多,最重要的就是十八路諸侯之后因敗于董卓,逃回鄉里時,被胡母班的親屬聯合曹操所殺,所屬的勢力也被各方勢力搶占,算是比較可憐的一類人了。

此時的王匡還在虎牢關外,怎么可能和王成聯系上?難不成對河內郡還有什么圖謀?開玩笑借王匡十個膽子,王匡都不敢對劉泰的地盤有非分之想,當兩個勢力之間,相差實在無法度量的時候,弱的勢力,只會逃避對立,絕對不敢故意挑起事端。

恩,既然王匡不敢對河內郡有想法,為什么又要和王成眉來眼去的?難不成不知道王成是武德縣縣丞嗎?而武德縣又地處黃河北岸連接河南尹的要地,非常受北疆看重,這不是讓人誤會嗎?

劉泰從錦衣衛那兒知道,其實王匡之所以要聯系上王成,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將武德縣周邊的地皮買下安置泰山王閥成員,如今中原眼看就要亂成一鍋粥了,地處中原的門閥成員,若不好好安置,到時候死都不知道這么死的。

而武德縣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因人口稀少,周邊的空地也非常多,若有足夠的關系,就可以買下一大片土地,恩,或許有人會疑惑,北疆不是實行個人土地所有限額嗎,王匡又怎會不知道?其實這個土地限額還是有很多漏洞可以鉆的,比如一戶人家最多只能有五十畝土地耕種,而王閥又有多少人口?若一戶一戶拆開來算,起碼能買下數萬畝土地

變相的將土地納為私有,但北疆目前并沒有想出更好的應對方法,因為土地本就是百姓的命根子,北疆總不可能把分封給百姓的私有土地,也變成官府所有吧,這樣是不是有點太不人道了?而且會造成一系列的嚴重后果。

其實如王閥這種例子的不少,甚至說很多,如今天下大亂在即,一些個門閥士族,為了保證家族的延續,都會考慮將一些重要人物安置在和平安定的北疆,眾所周知,在北疆,門閥士族,甚至商戶,雖然不能占據大片土地為私有,也不能擁有私兵,但卻非常安全,天賜神軍甲天下,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其實這些人來到北疆,都會受到宗族的專門吩咐,不可輕易生事,如此一來,不但給北疆帶來的一批上層的消費人物,還能繁榮北疆的經濟,這一點,北疆是看的非常清楚的,所以對門閥士族的行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在哪個政權下沒有弊端存在?劉泰雖然是后來人,但也不可能把一切都處理好啊。

府衙內,劉泰手拿一封戰報坐在位,其下的乃是郭嘉、戲志才、東方絕等人,其中甚至并州大將黃忠都在列,不止黃忠,關羽和顏良等等北疆戰將,幾乎全部在場,這些大將都是常年來駐守邊疆的核心人物,這次居然被劉泰召集在了一起,可見劉泰對司隸戰局的看重,恩也可以說對董卓即將帶走的天文財富看重,在亂世時,錢糧顯現的格外重要,若剝奪了董卓這一批錢糧,將來天賜軍入主三輔、西涼地區,或許就會容易上無數倍啊。

“恩,大家說說吧,如今諸侯們都已會聚在虎牢關外,董卓和呂布的二十五萬西涼鐵騎也在趕往虎牢關的路上,最多明日清晨就可到達虎牢關,屆時雙方數十萬大軍便會展開會戰,我北疆該處在什么立場?”雖然清楚北疆不可能直接參戰,但劉泰還想看看麾下部曲的看法,畢竟亂世來臨了,在場的很多人,將來都會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如果沒有能力,到時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眾人紛紛面面相覷,不明白劉泰到底什么意思,前面說不打,現在又帶著十數萬大軍前來武德縣,甚至錦衣軍都帶出來了,可說打吧,這武德縣遠在虎牢關數百里之外,怎么也不可能波及到此地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時已是二月中旬,再過十多天就是劉泰大婚了,劉泰這個時候南下,難不成想放天下人的鴿子?要知道,如今在華城聚集,前來參加劉泰大婚的門閥士族,漢室藩王們幾乎都將華城都快擠滿了,就為了目睹大婚的盛事,可身為主人公的劉泰,居然這么不負責的跑路了,如何與天下人交代?難不成劉泰還會分身術不成?

“主公啊,言虎牢關大戰之前,末將有一疑問,還望主公能告之。”黃忠身為劉泰最老的戰將,也是北疆名聲最顯的將領,有些問題別人不敢聞,但黃忠卻沒這個顧忌,只見黃忠坐在軟榻上,對著劉泰拱手問道。

雖然劉泰已經正式為王了,但麾下親近官員,劉泰還是提倡稱自己為主公的,畢竟什么王上,王爺的,顯得太過生分了,仿佛雙方之間隔了一條深不見底的深淵一般。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