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東猛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東猛虎

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東猛虎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

共1頁,當前為第1頁

品書網(第三更,泣血求訂閱)

公元87年,漢平四年,二月初,備受天下關注的四大諸侯紛紛開始大動作,除了諸侯王劉泰率兵北上抗敵外,其余三家看上去都不甘寂寞了,比如兩淮地區的曹操公開新組建的兩萬水師,大將為鄱陽湖水盜甘云,這一點沒有什么好稀奇的,自古英雄出草莽嗎。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曹操居然把新兵們拉到了鄱陽湖周邊練水Xing,這不是在吳侯劉備腦袋上動土嗎?

公元87年,漢平四年,二月旬,揚州牧、吳侯劉備在秣陵舉行軍演,下令新組建的水師新兵到鄱陽湖熟悉水Xing,好為戰船打造完畢后,盡快的提升戰力,而這一次水師的主帥沒有一點意外的落到了眾望所歸的項飛頭上,不過有點讓人無語,或者說針對曹操的是,這支水師新兵的駐扎地就在曹操水師的兩對面,看上去有點針鋒相對的意外。

曹操在鄱陽湖練兵,劉備自然心十分惱火,但現在同時大漢官僚,鄱陽湖不是劉備一個人的,劉備也不能多說什么,只能以這種方式,針對曹操的舉動,好讓曹操能盡早的知難而退。

南方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暫時轉到河東這邊來,河東的動靜比較大,因為董卓的胃口很大,非常大,身為區區一個太守,董卓居然敢下令招募十萬兵勇,使得整個河東地區怨聲載道,數萬老弱婦孺因反抗董卓的暴,不想讓自家青壯入伍,被董卓殺的殺,抓的抓,情況比黃巾之亂時還混亂,讓人意外的是,本來應該主持公道的河東衛閥居然沒有一點意見,并且還出資贊助董卓擴軍。

十萬兵勇招募完畢后,董卓直接派一萬西涼鐵騎,將這些新兵送往隴西操練,河東就在洛陽邊上,董卓的這番舉動,自然會觸動靈帝的神經,在董卓招募的新兵剛剛離開河東時,朝廷的圣旨就傳到河東了,要求董卓給一個解釋,否則就拿董卓問罪。

董卓是個精明的人,一直以來都和十常侍有聯系,為了擺平這件事,董卓不惜拿出無數奇珍異寶讓人送到洛陽交到十常侍手,再借十常侍之手送給漢靈帝,意思很明顯,這件事情要用錢來擺平。

靈帝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在董卓送來無數錢糧后,居然真的就不聞不問了,此時朝廷上自袁隗離去后,本就比較冷清,靈帝不說,何進閉口不言,誰還敢說廢話?不過值得讓人深究的是,靈帝將這些錢糧放入西園后,不到數天就全部取了出來,并且調集工匠,開始打造兵器鎧甲,看上去有大動作了啊。

公元87年,漢平四年,二月底,靈帝在崇德殿封賞剛剛從雍涼回師的孫堅為烏程侯,破虜將軍,長沙太守兼領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一瞬間孫堅便從普通的軍閥成為荊南大諸侯漢靈帝好大的手筆啊

孫堅之所以現在才回來,主要的原因是雍涼地區叛亂時生,為了盡可能的安撫當地百姓,孫堅被原車騎將軍張溫留在了武都,隨時監視各方的動向,不成想,這一留就留了一年多時間。

這次孫堅之所以回來,并且得到這么大的封賞,最大的功勞還是在身為太尉的張溫身上,張溫見雍涼戰事已徹底平息,戰功卓越的孫堅居然還未得到什么封賞,怎么說的過去?畢竟在西征時,孫堅還是張溫的副將呢。

有孫堅的請求,又有昔日南陽權貴門閥的進言,漢靈帝也知道托不下去了,不過漢靈帝本就沒想過要托,只是一直沒有好的借口把孫堅撤回來罷了,孫堅對漢庭的忠誠,漢靈帝也是明白的,這幾年來,孫堅遠離家鄉,為大漢王朝南征北戰,身經數百次戰役,功勞僅次于曹操和劉備,如果不封賞,怎么也說不過去是吧?

其實荊南地區,封賞給孫堅也算不了什么,畢竟荊南地區接臨武陵蠻,人口也不是很大,除了一個長沙郡,可謂是真正的蠻夷之地。

對靈帝的封賞,孫堅非常滿意,畢竟長沙是孫堅的第二家鄉嘛,揚州被劉備霸占,目前來看是不可能了,除了荊南還有哪里?孫堅在朝廷上謝過靈帝后,便帶著數千部曲南下展開新的征途了。

靈帝的封賞,孫堅高興,一些被救過的門閥士族高興,但有一個人不高興,那就是丁原雖然說荊南乃是不毛之地,但也有四個大郡不是?若抽兵丁組建部曲,起碼能湊出個五六萬人,靈帝這么隨手的一個封賞,可把丁原心疼壞了。

不過有時候身為臣子就是這么無奈,丁原對漢靈帝的效忠,那是沒有多少人能比的,既然是漢靈帝的意思,沒辦法,除了造反,也只能讓地盤了,偌大的一個荊州之地,卻分成了兩塊,身為荊州牧的丁原,還真是夠悲劇的。

對丁原悲劇,喜氣洋洋的孫堅自然不會察覺什么,在孫堅看來,有漢靈帝的圣旨在手,丁原就算再不情愿,也要把荊南讓出來,不過孫堅心還有一點遺憾,如果是荊北,那就更完美了啊

南陽宛城、城外孫堅軍臨時軍營。

“主公,這是宛城各大門閥士族送給主公當年的謝禮。”程普手拿著賬本,一臉笑呵呵的走入孫堅軍大帳,還未見到孫堅本人,就大聲嚷嚷道。

抬頭一看,程普突然看到有一位看上去十三四歲,虎頭虎腦的少年郎,手擦拭著精光閃閃的長槍,好整以暇的坐在營帳內,仔細一看,這位少年郎不正是孫堅的長子孫策嗎?孫策怎會在軍?

“程普見過少主”身為孫堅的長子,素來以勇武立名的孫策自然受的了程普一拜,只見程普恭恭敬敬的對著孫策拜道。

“啊?程叔叔,你來了啊?”孫策方才一直在專心致志的擦拭著兵器,程普入內,孫策自然看到了,不過并沒有說什么,待得程普行禮后,一臉謙虛的站起身來迎向程普。

“少主,主公可在內否?”看到孫策雖然長得虎頭虎腦,但卻頗有一代雄主之風,程普非常高興,孫策的那點小把戲還瞞得過程普嗎?不過程普也不介意,在孫氏家族,孫策是孫堅最好的繼承人。

“在內更易呢。”孫策點了點頭,對著程普笑著說道,營帳雖然是普通的營帳,但卻有內外之風,間以一道簾帳隔開,畢竟身為主公的孫堅,也要有的嘛。

“德謀來了啊,坐,先坐吧。”孫策剛剛話落,從內帳走出一位身穿便衣的大漢,大漢自然是孫堅,去了鎧甲后,孫堅看上去居然還有點秀啊,江南多才子,果然不假。

“末將見過主公”程普突然看到孫堅嘴邊居然有點紅印,頓時老臉一紅,想到在簾帳內,或許還另有其人吧,看來現在前來,實在是不是時候啊。

“恩,快來坐下,,德謀前來找堅所為何事?”孫堅看到孫策連連對自己撇嘴,頓時神情一僵,微微抹了抹嘴唇,笑容尷尬的說道。

今天孫堅非常開心,因為不止自己最愛的長子來了,隨同的還有孫堅的夫人吳氏,吳氏可是一個大美人啊,否則也生不出孫尚香這般的弓腰姬,將劉備迷得神魂顛倒的。

常年行軍打仗,沒有幾個男人受得了,孫堅也是男人,而且還是一位血氣方剛的大英雄,或許孫堅是一個少有的鐘情者吧,這兩年來,一直都忍著沒有碰過什么女人,今天吳氏一來,頓時點燃了孫堅的Xing火,也不搭理簾帳外的長子了,直接抱著吳氏進入的后簾

“主公,這是剛剛統計好的賬冊,宛城內的門閥們為感謝主公當年的救命之恩,送給了主公上萬車糧食和數百車金銀銅錢啊”程普點了點頭,一臉笑意的對著孫堅說道,仿佛已經忘記了方才孫堅不雅的情況。

“哦?”孫堅眉頭一跳,接過程普送上來的賬冊,仔細的翻起來,越翻,臉色就越加歡喜,身為將領,誰見到錢糧不喜歡?常年在前線作戰,軍糧草經常會不足,那種餓肚子的感覺可不好受。

“南陽之地不愧為我大漢帝鄉啊,有了這批錢糧,到了荊南后,就不怕沒有招募新軍的軍資了。”孫堅嘴角含著濃濃的笑意,看了一眼孫策,再看著程普說道。

“主公想募兵?”程普愣了愣,孫堅的這個想法還是第一次提出,也不怪程普意外了,畢竟擴軍一事,很容易會觸動到洛陽的皇室。

“當然”孫堅不假思索的應聲道:“如今天下各大諸侯都蠢蠢欲動,如果沒有地盤還罷了,陛下既然把荊南交給本將軍打理,本將軍自然要做出一番成績來,德謀想想,我從江東帶來的子弟兵如今還剩多少?若是不擴軍,將來如何治理偌大的荊南四郡?”

“恩,爹爹遺漏了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先把武陵蠻平定了,武陵蠻乃是我大漢的毒瘤,時常下山劫掠鄉里,若是能平定武陵蠻,爹爹的官位定會扶搖直”一旁的孫策耐不住寂寞出聲說道,在孫策的話語可以聽出,武陵蠻根本不放在孫策眼,小小孩子,居然有如此氣魄,不愧將來被譽為江東小霸王。

“武陵蠻?”孫堅瞇著眼睛笑了笑,看上去有點不以為意,或許孫堅有更大的野心,這個野心在哪?難不成孫堅想平定山越或者南蠻?

“對了,少主今天怎會前來軍營,難不成吳郡生了什么事嗎?”程普突然提出一個疑問道,吳郡乃是孫氏家族和所有將士家眷的所在,萬萬不可出絲毫差錯,否則到時候就麻煩了。

“沒有什么大事,只是劉備那小兒在吳郡大肆募兵,甚至在我孫家抓兵丁,策兒看不下去,當眾將這些郡兵扔了出去,現今不是來這里避禍了嗎?”孫堅笑了笑,雖然看上去有點責怪的意思,但眼神卻非常驕傲,十一二歲的孩子,能將十幾個郡兵解決,還不能說明孫策的本事嗎?

“那劉備會不會為難我等的家小?”程普皺了皺眉頭,有點不安,繼續說道:“這劉備起于微末,占據大漢宗親之名,野心甚大,實乃匪盜是也,若不是陛下寵幸,他怎有資格被封為吳侯?”

“呵劉玄德雖有十數萬兵甲,不過是賊匪之徒罷了,堅最恨的是,丹陽郡居然落到了劉玄德手,丹陽郡可是步卒最好的兵源所在地啊。”孫堅面色有點怒氣,確實,江東是孫堅的老家,若不是被劉備占去,或許江東就會封給孫堅。

“哎多說無益,罷了,恩,德謀啊,這一次前往襄陽,你要帶人前往襄陽城訂購一批軍械,以丁建陽的氣度,理應不會為難我等。”搖了搖頭,孫堅知道再牢Sao也沒什么意義,還不如避而不談。

“諾”程普對著孫堅拱手一禮,并沒有什么意見,既然要擴軍,當其沖的自然是兵器鎧甲,荊州打造的兵器鎧甲,質量沒有襄陽好,自然要在襄陽訂購,反正目前孫堅軍不缺錢糧是吧?

作品《大漢雄師》文字章節由自網絡收集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作品本身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閱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確有與法律抵觸之處,以及屬于色情小說和成人小說,可向舉報,如因而由此導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后果,均不負任何責任。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