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江東霸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江東霸主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江東霸主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第四卷崢嶸歲月(第二更,求收藏)

.org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大漢雄師第四卷崢嶸歲月(第二更,求收藏)

(去讀書)(第二更,求收藏)

公元184年,漢光和六年,八月十五,南皮城破,北疆俘虜黃巾軍八萬多人,程遠志戰死,冀州黃巾軍除了攻打魏郡的十多萬兵馬外,短短半月時間,徹底被掃清,從此也可以看出,黃巾軍的戰力確實不堪入目。

但問題是,既然黃巾軍這么水了,統帥數十萬精銳的三路大軍,為何連連敗北?難不成大漢僅剩的精銳軍隊,也變成了水貨嗎?

不然,其實除盧植的西路軍敗的凄慘外,皇甫嵩和朱儁的兩路大軍損失并不大,皇甫嵩如今更在藍田與函谷關的董卓形成掎角之勢,將張角的賊軍死死的壓制在函谷關之外,若無二路軍壓制,怕是張角早就率軍打入司隸了。

而朱儁雖然敗報連連,但全因軍糧的不足上,畢竟如今洛陽被封鎖,日夜遭受戰火,而豫州線的陳王自己糧草都不夠,怎會給朱儁送去?至于中原和揚州...果斷無視吧,這些地方還都是黃巾軍的地盤。

在這樣無奈的情況下,朱儁只能自力更生,邊打邊籌集糧草,算是古今少有了,不過好在的是,自從黃巾軍徹底敗壞后,士族門閥的心再次歸到大漢身上,朱儁大軍所過之處,一般都會得到士族門閥的援助,少則敵軍情報,多則糧草衣甲,可謂軍民同心了。

如今黃巾軍和大漢王朝的兵力對比雖然還懸殊,但戰力卻越拉越大,尤其是天賜軍加入后,黃巾軍的微弱戰力,顯得更加突出,只是因為擔心雙方混戰傷亡過大,否則平定冀州,連半個月都不需要,主要浪費就是浪費在行軍上。

張角的西路討伐軍有六十萬人馬,張梁三十多萬,南陽的張曼成十五六萬,張寶六十多萬,中原各路黃巾包括在青州肆虐的管亥所部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六萬,總數超過三百萬

而官軍呢?函谷關董卓的二十萬西涼鐵騎,藍田縣皇甫嵩的八萬北地郡鐵騎,荊州刺史丁原的十萬精銳步卒,護衛京師洛陽的五萬羽林郎加上五萬北軍,駐守新鄭的陳王麾下十五萬雜牌軍,朱儁的二十多萬冀州軍和中原各州兵馬,恩,還要加上剛剛南下勤王,半月左右的七十九萬天賜軍,兵力總數在一百六十多萬。

若無天賜軍的加入,漢軍的數量連黃巾軍的三分之一都沒有,不過不能否認的是,漢軍的戰力卻是完全超越黃巾軍的,因為黃巾軍中參差不齊,甚至五十多歲以上的老者也不少,但為什么漢軍會連戰連敗?難不成漢軍都是吃素的嗎?

其實最大的原因在糧草,黃巾軍可以劫掠百姓,但漢軍不可以,前面說過,大漢天下連年天災,百姓家中沒有余糧如何交糧?收不到糧食,官府的糧倉自然也就空了,一支大軍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怎么大戰?怕是連都走不動吧?

其中情況最惡劣的就是原西路軍董卓的二十萬西涼鐵騎,西涼如今已被占據長安的張角切斷,根本就沒有糧食送過來,后方洛陽又被重重圍困,就算沒被圍,也送不出多少糧食,董卓本身又是普通小門閥,根本上不了漢朝上層社會,掠奪百姓,董卓不敢,搶豪門,董卓更不敢,又沒人給董卓送糧食,所以董卓現在的情況很糟糕,甚至到了殺馬充饑的程度。

不過或許時間還沒到,或許被盧植的行為感動了,董卓仍然死死堅守函谷關,不論張角派出的人馬如何挑釁,如何勸降,董卓就是不松口,人來了就打,人跑就追,搶不到黃巾軍的糧食,干脆...吃黃巾軍的尸體

董卓已經瘋了,為了守住洛陽的西大門,完全發瘋了,董卓此舉,雖然貶褒不一,但不可不說的是,大部分人都為董卓忠心為國的壯舉感動,甚至私底下,那些個擔心被黃巾軍私掠的司隸百姓,忍痛將家中余糧送到董卓軍營中,有些人甚至把女兒嫁給軍士的也不少,算是讓董卓在司隸一帶,結下了不少良緣。

董卓真的寧死不屈嗎?其實不然,因為董卓身旁有李儒,李儒已經看出,黃巾軍如今已是強弩之末,只要死守住函谷關,待得劉泰南下,黃巾軍就如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既然眼看就要得到勝利,眼看就要得到高官厚祿和讓人無法想象的名位,董卓怎會傻傻的跑路?死也守住函谷關,這是董卓的的想法。

開國功臣和救國功臣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開國最多被人敬仰罷了,而救國者,卻能得到讓人無法想象的聲望,尤其是在大漢如今這艘破船上,能為未來打下無法想象的牢固基礎,前面說過,董卓有野心,但董卓的野心主要是權傾天下上,董卓相信,只要這一戰挺過去了,即使不上朝堂當個三公什么的,也能掌握大漢整個西部所有州郡,這...與裂土封王有何區別?

其實不止董卓的情況不好,皇甫嵩的情況也有點糟糕,糧食,皇甫嵩是不缺的,因為皇甫嵩本身就是門閥大族,想要調些關中門閥的糧食并不難,可難的是皇甫嵩如今的處境啊,前面有張角的六七十萬大軍,后面有隨時準備咬一口的大金王朝大司馬賈由,張梁雖然黯然退場,但賈由不是一般人物啊,那可是賈詡的弟子,起碼不可能被皇甫嵩再次輕易的算計到。

張梁領著敗軍回到魏興重整后,再次湊齊了三十萬大軍,本來張梁是想自己北上的,但張角的一道“圣旨”卻把張梁趕往了南陽,張梁雖然不甘心,但對大哥張角,卻一點也不敢反抗,甚至不敢多說任何廢話,直接將兵權移交到賈由身上,張梁明白,張角此舉乃是為了自己的女兒張婉鋪路

自古以來,女人當權不是沒有,當成為女皇,卻是從未出現過的,張角將死的消息,張梁是第一時間得到的,而張婉被封為太女,張梁也明白了張角的安排,張角并沒有打算把皇位給自己的兩位弟弟,而是將位置傳給了獨女張婉。

對張婉成為太女,黃巾軍內雖然反對聲很大,但在張角的堅持下,也只能成為事實,不過奇怪的是,張梁和張寶都非常沉默,這是不是有點詭異?其實張梁和張寶的野心真的不大,若不是張角,他們二人寧愿仍舊在鄉里種種田,照顧兒女,可問題是張角是他們的大哥,他們不能不聽。

所以在張角下詔讓張寶和張梁前往封地時,二人都沒有拒絕,直接帶著人就趕往封地上任,張梁的王地是在南陽,南陽如今被孫堅帶著十多萬大軍圍攻,不能去,所以張梁南下準備前往江陵發展,而揚州并沒有什么霍亂,所以張寶安全的到達了自己的封地。

可讓二人完全想不到的是,這一次離開黃巾軍大部隊,使得他們徹底離開了爭霸天下的道路,而且還死在兄長張角之前,為什么?荊州的張梁暫時先不說,揚州的張寶卻是有點悲劇,因為張寶到達王都壽春,還未住踏實,就接到一個噩耗

會稽郡爆發大起義,這次“起義”者打的旗號不是黃巾軍,而是大漢宗親“劉”字大旗,龍旗,王師此人是誰?不用說,正是在會稽郡一帶的劉備,劉備自從開始秘密招募、訓練士卒后,便命孔云為軍師,采納孔云的意見靜等時變,剛好沒過多久,劉泰率領數十萬大軍半月時間平定冀州的消息傳到揚州。

劉備興奮了,因為劉備崛起的時機到了,而此時正好是揚州內部空虛,兵馬都被張寶和賈龍北調會師兗州的時期,招募了數千兵勇的劉備能不起兵造黃巾的反嗎?明顯不能啊。

所以在與孔云商量后,劉備當場決定起義掀翻黃巾軍殘暴不仁的統治,會稽郡地處偏遠,接近山越地區,因受山越影響,本就民風彪悍,昔日黃巾軍還好的時候,會稽郡的百姓并沒有反感,但在這一段時間,為了支持前線,黃巾軍可謂是慘無人道,死命的逼著百姓交出余糧,活不下去了,百姓能不反嗎?

怒了,但沒人帶頭,不敢反,而劉備就成了這條導火線,大旗一起,頓時從者無數,甚至一些門閥士族也送來大批糧草和金銀器具資助劉備,劉備有人,有糧,有將,有軍師,什么都不缺,還怕個鳥?

會稽郡的黃巾駐軍不多,整個郡所有縣加起來不過幾千人,對劉備來說不過十小菜一碟罷了,不到幾天時間,劉備的一兩千人越滾越大,以雷霆之勢橫掃會稽郡的黃巾軍,為了收買人心,劉備讓一些聲明比較好,但又被黃巾軍敢跑的縣官們重新上任,減輕一些苛捐雜稅,并且下發軍糧給百姓,頓時在揚州一帶名聲大振。

暫時自領會稽郡太守的劉備劉使君之名,成了揚州一帶百姓心中的救世主,為了能讓劉備早早收復整個揚州,一些個青壯爭相來頭,而劉備也剛好打算擴軍,想讓戰果進一步擴大。

采取了孔云的意見后,劉備將軍隊擴充到五萬人,分左中右三路軍,左路軍一萬五千人為劉備的二弟項飛為將,攻打吳郡黃巾,右路軍一萬五千人為劉備的三弟樊宏為將,攻打鄱陽郡黃巾,中路軍劉備親自掛帥,兵馬在兩萬,直至丹陽郡

劉備的野心不小,三路軍若是全部告捷,那劉備可就算是掌控了整個長江東南,江東,就是劉備的地盤了,而眼前三郡黃巾軍的兵力可謂是少之又少,乃是真正的天賜良機,劉備能把握住這命運中的一次大機緣嗎?沒人知道...因為,這是一個未知數。

招募兵勇后,劉備麾下多了不少人才,其中更有未來江東帝國的基石人物,因為劉備的南遷,歷史完全被打亂,這些個人才,還能展示應有的輝煌嗎?

劉備的舉動,非常受人矚目,其中最甚者莫過于北疆的劉泰,劉備溜到會稽郡,劉泰并不是不知道,只是想不到劉備居然能掀起如此大的風波,若是揚州的消息傳到劉泰耳中,劉泰絕對會驚掉下巴,因為歷史中的桃園結義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其中甚至多了一個孔云孔云?孔明?天數...天數啊

去讀書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