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二百六十七章 黃巾起義爆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七章 黃巾起義爆發

第二百六十七章 黃巾起義爆發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歡迎您,[]

小說搜索

第四卷崢嶸歲月(第三更,吐血求訂閱)文/五爪蒼龍

(第三更,吐血求訂閱)

公元184年,漢光和二年,二月初。全文字更新,騰筆

唐周攜帶張角罪證,在太傅劉焉的帶領下,走入大漢政治權利中心崇德殿,當面向靈帝告發張角密謀造反,并且列舉數十條證據,一時之間滿朝文武震動,整個大漢天下為之震動。

漢靈帝下旨抓捕司隸黃教負責人馬元義,不到半天時間馬元義就被抓捕入獄,靈帝仿佛有點急不可耐,什么審問也沒做,直接將馬元義車裂,隨后血腥鎮壓洛陽周邊的所有黃教聚集點,絞殺所有黃教信徒,當夜僅僅洛陽周邊,就有數萬百姓被殘忍殺害,其中甚至有許多幼童的頭顱被士卒拿去冒領軍功,無端被卷入其中的平民百姓數不勝數,一時之間整個司州怨聲載道,民情激憤。

馬元義死后,靈帝給在孟津一代訓練北軍的司隸校尉黃琬發了一道圣旨,要求其即刻帶十萬北軍進入洛陽,負責拱衛京畿,升任議郎何進為大將軍,總督天下兵馬,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卒和北軍屯于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

又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死守,命各州郡隨時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忠漢之士平定反賊。

調司空張溫為司隸校尉,前往河南尹駐防,河南尹為洛陽南面屏障,至關重要,無人可用的情況下,靈帝只能把張溫仍出去了,當然,司空之位也不能空缺,隨后靈帝升任黃琬為司空,全權負責調撥各部大軍所需糧草。

為鎮壓各地亂兵,靈帝連下數道圣旨,任北地郡太守皇甫嵩為左中郎將,統領北地郡八萬鐵騎,南下清剿三輔一代黃教信徒,主要針對的目標是集結在魏興郡一代的黃教信徒。騰筆

皇甫嵩乘勢上諫要求漢靈帝解除黨禁,取出西園錢財及良馬賞賜三軍,提升士氣,而大臣呂彊又對靈帝上言:“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漢靈帝接納提案,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面試。

僅僅任命一個皇甫嵩是絕對不夠的,隨即靈帝下令冀州刺史朱儁為右中郎將,調冀州二十萬精銳步卒南下,前往壽春一帶,平定壽春的六十多萬黃教信徒,最重要的是,必須把張寶的六十萬黃巾控制在淮河以東,絕對不能讓張寶率領信徒進入豫州

任盧植為西中郎將,董卓為副將,統領五萬精銳北軍,五萬三輔地區的邊軍,涼州二十萬鐵騎,正面迎戰統領四十萬益州兵已到漢中的張角,務必要將張角壓制在陳倉以南,盡最大可能誅殺張角。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議郎曹操被任命為虎牢關守將,率領一萬精銳北軍,負責駐守虎牢關,抵擋隨時有可能爆發的中原之亂。一些個日后威名赫赫的諸侯們也爭相登臺,一時之間,天下群雄并起。

公元184年,漢光和六年,二月中旬

得知事情暴露,唐周在朝堂上向靈帝告發,馬元義被車裂,張角簡直是當場氣得吐血,甚至當眾發誓,此生必誅唐周,要把唐周千刀萬剮。

隨即連夜通知天下各州黃教分部,見令后即刻起事,張角自命大賢良師,領天公將軍,封其弟張寶為地公將軍,張梁為人公將軍。全文字更新,騰筆

當夜張角在漢中誓師,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號令天下各部黃教信徒起兵造反,口號一出,天下為之震動,一些個受不了壓迫的莊稼漢,紛紛投入亂軍,一時間黃教信徒遍布整個大漢天下。

蒼天指的自然是大漢,黃天指的是張角的太平道,根據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土為黃色,所以黃教信徒必須頭戴黃巾,而因此,亂兵們,又被天下百姓稱作為黃巾軍。

起初之時,群眾紛紛響應,或入伍為信徒,或送糧送衣,黃巾軍發展的很快。也很得民心,甚至于百姓們自愿把子女送入黃巾軍中,男子為兵,女子找個好男人成家立業。

而義軍攻克城鎮后,也不負百姓所望,接連燒毀官府,殺貪官污吏,將其財產分發給百姓,并且有時甚至把自己的軍糧接濟給百姓,其中張角的本路大軍做的最好,廣施恩德與三輔,幾乎大軍剛剛進入三輔,沒有打過一仗,便攻陷了無數城池,三輔周邊地區,可以說完全落入張角手中,大軍直逼長安而去。

各郡縣的貪官污吏平時作威作福,一聞義軍到來,便嚇破了膽,如同喪家之犬,丟棄城池郡治,逃之夭夭,根本不做絲毫抵抗,致使短短半月之間,大漢天下居然已丟失十之五六。

實際上還在天子手中掌控的地域,只有司州、長安、涼州、冀州、南陽,其他所有州郡,除了兵馬眾多的州治之地勉強防守外,早已全部陷落,情況可以說是危急萬分。

天下震動,京師震動,靈帝更是不敢離開朝堂,隨時批閱各地傳來的戰報,連番督促各地漢軍平定叛亂,但詭異的是,對北方的劉泰,靈帝居然沒有一份詔令,甚至連招呼也沒有打一個,這是什么意思?

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草原五部聯軍南下,數量多達百萬,比黃教之亂更為嚴重,因為劉泰封鎖二州關卡,天下各方勢力還沒得到什么準確的消息,只知道劉泰在上谷下了埋伏,打了一場大勝仗,殲敵數萬之多,但準確的數字沒有人知道。

而在二月中旬以后,劉泰多番調動兵馬南下,沿冀州和司州一代,布下了重兵,仿佛北疆的用兵對象已經改了,但問題是北疆怎么可能如此之快就打敗五族聯軍?這明顯不現實啊,百萬鐵騎可不是百萬只螞蟻,就算站在那里給你殺,短時間內也殺不完吧,何況是各方部落都有名望甚高的軍事統帥坐鎮。

其實也不算是說劉泰打敗了五族聯軍,因為五族之中除了高句麗還在和天賜軍僵持外,東部鮮卑十萬鐵騎已經退去,中西二部四十萬鐵騎,在大坑人堆人的情況下死了七八萬人,被俘虜多達三十多萬,戰神慕容風自刎而死,禿安、拓跋鴻等數百員鮮卑戰將被活捉,當然,也有不少戰將被俘虜后自殺的,這就不一一多說了。

五族聯軍本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中西二部鮮卑大敗之后,北匈奴和羌胡虛晃一槍,便狼狽不已的匆匆逃離,甚至軍糧物資都不要了,在羌胡方面,丟下數萬漢人百姓狼狽逃離,這些百姓都是涼州一帶被俘虜的漢民,衛杰自然不能不收,而北匈奴更是可笑,天賜軍收繳北匈奴營寨來的物資,幾乎堆滿了數個大倉,擔心天賜軍乘勝追擊,北匈奴留下了數萬匹牛羊,因為牛羊不好攜帶,速度太慢,若萬一耽誤了行程,被天賜軍尾隨而上就悲催了。

在東邊,唯一還和北疆作戰的就是伯固的十數萬高句麗大軍,因為劉泰一直沒有答應放回高武男,伯固也非常固執,和敖武玩起了游擊戰,打一炮就走,使得玄菟郡在短短數月之內滿目瘡痍,當然,伯固不敢屠殺漢人百姓,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烏恒被滅,南匈奴被滅,都是因為屠殺漢人百姓的緣故,伯固還不想高武男被殘殺,自然不敢過激。

對高句麗的情況,劉泰非常頭疼,因為此時黃巾之亂已經爆發,根本不可能把大軍調往東北,想平定高句麗,只能以東北的本地軍為主,為了盡快的平定后方,劉泰下令在大戰之中戰功顯著的典韋為東北大都督,田豐為其軍師,領東北四郡一屬國三十萬大軍,全面負責平定高句麗之亂,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收復失地。

戰功,何來戰功?典韋在盧龍塞一手直搗黃龍,可以說讓東部鮮卑損失慘重,其中慕容部甚至遭受飛戟軍多次大屠殺,死亡部民高達七八萬,血流成河,尸山血海,整個東部鮮卑都陷入了頹廢之中,而慕容部也就此衰落,一手導演此戰的典韋,繼劉泰之后,獲得血腥屠夫,大魔王的稱號,甚至在東部鮮卑內部,凡是提起典韋名號的,都會被群起而攻之,因為典韋的名號已成為了東部鮮卑的禁忌仇恨之源

當然,典韋的所作所為是在上谷戰役之前,不算是違反劉泰的軍令,而且為了激起將士們的好戰之心,劉泰甚至當眾獎勵典韋五千兩黃巾,神侯府內別院一座,精銳戰馬數百匹,綢緞數千匹。

恩,劉泰在做出如此獎勵后,也嚴令部下,從今往后,不論是內戰還是外戰,都不得允許再次發生屠殺事件,當然,如果征討外族期間,那些個草原部民反抗意識強烈,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果斷的全部送去見閻羅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算劉泰脾氣便好了,不再奉行滅絕政策,但也不能讓那些個胡狗因為自己的不屠殺軍令而囂張啊,這不是自縛手腳嗎?

劉泰不會做這種傻事,戲志才等人自然也不會讓劉泰去下這種命令,適中,既不過于仁德,也不過于殘暴,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誰玩的過劉泰?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