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二百三十章 半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章 半年

第二百三十章 半年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第四卷崢嶸歲月五爪蒼龍

大漢雄師

第四卷崢嶸歲月

(第二更)

(求第一章訂閱,對本書很重要)

公元183年,漢光和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不經意間,又是半年多時間過去了,雖然有言,時間如女人的乳溝一般,擠擠就有了,但包括劉泰在內的所有北疆官員,都沒有感覺到時間的充裕。

比如如今,再過兩天時間,就是天下第一大會的舉行時間了,天下第一大會將天下大部分學子留在了華城將近半年時間,據粗略統計,報名的學子和豪俠們,多達數十萬,自從十天前,報名地點的接納人數就成幾何數增長,報名點也從起初的一個增加到兩個,從兩個到現在的八個,這個數字,可是非常恐怖了,

而對如此火爆的狀況,劉泰也是始料不及了,還好,這些學子一的生活費大部分都是自己出,畢竟也不好意思白拿是不而一小部分貧苦的學子,北疆官府還能承受的了,否則單單負責這數十萬學子的花費,就能打上一場數十萬人的大戰了。

不過可喜的是,因為學子的大量涌入,華城的經濟效益也被大范圍帶動,每個商行的盈利,比去年整整提高了一杯,北疆大學所屬和北疆軍校學員也大規模增加,最明顯的就是北疆軍校,據聞此時學員已多達萬人,而這些學員都是從四方慕名而來的學子,本來劉泰還想讓人考察一番,總不可能烏龜王八都放進來吧

不過時間上實在太緊張了,又要大規模囤積糧草,又要不斷的將精銳士卒偷偷南調應付即將起兵的黃教,還要維持學子之間時不時的矛盾,更要給這些學子灌輸一些新思想,劉泰可謂是忙的連吃飯時間都沒有了。

自從二次北伐以后,這一段時間來,北疆也發生了不少事情,比如最轟動的就是渤海失竊案,失竊案自然就會有被偷掉的東西,而被偷掉的東西是什么恩,這個袁家沒有聲明,只是私底下和北疆打起了暗戰,將矛頭指向北疆,據小道消息稱,這件丟失的物品,乃是渤海袁家的鎮族之寶,非常珍貴,已經傳了數代,平時都存放在地底深處的密室中。

而因傳家寶的失竊,袁家的頂梁柱袁成這位七旬老者,連連暴怒,將最疼愛的繼子袁紹都罵了個狗血淋頭,袁成甚至為了找回傳家寶,不顧萬里顛簸,親自趕往洛陽向靈帝告獄御狀,聲稱此物絕對,肯定是被劉泰取走的。

對這位七旬老者,袁家國寶一樣的人物,靈帝根本沒有絲毫辦法,畢竟這老頭看上去隨時都要歸天了,若是靈帝罵上個幾句,引起老者怒火,直接死翹翹了怎么辦

雖然說,靈帝對袁家不可能會有懼意,但至少也不能背上罵死當朝司徒袁隗兄長的罪名啊,恩,在四月的時候,因司徒之位長久空缺,袁隗再次登上三公之位,可謂官運起起伏伏,讓人琢磨不透。

不止靈帝無奈,身為司徒的袁隗和身為執金吾袁逢也是糾結不已,對這位兄長的臭脾氣,沒有一點辦法,而就在袁成逗留在洛陽的第二個月,執金吾袁逢,袁紹的親生父親在府中暴斃,傳聞死的時候,還不斷念叨著袁紹的名字,使得在場的長子袁基和次子袁術悲憤不已。(PS袁紹是庶出,過繼給了袁成,不算袁逢的子嗣。)

聽到這個傳聞的時候,袁紹沒有絲毫表情,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叔父死了,想念侄兒也是出于人情”隨后袁紹就將袁逢的死放在腦后。

不過袁隗聽到袁紹的話語后,卻是氣不打一處來,自己的弟弟死了,身為弟弟親生兒子的袁紹,居然如此薄情寡義,實在是太過分了,當夜,袁隗就趕到袁紹書房,手拿鞭仗對著袁紹一番痛打,而袁紹卻沒有絲毫表情,只是冷冷的坐在那里讓袁隗抽。

不過據袁府的下人說,袁隗離開后,袁紹在房內嚎啕大哭,不斷的咒罵著袁逢,不過雖然罵,但第二天邊對外宣布為“叔父”袁逢守喪三年

而奇怪的是,袁紹名義上的父親袁成,卻出奇的平靜了下來,也不找靈帝的麻煩,整日呆在房間里,不知道在干什么,對袁紹宣布的守喪,也是淡淡的應承了下,沒有絲毫表示。

不過袁家也并不全是發生壞事,為了撫慰袁家的連番受創,靈帝下旨追封死去的袁逢為司空,年紀輕輕的袁基接替了袁逢的位置,受封執金吾之位,才二十五六歲,比袁紹還年輕的袁基,一躍成為大漢新貴,對待袁家,靈帝可謂恩寵至極了。

當然天下發生的大事,也不止就袁氏一家,只是袁家的事情鬧的大了點,引得的目光多了些。

公元183年,漢光和五年,四月初,巴郡太守曹謙反,整個益州一瞬間陷入戰火之中,不到半月時間涪陵、江陽二郡失守,死傷百姓多達數萬,天下嘩然,京師震動,天下震動。

公元183年,漢光和五年,四月八日,南陽名士許劭在洛陽召開月旦評,評者為數三位,為爭名額,曹操攜袁紹半夜潛入許劭府第,威逼許劭評人,許劭言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言袁紹“一世(時)之雄”,曹操不滿梟雄之稱,奪取許劭青缸、倚天二劍,許劭大怒,連夜離開洛陽,發誓終生不與曹操為伍。

公元183年,漢光和五年,四月中旬,袁紹離開洛陽為父袁逢守喪,曹操因月旦評名聲大顯,進位議郎,可參朝議,踏入大漢權利舞臺。

公元183年,漢光和五年,四月二十日,靈帝下旨益州刺史郗儉平亂,郄儉奉旨領益州兵馬五千開往巴郡平亂,但可惜的是,郄儉實在是太過廢材,軍隊又都是張角的屬下,如何能平得了叛亂不到三天時間便被賊兵打得全軍覆沒,甚至郄儉也死在了戰亂之中。

益州刺史死在平亂之中,曹謙的氣勢更加囂張了,連夜攻城掠地,不到一月時間,在五月中旬之時,巴東、犍為、漢嘉郡紛紛失守,兵馬多達七八萬眾,儼然成為一番大諸侯的勢態。

益州實在是太過遙遠了,朝廷根本不可能直接派兵評論,無奈之下,靈帝只能下旨益州別駕張角為假益州刺史,與剛剛在益南站住腳跟的公孫瓚和公孫度平定曹謙之亂。

成為刺史的張角一下子成為了大漢的封疆大吏,雖然還是假刺史,但張角在益州本來就經營了很久,可以說益州的實權早就掌握在了張角手中。

張角沒辜負靈帝的期望,在六月中旬整頓好兵馬,調動益州各地兵馬三萬眾,配合公孫瓚和公孫度的兩萬多兵馬平亂,僅用半月時間,就將曹謙打回了老巢巴郡。

眼見寡不敵眾,曹謙只能“無奈”舉白旗對張角投降(脫了褲子放屁),張角上書詢問靈帝旨意,為了避免戰事再拖延下去,靈帝允了張角的請求,不過仍然表示,曹謙必須要死。而張角表面應承,私底下卻以一死囚將曹謙互換,隱藏在刺史府中,隨后張角順勢收攏了曹謙攻下的所有地盤和兵力,將自己的親屬任命為各郡太守,一時之間除益南外,益北之地全部落入張角手中。

一場聲勢浩大的謀反,從開始到平定,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不可謂不滑稽,而張角也被加封為關內侯,益州刺史(去了假字),公孫瓚和公孫度這兩位在大戰中最賣力的將軍卻沒得到絲毫好處,因此二人對張角卻是怨恨不已。

公元183年,漢光和五年,八月初,大漢最高軍事監察官太尉許有彧因監察不利導致曹謙叛亂被靈帝免職,楊賜以太常之位升任太尉,踏上大漢政治權利中心,空缺的太常之位由議郎張延任職。

公元183年,漢光和五年,十月,靈帝認為天下多紛爭,為顯皇室威儀,決定巡視司隸西部,后大隊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遂巡狩于廣成苑,

在恒帝之后,靈帝接手的大漢帝國本就千瘡百孔,府庫空虛,百姓無余糧,甚至易子而食也時常發生,而門閥卻大肆圈地,囤積糧草,財富多存于權貴之手。

靈帝此時出巡,為顯皇室威儀,可謂聲勢浩大,隨從者數萬,鋪張浪費多達數千萬錢,更加重了帝國財政的窘迫,傳聞在司隸一帶,百姓為添腹饑,吞食土木者甚多,甚至為了求一條生路,百姓多過黃河逃入并州地界,原本擁有三四百萬人口的司隸,如今只剩下不到兩百萬。

對靈帝此次出巡,各方勢力表態不一,有人以為靈帝是為了作秀給北疆的神侯劉泰看,有人認為靈帝是為了震懾宵小,不想再看到有人造反。

當然,大部分人對靈帝如此鋪張浪費是極為不滿的,甚至許多官員上奏靈帝,請求靈帝不要鋪張浪費,聲明大漢已經沒有能力再如此奢侈了。

但靈帝不聽,還下令處死了不少直薦的官員,而身為司徒,以直諫聞名天下的袁隗,卻出奇的平靜,甚至捐出不少黃金以充國庫的不足,這一行為讓靈帝大為褒獎,甚至傳言靈帝有意讓袁隗重歸太傅之位,但劉焉暫時不好安排,就擱置了下來。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