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超規模會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超規模會戰

第一百七十一章 超規模會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第四卷崢嶸歲月五爪蒼龍

大漢雄師

第四卷崢嶸歲月

公孫度三部兵馬都是什么貨色除了遼東原本的十萬邊軍外,其他多數為雜牌軍,組建時間不到三月,雖然說遼東子民都壯士,但如何能與訓練日久,身經百戰的天賜軍為敵當然烏恒也算是一半精銳,畢竟烏恒是游牧民族,族中青壯從小于馬匹相熟,只要上得戰馬,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騎兵。

此番大戰,卷入其中的兵馬,不下八十萬,比之上次南匈奴大戰,強過了數倍,畢竟南匈奴大戰,真正投入戰場的不過是二十多萬北疆正規軍和十多萬南匈奴騎兵部隊,青林軍不過是助陣罷了,但此次不同,投入戰場的幾乎全部都是正規軍。

此次大戰,牽動了無數人的目光,朝廷更是格外看重,袁氏一脈在暗地自然連番動作,遠程遙控公孫度的三部聯軍,若真的去探究,其實此次大戰是袁氏和劉泰的一戰,公孫度和公孫瓚不過是執行者罷了,至于烏恒則是被殃及的池魚。

公孫度一個個小小的太守,加上一個護烏恒校尉的名號,若不是有袁氏的支持,如何敢在遼東和劉泰叫板甚至以一太守之權,握雄兵數十萬明眼人,包括靈帝都清楚,公孫度和公孫瓚不過是袁隗手下的一個走狗,絆倒劉泰的走狗,袁隗給他們權,給他們勢,就是因為他們地處劉泰后方,隨時都可以給劉泰致命一擊,只要劉泰犯下絲毫錯誤,就可將劉泰置于死地

此番公孫度得到劉泰東征烏恒起,整整拖延了半個月才下決定,他等的是什么自然是如今被任命為太常,袁隗的指令,若無袁氏在朝中為公孫度撐腰,負責出擊劉泰所產生的輿論,公孫度絕對是堅守不出,任憑烏恒自生自滅。

公孫度很能忍,沒有足夠的把握,絕對不會貿然出擊,劉泰在彰武的敗陣,傳到公孫度手中時,公孫度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下令遼東四郡各部整軍,調撥物資北上,并且下令公孫瓚集結所部五萬精銳鐵騎,隨時聽用。

公孫瓚畢竟是客居公孫度地盤,若無公孫度的糧草支援,根本養不起五萬鐵騎,而沒有兵馬,公孫瓚在這北疆又以何立足

無奈之下,也有為報昔日恥辱之意,半推半就的應承了公孫度夾擊劉泰的意思,畢竟公孫度名義還是有的,身為護烏恒校尉,眼看烏恒被滅,不出手相救,實在是說過不去。

至于公孫瓚和烏恒的仇恨,在大勢面前,只能壓下,因為公孫瓚非常清楚,若沒了公孫度給自己撐腰,轉眼間自己的地盤就會被劉泰奪走。

得到公孫度調兵令的公孫瓚即刻調動遼東屬國各部兵馬,包括邊軍在內,合共五萬,公孫瓚親自統兵前往長城防線,等待公孫度二十萬大軍的到來,會師后一同出關決戰劉泰。

此次征討劉泰,公孫度親自出征,以柳毅為軍師,陽儀為副將,將遼東四郡托付給玄菟太守公綦稠駐守,全權節制遼東四郡軍政,樂浪太守楊終負責為前線運輸糧草。

公綦稠乃是公孫度的好友,也是前護烏恒校尉,因虎山口會戰,烏恒在內作亂,被朝廷判其監督不利,收押入獄剝奪了職權,后經好友公孫度多番搭線,才被免罪,并且任其為玄菟太守,為公孫度守遼東東北大門。

公綦稠的忠心,公孫度沒有絲毫擔心,畢竟公綦稠和公孫度不但是從小長大的好友,更與公孫度有姻親關系,公綦稠的小女兒,早就被定為公孫度之子公孫康的妻室,只要等到公孫康一行冠禮,雙方就可成為親家,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公孫度將大后方交給自己的親家,有什么好擔憂的。

至于楊終早年便是公孫度的家將,對運輸糧草方面很有一手,一直以來公孫度征討東夷,都是楊終為其運輸糧草,因有功被公孫度表為樂浪太守,負責防備東邊的高句麗和三韓。

此次公孫度出戰劉泰,可謂是抽空了家底,遼東四郡除了幾千郡兵沒,幾乎沒有留下什么軍隊駐守,并不是公孫度沒有想到劉泰很有可能會抄自己老巢,而是因為公孫度相信,絕對能在正面戰場拖住劉泰。

劉泰雖然誓師時聲明六十萬大軍北征烏恒,但明眼人都知道,裁軍五十萬后,劉泰根本沒有六十多萬兵力北上,除非真的把邊防全部抽空,但眾人相信劉泰絕對不敢這么做,因為朝廷對劉泰已經開始防備,多方動作下,靈帝只要一聲令下,劉泰四方都是朝廷討逆大軍,若劉泰真敢在裁軍五十萬后,再起兵六十萬出征,那真是了。

劉泰不敢,確實,劉泰沒有調動抽空后方,也不敢抽空后方,只不過是用了暗度陳倉的方法,以退役的青林軍秘密換下正規軍隱藏在盧龍塞一線,時刻準備出擊公孫度三部。

遼東空虛了,遼東屬國也好不到那里去,遼東屬國比鄰劉泰治下遼西,遼西經過劉泰多年經營,是攻取遼東的橋頭堡,可謂是兵精糧足,其內常年駐守的邊軍就有五萬之多,加上高順北調的十五萬正規軍,遼西現有駐軍超過二十萬。

二十萬大軍并不是那么好遮掩的,怪也怪在公孫度自作聰明,封閉了遼西進入遼東的各個關卡,即使有人得到消息,也不是那么容易送入遼東的。

高順也不是白癡,知道這支軍隊是絕對不允許被公孫度發現的,所以在遼西實行了軍制,不允許任何人離開遼西境內,在遼東關卡以西,派遣三萬大軍,日夜輪換防守,一只鳥兒都不允許放到遼東去。

如此緊密的措施,加上遼東的關卡,即使公孫度的細作也離不開遼西郡,何況普通人高順身為北疆軍事最高統領,身份僅次劉泰,在軍中威信很高,二十萬大軍在其統帥下,沒有一個人敢違反軍紀,因為他們也都感覺到了,大戰即將來臨,而這次的敵人很有可能是“自己人”,誰也不敢在如此緊張的氣氛下,讓高順殺雞儆猴,以素軍紀。

公孫度得到的消息不多,只有遼西軍嚴密防范來往的客商,這早在公孫度的意料之中,若遼西邊軍沒什么動向,公孫度或許還真有可能會懷疑,畢竟遼西的五萬邊軍不是放那里看的。當然,公孫度也不會去想若劉泰戰局不利會讓遼西邊軍進入遼東境內搗亂,因為公孫度認為,只要劉泰的東征部隊受不了自己三部聯軍的壓力,最有可能的是將遼西兵北調助陣。

如此一來遼西郡空虛,公孫度不但乘機可以斷了劉泰的糧道,也可將遼西收歸自己治下,直接逼近劉泰的大本營華城,對華城,公孫度早已垂涎日久,在公孫度心里,這座華城即使比之整個幽州,都重要上許多,那完美的防御系統,根本不是幽州那些普通城市能相比的,握有了華城,公孫度即使傭兵自立,都不是不可能,當然,公孫度不會有那個膽子自立。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