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世界教主通天第四百〇二章 堯讓舜禪 古今頌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〇二章 堯讓舜禪 古今頌揚

第四百〇二章 堯讓舜禪 古今頌揚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肉夾饃  分類: 仙俠 | 洪荒封神 | 天天肉夾饃 |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第五卷妖族的封建社會

書名:

春節期間由于電信機房內部存在安全漏洞,導致網站訪問不穩定,我們已經在盡力處理問題,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本應是客觀公正的。但是,編史書的人,卻未必是客觀公正的。

一如,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法官面前未必人人平等一般。

原因無它,人為而已。

不論有意還是無意,只要編史書的還是個人,書中便難免會雜入著書人的情感、觀念,甚至一些史書作者,屈服于強大的國家機器,故意彎曲篡改,也是有的。

這點,即便是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也難以免俗。

堯又曰:“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岳曰:“異哉,試不可用而已。”堯于是聽岳用鯀。九歲,功用不成。(《史記五帝本紀》)

史記里所載。三皇五帝都是高大全的完美超人形象,然則細究其理,只怕有許多內容,仍舊就是有待商榷的。

當時,全國發大水,堯問四岳,誰能治水。四岳皆說鯀可以,除了鯀以外,再也沒有其它人更合適了。堯以鯀不是良民為由拒絕了,可又找不出能治水的人,于是又任命鯀去治水。

鯀治水九年,兢兢業業,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偷來息壤,可以說,在治水這件事情上,鯀是沒有一點私心的,至少不像二十一世紀那些當官的,連地震救災款都有人敢挪用。從這點上講,說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不算為過的。

奈何天不遂人愿,眼看治水一井功成在即,卻被天帝察覺強行收回息壤,致使洪水再次肆虐人族。

而堯卻以治水不成功為借口,將鯀就地斬殺,其中究竟有何齷蹉,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了。

鯀被堯派人斬殺了,可這治水的工程也就此便停滯了下來。

一則。原本就沒有哪個比鯀更擅長治水;二來么,堯的這一手,實則是寒了眾將士的心,即便是有人有心去幫助百姓治理水患,可摸了摸脖子,發現脖子也是肉長的,并不是鐵打的,猶豫了許久,也就都選擇了沉默。

即便是堯強行指派哪個出任水正一職,這些家伙也都想盡辦法推脫,什么告病假、侍奉老母、媳婦生娃等等借口,當真是花樣百出,更有甚者,實在找不到借口,一狠心,便把自己的腿給打斷了。

洪水滔天,全國各地每天都有告急的訊息傳至帝都,可堯卻無人可派。

身為一國之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子民為洪水所迫,流離失所,伊祁放勛難免心中焦慮、寢食難安。

想自己自繼位以來。夙興夜寐,勤政愛民,若非有這洪水為禍四方的話,自己的功績,即便是比起先祖黃帝,估計也就是略遜一籌吧?

可如今?唉……

又強撐了幾年,可眾大臣對水正一職早已畏之若虎,唯恐避之不及。而全國的水患,沒人治理之下,不但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反而是越演越烈,不但大量的農田被淹沒,死傷的百姓也是成幾何基數增長。

更讓伊祁放勛覺得崩潰的,是一個貌似從天庭傳來的小道消息,內容大抵如下。

話說,前有熊族長,黃帝,公孫軒轅,聽聞人族各部在自己有熊部落的統治下,居然災禍連年,便思量著是不是想點什么辦法幫助一下自己的這些子孫。

由于三皇素來一體,而有熊部落的人族統治權,貌似是以卑鄙手段,從炎帝部落強搶來的。因而,此番人族遭難,公孫軒轅雖然有心求助,卻也不大愿意去向三皇低頭。

而那個昊天玉皇大帝那方面就更不用說了,你剛偷完人家的東西,這會兒又來讓人家幫你忙。這話如論如何,公孫軒轅也是難以開口的。

無奈之下,公孫軒轅只得將目光對準了五方天帝之中的南極長生大帝,清風趙財神,趙公明。

自從自奶爸師父那里得傳了生意經之后,清風趙財神每日都是笑口常開,頗有幾分和氣生財的意味。

如今,聽聞公孫軒轅前來求助的內容,清風趙財神噼里啪啦地扒拉了一會兒算盤,在公孫軒轅那滿是期望的眼神中,堅定地搖了搖頭。

“原本呢,人族本是女媧娘娘所造,我截教弟子庇佑人族,卻是責無旁貸。可家師通天教主有言,若非是有大規模異族入侵人族,截教弟子不得輕易插手人族事物。”

“此番人族雖然水患嚴重,可那總歸是凡俗之力,若是那些水怪們沒有直接大規模出手傷人的話,我等截教弟子確是不好輕易出手。”

“況且,那伊祁放勛乃是個無義之人,不但絲毫不顧念治水的艱辛,反而為了一己之私,無端屠戮水正鯀。致使人族在無人敢出面治水。所以啊,這堯若是不退位的話,這人族,怕是水患怕是很難有根除之日啊!”

這話,本是趙財神和公孫軒轅講述,但不知怎地,就傳到了下界之中,而后,機緣巧合之下,便傳入了伊祁放勛的耳中。

聞聽此言,伊祁放勛當日便被氣得嘔血三升。

自從老婆被人搶走。伊祁放勛這口氣一直就沒順過來。

盡管隨后,堯很快就再娶散宜氏的女子為妻,并且夫妻生活還算河蟹,生有七子二女。可做為一個正常的男人,老婆被人當面搶走,要說堯心中沒有怨氣,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加上人族洪水肆虐,災禍連年,伊祁放勛這帝王當得也是心中窩火,如今再被趙財神這么一罵,怒火攻心之下,伊祁放勛族長險些就此一名嗚呼了。

在眾醫官的勉力救治之下,又將養了數十日,伊祁放勛方才勉強恢復了清醒。

人雖然清醒了過來,可連番打擊下,在加上本就年事漸高,伊祁放勛漸漸竟然生出了心灰意懶的感覺。

又勉強撐了數年,要終于漸漸不支,遂決定退位,把這個爛攤子交給別人管去。

按照有熊部落的傳統,這帝位當然是要交給自己的子孫的,只是,如今到處都發大水,實在不是什么盛世景象。況且,堯已成年的兒子,只有鹿仙子所生的丹朱一個。偏偏這丹朱有生性兇頑,實非治國明君;而且,丹朱與堯手下的眾大臣,以及四方諸侯,關系都不是很河蟹,若是強行推其上位,不但會殃及百姓,一旦惹怒了四方諸侯,這幫家伙若是造反的話,只怕不但江山不保,更會禍及子孫。

思來想去,鯀決定先試探一下手下群臣和四方諸侯的態度。

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皆言于堯曰:“矜在民閑,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史記五帝本紀》)

這段話大意如下.

堯說:四岳啊,我當了七十年的皇帝,發現你們工作很賣力,你們繼承我的職位當皇上,收拾這個爛攤子,怎么樣?

四岳心里一哆嗦,心想,這老貨怎么知道我們要造反,口中卻兀自道貌岸然的謙虛道,“我們沒什么德行,不好意思當皇上啊!”

提起這個德行,堯就蛋疼,你們這不是相當于明說,我兒子沒什么品德,不適合當皇上么?

憤懣之余,堯也頗感無奈,只得順著四岳的話題接著問道,“那你們親戚和認識的聽過說的人里面,有沒有所謂德行高尚的啊?”

堯的本意是想,只要你們找不出一個德行高尚,能夠獲得眾人認可的來,倒時候,自己再順勢提出讓丹朱當皇上,大家也就都沒什么意見了。

要知道,自從私有制出現以來,人族百姓早已不復三皇時代的質樸了,隨著私有財產的的逐漸增多,人的私心也是與日俱增,哪里還有什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了?即便是先祖黃帝,也是有很大的私心的。

況且,這天下,如今還是我們公孫軒轅一脈的,由丹朱繼位,才算是根正苗紅嘛!

沒想到,這四岳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好吧,既然你要找德行高尚的,那咱就給你推薦一個!

于是四岳就說道,“有一個沒有老婆(矜)沒有官職的閑人,名叫虞舜,這人品德高尚,簡直就是個活雷鋒啊!”

怎么可能呢?堯就納悶了,這個年代,什么都市場化了,一切向錢看,怎么可能還有活雷鋒式的人物?

可看四岳的神情又不像撒謊,于是就問道,“我好像聽說過這個人,你們不要試圖欺騙我,我可還沒老糊涂呢!所以,你們趕快從實招來!”

四岳倆忙辯解道,“這個虞舜,當著是好人啊!他死的早,父親是個瞎子兼老頑固,還經常腦子短路,干些莫名其妙的傻事兒;他繼母是個囂張的潑婦,兄弟姐妹里面也沒一個好東西,個個刁蠻兇狠,全都是要錢不要命的主。可即便如此,這個虞舜對父母仍舊很孝順,對兄弟也很友愛,從不惡言相向。所以,這個虞舜,是個好人啊!”

聞聽此言,堯也沒輒了,這明顯是個活雷鋒式的人物嘛,實在是極品啊!自己還怎么挑毛病?

無奈之下,堯只好說道,“那就試一試吧!”

于是,要就把散宜氏為自己生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都嫁給那個虞舜,讓兩個女兒當間諜,隨時向自己匯報虞舜的境況。

雖是包辦婚姻,還多了一重間諜的身份,可舜這人,品德上著實沒話說。舜的繼母及兄弟想要害死舜,然后趁機分掉舜的家產,其中數次,舜都是險些喪命,還是娥皇女英見機得早,終于救回了舜的性命。

可即便如此,舜對于繼母和兄弟,依舊禮讓有加,沒有絲毫的不滿和怠懈之處。

日子久了,娥皇女英也都對虞舜這種以德報怨的高尚品格真心信服。

況且,娥皇女英也知道,自己的兄長丹朱,實在不是什么良善之輩,一旦登基,只怕自己姐妹,還有那七個兄弟,都會沒有活路,遂決定傾心相助虞舜登上帝位。

不但如此,娥皇女英還拉攏了自己的七個小弟,對他們陳說厲害,言道,只有虞舜登基,自己等人才有活路,云云。

七小被二位姐姐忽悠得暈頭轉向,雖然不明就里,可也大抵弄明白了一件事兒,那就是,姐夫是好人,兄長丹朱是壞人。

于是,在這一眾雙面間諜的掩護下,本就德行高尚的虞舜,順利通過了堯的各項考驗,終于在順利通過了堯的重重考驗。

雖然有心推丹朱上位,可丹朱實在沒有什么治世之才,又把朝臣得罪了個遍,堯也是萬般無奈,為了自己的一眾小兒女的生計,也不大愿意讓丹朱上位。

加上,先前自己已經說出要讓位給賢人的話來,堯也不好意思反悔。

畢竟自己雖然是皇帝,可要是下面的大臣一致反對的話,自己也不能一意孤行,否則,也是有被推翻統治地位的可能的。

更何況,這個虞舜,不但是先祖黃帝的嫡傳一脈,如今也是自己的女婿,算起來也不是外人。

而且,這個虞舜,看起來確實是個好人,至少他登基之后,應該不會為難自己的子孫。

于是,沒有了退路之下,堯只得把這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女婿,虞舜,這就是歷史上古今頌揚的“堯讓舜禪”。

這一年,堯八十六歲,共計當了七十年的皇帝(堯退位時還沒死)。

虞舜,黃帝的第八代孫子,生于姚地,遂以姚為姓,名重華。

虞舜執政期間,在政事上做了大量的革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原本夾雜不清的各項官職的職責進一步明確細化了,命司空治理水土,司徒主理教化,后稷掌管農業等等。此外還規定了三年考察一次政績,以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官員升遷罷免,一時之間吏治為之一清。

更兼,虞舜本人品德著實讓人信服,“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不論舜走到哪里,在舜的言傳身教之下,便會自動興起一股禮讓之風來。

因而,數年之間,舜的政績便已經頗為可觀了。

此外,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舜再次起用了一個治水的水正,重新啟動了荒廢了十數年的抗洪大業。而這個水正的名字,叫做,禹。后來被封為夏伯,所以又稱夏禹,或者伯。

禹的父親是鯀,傳聞,鯀被堯派人殺死后,三年尸體不腐爛,后被人用刀破開腹部,一道黃光飛出,于是禹便出生了。

待到舜繼位為帝之時,禹已然長大成人,繼承了乃父的遺志,禹一直都想徹底解決水患,救萬民于水火之中,適逢舜廣招四方賢良,以期治理水患,遂自薦于舜,爭得水正之職,從此開始了自己艱苦漫長的治水生涯。

人族新皇繼位,天庭方面一直關注著人族的公孫軒轅等人也立即受到消息。

堯是黃帝的第四代孫子,舜是公孫軒轅的八世孫,雖然分屬不同支脈,可總歸都是公孫軒轅的后代,因而,在公孫軒轅看來,這個所謂的禪讓,其實肥水并沒有流入外人田里。

既然仍是自己的后代當政,公孫軒轅自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子孫飽受災害之苦,甚至于連統治根基都被動搖。

又想起了前番那位南極長生大帝所說的話,公孫軒轅遂厚著臉皮再次登門拜訪,請求清風趙財神發兵下界平定妖猴之亂,解救人族萬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又派人查探了一番,清風趙財神發現,不論是人族的皇帝舜,還是那個水正禹,都是有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的好人,于是大手一揮,便將兩個師弟金光和靈牙都派了下來,以期降服妖猴巫支祁等水妖。

做為先天妖神的第二代直系血脈,李宅男嫡傳弟子,數百萬年來,金光和靈牙的修為,雖然沒有其它眾師兄師姐那般高強,勝在根基扎實,一路穩扎穩打,如今已然堪堪修至了三十三重天的巔峰,半步之差便可邁入準圣之列,也算上是小小高手了。

這二妖親自出手,又帶了手下十萬的天蛇軍團精銳妖兵,收拾其這么一個偽先天的猴子,按說應該算是輕而易舉了。

事實上,也確實差不多,金光、靈牙兩個小妖怪一聽可以出去打架了,也不廢話,便各自領著五萬大軍,殺氣騰騰地沖向了洪荒界。

二人兵分兩路,一個掃蕩江漢水域,一個清理河洛水域,沿路勢如破竹,所有大小妖怪望風而逃。

沒辦法不逃,因為,所有頑固份子,都被彪悍的天蛇軍團的妖怪們砍成了肉醬;那些稍微試圖反抗的,也都被打得不成妖型,然后抓了俘虜了;少數跑的慢,也都被揍了個鼻青臉腫,然后同樣被抓了俘虜。

對于這些小魚小蝦,金光和靈牙都沒有多大興趣,但只攆兔子一般的順流而下,一路向著三個妖猴太子的老巢挺進。

聽聞有妖怪敢來找自己的麻煩,三位妖猴太子不由得怒火升騰,各自帶領著妖兵,殺氣騰騰地便來尋金光和靈牙的晦氣。

這三個小妖猴,固然法力不俗,可總歸修煉時日尚短,功法雖是盤古正宗,奈何卻似殘片,比起金光了和靈牙自是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比起天蛇軍團的偏將級統領也是多有不如。

而論起士兵的素質,天蛇軍團乃是百戰精銳,更遠非三個妖猴手下的烏合之眾可以比擬的。

于是,毫無懸念地,三個妖猴,再次被打了個落花流水。

手下妖兵被抓的抓、殺的殺,三個小妖猴急急如喪家之犬,茫茫似漏網之魚,一路夾著尾巴飛奔,直奔淮河流域逃去。

身后,金光和靈牙率眾將三個妖猴太子的老家查抄一空之后,方才不緊不慢地綴在三個妖猴的身后,直奔淮河流域巫支祁的老巢殺來。(!)


上一章  |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