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世界教主通天第三百〇八章 有熊出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〇八章 有熊出沒

第三百〇八章 有熊出沒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肉夾饃  分類: 仙俠 | 洪荒封神 | 天天肉夾饃 |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 
話說,自從小牛頭人神農氏證得人皇位階,退位之后,洪荒界的共主,便一直由炎帝部落來承襲。及到第六十余世的神農氏時,神農部落已經逐漸衰落。

而隨著勞動剩余產品的出現,私有制也逐漸萌芽、發展、壯大。

在私有制誕生的同時,貪婪、自私、戰爭等罪惡也相繼萌芽,并很快成長為了人們日常生活司空見慣的一部分。

比如,《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

意思是說,軒轅之時,神農氏一代比一代衰落。各個部落的諸侯相互攻伐,殘害百姓,而神農氏卻無力征討這些作亂的部落。

所謂天下大勢,分分合合。世世代代群雄各據、相互攻打的結果,最終,總會有一個或幾個較強部落,能夠從那些諸侯部落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方雄主的。

這不,這一年,有熊國君少典的老婆有蟜氏,在三月初三那天,在壽丘生下了一個兒子。有熊部落本姓公孫,這個出生的小屁孩自然也姓公孫,不過,因為長在姬水之畔,這小孩后來又改成為了姬姓,再后來,這小孩又搬到了一個叫軒轅的小山丘,于是又以軒轅為名、為號。

有熊部落在姬水(今陜西武功漆水河)旁,而炎帝部落在姜水今(陜西寶雞清姜河)畔,二者同屬渭河流域,由于地理位置較近,因而時代通婚,可謂是親如一家了。

只不過,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又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可以說,這世界上,最難揣測的就是人心,尤其是當權者的心思,那簡直,比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變得更快。

雖然受了炎帝部七十余世,前后共計兩千余年的恩惠,可有熊部落實際上算不上是一個懂得感恩的部落。

炎帝部落雖是人類共主,可一直都秉承著以德服人的思想,欲效仿第一代炎帝,小牛頭人神農大人,以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精神感化整個人族。因而,經過兩千余年的發展,炎帝部落雖然經濟建設搞得紅紅火火,可這武力值卻是極差,平均數基本處于個位數的水平。

固然,江湖傳說,仁者無敵!可是,那只是和平年代,或許才有用的理論。動亂年代么,俗話說,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要是那個秀才頗有家資,而那個當兵的再有點兒匪性,其結果,毫無疑問是極為杯具性的。

做為農業生產示范部落,有著整整七十個世代的積累,稱之為洪荒界的首富,炎帝部落當之無愧的。因為,不論人口數量、土地總耕作量和人均徒弟種植面積,以及各種農副的總產量、平均產量,毫無疑問炎帝部落都是走在了整個洪荒界的前列的。

于是,武力值不高的炎帝部落,儼然成了洪荒其它個部落眼中的肥羊。只是礙于炎帝部落人族共主的身份,以及數千年來,歷任炎帝對洪荒各部的無私幫助,沒有哪個部落,膽敢開這不義之舉的先河罷了。

雖然大家都想去炎帝部落劫掠一番,可明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畢竟,洪荒先民們,還沒有無恥到可以明目張膽、理直氣壯地做白眼狼的地步。

況且,洪荒首席富戶炎帝部落可就這么一家,你要是把炎帝部落打劫了,那肯定是會惹得其它所有部落眼紅的,到時候紛紛來一個匡扶大義、討伐叛逆來,就算自己部落再強,那也是要吃不了兜著走滴。

做為炎帝部落的近鄰,兼世代親家,有熊部落也深知炎帝部落的富庶,這趁火打劫之心,卻是比其它所有部落更加強烈。

只不過,有熊部落的族長比較善于隱忍,在實力不足之際,每每能夠將自己的野心壓制在可控范圍之內,使有熊部落與炎帝部落的沖突,僅僅局限在小規模的土地糾紛之上。而炎帝部落素來以仁義自居,卻也沒將這等些許小事放在心上。

而有熊部落的這一野心,直到公孫軒轅繼位為有熊部落族長之時,方才集體爆發出來。

公孫軒轅,卻是頗有雄主之資,繼位有熊部落族長之后,更是勤于政事、兢兢業業。在公孫軒轅的領導下,有熊部落蒸蒸日上,經濟、軍事實力,都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公孫軒轅招攬了一大批的高級打工仔之后。

彼時,公孫軒轅,手下有三大名臣。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

首先說軒轅的丞相,風后。風,乃是洪荒第一姓氏,系人族第一任人皇,天皇燧人氏所封的姓氏。同時,風姓也是地皇太昊伏羲氏部族的姓氏。而“后”的意思就是首領。所謂“風后”,其實就是說,這人是風姓部落的首領。

提起這位風姓部落首領“風后”,或許好多人都沒什么印象,可是,能被公孫軒轅拜為丞相,又豈是等閑之輩?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會布一個能夠抵擋十萬大軍的彪悍陣法,那就是八陣圖。而實際上,最早的八陣圖,名字就叫《風后八陣圖,就是由風后所創。

做為太昊伏羲氏的所在風部的嫡系傳人,風后不但繼承了伏羲八卦之法,更創造性地將之應用于了軍事領域,并依此著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本軍事理論著作《握奇經。握奇經受此提出了兵法之中的奇正理論,可謂兵法之中的開山鼻祖,后世的絕大部分兵法,大都是在而這本兵書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滴。而這部書中,還有一個極為彪悍的陣法,就是那個名垂千古的八陣圖了。

所謂八陣圖。實際上,八陣圖共分九幅,一幅是八陣正圖,其它八幅為八個陣勢,分別是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云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并以文字的形式系統闡述了各種特殊地理環境下進攻、退守的戰術應用方針。

而除了八陣圖外,風后還有一項享譽世界的發明,指南車。實際上,指南車的發明,除了利用地磁引力來標示南北方位這一最為重要的功效外,其中還牽扯到許多機械、物理方面的學問。

江湖傳聞,當初福特為了解決汽車轉彎時,左右兩側輪胎轉動不同步的問題,數百個工程師耗盡心力,卻依舊沒有什么頭緒、最后,還是不知哪個中國通,把傳說中的指南車圖紙淘弄了出來,根據其中復雜的機械原理,加以改進完善,終于使之能夠用于汽車之上,方才造就了如今幾乎成為人們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車。

風后死后,葬在了陜西、山西、河南交界處的芮城縣西南三十里處,后人見有風后陵,而風后陵附近的黃河渡口,便是大名鼎鼎的,風陵渡。

軒轅手下的第二個重要人物,名字叫力牧。所謂“力牧”,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力氣很大的牧羊人。力牧本是牧羊人出身,雙手能開千鈞巨弩,被軒轅自民間尋訪到后,拜為將軍。力牧善射,除了行軍打仗是把好手之外,還有一項及其重要的發明,那就是,車輪。

在風后的幫助下,二人一番努力,終于整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陸地運載工具,車。

而后,在車的基礎上,力牧又創造了作戰用的戰車。

做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作戰工具,戰車的使用自原始社會中后期興起,而后,一直貫穿了整個奴隸社會。直到戰國末期,隨著騎兵的興起,方才逐漸退出歷時舞臺。

軒轅手下的第三個重要人物是大鴻。大鴻,本名鬼容區,號大鴻,是軒轅手下一名智勇雙全的武將。《漢書·藝文志記載,他曾經著有《鬼容區兵法三篇。傳聞,軒轅手下大部分軍隊,都是大鴻所操練出來的。

風后、力牧、大鴻,是為軒轅手下的“三公”。實際上,這個三公的說法比較籠統,但只史記里面,不同的注解,便有不同的說法,有說風后為相、力牧為將的,也有說力牧為相的。

不過,這三位都是兵法大家,倒是事實。

藝文志云:“風后兵法十三篇,圖二卷,孤虛二十卷,力牧兵法十五篇。鬼容區兵法三篇”(這個藝文志,其實不知道是啥書,這段話摘自《史記·五帝本紀的注解當中,具體如何,無考證)

除了三公之外,軒轅手下尚有應龍、風伯、雨師、天女、倉頡、伶倫、力牧、常先、女魃等一干的能人異士。當然了,這些人的歸附,乃是后話。

能夠統御一干名臣良將,軒轅本身自然也是頗有能力滴。

《史記記載,“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就是說,這個名叫公孫軒轅的小家伙,一出生便很神奇,很小就會說話。小時候是個好孩子,長大了是個良民,成年之后很聰明。

這個公孫軒轅成年之后,還是不是好孩子、良民,姑且不論,不過,這家伙當真很聰明。

炎帝世衰,一代不如一代,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炎帝部落再衰弱,也不是有熊部落可比的。

于是,當上族長之后,軒轅并沒有急著立即對著洪荒第一富戶下黑手。

此時,“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

就是說,各個部落都忙著搶地盤、打架,老百姓生活很艱苦,而“神農”(其實應該是炎帝)這個名義上的共主卻管不住各個地方諸侯。

于是,公孫軒轅便整頓兵戈,假借炎帝的名義討伐不臣,迫于有熊部落的淫威,各個諸侯全都俯首稱臣。這段大家有點熟吧,沒錯,這與三國時的最大反面教材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打著大義的旗號,有熊部落開始了自己的強勢崛起之路。

彼時,歷經三皇治世,人族大興之勢已然勢不可擋,于是洪荒各大勢力,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個在洪荒界興起不過十數萬年的人族,紛紛琢磨著,如何在人族的大興之路上分得一分氣運。此刻眼見有熊部落強勢崛起,于是盡皆伸出魔爪,想在有熊部落分得一杯羹,一個個針對人族的陰謀應運而生,于是,原本一場簡單的人族內部矛盾,被無限制地放大了,并由此引發了一場天地浩劫。

PS:前個,也就系8月12號,突然就A簽了,不過米啥感覺,感言就不寫了。而且,這幾天一直忙,連吃法都顧不過來,好在還沒段更。今兒剛碼完,整上來了哈。看在俺這么辛苦滴份上,嗯,做人要厚道,看書是要記得投票滴。


上一章  |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