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第四十二章 互利互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商海驚濤 >>重生之商海驚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互利互惠

第四十二章 互利互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文心蟲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文心蟲 | 重生之商海驚濤 
汪云起今天談性很濃又說道:“我小時候跟外婆住在上海,父母和兩個哥哥都在北京工作,一年見不了幾次,我又很調皮,就請了當時上海文史館的一位趙老先生當老師。趙老師解放前是上海的名門望族,平生嗜好就是搜集古董。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成立一家上海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可惜他在特殊時期中死的早,家藏的珍品也都遺失了。我就想能不能繼承老師的遺愿。我不想當官,玩古董又需要錢,便干脆下海經商。這些年錢賺了不少,但大部分都投到這上面了。家里人都說我玩物喪志,我是不服氣的,就想著自己成立一個私人博物館。如果這次能拿到這批寶物,作為鎮館之寶,估計我這家博物館就可以開張了。其實上次我肯和楊老弟合作,就是想籌這筆錢,這次過來,一是感謝楊老弟上次幫忙、二就是看能不能借我一筆錢大概八千萬左右。”

楊星想了想道:“不能從你的企業里借嗎?上次你可是分了近兩億走啊?”汪云起苦笑道:“本來可以,可惜這個月北京不出了事嗎?”楊星哦了一下,心想果然是這件事影響的。95年4月初,北京市副市長王寶森自殺,同月底,市長引咎辭職,拉開了案的大幕。這時候大概正是上層博弈的關口,們被勒令注意言行,汪云起想一次拿出這么多錢買古董的確不會得到家里支持。這也是他高調用軍用運輸機運座駕的原因,也算失望之余的逆反心理吧?

楊星又問道:“你打算什么時候用?”汪云起想了一下道:“估計法國那邊,最晚不能超過六月份。”楊星盤算了一下道:“我現在正在準備九都中心步行街的計劃,資金用量也不會少,估計拿出這么多錢我公司的股東也會有意見。”看了汪云起微有些失望的眼神,又補了一句:“不過,五月初,我覺得上證所還有一次機會,你要是相信我,我們就再合伙博一次。另外,你那家房產公司能不能轉給我,,我可以光明正大的給你一筆錢先應急,我拿你的虎皮也去唬一下省里那些官老爺,免得他們老拖著不辦事,這是個互惠互利的事情。”汪云起一頷首,楊星話里意思很明顯,直接借錢有困難,但楊星可以曲線用收購的方法把錢轉給他,不夠的話再去上證所撈一票。自己作為回報只需要利用影響力幫楊星在省里公關一下,既顧了自己的面子又解決了資金問題,心里還是很感動。但他一直被訓練的喜怒不形于色,只是伸出手道:“君子之交淡如水,與你老弟相交,卻如飲醇酒,希望我們的交情能想這唐三彩一樣,愈久彌新,超越時空,看得到哈利光芒。”

有了楊星的承諾,汪云起逛起九都就心情愉快多了,在九都待了一整個星期才告辭,中間還拜訪了闞東田,特地參加了查國強兒子的滿月酒。方凱在楊星的授意下很快和汪云起那家房產公司談妥了轉讓事宜,三千萬在汪云起上飛機前就打到了他的私人賬戶上。楊星更是高興,那家房產公司不但有完整的資質,一套有經驗的管理團隊,還在上海市中心拿了三塊地,雖然規模不大,但手續齊全,可以馬上動工,其中有一塊地甚至已經完成了地下部分的基建,知道上海未來那年年翻番樓價的楊星還不晚上做夢都要笑醒。即使知道這家公司欠債兩千多萬,楊星也毫不在意。現在楊星可是有一個真正的地產公司在手,資金充裕倒是要看看,還有哪位官老爺在阻撓。

事實上,有人比楊星還著急,他就是闞東田。這個步行街計劃是關系到他仕途能否向前邁一大步的保證,在省里無休止的審批程序里拖下去可不是他同意上報省里審批的初衷。

在市里忙完今年的牡丹花會后,4月底他通過省里的關系,他終于得到了回話,原來省里壓著不辦,是因為省建一公司和省銀華房產公司拖的后腿。

九都市報來的步行街項目大概是中原省這些年最大的市政及房地產開發新項目,預估的預算接近3億元,在房地產普遍蕭條的95年在全國都是顆大衛星了。但這個項目沒擺在省會,而是在省里的第二大城市,很讓省會商城市的干部有些不滿。一般各省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多少都有些瑜亮情節,中原省尤甚,當初建國中原省確定省會時,兩市就有過爭執,九都當時的名氣還大過商城一些,后來由于九都放了許多國家級重型工業項目,兩市的國民生產總值比較一直是九都略高一籌,九都對商城一直有心里優勢。直到改革后商城利用省會的優勢和交通的便利才逐漸扳回局面,現在九都報上來這么一個大項目,自然有不少商城的官員心里不舒服。

省政府辦公場所和商城市政府辦公地點就隔著兩條街,各級官員熟悉的很,找個機會歪歪嘴還是很方便的。省建一公司這幾年效益不好,人員過剩,國家從93年起開始宏觀調控,壓縮樓堂館所的建設,公司接不到活,自己人吃不飽,公司領導壓力很大。九都市的步行街項目無疑讓公司饞涎欲滴,但省建一公司原來主要在商城活動,在九都接的活很少,這個項目又主要是私人出資,要強行接過這項目,不提九都當地的建筑公司同不同意,人家私人大老板可是不認你省建筑公司的牌子的。于是省建一公司就找了從公司領導崗位升上主管省建筑行業的副省長肖燕生,肖燕生也了解省建一公司的近況,正好九都步行街項目審批要過他的手,順水人情拖拖后腿還是要做一下的。

省銀華房產公司來頭更是不得了,它前身是省政府辦公廳下屬的房產科,后來國家精簡政府人員,房產科被撤銷,人員獨立出來成立了房產公司,還算事業編制。公司經理任大中是原中原省省長的大兒子,中原省省長調去全國人大后,現任中原省省委書記顧青山出于對老領導的尊敬仍然對他多加照拂。雖然92-93年的海南房產風暴讓銀華房產公司很是吃了些苦頭,但在省委書記的關照之下,總算平安過關。但他手里的流動資金幾乎耗盡,這次九都步行街項目讓他看到了咸魚翻身的機會。與很多人對這個項目的巨額資金投入而看不到明顯收益的擔心不同,他幾乎一眼就看到楊星這項計劃后面所蘊藏的巨大商機。尤其是經過海南地產的瘋狂后他自以為對地產很熟悉,更想把這個項目抓到手里。只是他缺少必要的資金和實力,光憑這些難以說服省委書記替他出面給九都市施加壓力。省委書記照顧他不假,但萬一他的能力無法將這個項目進行下去而導致九都市中心出現幾座爛尾樓,那帶來的政治影響是省委書記都無法承受的。所以他想退而求其次,暫時拖延一下九都的步行街項目,讓九都的人來主動求自己,這就能給自己進去分一杯羹找到借口。

闞東田知道后,也是有些踟躕,不是楊星承諾這項計劃的主要資金由他解決,他都動過勸楊星退出的念頭。雖然不厚道,楊星的天才創意和前期規劃都要被無償的拿走,但政治的角力就是這樣,這個項目現在由誰來操作已經不重要了,不管是誰完成這個項目,自己的政績都不會受影響,反正這個項目在九都,增添了九都市的光彩。而且省建一公司和省銀華房產公司如果拿到這個項目,對自己也必須有一定的報答,到時分一些給楊星也不是太困難。這年頭摘別人的桃子,只要吃相不太難看,是沒人譴責的。但楊星估計也不好打發,牡丹花會期間,上海的汪公子和他待了一星期,然后火速轉讓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給楊星,讓很多先頭嫉妒眼紅的人謠傳楊星的公司是草臺班子的說法不攻自滅,這在九都上層幾乎是無人不知。

楊星還帶著汪公子秘密拜會了自己。汪家是什么樣的存在,作為的他是最清楚的,自己和他比起來如螢火比之皓月。現在汪公子力挺楊星,這時勸楊星退出,他也要考慮萬一激怒了汪公子的后果。思慮再三后闞東田通知了楊星整個情況,楊星只是簡單的回答:“知道了,我會處理”,就沒有下文了,讓闞東田納悶不已。

楊星明白闞東田的意思,但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也要一步一步來。楊星和汪云起商談好后,也只能等待汪云起到上層活動的結果,反正過幾天他要直接飛上海,到時事情有了轉機才能告訴闞東田,好進行下一步的籌劃。


上一章  |  重生之商海驚濤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