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第三十六章 步行街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商海驚濤 >>重生之商海驚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步行街計劃

第三十六章 步行街計劃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文心蟲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文心蟲 | 重生之商海驚濤 
市長闞東田這幾天日子不好過,馬上就要召開兩會了,但市財政的壓力很大,到時在人代會上受質詢面子可不好看。盡管兩會上摘掉頭上的“代”字問題不大,可是自己升遷太快,也暴露出自己根基過淺的毛病。新任市委書記武騰已經六十多了,只指望在這個位置上退休養老,平時和闞東田合作還是愉快。但闞東田扳倒了市長丁維勇,也打倒了一片本土官員,強勢地位是豎起來了,而市里其它幾個副市長都原地踏步,還在省領導眼里留下了壞印象,明的絆子不敢使,消極怠工還是做得到的。

闞東田迫切又需要一把大火,把這死水一灘的九都官場攪動起來。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九都的大型國企很多,包袱很重,歷史欠賬不少,這幾年效益又不太好,明里暗里的下崗職工已經有相當數量了,李登云的地下兵工廠的主力就是這些大廠下崗的職工。

市里財政這幾年很有捉襟見肘的味道,去年底他一狠心連市政府的老房子都拿出來拍賣了,掙的錢也只是杯水車薪。因此楊星提出要見他時,他立馬就同意了,沒別的,通過多種渠道,他已經了解到這個不到二十的年輕人在不到一年時間里是怎么由一文不名,變成億萬身家的。上一次的九都官場大地震,背后也有這個青年的身影晃動,他對這個青年也有著莫名的期許,也許這次他又能用他的點金手指為他點石成金呢?

3月中是楊星二十歲的生日,他這代人已經習慣過公歷生日了,父母還是喜歡過農歷。楊星前世里對生日沒什么印象,只覺得那天能吃好一點。這一世畢竟已是大富翁了,在日本今天就算成年禮了,所以應老媽的要求在金谷園大酒店辦了幾桌,宴請一些親朋好友。不過闞東田親自到來還是讓滿座皆驚,畢竟一般人眼里,市長就是平頭百姓的天啊。

看著闞市長和楊星父母的熟絡樣子,有心人都猜想楊榮光他們是不是攀上了市長的關系,才毫無顧忌的買下了原市委書記的別墅。闞東田可沒興趣管別人的眼光,只要楊星能幫他解決眼前的問題,示好一下何樂不為呢。

吃完酒席,闞東田和楊星又回到那個小會議室小坐,不過楊星這次只叫上了于芬,于芬五十多歲,人很白凈,性格很穩重,之前的九都官場大地震,她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坐上了九都九區中最重要的西城區區委書記的寶座,進入了市委委員的位置,被認為是大器晚成,也是闞東田在九都的嫡系之一。

不過官場老手的于芬自己清楚這個青年有多大能量,所以對自己兒子和他的交往自己從不干涉,他們背著自己和鄧雷策劃搞掉李登云時,自己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闞東田也第一次向楊星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秘書,名叫余遠偉的三十多歲的高個子,楊星聽王伊人說過闞東田是孤身一人上任,上一次他們幾個在此秘議,闞東田身邊可沒此人。聯想到最近聽說闞東田把妻女都遷到了九都,看得出闞東田準備扎根九都,大干一場的決心。楊星正想把九都打造成自己的堅實后方,闞東田有此意,自然要投其所好。

寒暄了幾句,眾人就直奔主題,闞東田首先恭喜楊星在上海旗開得勝,太子們的圈子是比較小的,汪公子在期貨上大賺一筆,早就在圈子里傳開了,很多人都羨慕他身后的“善財童子”楊星的能力。他旁敲側擊的詢問楊星收到的省國投公司的1億元的投資方向,顯然對這筆錢很是眼熱。讓楊星自己掏錢出來支持九都的市政建設,闞東田顯然覺得太強人所難。但省國投公司的錢卻是塊唐僧肉,誰都想咬一口,以前是苦無門路,現在機會在眼前,還不趕緊抓住。

楊星對此的想法卻不敢茍同,省國投公司把錢投在自己身上是指望著自己的賺錢能力讓這筆錢盡快翻番的,投到九都市政建設上有什么效益?那還不如直接投到商城的市政建設上呢,至少省國投公司領導都在省會居住,多少還能享受一下方便。不過在市長面前這種話是不能說的,楊星只好先畫個大餅給市長充饑。

他先拿出了一本書遞給闞東田,于芬和余遠偉都看到了封面上的《李嘉誠傳》幾個字。李嘉誠雖然明年才正式加冕華人首富的桂冠,但現在仍是海內外如雷貫耳的名字,闞東田等人對他的事跡可說是耳熟能詳。不知道楊星突然拿他自傳出來是什么意思。

楊星解釋道:“大家都知道李嘉誠是做塑料花發家的,但真正讓他大富大貴的還是地產生意,他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市場,他的“長江實業”主營就是地產,去年他的企業贏利28億美元,總市值有400多億美元,是當之為愧的地產大亨。這本回憶錄里他有一句經典名言:房地產最重要的三個條件,位置!位置!位置!。”楊星展開專門在新華書店買的九都市地圖,指著地圖中央的位置說:“闞市長早就發現了這里位置優越,才專門把市政府的地都騰出來,現在我有一個計劃,只要把這塊地盤活,保證可以解決市財政的壓力。”

于芬對這里再熟悉不過,這里就是她的主轄區西城區,楊星指的是西城區的心臟——中心花園,這里原來是九都主干道南北向的中州大道和東西向的牡丹大道的交匯處,是到達市里各個方向的必經之路。

90年代初這里改建為一個大轉盤,轉盤中央修了當時九都最好的噴泉公園,是市民休息的好去處。這里集中了市第一百貨大樓、四大國有銀行九都分行、紅旗電影院、郵電局大樓、和原市政府等建筑,是九都最繁華的地方,平時人流量很大,周末在此游玩的人群更是擠都擠不開。

這也是當初丁維勇提出遷徙市政府的意見時,沒有太大阻力的原因,畢竟誰成天看到市政府門口亂糟糟的人群都沒什么好心情,人流壓力也導致出門辦事的交通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

楊星用手在這個位置上劃了一個以街心花園為原點的圓,對于芬說:“于阿姨應該很熟悉這里,這大概有多大。”于芬看這個圓基本把市中心的高檔建筑一網打盡,估算了一下道:“大約3萬平方米。”

楊星接口道:“差不多,你們看這里修一個步行街,讓中州路和牡丹路走立交,把這個區域連成一片劃為CBD商務區,再修幾棟高級商務大夏,里面把各大銀行總部和郵電局都放進去。這里劃為娛樂休閑區,這里改建為一片九都風俗街區,里面集中九都的風俗展示、名特小吃,戲曲表演等,稱之為歷史。旁邊的市府花園和中心花園合并為專門的綠地,開放前面的廣場,可以舉辦各種大型聚會,讓老百姓在這里自由的活動,稱之為現在;再過去這一片,是專門的商品消費區域,修一個有未來感的大購物中心,市一百、天宮商廈、紅旗電影院、笑笑影城都放在里面,吃喝玩樂都在里面解決,就叫未來…”

楊星滔滔不絕的講了近半個小時,他一直對十幾年后九都都沒形成一個完備的商圈感到遺憾,,現在有機會彌補自然狠下了一番功夫,他一開始就沒考慮修什么普通住宅。與民爭利有什么自豪的,直接入手商業地產和豪宅,走高端路線才是王道。

說完抬頭看去,其他三人卻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他一拍額頭,才想起95年步行街、CBD中央商務區,購物中心等概念在國外早已普及,闞東田等人有所了解,但在國內還是個新興事物,國內改革后第一條較初級的商業步行街要到97年才在哈爾濱出現。而楊星描述里的集吃、住、行、游、購、娛多功能于一身高級步行街還要出現的更晚。何況按楊星描述,怕是幾個億的投資都花光了,真要上常委會討論,闞東田第一個把這建議打回來。

楊星知道他們的顧慮,笑著說:“覺得我的提議太超前和太花錢了?這種步行街將成為商業與旅游業的最佳黃金結合點,外國早有樣板了,咱們這里沒有,主要是觀念還沒形成。要是這里能成為全國的第一個步行街,并形成一定規模,那一定會是全國的樣板。不久就是今年的牡丹花會了,到時外來賓客云集,拋出這個計劃可以吸引了眾多外來人士的眼球。

真的修好了后,以牡丹花會為契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到九都觀光、旅游、購物,形成九都旅游新的熱點。至于資金問題嗎,我是這個計劃的始作俑者,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如果需要市里出錢,怎么能顯出我們星富投資公司的能力來呢,我向市里保證,一分錢都不必市里出,到時只需要市里和區里的政策支持就是了。”闞東田等人眼睛都是一亮,楊星的計劃聽上去很鼓舞人心,致命問題就是投資規模與市財政情況背道而馳,如果全部由楊星來解決,估計常委會上通過得可能性很大。

尤其是闞東田聽到楊星所說的全國第一條步行街后,心中更是一動,九都五六十年代可是有多項全國第一啊,改革后,歷史和政策的原因使九都泯然于一片二線城市之中。如果這項工程真能成為全國矚目的樣板工程,僅這項政績,就能使自己通往省里甚至中央的政壇之路格外平坦。


上一章  |  重生之商海驚濤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