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第七百二十九章 3G泡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商海驚濤 >>重生之商海驚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九章 3G泡沫

第七百二十九章 3G泡沫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5日  作者:文心蟲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文心蟲 | 重生之商海驚濤 
正是由于楊星掌握了一手關于三網融合的底牌,才能夠在研討會上表現出極為強勢一面,幾乎是用一己之力讓許多信息產業利益集團的首腦免于撕破臉皮的爭吵,讓大家坐下來好好商量,談判劃分利益,而不是繼續維護既得利益,共同把三網融合這出大戲唱好,而不是拂袖而去或是干脆砸了場子,這對任何一方都沒好處。

因此當這次研討會上通過他不懈努力,終于統一了大家關于三網融合的觀點后,楊星又進一步提出三網融合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信息產業的未來必然是大融合大交流的時代,三網之外的移動互聯網就是個欣欣向榮的新產業,這就關系到國家3g牌照發放和未來選擇何種4g通信技術標準的問題,大家聽了都沒有覺得楊星是越俎代庖,這的確是信息產業的一大發展趨勢。但最近歐洲3g發展遇到了很大的泡沫破滅,世紀通信市場正陷入寒冬之中,國內對何時上馬3g爭論很大,現在大家都想聽聽楊星的見解。

楊星首先舉去年世界大會上推出大放異彩的為例,盡管這款手機標價逾萬,但現在訂單已經超過了千萬,幾大星城加班加點趕工都無法完全滿足生產需要,只能繼續采取“饑餓營銷”法,使得該手機成為手機歷史上最快打破銷售千萬記錄的產品,已大大改變了消費者心目中智能手機小眾和華而不實的感覺。

楊星指出。隨著pda、智能手機等個人終端聯入互聯網。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都有了聯網功能的需求,包括個人智能終端、工業傳感器、自動售貨機、汽車等,而根據他提出的“智能時代”概念現在在國外已經進入到普通家庭的實用階段。

不遠的未來,每一個家庭都會布有一個局域網,包括智能家電、流媒體應用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家居控制系統等多樣化的組件,集通信、娛樂、控制應用于一體。由此會產生巨大的ip地址的需求,只有即插即用”的地址分配方式及巨大的地址空間才能滿足這些智能終端的需求,結合ipv6技術能更方便快捷地實現智能網絡部署。

而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極大豐富,傳統的光纖固網方式作為網絡“最后一公里”接入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用戶在家庭或辦公場所的移動運用需求。新興的3g通信作為一種移動互聯網接入,其隨時在線和全地域運用的方式無疑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1996年前第一代模擬制式“大哥大”手機只有最簡單的通話功能,而第二代數字式手機不但大大縮減了體積,還增添了許多功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據接收和處理功能,如接收電子郵件或上網,不過相比普通撥號上網來速度慘不忍睹,還經常掉線,只能是聊勝于無。

但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移動辦公等需要提供隨時上網的條件,很多場合下傳統筆記本電腦仍舊太重太大,移動欠佳,這才導致等手持上網數據終端概念興起,逼迫電信運營商除了重視語音服務外,還必須照顧客戶對數據傳輸日益增長的需求。

2g手機雖然實現了手機上網功能。但在當初布局數據帶寬時犯了近視的毛病,而智能手機的異軍突起更是讓本來就擁堵的無線帶寬更加窘迫,即使后來發展出等二代半通信技術,也只是勉強把網速提升到100k的水平,并且打電話和上網不再互相沖突,但比起固定網絡此時已經達到1m的網速來,依舊是小巫見大巫。

但此時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驚人發展創造了通信史上最輝煌的成功和奇跡,給通信產業帶來了空前的繁榮。通信業的格局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移動通信從起初輔助、附屬的地位,逐漸向占據主導地位的固網發起挑戰。如今移動電話已經成為電話通信的主導形式,移動通信的收入已成為通信業最主要的收入。

去年10月,中國第一次超過了固話用戶,而且兩者間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中,中移動當初從中國電信分家后收入反而超過老東家。都證明了移動通信才是大勢所趨,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寬帶多媒體通信在上世紀90年代得到了迅速發展。電信業務對向寬帶多媒體發展迫不及待,已經在話音業務上取得主導地位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們自然地渴望在未來的寬帶多媒體通信中再續第二代移動通信發展的神話。

1996年國際電信聯盟關于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全球標準化啟動,很快3g的產業化就在全球移動通信業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世紀之交,經過前幾年爆炸性增長,發達國家的移動電話用戶數逐漸接近極限,歐美手機普及率超過70,通信市場的發展經進入飽和階段,市場已經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與此同時,競爭的加劇和運營成本的下降造成電信運營商的總收入呈現下降趨勢,電信業的發展開始遇到嚴重的危機,因此尋找新的經濟增長來源就成為電信業頭等大事。

而話音業務趨向飽和的同時,數據業務的發展卻是方興未艾。經過近10年的發展,數據在電信業務總量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年在歐美國家通信網絡中的流量,數據流量就達到50%左右。按照這個發展趨勢,數據業務必超過話音成為網絡上主要的流量。既然話音業務的發展停滯已成必然,移動通信業務增長的希望就落在數據業務身上。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時候會出現過時技術淘汰先進技術的現象,因為市場的復雜性決定了只靠技術往往無法達成預定目標,顧客很多時候并不需要知道商品背后的故事,他們往往更關心商品是否結實耐用,價錢公道,在通信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中,當初歐洲力推的g技術標準擊敗美國高通cdma就是個有名的例子。

盡管歐洲g標準后來在市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但面對數據逐漸成為主流業務量的趨勢,g標準終于露出了頹勢。g頻譜效率不高,使網絡容量受到限制,不能承受數據業務的大容量需要,只有頻譜效率高的cdma技術才能滿足數據業務發展的要求。此外g系統的電路交換技術是話音時代的產物,也不適合大數據業務,必須采用分組交換才能適應大數據業務的需要。

而此時采取cdma技術的美日韓等國只需要升級原來的系統網絡就能進入3g時代,而歐洲現有的g網絡升級至未來的網絡則無法通過升級來實現,只能重建一個新的網絡,啟用新的頻率,使用新的手機。一句話,只能換代,這就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名稱產生的實質性的由來。

為此盡管歐美日等國都摩拳擦掌想要在新一輪通信標準上拔得頭籌,但顯然2g時代就擊敗了美國人的歐洲覺得對把通信標準控制在自己手里更加迫切,為此花大價錢炒作也很必要。于是經過不斷的炒作洗腦,連發起炒作的各方也被自我催眠,對3g的未來充滿信心。

歐洲電信運營業相信3g會成為新的搖錢樹,將未來的希望都押在了3g上;電信制造業傾盡全力投入3g產品的開發,期望3g掀起新一輪網絡建設投資的;投資界和相關產業期待3g帶來新的巨大投資機遇;而政府則期待3g能夠給日益低迷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推動力,甚至還渴望通過牌照拍賣發一大筆橫財,緩解財政壓力。幾股力量合流造成了歐洲3g牌照拍賣急劇升溫,很快變成了互聯網后又一個高科技泡沫。

由于與g不兼容,歐洲無法通過原有網絡的升級來實現,因而需要新的頻譜。大多數國家在2000年開始了3g牌照發放和頻譜拍賣。多數歐洲國家采取拍賣方式,但一開始就陷入了非理性的哄抬價格漩渦,將價格抬高到不合理的程度,在英德兩國尤其創下了新紀錄。

英國月份拍賣的5個牌照總價達到353億美元,最低價一個也高達63億美元;8月份德國拍賣3g牌照更喊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價格,6個中標者各付出了76億美元,總共達到460億美元!運營商為牌照付出的價錢已經與建設一個全國性的3g網絡投資相當,顯然,英德兩國的牌照拍賣已經變成非理性的賭博,這種非理性很快就引起業界的反思和檢討,后來的歐洲多國3g頻譜拍賣,如意大利、比利時等,都遭到失敗。(。。)


上一章  |  重生之商海驚濤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