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第五百四十七章 GPS和北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商海驚濤 >>重生之商海驚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七章 GPS和北斗

第五百四十七章 GPS和北斗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文心蟲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文心蟲 | 重生之商海驚濤 

既然楊星成立衛星公司有這么多好處,軍方作為老伙伴,在基地代表請示后很快就拍板決定,定下了和楊星展開深層次合作的意向,為感謝楊星多年來的支持,特意邀請楊星和他的未婚妻參觀了航天基地內一般不對外開放的保密區域,包括眾女最感興趣剛建成未來航天員最后出發前居住的公寓“問天閣”。其中許多航天員專用的訓練器材和航天食品等都是第一次讓他們先睹為快,還讓她們穿上訓練用航天服走了幾圈,很是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至于和軍方在衛星上的合作,雙方討論后決定還是采取暗度陳倉的方式,即讓軍方技術人員放棄軍籍,以普通人身份招聘進公司,安排在關鍵崗位上,要竭力隱藏他們參軍入伍的歷史,不能露出半點和軍方有關系的口風。

因為衛星技術是國際上屬于戰略性高技術,各國管制極嚴。楊星一開始就準備把衛星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除了繞過美國技術監管外,也是降低美國方面的戒心,這是有前車之鑒的。楊星還想涉足衛星圖片和衛星定位等技術,要是露出一絲和國內軍方有牽扯的蛛絲馬跡,不但它們會雞飛蛋打,就連銥星都有危險。

對于國內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美國是深懷戒心的。基地代表介紹,90年代初我國開始承攬國外衛星發射業務,因為報價低發射成功率高,曾有過一段風光時期,就連銥星中有十二顆都是采用長征火箭發射的。但隨著美國休斯和勞拉衛星等大公司也把發射任務交給中國,并且談判合作研發衛星,終于讓美國保守人士感到坐立不安,認為觸到了他們的逆鱗。

1996年2月15日,我國為美國勞拉衛星公司發射國際708號通信衛星時失敗。箭毀星亡,美國保守派趁機抓住此事大肆攻擊美中的衛星合作,并指控休斯和勞拉衛星公司幫助中國發展火箭技術。最終迫使美國國務院于1999年出臺了著名的“國際貿易中的軍火出口管制條例”(ITAR),提出為防止中國采用商業發射業務來改進軍用導彈技術,將禁止美國制造,包括含有美國部件的衛星使用中國火箭發射。

由于美國衛星產業最為發達。世界上大部分衛星或多或少都采用美國衛星技術和零件,因此美國ITAR禁令對國內商業火箭發射的打擊十分巨大。導致我國對外承接衛星發射的訂單急劇減少,嚴重影響我國的航天計劃,所以楊星和軍方的衛星合作,只能偷偷進行。

不過所謂禁令總有辦法打破,美國人雖然經常對中國搞技術封鎖。但事實證明,美國對我們封鎖越越厲害的技術,我們反而發展的更好,國內航天人在載人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已經非常接近美國的成績了。而楊星給軍方送上大禮包,當然也有所求。他就提出希望在軍方正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上進行深度合作。

楊星這樣想是因為衛星導航可是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美軍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讓世人第一次領略了GPS衛星導航系統在高科技戰爭中的巨大倍增器作用,導致戰爭結束后,各方都紛紛上馬各自的衛星導航系統。想搶占技術制高點。

GPS全名為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和技術最成熟的衛星定位系統,它的出現標志著籠罩在人們頭上千萬年一層迷霧被揭開,“我在地球上什么地方,我離我的目的地還有多遠,現在是什么時間?“等困擾人類的即時方位和時間問題終于有了答案。

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出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GPS。最初目的是為三軍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導航服務,并應用在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軍事目的上。經過長達20余年邊研究實驗邊組網。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終于組網布設完成。

GPS技術對于美軍來說。是一場新技術的革命,以往需要投下成百上千枚無制導炸彈才能消滅的目標。只需要加上一段接收GPS信號的附加裝置,就能讓它以10米左右的精度攻擊目標。而且相比美軍軍火庫里采用激光和電視制導的炸彈,煙霧、夜晚、云層等傳統干擾都對GPS影響甚微。唯一能干擾它的,大概只有GPS信號是否正常,GPS制導技術一時成了美國三軍爭奪的香餑餑,99年攻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兩枚炸彈就是美國空軍使用的GPS制導JDAM炸彈。

這一世由于楊星的介入,擺下空城計讓大使館被炸卻無人傷亡,而負責轟炸的B2隱形轟炸機卻一架墜毀一架重傷,賠了夫人又折兵。令人驚喜的是其中一枚JDAM炸彈并未引爆,被偷偷運回了國內,憑借國人的才智已反向破解,中國版“JDAM”即將面世。

GPS雖好畢竟控制在美國人手里,美國人研發研發之初就設定了許多限制。比如當GPS衛星正常工作時,會不斷地用1和0二進制碼元組成的偽隨機碼(簡稱偽碼)發射導航電文,這種偽碼又分為民用的C/A碼和軍用的P(Y)碼,C/A碼精度在20米左右,而P(Y)碼則可以達到2米。

關鍵是美方還可以有意選擇關閉某個地區的GPS信號,導致任何采用GPS制導的產品都會短暫失靈,這對世界其他大國來說,真要用了GPS來導航,簡直就是把自己的腦袋伸進了美國人的絞索里。

不想受制于人,俄、中、歐洲都發奮圖強,開發屬于自己“GPS”,其中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冷戰中就開始建設,雖然因蘇聯解體導致計劃受挫,但現在又開始加快建設,是最接近美國GPS系統的獨立導航系統。而歐洲各國聯合開發的“伽利略”導航系統也已排上了議事日程,其先進性和定位精度還要強于GPS。

而國內實際上也早就動手謀劃此事,楊星還是第一次聽說,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我國就開展對衛星導航系統的研發,雖然中間由于諸多原因而時斷時續。改革開放后,國家終于下定決心,要研發適合國情的新一代衛星導航系統。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觀看了美軍沙漠風暴作戰中對GPS的運用讓國家上層感到震撼后,國家提出了自己的導航衛星計劃——“北斗”,準備分三步走,由于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和經驗幫助,研制速度很快,去年10月和12月就分別發射了兩顆試驗衛星,基本實現了雙星定位的技術指標,標志著我國衛星導航系統開始成型。

但是楊星印象里由于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復雜性估計不足,以及國內在此方面存在著技術差距,“北斗”系統的實驗直到07年才結束,而后才開始正式建設正式的衛星導航系統。

而同一時間段里,美國方面鑒于GPS技術成熟和獨霸市場的考慮,于1999年正式宣布2000年至2006年期間,在保證美國國家安全不受威脅的前提下,取消故意弱化民用碼的政策,GPS民用信號精度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改善,利用C/A碼進行單點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10米。

2006年后再視情況是否近一步延續該政策,事實上這項政策被一直堅持了下來,而一個龐大的衛星導航系統市場就此打開,有人預測僅車輛定位一項上,采用GPS技術,就有上百億美元的利潤空間。

楊星估計則更高,剛結束的世界大會上,早就得到楊星授意的星斗研究院推出了一系列GPS相關產品,從車載GPS儀到可集成到手機內的GPS芯片無所不包,衛星導航市場大有可為,已經成為公司上下一致共識。

鑒于民用GPS市場的巨大規模,如果“北斗”推出時間過晚,只怕即使技術先進,效果更好,被人奪去了市場份額一樣會被無情的淘汰。已經有無數實例證明,先進的技術并不一定會取得商業成功,銥星就是個反面教材。

“北斗”系統如果無法獲得經濟效益,只憑借軍用無疑是對國家資源的極大浪費,楊星的意思就是想推動“北斗”系統民用和正式化。軍方顯然并不都是不知變通的老頑固。楊星的建議很有實際意義。在衛星公司合作上楊星已經表示了很大誠意,況且他帶回的蘇聯密檔中關于“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文件也讓國內少走許多彎路。

楊星想在“北斗”系統成功后的民用市場里占據領導地位,雖然這會讓某些軍工集團利益受損,但誰讓人家手上籌碼多呢?所以參觀完酒泉發射中心,楊星臉上洋溢著的不止是對國家航天事業的自豪,也有自己目標達成的喜悅。

下一周公司組織旅游,只能把積存的章節全發上了,周日只好停更,敬請諒解。


上一章  |  重生之商海驚濤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