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一0三章 封狼居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0三章 封狼居胥

第一0三章 封狼居胥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大帥,我們接下來做什么?”貳師城的廢墟上,公孫賀問道:“我們總不能在這里干等吧?”

周陽笑道:“這個嘛,自然是要為西進做準備了。西域初定,我們也要停留一段時間,不會太長。順便等東方先生趕到,把治理之事交給他,我們才能往西打。”

“西域國家多,卻太小,不經打,我們一鼓作用就把西域給平了”程不識臉上帶著笑容:“我原本以為,平定西域要花很長時間呢,沒成想,是如此之快往西進軍,我們是該準備準備了。”

“大帥,大帥”正說著,只見趙破奴騎著駿馬,飛也似的沖了過來,臉上綻放出了鮮花,必然有天大的喜事。

“何事?”周陽忙迎上去,趙破奴膽子奇大之人,他如此歡喜,必然是有了不得的大事。

“大帥,張騫傳來消息。”趙破奴笑呵呵的,道:“這是我們第一次收到張騫的消息呢。”

張騫和聶壹自從去年出發后,周陽就沒有收到過他們的消息,對他們的情形不甚了解。乍聞此言,周陽心頭一跳,問道:“是什么消息?好的,還是壞的?”

西域之路極為兇險,壞消息并非不可能。

“大帥,你過慮了,哪有壞消息。呃,也不算好消息吧。”趙破奴的話有些前后矛盾:“就是一幅地圖。”

“地圖?”周陽眉頭一挑,地圖非小事,一把奪過來,展開來一瞧,不由得大笑起來:“趙破奴,這還不是好消息?這是天大的好消息,頂得上十萬大軍了。”

“哦大帥,此話怎講?”程不識和公孫賀把地圖打量一陣,卻是不明所以。

“這地圖,張騫是根據見聞畫出來的,不算太準。可是,也是價值不菲了。”周陽指著地圖,很是歡喜:“往西進軍,就得靠這地圖,我們先去合計合計。”

“什么?大帥把西域給滅了?”河套之地的李廣,騎在駿馬上,看著周陽傳來的消息,一臉的難以置信:“西域好歹有那么多的國家呀,這么不經打?哦,西域地方不算大,國家倒是挺多,力量分散,自然不是大帥的對手。哦,能這樣滅國?”

李廣是越看越驚奇,不住搖頭,感慨無已,這是滅國的奇跡。

“河套之地,我們已經平定了,傳我的將令,調整隊形,往西進軍,去追大帥。”李廣扭頭望著西方:“再不去追,我們連湯都沒得喝的了。”

“飛將軍,那河套誰來鎮守?”蘇建撫著額頭,有些驚疑。河套是重地,不可能打下來不防守,這人一定要的。

“你呀”李廣虎目一翻,精光暴射:“要不然,我怎么把你傳來呢?”

“我?”蘇建一愣,忙道:“飛將軍,我可是想追大帥的,我還要去打羅馬帝國呢。”

“你不去了這里的事情多著呢,不光是鎮守,你還要率軍筑城。”李廣打量著蘇建,有些不懷好意的道:“這事不是我定的,是大帥定的。”

“大帥?”蘇建有些意外。

“大帥說了,你號稱磨刀石,辦事一絲不茍,讓你來筑城才會筑得堅固。”李廣笑呵呵的,拍著蘇建的肩頭:“誰叫你這磨刀石當年那么對大帥?大帥這不就派了一件美差給你?”

“我……”蘇建很無語,他訓練周陽,那是按照規定辦事,到了李廣嘴里,就有些變味,盡管這是說笑。

“接還是不接?”李廣眉頭一挑,大聲問道。

“諾”蘇建很想去打仗,卻是沒有猶豫,接下了軍令。不能怪蘇建,打慣了仗的人,就是習慣那種刀光劍影的日子,駐守、筑城,他還真是不甘心。

“這就對了”李廣一拍馬背,大吼一聲:“追大帥去”

“追大帥去”將士們發出陣陣歡呼聲,朝西趕去。

弓盧水,蜿蜒如帶,波光粼粼,甚是美麗。

在弓盧水之濱,有一座高聳的大山,這就是歷史名山,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一直是匈奴祭祖的圣地,這里有歷代單于的靈位,還有一個巨大的祭臺,用昆山之玉鋪就,極盡奢華之能事。

此時,狼居胥山已經更換了主人,站在這里的不是匈奴,而是漢軍,領頭的是衛青。

衛青戎裝在身,腰挎環首刀,極是威武,站在祭臺前,打量著歷代單于的靈位,一雙虎目中精光閃爍。

大漠絕域雖是天險,卻是擋不住漢軍堅毅的步伐,在衛青的統率下,漢軍順利的渡過絕域,創造了一個奇跡。

渡過絕域之后,衛青立即分派任務,把三十萬漢軍分成數路,多路出擊,向各處宣示兵威。漢軍此次的任務,就是宣示兵威,要讓匈奴記住:絕域不可恃因而,把軍隊分散,是最好的辦法。

分派完任務后,衛青親率漢軍直奔狼居胥山。狼居胥山,是匈奴祭祖的圣地,在匈奴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拿下狼居胥山是此次出兵的重要目標。若是拿不下來的話,那么,此次宣示兵威的目的就失敗了。

這是重中之重,是以衛青親自趕來。

按照衛青的設想,狼居胥山是匈奴的圣地,最后一塊圣地,即使匈奴在龍城遭到滅頂之災,總有那么一些不甘心失敗的匈奴,會保衛狼居胥山這塊圣地,說不定會有一場惡仗。

一向料事如神的衛青卻是失算了,一路過來,根本就沒有遇到抵抗。匈奴紛紛前來歸降,不敢與漢軍一戰。

到了狼居胥山,來到匈奴祭祖的圣地,仍然完好無損,衛青想象中的死忠匈奴帶著歷代單于的靈位、祭器逃遁的事情也沒有發生,衛青還真是意外。

不過,也是好事,絕對的好事。拿下狼居胥山是重要,不使歷代單于的靈位、祭器流失,同樣重要。若是這些東西給帶走的話,匈奴就會在別的地方祭祀,久而久之,又會出現一個圣地,秋風掃落葉是最好。

衛青站在祭臺前,打量起來,只見歷代單于的靈位、祭天的金人、祭器,琳瑯滿目,多不勝數,極為豐厚,比起漢朝的祭祀還要奢侈數分。

匈奴是一個奇怪的民族,可以說很矛盾的民族了。匈奴貴壯賤老,也就是弱肉強食,老人在族中沒有社會地位,是給虐待的對象,沒有最好的食物,沒有最好的衣衫。可是,匈奴對祖先的墳墓極為重視,對祖先的祭祀無比隆重,為了祭祀,匈奴不惜血本,才有眼前之盛。

“帶走”衛青手一揮,漢軍兵士上去,開始收靈位、祭天金人、祭器。

這些東西太多,漢軍士兵忙了好一陣子,方才忙完。衛青粗略估算了下,這些東西若是在漢朝,夠十萬大軍用半年了。光是祭器就值這個價,這祭祀很驚人了。

“毀掉”衛青再次下令,漢軍兵士握著陌刀上去,開始劈砍起來。

陌刀不僅是殺敵利器,也是破壞的好工具,一陣陌刀下去,祭祀場地滿目瘡痍,往昔那種莊嚴、肅穆之氣蕩然無存。

對這破壞,衛青兀自不滿意,要漢軍兵士再發揮。直到破壞無疑,沒有留下一點蛛絲馬跡,衛青這才滿意,下令停止行動。

自此以后,狼居胥山和龍城一樣,只能存在于傳說中了,匈奴只知道,在歷史上曾經有這么一個圣地,至于具體在哪里,卻是不知道。

“立起來”衛青又下令。

漢軍兵士抬著一塊沉重的石碑過來,矗立在當地,上面刻滿了漢字,是司馬相如寫的《封狼居胥文》。這里,是匈奴的圣地,在這里立一塊漢碑,可以震懾匈奴,其威力,不下于十萬大軍。再有司馬相如的如椽巨筆,效果會非常好。

衛青令兵士擺上香案,殺牛宰馬,獻上犧牲,開始祭祀天地。然后念誦一遍《封狼居胥文》,便告完成。

衛青打量一陣,非常滿意。拿下狼居胥山,標志著漢軍此次宣示兵威已經接近尾聲了,此次行動,勝利結束。

帶著漢軍離開,回到衛青的帥幕里。眾將先后趕到,向衛青稟報此次宣示兵威的戰果。

“瀚海已經歸降”

“姑衍山歸降”

“西邊的匈奴歸降”

一條接一條好消息傳來,讓衛青大是滿意,站起身道:“此次宣示兵威,和預估的一樣,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由此可見,大漢之威已經讓匈奴破膽呵呵”

沒有比這更讓人歡喜的了,眾將發出一陣暢笑聲。

“衛將軍,我們接下怎么做?”有將領問詢。

“班師”衛青非常簡潔的回答:“在這之前,我要安排一下漠北的事情。匈奴已經歸降,就是大漢子民了,他們不能去漠南,要留在漠北,為大漢守好這一方土。匈奴新降,需要一位留守的將軍,丁雋,就你了。”

“諾”留守的日子有些枯燥,沒有戰場沖殺那樣富有熱情,可是,丁雋仍是領命。

“好”衛青贊揚一句:“我給你留五千軍隊。你在漠北的任務,一是威懾匈奴,二是要匈奴從絕域里修一條道路。道路修好了,若漠北一旦有事,大軍可以快速趕到你的任務很重,干系漠北的安危”

“衛將軍請放心,末將一定完成任務”丁雋是一員良將,深知此舉的意義。漠南與漠北之所以相互隔絕,就在于沒有一條可以使用的道路。若是他把路修好,漠南漠北連成一體,這對穩定漠北具有莫大的意義。

“我帶五萬軍隊,前去追趕大帥,其余的,回漢境吧”衛青最后道。

衛青一聲令下,漢軍開始班師。他們帶著繳獲的牛羊、駿馬、金銀,連綿千里,唱著凱歌,歡天喜地的朝漢境開去。

“衛將軍,你說,我們能追上大帥么?”一個兵士有些把捏不準,遲疑著問衛青。

“這就要看我們的腿夠不夠長了”衛青眉頭一挑,微露驚訝之色:“就在我們宣示兵威之時,大帥已經平定西域,席卷萬里了大帥的腿很快,我們得加把勁”

“衛將軍,我們去西邊打誰呢?”有兵士不解的問道:“西域已經給大帥平了,大漢沒有敵手了呢”

漢朝要攻打羅馬帝國一事,屬于高度機密,哪是兵士能夠知道的。

“羅馬帝國”如今已經到了實施對羅馬帝國進行攻擊的時候了,可以解密了。尤其是,這些要參與此戰的兵士更應該知道。

“羅馬帝國?那是什么國家?”羅馬帝國,對于漢軍兵士來說,那是一個極為陌生的名字,哪里知道羅馬帝國是什么樣。

“在極西之地,從大漢出發,有萬里路程”衛青望著西邊,眼里閃著光芒,對于軍人來說,西征萬里,固然是難度不小,卻是讓人熱血沸騰。

“萬里?”兵士不住吸涼氣。

萬里,不要說走完,光是想想就很嚇人了。

“瞧你那小樣”衛青有些不屑:“對于大漢的將士們來說,萬里之遙算個屁呀你想想,從番禺到龍城,就差不多一萬里了。再從龍城到漠北,遠遠超過一萬里之數了。你這雙腳板,走過的路不少呢”

“也是這理呀”這個兵士頗有些自豪:“我隨大帥征戰數年了,參與過當年的長城大戰,還打過閩越,去過番禺,打過東胡,打過龍城,又來到漠北。”

“你比我幸運,大帥打的仗,你一仗沒落下而我,卻沒有打過當年的長城大戰呢”衛青略感遺憾:“你算算,你這雙腳板跑了多少路?”

“沒有兩萬,也差不到哪去吧?”這個兵士略一沉吟,很是驚訝的道:“不算不知道,一算嚇我一跳。不知不覺間,已經走過了兩萬里征程”

“你之所在不知不覺間走了差不多兩萬里路,那是因為大漢是萬里國度,你只管走,卻沒有算過。”衛青頭一昂,胸一挺,大聲道:“對于大漢男兒來說,萬里不算一回事我們一定能到達羅馬帝國”

衛青的說法很有道理,正是因為中國很大,中國人往往養成一種習慣,就是用中國的眼光來看問題。諸如,提到亞歷山大滅國數十,就會想亞歷山大太厲害了,能滅那么多國家。可是,卻不說那些國家有多大。在亞歷山大滅掉的國家中,絕大多數連彈丸之地都算不上。

“大帥,我終于追上你了”東方朔一見周陽的面,大是歡喜,長舒一口氣。

“小朔子,恭喜你,你又有事兒可以做了”周陽和東方朔的關系很近,對他沒什么好客套的,在東方朔肩頭輕拍著,有些戲謔。

“那是,我們這就往羅馬帝國打西域雖是廣闊,卻是地廣人稀,我們不能久呆。若是呆久了,難以籌集糧草,還是早走早好,把糧草留給后面的弟兄們。”東方朔的眼光很毒辣,一語道破西域的關鍵。

正是因為西域地廣人稀,難以籌集糧草,漢唐之世在西域駐軍很少。在西域駐軍多的話,籌不到糧草,就要從內地運輸,那代價太高了。是以,漢唐之世在西域的駐軍少。正是因為這樣,唐朝錯失了控制中東的良機。

怛羅斯一戰,高仙芝大占上風,打了五天五夜,卻是因為手中的兵力不足,不能給阿拉伯軍隊最后一擊,給了阿拉伯策反唐朝屬國的機會,才有怛羅斯之敗。

“小朔子,你說的,就是我想的,這里就交給你了,我先走一步。”周陽重重在東方朔肩頭一拍。

“什么?又是我給你收攤子?”東方朔眼睛一翻,眼珠都快掉出來了。他風風火火趕來,想著就是去打仗,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結局。

“要不是等你,我早就走了”周陽笑呵呵的。

“靠”東方朔爆起了粗口。

周陽回了他一根中指,還有中指劃出的圓圈。

在東方朔直翻白眼的時候,周陽傳下將令,漢軍將士集結完成,開出西域,朝西開去,踏上了遠征羅馬帝國的征程。

有了張騫的地圖,漢軍的行軍很順利,哪里可以籌糧,哪里可以得到草料,一清二楚,周陽根本就不用發愁。

三日之后,周陽騎在追風駒上,正率軍前進,只見一個人騎馬,風風火火趕來。一瞧之下,竟然是張騫。周陽忙一拍馬背,迎了上去。

“大帥,大帥”張騫遠遠就嚷了起來,上氣不接下氣,很是累疲:“你們總算來了再不來,我就要去西域催你們了”

“哦”周陽眉頭一挑,忙問道:“可有要事?”

“豈止是要事?我們前面不遠,就有一條大魚”張騫喘著粗氣,很是興奮。

“有多大?”程不識忙問道。

“有多大?說出來,嚇你一跳。”張騫略一停頓,扯起嗓子,用尖細的聲音吼叫起來:“米特拉達梯三世”

“米特拉達梯三世?”周陽和程不識、公孫賀他們大吃一驚。

“他在哪里?”周陽忙問道。

“在我們前面一千多里的地方。”張騫右手使勁握拳,狠狠揮動著:“他與羅馬帝國有仇怨,想與羅馬帝國為敵。可是,他的后方不穩,他就帶著軍隊前來東方,準備把這些小國、部族滅掉,穩定后方,再與羅馬帝國開戰。眼下,他與這些小國打得如火如荼,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出現在他的眼皮底下,這是天賜良機。”

“一千多里?”周陽不當一回事:“龍城大戰,我們出塞一千多里,還是在冰天雪地里行軍,更別說,眼下是春暖花開,正是用兵的好季節,一千多里對于大漢男兒來說,不算一回事干掉他”

︴最︴︴小︴︴︴︴︴6︴

︴新︴︴︴︴說︴︴︴к︴

︴︴︴最︴︴︴︴網︴.︴

︴︴︴快︴︴︴︴︴︴て︴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