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七十九章 完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完勝

第七十九章 完勝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VIP

VIP

若打個比方的話,龍城大戰就是一篇絢麗的文章,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史詩大作,波瀾壯闊,氣壯河山!這篇文章做到現在這程度,可以說已經相當的完美了,只是需要一個符號,結束的符號。

活捉軍臣單于就是這篇史詩文章的句號,這一戰,完美的謝幕!

這一戰,華夏等了上千年,從春秋戰國秦朝,一直等到現在,漢朝終于亮出了華夏的利劍,兵發龍城,取得如此大勝,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是對無數志在破擊匈奴先輩的最好告慰!

從此以后,匈奴不會再為禍北疆,北地必將迎來一個安寧的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安寧時期!

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北地一直處于戎狄、胡人進攻的前沿,從來沒有安寧過!齊桓公率領齊軍北伐孤竹,誤入迷途,無法走出去。管仲想到一個辦法,用老馬來識途,齊軍才走出迷途,取得北伐的勝利。這是見于史書,而又影響很大的第一次北伐。

自此以后,華夏一直在為安寧北地絞盡腦汁,為之努力,卻是沒有多大的成效。尤其是匈奴的崛起,對北地的危害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就連高祖劉邦都差點給冒頓活捉了,這是三千年華夏歷史上的第一次。

如此,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會再出現了,北方人民自此以后會過上安寧的日子,因為漢朝取得了最為徹底的勝利!

這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先輩努力的結果!

這勝利在漢朝實現,親身參與此戰的將士們無比自豪,他們的激動之情達于頂點,無不是揮著胳膊,扯著嗓子,發出喜悅的歡呼聲:“活捉單于了!”

這吼聲直上云天,吼動山河,數百里皆聞!

“活捉單于了!”將士們越吼越歡喜,越吼越不能抑止激動的情緒,眼淚涌了出來,嗚嗚的哭泣起來。他們雖是在哭,卻是臉上掛著喜悅的笑容,一臉的陽光燦爛。

“活捉單于了!嗚嗚!”周陽一邊歡呼,一邊抹著眼淚,他的心緒格外激動,激動的心情已經無法用言詞來表達了。

直搗龍城,千古豪言,曾經激勵多少男兒!可是,無數的先輩,包括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周公、秦始皇這些明君圣人,都沒有做到,而漢朝做到了,只要參與其中,就會讓人自豪一輩子,先不說建不建功。

而此戰,成于周陽!是周陽努力的結果,是周陽謀劃的,是周陽實現的,是周陽……周陽為此付出的心血是何其之多,不就等這一刻么?

當這一刻到來之時,周陽為一股巨大的幸福感包裹,再也抑止不住激動的心緒,流下了熱淚!

不僅周陽激動難已,二十五萬漢軍將士,誰個不是激動得嗚嗚的哭泣起來呢?

李廣和程不識二人擁在一起,不住的砸著對方的肩背,哭作一團。二人與匈奴打了一輩子,深知這勝利來之不易!他們剛與匈奴作戰之時,那時的漢朝很弱小,沒有騎兵,沒有弩陣,沒有辦法對付匈奴的騎兵。在匈奴面前,漢軍不過是空氣罷了,拿匈奴沒有一點辦法,匈奴來去如風,今日在東,明日在西,好象影子一般,讓人無從捉莫。

為了避免損失,漢軍只能緊守城池,不使城池有失而已,安敢望打敗匈奴?

李廣和程不識二人并非沒有打敗過匈奴,他們有過這方面的努力,也打敗過匈奴,只是他們取得的戰果并不大,能斬首數百已經是天大的勝利了。由此可見,漢朝處于多么不利的局面,要想打敗匈奴,是何其之艱難,盡管他們天天喊著“直搗龍城”的豪言,卻是知道,這一壯志不知何時方能實現?

如今,壯志變成了現實,匈奴真的給擊破了,近兩百萬匈奴被漢軍全殲在龍城,匈奴的單于被周陽活捉,還有比這更完美的勝利么?

沒有!三千年華夏歷史上,就沒有如此徹底,而完美的勝利!盡管在此之前,有趙武靈王、蒙恬大敗匈奴于河套。

他們相擁在一起,本有千言萬語要說,可是,卻不知從何說起,唯有歡呼聲,唯有淚水,方能表達李廣和程不識二人的激動心情!

衛青、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秦衣、丁雋、張通他們哭泣難言,歡呼不斷,抱著擁著漢軍兵士砸著對方的肩背。

在這一刻,沒有將軍與兵士的差別,有的只是兄弟,生死與共,共破匈奴的兄弟!兵士擁著他們,砸著他們的肩頭,哭作一團。

哭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奏響了勝利的凱歌!

漢軍的勝利,就是匈奴的末日,按理說,匈奴應該驚懼,應該悲痛才對。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匈奴不僅不悲痛,反而歡喜不已。他們歡喜的是,漢軍越是高興,他們就越有活命的希望。

有的看著擁作一團的漢軍,一臉的喜色,一心盼望漢軍再歡喜點,可是,漢軍的喜悅已達于頂點,不可能比這更喜悅了。

有的更是揮著胳膊,大聲吼叫起來:“大漢萬歲!”

他們已經到了鬼門關,已經看到了揮著鐮刀的死神,突然之間,峰回路轉,漢軍勝利了,歡喜了,哭泣了,他們活命的希望大多了,誰能不高興?

“大漢萬歲!”幸存的數萬匈奴跟著吼叫起來,他們心中歡喜,吼得山響,仿佛他們是漢人而不是匈奴似的。

歡呼聲在繼續,哭聲在延續,喜悅的氣氛籠罩在龍城,經久難散。一個時辰后,漢軍的喜悅之情稍卻,歡呼聲,哭聲漸漸平息下來。

眾將已經聚到周陽身邊,把軍臣單于圍在中間,象打量跳圈的猴子似的,打量著軍臣單于。軍臣單于真的了不得,漢軍那般喜悅,他仍是直挺挺的跪著,周陽逮住他是什么樣兒,他仍是什么樣兒,沒有任何改變,哪怕是眼珠都沒有轉動一下。

漢軍的歡呼聲,是因他而起,他竟,}}~,}然充耳不聞,仿佛沒有聽見似的,這份定力,讓人不得不服。

在漢軍和匈奴所有人中,最苦的便是軍臣單于了。此時此刻,他腦中嗡嗡直響,天旋地轉,隨時可能暈去,就是暈不過去。他想哭,卻是裂著一張大嘴,就是哭不出來。他想流淚,眼睛瞪得滾圓,卻是無淚可流。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軍臣單于的淚水已經為匈奴流干了!他的哀痛之情已經為匈奴喪盡!此時的軍臣單于,正如周陽所說,不外是一具行尸走肉罷了!

“這是單于么?”李廣一雙虎目圓睜,打量著竹竿似的軍臣單于,有些難以置信。

“怎么又不是?你不是歡呼過了么?”程不識一雙虎目中光芒四射,定格在軍臣單于身上,非常肯定。

“我不是這意思,我的意思是這太難以置信了!就他這人,就算瘦成竹竿,也與眾不同,要高出別人一頭!”軍臣單于個頭極為壯碩,即使變成瘦狗也比別人高,李廣這話極為形象。

“誰要是有他那樣的遭遇的話,都會一樣!”程不識笑呵呵的指著軍臣單于:“單于,你可曾想到,你也有今日?”

軍臣單于的遭遇是最為痛苦的,任誰處在他那位置,都會變成眼前這般,實在是非人的折磨,就算擁有鐵石般的心腸,堅韌的意志,也是承受不起這般打擊。

“沒想過!”程不識原本是隨口一問,哪里想得到,軍臣單于竟然輕聲回答。他的聲音很輕,細若蚊蚋,要不是周陽他們的耳音極好,還真聽不到。

“這……”程不識絕對想不到木偶似的軍臣單于竟然會回答他的問話,嘴巴不得由裂開了。軍臣單于連哭都哭不出來,還能回答他的問話,這也太扯了吧。

“咦!還能說話!”李廣卻象發現新大陸似的,倍覺新奇,眼珠一轉,嘴角掠過一抹邪笑:“站起來!”

軍臣單于精神遭到沉重打擊,回答程不識的問話還有可能,要他站起來,無異于天方夜譚,眾人搖頭,飛將軍也太能搞事了。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軍臣單于竟然應聲站了起來。只是,他的動作很緩慢,搖搖晃晃半天才站起來。跪了這么長時間,腿腳發麻,站都有些站不穩,仍是在搖晃。

“這個……”李廣不過是試探罷了,哪里想得到軍臣單于竟然真的站起來了。

“你不是單于!”李廣一臉的驚愕。

“我是!”軍臣單于細聲細氣的回答,有氣無力。

“你不是!”李廣不住搖頭:“單于的膽子大著呢!當年,我追得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寧死不降,連我都很佩服。你如此膽小,有問必答,你不是單于。”

軍臣單于的膽子有多大,周陽他們都知道。即使軍臣單于給周陽活捉,也不可能有問必答,他支唔不言,甚至謾罵,這才是他該做的事。李廣一席話,說得眾人不住點頭。

“我是!”軍臣單于的聲音很小,卻是篤定。

“大帥,真是單于?”李廣、程不識他們打量著軍臣單于,很是難以置信。

“錯不了!”

周陽也是難以置信,卻敢肯定這是軍臣單于。軍臣單于如此不堪,讓周陽想到了植物人。軍臣單于的遭遇,是人生最痛苦的遭遇,他的精神遭到最為沉重的打擊,他變成植物人,也在情理中。

“有些難以置信呀!”李廣他們把軍臣單于再細細打量一通,不得不斷定,這是軍臣單于。堂堂匈奴單于,變成了行尸走肉,要不是李廣他們親眼所見,還真不敢相信。

“能騎馬嗎?”周陽撫著額頭,打量著軍臣單于。

“能!”軍臣單于回答得很簡潔。

“給他一匹馬!”周陽手一揮,立即有兵士牽過一匹馬。

軍臣單于木然的接過韁繩,站在當地,沒有任何動作,就象個木偶。

“上馬!”周陽下令。

“好!”軍臣單于簡潔的回答了一個字,抬腳上馬,動作極為緩慢,好歹是爬上了馬背。

軍臣單于自始至終沒有一點生氣,要他做啥就做啥,沒有異議,也沒有過多的動作,象個木偶。只不過,他這木偶的提線是操于周陽之手。

“給他吃的。”周陽打量著軍臣單于,不住搖頭,原本以為抓住軍臣單于會有一番唇槍舌劍,哪里想得到,軍臣單于變成了木偶,全給省了。

李廣取出一塊羊肉,塞在軍臣單于手里,軍臣單于仍是木然的接過,木然的張嘴吃了起來。程不識再遞給他一革囊馬,軍臣單于仍是木然接過,木然的喝著。整個過程,木然之極,要他來演木偶,可以不用提線了。

“押走!”周陽手一揮,兵士押著軍臣單于而去。

“我本想好好訓斥他一頓,白費力氣準備說詞了!”李廣望著軍臣單于的背影大是惋惜。

有這想法的可不止李廣一個人,眾將誰不是如此準備的呢?就是周陽也不例外。哪里想得到,根本就用不上,無不是惋惜。

“興許,這才是真正的勝利!”周陽想了想,意有所指的。

“是呀!”衛青點頭附和:“我們不僅殲滅了單于的大軍,還從骨子眼里擊敗了單于,這更加了不起!”

明代大學者王陽明有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周陽他們要殲滅匈奴容易,要讓匈奴膽寒卻很難,軍臣單于變成木偶,這說明匈奴徹底破膽了!

這才是最大的勝利!遠比殲滅匈奴難得多!

“對了,得趕緊向皇上報捷!”周陽突然想起,還沒有把喜訊向漢武帝稟報。為了這一戰,朝中之人,上自漢武帝,下至群臣,哪一個不是眼巴巴的盼著呢,第一時間向他們稟報太有必要了。

“大帥,末將愿去長安!”眾將紛紛請命。

去長安報訊,又要經歷冰天雪地的跋潑,會很辛苦。可是,這一仗是千古未有之大勝仗,報訊是一件極其榮耀的事情,誰個不愿意呢?就是周陽都想去了。

周陽目光從眾人身上掃過,看著誰,誰就充滿希冀,巴不得周陽把這美差派給他。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個個一臉的緊張,比起面對匈奴大軍還要讓他們緊張。

聶壹落在最后,雖是希冀,卻是沒有說話。如此榮幸事兒,自然是要派給立下大功之人了。立下大功的人,可多了去了,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比聶壹的功勞大,他盼望周陽派給他,卻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事。

“聶壹!”周陽點名了。

“末將在!”聶壹上前一步,沖周陽見禮。

“就有勞你辛苦一趟,跑一趟長安吧!”周陽微微頷首,把美差派給了聶壹。

“我?”聶壹一臉的錯愕,根本就不相信,還以為聽錯了。

“大帥……”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有心搶這差事,話一出口,不期然就閉上嘴巴。

“就你!”周陽很是篤定的道:“說到殺敵立功,你不如他們。飛將軍、程將軍、衛青,他們哪一個都比你功大。可是,若沒有你打探消息,把單于起兵的訊息傳來,焉有今日之勝?”

“還有,你不辭辛勞,千里跋潑,刺探匈奴軍情,這是你該得的!”李廣嘴快,接過話頭,補充一句。

聶壹是沒有殺多少敵人,可是,他刺探的情報很是重要,尤其是漢軍北上的消息走漏后,他刺探的消息對周陽的決斷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李廣他們正是想到此點,才不好意思搶他的差事,閉上嘴巴。

“大帥,那是末將該做的。”聶壹很是謙遜,卻是喜笑顏開,欣然領命:“大帥把這美差派給末將,末將保證完成!”如此美差,誰能不歡喜呢?聶壹一張嘴都裂到耳根了。

“大帥,末將想帶著隨我一起刺探消息的弟兄們去長安,讓他們也榮光榮光,可以么?”聶壹是個重情義的人。

“這是他們該得的!若沒有他們,你聶壹本領通天,也是無法打探到這么多的訊息。”周陽欣然同意。

“謝大帥!”聶過歡天喜地的謝過周陽,帶上那些與他一起刺探情報的人手,騎著駿馬,朝南馳去。

“龍城大捷!活捉單于!殲滅匈奴一百七十余萬!”洪亮的吼聲遠遠傳來,蘊含著無盡的喜悅,朝南而去。

“呵呵!”聽著報捷的喜悅之音,周陽他們欣慰無已,發出一陣暢笑聲。

“大帥,還殺么?”李廣打量著站在當地,可憐巴巴望著他們的匈奴,不由得詢問起來:“大帥,沒意思了,不殺了吧?若大帥要殺,我仍是會砍下他們的頭顱。”

處置這些剩下的匈奴,是眼下的第一件大事,程不識他們看著周陽,靜等周陽的決斷。

“不殺了!我提不起再殺他們的興致了!”周陽打量著堆積了厚厚一層尸體的龍城,一點殺人的都沒有。

不是周陽不恨匈奴,是周陽沒有殺人的了。周陽目力所及之處,除了尸體還是尸體,尸體堆疊之厚,不下于三兩尺,最厚的地方,沒有一丈,七八尺還是有的。一天之內殺掉五六十萬匈奴,誰都會沒有殺人的了,即使是面對可恨的匈奴。

“告訴他們,愿降大漢者,不殺!若不降者,殺!”周陽最后殺氣騰騰的道。

命令一傳下,匈奴無不是愿降,就連軍臣單于那么大膽的人都嚇成了木偶,匈奴誰敢不降?誰愿尋死?

“大漢萬歲!”重獲新生的匈奴,發出陣陣歡呼聲。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