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七十五章 末日降臨(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 末日降臨(九)

第七十五章 末日降臨(九)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諾!”

匈奴已經餓得沒了力氣,匈奴的末日已經到了,漢朝的最終勝利即將到手!

這不僅僅是漢朝的勝利,更是華夏的勝利!在上千年的戰爭中,無數的熱血志士,無數的英雄男兒馳騁在疆場上,他們的夙愿便是擊破匈奴,還華夏安寧!只可惜,這一夙愿卻沒有成功,讓無數人為之飲恨!

眼下,這勝利就要成為現實,別提李廣他們有多激動了。他們眼里飽含淚水,臉上泛著紅光,雙拳緊握,身子微微發抖!

千年等一回,等來的良機,他們沒有錯失,他們抓住了機會,即將完成先輩的宏愿,誰能不激動呢?

要說最激動的,并不是與匈奴打了一輩子的李廣和程不識,而是周陽。作為現代人,盡管周陽的歷史不夠好,還是知道,經過漢朝的沉重打擊,匈奴這個民族都不存在了,匈奴二字只存在于史書中。

他謀劃的這場戰役,對匈奴的打擊,其沉重性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打擊!此戰過后,匈奴再無作戰的力量,再也不能為禍邊關。至于匈奴會不會象歷史上那般,只存在于史書中,周陽一點也不懷疑。

在兩千年歷史上長河中,北方的少數民族非常猖獗,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這些盛極一時的游牧民族,有的更是入侵中原,他們皆不復存在,因為他們沒有先進的文明,給擁有先進文明的華夏同化了。

這場大戰結束后,漢朝要著手進行的事情,便是同化匈奴,要做到這點,沒有任何難處。

這一切的一切,出自周陽之手,由周陽謀劃,由周陽實施,由周陽來實現,人生如此,夫復何憾?就是身殞戰場之上,那也值了!一千個,一萬個,值了!

周陽身軀微微發抖,眼中的淚水滾來滾去,要不是他強忍著,肯定早就滾下來了。

時間,在眾人的激動中流逝。過了許久,周陽吸口涼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轉過身,道:“走!”大步而去。

這是周陽來到漢朝,走得最為堅定的步伐,最有信心的步子!

李廣他們強抑激動的心情,緊隨周陽,來到帥帳中。帥帳一仍既往,白天是眾將商議軍機的地方,晚上就是睡覺的地方。

“隨便坐!”周陽招呼眾將入座。李廣他們也不客氣,各自找位子坐下來。

周陽并沒有入座,而是雙目圓睜,掃視著眾將。眾將精神抖擻,振奮異常,雙拳緊握,就等著周陽下令了。

“你們都看見了,匈奴已經餓得沒了力氣,揮不動刀,殺不動了,正是給匈奴最后一擊的時候!”周陽在眾將的期待中,緩緩開口,語氣堅定之極。

匈奴的情形,眾將已經看在眼里,不需要周陽說的。可是,周陽身為統帥,是這次大戰的謀劃者,他的話就是結論,就是匈奴的末日,眾將聽在耳里,喜在心頭,發出一陣歡快的暢笑聲:“呵呵!”

“這是千年等待的結果!這是千古難逢的良機,我們一定不能錯過,一定要給好好收拾匈奴!”周陽眉頭一挑,眉毛根根向上翻,喜慰不禁,話聲中,還充滿殺氣。

“大帥,你下令吧!”李廣他們齊聲請命。

周陽并沒有如眾將期盼的那樣,馬上下令,而是問道:“匈奴眼前已是不堪一擊了,若是我們不打,只需圍住,匈奴遲早會餓死!為何我還要下令進攻,給匈奴最后一擊呢?”

“大帥,這還用問么?當然是要我們痛快一回!”李廣雙拳緊握,太過用力,一陣清脆的骨節聲響起:“盼望這一天,我李廣可是盼了一輩子!”

“盼了一輩子的,還有我程不識呢!”程不識點著碩大的頭顱,欣慰無已。

他二人與匈奴打了一輩子,無時無刻不在盼著破擊匈奴,讓匈奴不再滋擾邊關,如今,夙愿即將變成現實,他們歡喜得跟跳到房梁上打鳴的公雞沒有兩樣。

“是呀!”李廣的話,立時得到眾將的贊同。

此戰雖說漢朝穩操勝券,可是,也有遺憾。那就是漢軍沒有真正的大殺過,最慘烈的莫過于堵截匈奴了。若是在最后關頭,放開了手腳,對匈奴進行一場大屠殺,那才叫痛快,那才叫好!

“痛快?”周陽略感意外,道:“殺匈奴固然痛快,卻不是讓我決心給匈奴最后一擊的原委。匈奴雖然餓得沒了力氣,無力應戰,可是,戰場上的意外之事太多,我們也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再沒有,戰死傷三兩千人還是要的。”

戰場上流矢橫飛,誰也不敢保證能沒事,就是眼下這般情景,匈奴雖然不能抵擋漢軍的進攻,放放冷箭還不是問題,還能射殺射傷不少漢軍,上萬不一定,三兩千還是有的。

“是呀!”李廣擰著眉頭,問道:“大帥,那你為何要讓我們打這最后一仗呢?若不想付出代價,我們圍下去便是。雖說代價不算太大,可是,死一個也是死呀,末將心里難受。”

他這話說到眾人的心里去了。他們都是在戰場上生死與共的熱血漢子,每當有人倒下,心里總不是滋味。雖然殺匈奴很痛快,可是,為了將士們的性命,還是可以克制。

“原委在于,自古以來,恩威并濟,軟硬兼施,方是治亂之道!”

周陽頭一昂,聲調陡轉高亢:“匈奴雖然可恨,我們也不可能把匈奴殺光,是以,此戰之后,大漢就得用恩,來收攏匈奴之心。當然,在用恩之前,必須要先立威,要讓匈奴害怕,要讓匈奴一提大漢,就得變臉色,要讓匈奴永不敢背叛,就得殺!只有流夠了血,殺夠了人,匈奴才會破膽!匈奴才會永遠臣服于大漢!”

周陽這話太有遠見了。恩威并用,軟硬兼施,這是秦漢、隋唐對游牧民族取得大勝,最后連匈奴、突厥都給同化了的根本原因。

當然,要用恩,前提就是要立威,要讓他們害怕,不敢再叛。這也是漢武帝在“漠北決戰”之后,力排眾議,堅持對匈奴進行戰略追擊的原委。正是在漢朝的戰略追擊下,匈奴給消耗一空,再也無力與漢朝為敵,最后才在漢宣帝時期投降漢朝。

“高見!高見!”眾將站起身,擊掌稱贊。

“匈奴之所以敢于犯邊,就是不知大漢之威,以為大漢好欺,這才數十年兵連禍結!”衛青大聲剖析,道:“此戰,大漢趁此立威!雖然圍住匈奴,匈奴不免一死,給我們殺死,還是一死。可是,對匈奴的震懾力截然不同。”

“沒錯!”李廣接過話頭,聲若洪鐘,接著往下說:“只有我們殺死匈奴,而不是餓死匈奴,對匈奴的震懾力才會最大!”

“嗯!”程不識他們猛點頭,大是贊同這話。

“是以,我決定,龍城的匈奴,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殺光!”周陽雙眉一軒,眼中厲芒暴射,右手緊緊按在刀柄上,聲音很是尖細,很是刺耳,都趕得上太監的聲音了:“此戰之后,匈奴會罵漢人是魔鬼!你們人人都是魔鬼,這就對了!”

“殺!”眾將齊聲大喝,宛如雷霆轟地,一個字,殺氣騰騰。

“留下五萬軍隊防守城墻,防止匈奴逃走!”周陽指劃起來,開始具體部署:“其余二十萬大軍,列成四個軍陣,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同時殺入!”

只有這樣殺起來,才會殺得最快,眾將不會有異議。

“告訴弟兄們,不必手軟!”周陽聲若雷震,眾將耳鼓嗡嗡直響:“除了單于,中行說,龍城不能留一個活物!凡是活的,一律殺卻!”

單于是必須要活捉的,這才叫完美!中行說是竇太后遺命要活剮的人,當然要活捉。

“諾!”眾將轟然應諾。

命令一傳下,將士們歡呼陣陣,他們千盼萬盼的事,終于來了。

“大漢萬歲!”

“漢軍威武!”

驚天的怒吼聲在龍城響起,直上九重天,震得浮云為之碎裂。

一隊隊漢軍從帳幕中開出來,人人頂盔貫甲,精神抖擻。熾烈的戰意,讓人心悸。

“登上城墻,準備開戰!”周陽的命令一傳下,漢軍將士們開始登上城墻,肅然無聲,唯有北風的呼嘯。

此時此刻,若是從空中望去,只見不計其數的漢軍站在城頭上,波瀾壯闊,威勢不凡,戰意沖天。一場大屠殺,即將展開。

龍城西北角,冒頓單于墓前。

北風凜冽,呼嘯而過,嗚嗚作響,如怨婦啼泣,摧人肝腸。

軍臣單于,以及一眾大臣,跪在冒頓墳前,他們不是在祭拜冒頓單于,而是在哭泣;他們不僅在哭泣,還哭得很傷心;不僅傷心,還悲憤欲絕!

“嗚嗚!”

軍臣單于他們的哭泣聲猶如狼嗥,悲憤凄厲,讓人毛骨悚然。

此時的軍臣單于,不再是壯碩的身材,活脫一只瘦狗,跟竹竿差不多。容顏憔悴,不成人樣,眼眶深陷,要是沒有那層人皮,一定會把他當作骷髏。

這么多匈奴中,誰最痛苦?不用說,肯定是軍臣單于!

因為他是單于,是匈奴的首領,不僅要忍受饑餓,還要為匈奴的前途操心,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作為單于,沒有帶領匈奴走向強大,而是走向滅亡,這對誰都是天大的打擊,更別說還是野心勃勃的軍臣單于了,他萬分不甘心,無時無刻不在焦慮。

最開始,他雖然焦慮異常,知道匈奴的處境極為不妙。可是,那時節,混亂的只是尋常軍隊,他還有本部精銳在手,還是有那么一些希望,雖然希望不是很大。

可是,自從給周陽用羊肉瓦解了本部精銳之后,他再也沒有任何倚仗了。本部精銳是匈奴的頂梁柱,頂梁柱折斷,匈奴這座大廈能不傾覆?

自此以后,軍臣單于承受的痛苦更大了,時時刻刻在想著如何轉危為安,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唯有在焦慮中度過。

隨著時間的流逝,軍臣單于形銷骨毀,整個人瘦下來,跟竹竿沒差別。

徹底絕望的人就會呼天搶地,向上天求助。當然,軍臣單于沒有向上蒼呼喊,要上蒼憐憫他,因為在龍城,匈奴就有一個上天,這就是冒頓單于了。

苦思無策的軍臣單于,最后只能象一個無助的孩子般,來到冒頓單于的墳前,哭訴起來:“偉大的冒頓單于啊,你為何不護佑大匈奴?大匈奴沒有明媚的陽光,唯有陰霾的天空;大匈奴沒有牛羊,只有冷如彎刀的寒風;大匈奴沒有勇……”

哭著哭著,軍臣單于的怨氣上來,就要指責說匈奴沒有勇士,話到嘴邊,又說不出口。匈奴并非沒有勇士,而是他這個單于一手造成的,他什么都算到了,就是沒有算到,漢朝會在國喪期出兵,還是大舉出兵,直奔龍城而來。

以前,說漢軍殺奔龍城而來,那時的他以為是笑話,無稽之談。如今細細思量,卻是有著眾多的蛛絲馬跡,盡管周陽周密策劃,這些跡象并不多。可是,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哪會沒有消息泄露出來。

怨只能怨他太過自高自大,自以為有六十萬大軍在手,還是在漢朝國喪期間出兵,一定能打得漢朝無還手之力。

事到臨頭,一切都是那么理所當然,處處有條理可循,為何當時就不信呢?為何當時就那般盲目自信呢?

只要當時他頭腦稍微清醒一點,重視一點,結果都大為不同。可是,世上沒有后悔藥,后悔除了讓軍臣單于倍加痛苦以外,再也沒有任何用處。

“嗚嗚!”軍臣單于真夠慘的,連埋怨的人都沒有一個,唯有兩行清淚直流。

不是沒有,是有,那就是周陽,周陽太狡猾了,他處處把軍臣單于算得死死的。可是,那是敵人,你怨周陽有什么用?你越怨,周陽越是歡喜,讓敵人埋怨,那是周陽的成功!

伊稚斜、中行說,一眾大臣,只有陪著軍臣單于流淚的份,連句安慰的話都說不出來。

“偉大的冒頓單于,孫兒對不起你,沒有讓大匈奴的輝煌延續下去,孫兒不配做單于!”軍臣單于越怨越是沒有生趣,猛的一使勁,頭顱對著冒頓的墓碑撞了過去。

“大單于,不可!”伊稚斜跪在他后邊,大驚失色,撲將上去,死命抱著軍臣單于。

盡管伊稚斜出手及時,軍臣單于的額頭仍是撞在墓碑上,裂開一道口子,鮮血象水一樣涌了出來,地上濕了一大灘。

看著軍臣單于在流血的額頭,一眾大臣好象吸血鬼見到鮮血似的,一雙無神的眼睛猛然間有了光澤,這可是他們這些天來,見到的最好東西了,若是能喝進肚里,那該多好!

此時的軍臣單于只覺了無生趣,萬念俱灰,生不如死,死了一了百了,死才是他最大的解脫,掙扎不已:“放開我!放開我!”

“大單于,你不能啊!”眾臣忙勸慰。好說歹說,也是沒有用,誰叫軍臣單于尋死之念如此之強烈。

就在群臣無奈之際,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律律!”一陣戰馬悲嘶聲傳來,引得所有人回頭,只見一群本部精銳的兵士,揮著彎刀,正在宰殺山腳下的戰馬。

“大單于,你的馬!”一眾大臣尖叫起來。

這是軍臣單于的坐騎,是軍中幸存下的少數坐騎之一,匈奴兵士竟然膽大到了宰殺軍臣單于的戰馬了,這真是無法無天!這也說明,軍臣單于在匈奴中的威望已經低到可憐的程度了,若不是眼下時機不對,他早就給人推翻了。

在眼下這種困境下,誰要是奪權,誰就是腦子給門夾了,誰愿受這個罪?

“殺吧!殺吧!”軍臣單于看在眼里,發出無力的呻吟。

堂堂單于的坐騎給人宰殺了,還是本部精銳,這對軍臣單于來說,無異于響亮的耳光,他一腔苦水只能吞回肚里。

“大漢萬歲!”

“漢軍威武!”

群臣看著猛吃狠吞生馬肉的兵士,雙眼放光,恨不得去分上一塊。就在他們艷慕之際,沖天的吼聲響起。

軍臣單于他們抬頭望去,等他們看明白了,不由得直抽涼氣。

冒頓墓地是龍城最高點,站在這里,于龍城情形看得清清楚楚,只見不計其數的漢軍,頂盔貫甲,開上城頭。

“周陽動手了?”一眾大臣直吸涼氣,亡魂大冒。

匈奴處于絕境,周陽肯定不會放過匈奴的,動手是遲早的事。可是,當這一刻到來時,匈奴仍是驚懼,一顆心直往下沉,眼前發黑,仿佛世界末日到來似的。

他們的猜測給證實了,只聽城頭上傳來驚天動地的戰鼓聲:“咚咚!”

漢軍的戰鼓聲,匈奴無數次聽過,就是沒有如眼前這般驚心動魄,讓人害怕。

這是對匈奴最后一擊,這不僅是他們的末日,更是匈奴的末日,此戰之后,匈奴不可能再延續了,雖然散處大漠中的匈奴仍有不少,可是,他們一定會破膽,不敢與漢朝為敵。

再者,漢朝那么多的能人,就不會再追擊一次么?

就在軍臣單于他們魂膽俱喪之際,只見城頭上的漢軍躍了下來,個個生猛,賽似下山猛虎,一旦給他們沖殺起來,匈奴能有幾人存活?

最先躍下城頭的是陌刀手。陌刀手躍下后,開始列陣,掩護后面的漢軍。緊接著是弓箭手,騎兵,先后進入龍城。

再后面,便是弩手。一架架強弩,從城頭上轉移到城下,雄踞當地,好似遠古兇獸一般,散發出可怕的氣息。

漢軍成陣非常迅速,很快就列出了四個龐大的軍陣。

“我們已經成這樣了,還用得著軍陣嗎?亂刀砍來,我們也抵擋不住!”軍臣單于嘴角掠過一抹無奈,無力的呻吟起來。v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