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三十九章 滿藏而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滿藏而歸

第三十九章 滿藏而歸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第五卷

二飛千旯錯他們的舉動大是意外,很是想不到。可是,馴“珀注視的感覺蠻好,不由得挺挺胸:“我們這就去做來!”

反正周陽決心要研究新的軍糧,趁這機會,既滿足了墨家弟子的口腹之欲。順帶還可以請他們幫忙品評,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一聞是言,旯錯他們大是歡喜,簇擁著周陽而去。墨家的廚間很大。周陽來到這里,教他們酵。沒有酵母。暫時沒法做,先得把酵母弄出來,這難不住周陽。酵母的做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和一些面,放在那里,過上數日功夫,便能酵,就有了酵母。

此時的墨家弟子,對周陽不敢有半點懷疑,他叫做什么便做什么,好酵母后。周陽笑道:“這要過數日才能吃到嘴里。可是,我們不能這么干等,得做點別的事兒。”

“大帥要做什么?”有墨家弟子很是好奇的問道:“大帥可是耍教我們道術?”

工算之學固然讓他們佩服,可是,道術道法更具有神秘性,墨家弟子樂此不疲。對于道術道法之事。是中國數千年來的話題,古人對此是情有獨鐘,不僅墨家弟子急于“得道

聽子他們的話,周陽真想放聲大笑,可是,不能笑,只能忍著。笑道:“不瞞你們,我有一個想法,還得借你們之手幫我實現

“大帥客氣了,大帥有事盡管吩咐,我們一定做好。”晃錯代表墨家弟子說話,墨家弟子不住點頭。

“吩咐不敢。是請你們幫忙。”周陽笑著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上過戰場?”

“這個”墨家弟子就有些尷尬了,這么多墨家弟子,真正上過戰場的并不多。

“我不是取笑你們,而是我要做的這件事,和打仗有關。”周陽掃視一眼,說出用意:“在戰場上。將士們啃冷硬的鍋盔,吃又冷又硬的肉干,對腸胃的損壞很大,一個不好。就會生病,我是想借這機會。請你們幫我一個忙,一是請你們品評一番我做的軍糧,二是想請你們做些東西。我要試試我做的軍糧能保存多久。”

“品評軍糧?”墨家弟子對此沒有二話,那是好事,誰會拒絕呢?

“大帥要做什么東西?,小旯錯問道。“盒子,罐子都可以周陽眉頭一擰。道:“就是要把軍糧放到里面。盡可能長時間的保存。最差也要十天半個月。”

“這么長時間?”劉徹很是驚訝,一雙明亮的眼里精光四射,右手緊握成拳,大聲贊道:“姐夫深謀遠慮!在大漠上作戰,難的不是能不能找到匈奴,而是軍糧接濟困難。

出動數十萬大軍,就得要數十上百萬民夫運糧,這對大漢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若是將士們的軍糧能長久保存,將士們就自個帶上,省去了運送糧草這事。”旯錯興奮的接過話頭,大聲贊道:“沒有了糧草的拖累。將士們就能象匈奴那般,在草原上來去如風,今日在東,明日在西,猶如一咋,影子,讓匈奴無從捉摸。在大漠上縱橫馳騁。必將打得匈奴丟盔棄甲!大帥,好深遠的眼光呀”。

經二人這一說,墨家弟子恍然大悟,對周陽的宏闊深謀大是贊賞,齊聲道:“大帥放心,我們這就做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兵家格言。古今中外,因為糧草接濟不上,而不得不撤軍,甚至敗軍覆師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太多了。若周陽能解決這問題,漢朝的持久作戰能力將會大幅度提升,這事乍看之下甚不引人注意,其實,對漢軍太重要了。

民以食為天,不管是誰,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便是吃東西。耍是沒有吃的。漢軍的戰力再強悍,也是無能為力。

再說了。在大漠上與匈奴打仗,機動性是第一位的。依靠后方運糧草,這會限制漢軍的揮,會減弱漢軍的機動性,因為糧草運不上來,漢軍沖到前面去也沒有用。

現在的漢軍,可以自身攜帶軍糧,離開營地作戰。可是,攜帶的軍糧不會太多,不是沒有糧食,而是保質期太短,能保持七八天,就很不錯了。即使是鍋盔肉干。頂多就保存這么長時間。

盛夏之際,這時間會縮短。能保存五六天了不起了,這就大大的限制了漢軍的揮。

要是能把軍糧的保質期延長。延長到半個月,甚至更長,這對漢軍來說,極其重要。漢軍就可以自帶軍糧。在大漠上縱橫來去,自由馳騁。至于需要的戰馬數量,對于現在的漢軍來說,不是問題,一人兩匹三匹。甚至更多,都拿得出來。

周陽所說的問題。是漢軍的一短,也是古代戰爭的難題,無論怎樣贊美。都不為過。

這事乍看很細想卻是干系極大,關系到漢朝能否順利擊破匈奴,墨家弟子無不是欣然同意,圍著周陽,陳說自己的構想。

墨家弟子不愧是當世了不得的工師,他們的設想非常好,周陽認真聽取了他們的構想后,最終確定了方案,做成盒子,把軍糧放到里面,涂以黃蠟,進行密封。

在漢朝,沒有真空技術,食物的保質是個大問題,這已經是最好的保質技術了。

“大帥,依我們的經驗,這吃食久。就會變是想,汐此念子不要做得太大。夠竹,,吃一天的就成。”晃錯明亮的眼里精光四射,目光炯炯:“一個盒子吃一天,要吃的時候再打開,既使將士們有吃的。還不腐爛。”

“好主意!”周陽擊掌贊賞,晃錯就是晃錯,連這種細節也能想到。讓人不得不服氣。

要是把十幾二十天的吃食裝在一起,從第一天開始就使其暴露在空氣中,這就使得徒勞無功。若是一天一天的分開裝,那就太好了,完全能達到目的。

“姐夫,將士們的肚子有大這盒子可以分成好幾號,大肚量的拿大號,肚量小的帶小號。”劉徹的眼珠一轉,馬上就有了主意。

“嗯!太子這主意好!,小周陽大是贊賞。

這事就說定了,墨家弟子在旯錯的帶領下,開始做盒子。

這一做,周陽現一咋。問題,漢朝沒有熊這種工具,盡管墨家弟子是了不得的工師,要想做出滿足周陽要求的盒子也難。周陽當下把刨說給他們知曉,墨家弟子聽后,大是振奮,先把刨做出來,再來做盒子。

有了刨,盒子的密封性就好多了,裝上水也不會滲漏,周陽大是滿意。

做刨,幾經試手,等到一批盒子做出來,已經是兩日后的事情了。醞母已經可以用了,周陽指家弟子做軍糧。先試做了餿頭,蒸出來的饅頭,松軟可口,比起硬梆抑的鍋盔好吃多了,墨家弟子對周陽大是贊賞。

在戰場上,將士們不能光啃饅頭,還需要肉食。要是只吃饅頭,不吃肉,幾天下來,將士們的戰力會有所下降,營養跟不上嘛。是以。這肉就成了大問題。做成肉干帶上。又冷又硬,對將士們的腸胃是一種折磨。

周陽思來索去,要墨家弟子把肉朵碎了。和著面粉,做成煎餅。不得不說,墨家弟子不僅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還是不錯的疤廚,他們做出來的煎餅,松軟可口,香氣四溢,很是誘人,周陽又是一通好贊。

周陽幾經品嘗,這煎餅無論是熱的,還是冷的,都松軟可口,比起以前的鍋盔肉干好吃多了,相信將士們一定會喜歡。

并未就此罷手,在周陽的要求下,墨家弟子反復做,直到定出型號為止。

做了一大批,周陽和墨家弟子一道,把煎餅裝在盒子里,密封好。在盒子上作好標記,從五天以后,每天打開一部分,檢測其質量變化。

這卓需耍很長時間,周陽沒必要再留在墨家總院,決定下山而去。

旯錯分派下去,留下一部分人留守,其余人跟著周陽下山。經過這些天的相處,墨家弟子對周陽佩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周陽時不時就會說上一些工算理論。若說真正動手做東西。周陽肯定不如墨家弟子。可是,說到理論,墨家弟子拍馬也趕不上他。

這幾天的相處,墨家弟子從周陽這里獲益良多。每當周陽說出理論時,他們就有醒瞞灌頂的感覺,要他們對周陽不佩服都不行。

如今的墨家弟子,巴不得跟著周陽下山,向周陽請教更多的學問。

可是,墨家總院是要留守的小總得要留人吧,那些留守的弟子雖是不愿。依然奉命。

帶上要測試的軍糧,還有周陽特的討要的鮮果,率領墨家弟子,離開墨家總院,向長安進。

周陽與晃錯、劉徹、劇孟立在道側,打量著蜿蜒而行的墨家弟子,大是歡喜。此次墨家總院一行,周陽的收獲頗豐,把墨家弟子弄出止了。這些墨家弟子皆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以他們為基礎,打造漢朝的科技學院不是問題,會培養出很多人才。有了科學家,漢朝的科技將會更加達,一個美妙的前景就會出現。

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非常大。中國走上工業化的道路,也說不定。

至于測試軍糧這事,還沒有結果,相信以墨家弟子的水準,保質期會大幅度提高。真要如此的話,漢軍的持續作戰能力將會劇增,擊破匈奴就更容易了。

浩浩蕩蕩的墨家弟子下山。綿延數里之長,頗為壯觀。

“大帥,這可是自祖師創建本門以來,本門最大規模的出止呀”。晃錯望著行進中的墨家弟子,大是感慨:“即使戰國之際,列國紛爭四起,墨家劍士出山,也沒有如此大的動靜,這可是傾巢而出呀!傾巢而出呀!”

戰國之際,墨家劍士出山。風聚云動,諸侯側目,那是何等之盛。可是,就從來沒有如眼前之般,墨家弟子傾巢而出的事情,周陽開了一代先河。

“祖師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想?”晃錯感慨萬端的道。

“墨家之創建。便為平息天下紛爭,如今,戰國之世早已不復存在,墨家弟子若是還窩在山里。固然逍遙快活,卻于世無大益,與祖師之意相違背。”周陽眉頭一軒,道:“平息紛爭。盡弟子之用,這才是祖師的本意嘛。我想,墨子泉下有知,一定會非常欣慰!”

“你得了便宜還賣乖!,小旯錯這幾日與周陽混得極熟,二人成為莫逆之交。晃錯說話沒那么多顧忌了,親切的拍拍周陽的肩頭。

“我說的是真話!”周陽沖晃錯一閃眼。頗有幾分調皮,逗得旯錯大笑。

笑過之后,四人加入墨家隊伍。下山而去。

出了神農大山,一行人直奔長安。到了傍晚時分,就趕到了長安。重回長安,旯錯是感慨良多,激動難已。眼里涌出了淚水。

隱居這些年來,晃錯并非沒有回過長安。他不僅時不時就會回長安。還暗中為景帝出謀劃策,凌肅使是他和景帝之間的信使,景帝有什么難決之事,便要凌肅前來問詢晃錯。

可是,這次來長安,全然不同,那是出山,要為擊破匈奴再次披掛上陣。盡心盡力,這心境完全不同的。

周陽很是理解他的心情,勸慰幾句,帶領墨家弟子入城。來到未央宮,劉徹吩咐下去,兵士帶領墨家弟子前去歇息。周陽,劉徹、罪,錯、劇孟四人進了未央宮,直奔待蘭殿,前去見景帝。

綺蘭殿,景帝躺在軟榻上,睡得正沉,鼻息微微。景帝面容憔悴,一臉的蠟黃之色,自從獻俘之儀后,景帝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很是嗜睡。

王皇后坐在軟榻上,伸出白玉的素手,為景帝整理凌亂的絲,一臉的憐惜之色。景帝之于她,既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更是有情有義的丈夫。景帝氣色如此不佳,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心里焦急著呢。

“略!”王皇后輕嘆一口氣。

“先生!先生!”睡夢中的景帝突然尖叫起來,急惶惶的,好象夢質了似的。

“皇上。皇上!”王皇后輕聲喚道。

“先生。先生,你別走,別走!”景帝猛的坐起,雙臂對空環抱。好象在摟抱親人似的。

“皇上,你怎么了?”王皇后嚇了一大跳,急惶惶的道:“快,傳倉公。”

“呼!”景帝長舒一口氣,睜開眼,道:“不要叫倉公。”

“皇上,你醒了。”王皇后忙著給景帝披上袍子:“皇上,你可嚇死臣妾了。”

“皇后,沒事是聯只是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先生。”景帝臉色一慘,長嘆一口氣道:“昔年。聯怎么就做錯這事了呢?聯是天子。完全可以斥責劉謗,何必要唱一出腰斬先生于市?”

王皇后自然是知道,景帝又想起了旯錯。晃錯于景帝是老師,是臣子,更是親人。是景帝最為依戀的人。文帝雖是景帝的生父可是。文帝國事纏身,景帝與文帝相處的時間并不多,比起與晃錯相處的時間,少得太多了。對旯錯的依戀,是自內心的。

昔年之事,雖然是逼于大勢,不得不為。可是,景帝每每思之。總是于心難安。晃錯,多么能干的一個臣子,竟然不能位列朝堂之上,景帝捫心自問,只要他當時強硬那么一點,晃錯就不會離開他。

“皇上。過去的事”王皇后的話才說了一半,只見景帝的眼睛瞪得滾圓,死盯著門口。緊接著,景帝揉揉眼睛,眼睛瞪得更大了。

“皇上,你這是王皇后驚詫不已。

突然之間,只見景帝從榻上跳了起來,飛也似的撲了上去,把一個老者擁在懷在懷里。痛哭起來:“先生!真是先生!嗚嗚!”

“皇上!”旯錯雙膝跪地。抱著景帝的雙腿,放聲大哭起來。

景帝和晃錯,是君臣,是師徒,是親人。他們的感情非常復雜。乍見之下。哪能不激動的。景帝是激動萬分,胸口急劇起伏,摟著昆,錯,大滴大滴的眼淚滾了出來。

旯錯死命抱著景帝的雙腿,生怕失去寶貝似的,悲聲大放。老淚縱橫,難以自已。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景帝雖是貴為天子,也是人,有人的情感,面對不是慈父勝似慈父的旯錯。哪能不激動到難以復加的地步。

周陽識得景帝以來,就從來沒有見景帝如此哭泣過。周陽不僅沒有鄙視之心,反倒對景帝更加親近,這才是人嘛,要是景帝整天板著一張臉,端著帝王架勢,誰敢與他親近?

“嗚嗚!”兩人的哭泣聲在椅蘭殿中回響,久久之后,方才平息下來。“先生。你還走否?”景帝抹著眼淚,第一句話便是探聽晃錯的去留。

“皇上,老臣不走了,不走了!”旯錯緊緊抱著景帝的大腿:“老臣這次出山,便是為擊破匈奴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太好了!”景帝猛的拉起晃錯,歡喜得象個孩子,笑呵呵的道:“先生。我們又可以朝夕相處了!劉啟又可以聽先生耳提面命了。呵呵!”

景帝不稱聯,而是自言姓名,那是對旯錯的尊重。

“皇上,老臣不敢!”旯錯忙搖頭道:“皇止早已不是昔日的太子。而是大漢頂天立地的皇帝!是大漢的圣君!在皇上的治理下大漢欣欣向榮,百業興旺,匈奴遠遁,百越收復。東定,古往今來。帝王者。能有如此大功,少之又少!老臣能為皇上之師,實是老臣前世修來的福份!”

雖然還沒有擊破匈奴,可是,景帝開創了一個大好的局面,為漢朝爭取到了一個極的有利的戰略態勢,這是景帝的功勞,后人一定會把景帝歸入明君、圣君之列。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