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三十六章 晁錯出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晁錯出山

第三十六章 晁錯出山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

(),txt文本,大家收藏一下吧!百度

周陽一顆心直蹦,激動難已。網址鬼谷子、黑子、商鞍、秦孝公、孫腦、白起、秦惠文王、秦昭王、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漢景帝,哪一個不是大名鼎鼎?他們的真跡若是出現在現代社會,不需要太多。只需要片言只語,足以引起轟動。

更別說,墨家集中了這么多人的真跡,那是寶庫,是老祖宗智慧的珍藏處。任誰處此之情。都會激動難已。

再瞧劉徹,也是一臉的激動之色,右手緊握成拳。

“呵呵!”晃錯把二人激動的樣兒看在眼里,笑道:“在下初來此地時,乍聞此處收藏有這么多的真跡,你們猜,在下做了什么?”

“這個”先生很激動?”周陽猜測著道。

“激動?”晃錯不住搖頭,笑道:“激動算什么?在下那是震驚,直接給震呆了。在下當時正在吃茶。手一抖,茶盅砸在地上,摔碎了。在下這一生。摔碎的東西可不多呀。”

那么多智者的真跡就在眼前,說激動。還真是不夠,震驚還能說明得了。

在旯錯的帶領下,三人穿堂過院,來到一座巨大的石洞前,旯錯一指,道:“就在那里。”

周陽一瞧,石洞前十幾個墨家弟子當值。這里是鬼谷先生他們這些智者的真跡所在處,墨家守得嚴,也是情理中事。

“見過先生。”墨家弟子沖晃錯見禮。

“打開。”晃錯的揮手。

“諾!”墨家弟子應一聲。打開門。

一股清香之氣撲面而來,周陽大是詫異,難道這些智者與眾不同。他們的真跡還會飄香?這也太神異了吧。

“請進!”晃錯側身相請,周陽也不多說,懷著激動的心情,進了石洞。

這石洞極是寬大,足以容納數百人。也不知道墨家是怎么弄的。里面非常干燥,地面鋪有青石板,紋理清晰,極是雅致。洞壁砌得很整齊。就連洞底都是處理過的,很是光滑。

墨家不愧是天下最推崇工算之道的學派。從這山洞就能窺見一斑了。

洞里擺放著不少石凳、石架小石架上擺放著石盒,還有幾張石案,正點著熏香,怪不得洞里香氣迷漫。原來是有熏香的緣故。

“這是本門最為工整的石洞了。”晃錯為周陽和劉徹介紹起來:“本門房屋多在石洞里,外人很難窺見小可是。這石洞是歷代大賢真跡的收藏處,本門花費了八十余年時間,方才打造完畢。這些真跡,不要說數十年。就是數百年。上千年。也能保存完好。”

這些真跡是不世之珍,是該保存好,墨家花這么多的心思,那是應該的。周陽點頭贊賞。

“這是鬼谷先生的真跡。”晃錯指著面前的石架。

周陽一瞧,只見上面刻有“鬼谷”二字。旁邊的一個石架上,刻有“商鞍”二字。

一路瞧下去,每一個石架上都刻有字,孫腦、白起、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王、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文帝、景帝他們的名字都刻在石架上。

“這些石盒,是為了保存真跡,放在里面,既能長久保存,又不怕火。”旯錯為周陽和劉徹…解釋。墨家對這些真跡。還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每個石盒,都刻的有字,周陽打開一個刻有“鬼谷”二字的石盒,取出一報竹簡,入手沉甸甸的。頗有些份量。

這是鬼谷子的手跡,過去數百年了,依然保存得相當好,沒有缺損。周陽大是驚訝,不得不贊嘆,我們祖先在這方面的智慧。展開竹簡,一個個據文映入眼廉,雄奇有力,似欲破空而去一般,周陽忍不住大贊一聲:“好!好字!”

“鬼谷先生一代奇才,千年難得一見,其學問就象一座令人仰視的豐碑,其字風骨傲然,讓人欽佩。網址”晃錯一臉的敬仰之色。

周陽起來,這是鬼谷子的代表作《鬼谷子》。主父偃手里有一部,周陽借來過,此時來。仍是讓人心神激蕩,鬼谷先生不愧是不世出的奇才呀,如此了得。

一口氣把《鬼谷子》完。周陽酣暢淋漓,大是舒暢,把竹簡捆好,放回石盒,笑道:“鬼谷先生之書,如醉醇酒,讓人不知時光之過也!”

“呵呵!”晃錯不住擊掌。贊嘆道:“此言極是!此言極是!”想必他也有過類似經歷,要不然,不會如此贊賞了。

周陽打開一咋。刻有“星相”的石盒,里面依然是一捆竹簡,入手沉甸甸的,打開來一瞧,是鬼谷先生的另一代表之作,有關星相的著述。鬼谷子是兩千多年前的奇才,到如今,他的名聲依然很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在于他的星相之學留傳于世。

周陽一瞧之下,啞然失笑。那些打著鬼谷先生行騙的相士,真是誤人誤己呀。鬼谷先生這星相之學,哪是什么算命的學問,純粹就是一篇天文著作,其中有關彗星的記載,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如何利用星星、月亮、云氣,判斷天氣的陰晴,這與現代天文學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雁門大戰時,周陽利用暴雨限制匈奴的揮,便是借用了天文之便利。

周陽看完,搖搖頭,嘆道:“二叔祖真是的,到處打著鬼谷先生的旗號,騙吃騙喝,不怕丟鬼谷先生的臉面!”

“呵呵!

莉品丸笑著調侃向!“大帥,你不亞他整日里睡覺。他門”是心中有愧。方才偷懶的。”

“哈哈!”周陽大笑起來。

鬼谷子的著述很多,后世的法家、縱橫家,都因他而起。

周陽把法家、縱橫家的著作看了一遍,贊不絕口。法家就不說了。因商鞍而揚光大,后世還出了韓非這樣的大家。

縱橫家的著述里面,主要是說教人幣練口才,在不同的場合說不同的話。達到目的,這其實是外交家使用的教材。張儀、蘇秦二人不正是學會了他的縱橫之術,成為杰出的外交家嗎?蘇秦合縱,張儀連橫,師兄弟二人縱橫天下,無所遇其敵手,成為千古美談。

看完鬼谷子的著述,周陽對鬼谷子的欽佩之情達到難以復加的程度。兩千年后,說起鬼谷子,就會油然而生敬意。可是,當了他的真跡,方知其才已經到了讓人仰視的地步。可惜的是,鬼谷生先生不逢時,生在戰國大亂之世,惜乎哉!

緊挨著鬼谷先生的是墨家祖師墨子的著作,周陽走到石架前,打開一個刻有“工”字的石盒,取出一捆竹簡了起來。

一瞧之下,周陽眉頭一挑。右手緊握成鑒,入目的便是墨子名垂千古的現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中國古代物理學的杰出成就,享譽千古。只可惜,從此以后。在物理理論上,難有與其并肩者。

再往下著,周陽簡直是蹦起來了,仰天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墨子壯哉!”

贊揚墨子,就是在贊揚墨家,晃錯倍覺有面子,拈著胡須呵呵直笑。問道:“大帥何以如此贊嘆?”

“先生,你可知墨子此有多大嗎?”周陽把竹簡晃晃,道:“此書若是研究精通了。可以改變一個時代。”

“真的?”晃錯眼里露出一絲驚訝之色:“祖師善工,在工算之道上難有人及,方有此書問世。只是。數百年來,本門弟子雖多,卻也沒有幾人研此書。”

“暴珍天物!暴珍天物!”周陽的聲調極高,有些尖細刺耳,一副惋惜之慨。

不是周陽大驚小怪,實在是墨子在物理學上取得的成就實在是太驚人了小孔成像不過是他所取得成就的一小部分。

墨子在這部書里提出了扛桿原理,雖然沒有后世那般精辟深入,卻得出了利用好這一術法,可以省很多力氣。

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墨子就在深入研究扛桿原理了,這是何等的驚人?

這還不算,在扛桿原理后面,墨子接著在闡述螺紋。墨子說用接頭不夠結實。器物應該用螺紋來聯結。

累紋有多重要,不言自明的,雖然并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是,若是沒有螺紋,我們的生活舒適度會降低許多,別的不說。自來水管上有螺紋吧?要是沒有螺紋,沒有自來水管。日常用水就得象古人一般。去汲水,而不是現代社會擰擰水龍頭便成了。

讓周陽非常遺憾的是。墨子盡管提出了這個構想。卻是沒有找到制造出螺紋的辦法。螺紋到唐朝才出現,不是我們的祖先不知道螺紋的好處。而是無法做出來。

盡管墨子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可是,在戰國時代他就能提出來,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足以名垂千古。

螺紋之后,墨子還著述了滑輪。當然,限于墨子所在的時代,他所研究的滑輪,并不是我們現代這樣的滑輪。而是用木頭造出來的,據墨子測算,使用動滑輪組,可以省很多力,可以吊起重物。

墨家總院的修建,便大量使用了動滑輪組和扛桿原理,要不然。以一個學派建出一座城堡,那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別人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小周陽還能不知道嗎?這完全可以編寫一部初中物理教材了,要是以此為據,培養出一批人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物理學必將在漢朝大放異彩。

“呼呼!”周陽激動難已。問道:“先生,墨家弟子們可愿下山?”“這咋。”大帥,你就別打他們的主意了。”晃錯明白周陽的心思,笑著道:“他們在這里,比在朝為官更加逍遙自在,就是皇上也是拿他們沒辦法。”

墨家總院因為墨子的關系。成為自戰國時代以后工算學的圣殿。這些精于此道的弟子,對此極是看重,要他們離開墨家總院,真是難上加難。

“沒關系,我自有辦法讓他們下山。”周陽信心十足,他們喜歡工算之道,就算他們再了得,還不信周陽這個現代人會輸給他們嗎?

別的不說,光是周陽知道的理論就比他們知道的多得多,就不信,治不了他們。

晃錯哪里相信周陽,要說周陽打仗厲害。晃錯是無條件信任,要說在此事上能有辦法,他是不信的。

“姐夫,姐夫,你快瞧,這個白起,他是將軍,還是農夫呀?”劉徹捧著一捆竹簡,來到周陽面前,遞給周陽道:“他說的,似乎有些道理。什么嫁接,什么保護枝干。似乎不錯。姐夫,你瞧瞧,是不是?”

“哦!”周陽的興趣給提了起來,接過竹簡一瞧,差點笑出聲來。

這個白起,和周亞夫是一類人,用筆如使劍,這字實在是不怎集看點極,非常難是,再細瞧其內容,周陽州制懈伯深深吸引住了。

竹簡中記述的是白起在墨家總院對果樹的研究,其中有嫁接之術,還要求在天冷的時候。把枝干包裹起來,這樣有利于保護果木,不致于凍死。嫁接之術很精細。各種細節都有提到,包括存活率都寫出來了。

“天啊!”周陽一拍額頭。笑道:“白起入錯行了,他不該當將軍。應該當農夫,去灌園,說不定會更有成就。”

白起的嫁接之術,不亞于現代社會的嫁接之術,非常有用,周陽笑道:“太子,把這書帶給趙過,要他試過之后,推廣開去。真要如此的話。大漢就有更多的桑樹,更多的蠶,更多的絲綢錦緞。”

這嫁接之術一旦推廣開。漢朝的蠶桑就會更多,享譽千古的“絲綢之路”會更加繁榮。

“這只是對果樹有用,對桑樹有用嗎?”晃錯很是懷疑。

“有沒有用,趙過試過就知道了。”以周陽的眼光來看,這嫁接之術。絕對沒問題。只是,他不能把話說死。

“我就帶回去,交給趙過處置。”劉徹對周陽極是信服。

“太子若要,我這就令人謄寫。”真本是不可能帶出墨家總院的,只能帶咋。副本出去。對這安排,劉徹也無異議。

接下來的日子,周陽就在此室中書,遍閱典籍。周陽興奮不已。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窩在這里書,勤奮用功,比起“趕考”還甚三分。

劉徹也是窩在這里書,每當到好文章,就要與周陽探討一番。

一連三天過去,周陽把這里的典籍完了。周陽收獲頗豐,其眼界從來沒有如此開闊過,對時代的了解,從來沒有如此清晰過。雖然周陽比起古人多了兩千年的文明,可是,鬼谷子他們畢竟是中國歷史上久享大名的智者奇才,他們的觀點看法見解,誰也不敢忽視,要周陽不進步都不行。

怪不得景帝要他放下軍務。趕來此地,看來景帝當年來此處,也是獲益良多。

最讓周陽興奮的是,墨家不愧是當時的工算圣殿,他現了少科技著述,雖然還很粗淺。可是,在當時,能有如此成就,已經相當驚人了。若是能去蕪存精,編成教材,就可以拿來培養人才了,根本就用不著再去費心思另編教材。

“先生,可想好了?”周陽搖搖酸疼的脖子,打量著拿著一描金匣子進來的晃錯問道。

“擊破匈奴,正其時矣,在下愿為此而盡一份心力!”晃錯終于答應出山了。

“太好了!先生出山,頂得上十萬大軍。擊破匈奴的勝算又大了許多。”周陽大是欣慰,旯錯是一位大才。別的不說,有他來幫著處理政務,就可以減輕很多負擔。

“大帥。這里面還有一部奇書,卻一直沒有放在這里。”晃錯把匣子遞到周陽手里,道:“大帥。你瞧瞧。”

“哦!”能得旯錯如此看重的書,定然非同小可,周陽鄭而重之的接過。打開匣子,取出竹簡。眉頭一擰:“計然策?”

這個名字有些陌生,思索起來。

“計然是一個人名,咋。才智之士,可是。其名卻不顯,世人多不知。”晃錯笑著為周陽解釋,道:“可是,計然有一個弟子,卻是大名鼎鼎,那就是范蠢。”

“范蠢?”周陽還真是意外,這個計然竟然是范蠢的老師,看來此人非冉小可。收拾起心神,開始起來。

不看則已,一看之下,周陽再次震驚了。眼睛瞪得滾圓,打量著竹簡,嘴巴張得老大,話都說不出來了。

“這個計然,真是天縱之才呀!”周陽久久之后,大聲稱贊起來。

“可以這么說吧!”晃錯微微頜,又有些不在意的道:“計然之學。自其問世以來,便飽受爭議。有人稱贊。有人詆毀。戰國之初。魏國有一咋。大商家叫白圭,他習計然之學,家致巨富,最后入仕,做了魏國承相。他以計然之學治理魏國。魏國的國力雄厚,可是,他當政之時,魏國官貪吏虐。貪腐成風,魏國衰敗從此始,后世之人多譏之。”

“一個國家的衰敗,關計然書屁事!”一向文明的周陽爆粗口了:“計然書只是活絡商業,使國家積累更多的錢財,至于國家的與否,那是當政者的才具問題,這有烏的相干。”“呃!”晃錯嘴里出一陣磨牙聲,他說什么也是想不到,周陽竟然會爆粗口,而且火氣似乎還不

計然書。主要是闡釋商業的重要性,要如何讓國家商業達,貿易興旺。商業搞活了,就可以給國家增加很多稅收,百姓的生活就會更好,和有什么關系?

根本就是兩碼子不相干的事情,風馬牛不相及,竟然給扯到一起去了。

計然書重在商業,是一部不錯的經濟學書籍。要是周陽了解經濟學的話。還會把計然書歸入重商主義的經濟學說。

現代資本主義就是由重商主義展起來的。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計然就提出了如此觀點,那是非常驚人的,周陽看著竹簡上的字句。震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請牢記或收藏)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