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七十九章 對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對陣

第七十九章 對陣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梁王之死。對諸侯不來說,那是一場地震,讓他們心驚臨懈口

梁王是竇太后的心尖肉,驕橫過人,聳太后處處護著他。沒想到。竇太后親自下旨,處死梁王。這卓。對諸侯王的打擊比起千軍萬馬還要厲害。

諸侯王雖然都是劉姓,是宗親。可是,他再親親得過梁王嗎?連粱王都給處死了,若他們犯了事。還會有什么好結果呢?

那些有非份之念的諸侯王不得不敢收起覷覦之心,老老實實的做安樂王爺。

當然。最擔心就要數誰南王劉安了。不久之前。梁王據守睢陽,準備與朝廷對抗時,他滿以為雕陽城高垃厚,足以抵擋不少時日。

只要戰事久拖不決,不論誰勝誰敗,朝廷的威望都將大降,他就有機會了。一時興起,寫了幾封書信給各地諸侯王。

哪里想得到。睢陽城一鼓而下,梁王成擒,這讓他大是驚訝,立即派人去追回書信。

送信的兵士太賣命了,竟然一路送到地頭,連追趕的兵士都沒有追上。那些諸侯集接信后,就不再歸還,還說上一大通好話,反過來安慰他。

諸侯王打的什么主意,劉安不會不知道,一旦有利可圖,就可以把劉安給賣了。當然,諸侯王抓住了把柄,還可以威脅他,撈取好處。

對這些事,劉安是有些擔心。卻不嚴重。因為以他想來,梁王不會有事。只要梁王不會有事,朝廷連謀逆都不能重處,他寫幾封書信。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梁王竟然給竇太后處死,這無異于在向諸侯王宣告:休要謀逆,朝廷不會手軟!

如此一來,劉安就是如坐針氈,一想起那些書信,就心神不寧。千方百計討要,卻是討不回來。原因很簡單,朝廷沒有表明太度以前此信沒多大用處。一旦朝廷表明了態度,這書信就是奇貨可居了,誰會歸還?

且不說劉安如何心神不寧,討要書信。

朝中有了新面孔,那就是韓安國,給補了御史大夫。韓安國這人有才具,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下大功。再者,這次他不顧危險,跟隨梁王去長安,一路隨侍小心侍候梁王,就連梁王也是感慨“時難見真心,韓安國如此忠臣,孤沒有聽他的,致有今日之囚”

暴帝是知道韓安國這個人的。知道他的才具,就把他補了御史大夫。

跟隨梁王一起起長安的枚乘、莊忌和司馬相如三人,也給景帝賜予博士。景帝這是念在兄弟之情份上,給他們的恩賜。

可是,這三人確實有真才實學,一手好文章,天下難有人能及。枚乘和莊忌就不說了,那是名聞天下的名士,學問大家,賜他們博士,不會有人有異議。

至于司馬相如。雖是名不見經傳。聲名不顯,枚乘和莊忌對他極是推崇,景帝賜他博士也就在情理中了。

對于梁王的子女,景帝念在兄弟之情的份上,并沒有做得太絕。把他們貶為庶民,奪了他們的爵位,卻賜給他們大筆錢財,足夠他們生

對這般處置,竇太后也無異議,對景帝的處置,大加贊賞。

再怎么說,梁王的兒女,是她的孫子,窒太后自然是念著他們。

梁王一死,立太子的最大障礙就不存在了,景帝立太子之事,水到渠成,只差擇機詔告天下罷了。

可是,寰太后的卻一病不起。身子一天比一天差。粱王之死,對她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任何一個母親。不得不處死自己最心愛的兒子。都會難以忍受。

浦城,帥府。

周陽面前擺滿了地圖,正撲在地圖上,眼睛睜大,仔仔細細的看著。

“大帥又在給地圖相面了”。李廣搖搖頭,嘀咕起來。

“飛將軍,你這是夸我呢,還是損我?。周陽頭也沒抬的問道。

“大帥,你聽見了?”李廣有些意外。“你嗓門大得跟打雷似的,誰會聽不見?”程不識取笑李廣。

“你也好不到哪里去。”李廣可不服氣,頂一句嘴。馬上就問道:“大帥,你老看地冉,看來看去。看了這么多天,你選定了戰場沒有?”

“光看地圖,還不能確定,得等趙破奴他們回來,我才能定。”周陽終于從地圖上抬起頭,打量著朱買臣道:“主簿對閩越極為熟悉,可以說是了若指掌。可是,這次的打法有些不一樣,對這地理一定要熟悉,要做到心中有數。”

朱買臣雖是對閩越極熟,也不可能做到哪里有路,哪里有小道都知道的份上。真要如此在話。除非神仙。而周陽這一次的謀劃很宏大,就是要讓人閩越軍隊一個也逃不掉。

要做到這點,難度極高。兵敗如山倒,即使閩越軍隊不是漢軍的對手,一旦了打敗仗,腳上抹油開溜的話,漢軍要追很難。即使是在空曠無垠的大漠之上,騎著戰馬去追,也不見得能做到一個不留。

更別說,這還是閩越,地形復雜,有不少山地、從林,一旦給閱越軍隊鉆到大山里去,漢軍就沒辦法了。

最重要的是,閩越多險關要隘。閩越軍隊分兵把守,閩越軍隊一敗。要逃非常方便,而漢軍要追擊很難。

因為山地、叢仆卜誠的難度很大。更非漢朝新軍所善長六即使派出會稽駐仁見得能奪下來。

閱越軍隊逃得越多,后果越壞。清剿越困難。是以,周陽必須要把閩越軍隊全殲,不能有一個逃掉。

“趙破奴回來了”。周陽眼睛一翻,雙自中精光閃爍。

只見趙破奴一身的灰塵泥土。大步進來,沖周陽見禮:“見過大帥!”

隨他一同進來的,還有衛青、張通以及一干奉命查探地形的兵士。齊向周陽見禮。

周陽一打量,只見衛青他們個個一臉的疲憊,身上、臉上全是塵土。光是瞧這樣兒,就知道他們沒有偷懶。肯定是認真偵察過了。

“你們探察得怎樣?”周陽一揮手,直接問正事。

“稟大帥,沒問題。”趙破奴很是興奮:“這里地勢雖然險要,閩越在山上筑有關隘。可是,有一條隱秘小道,可以直逼關后,居高臨下,一通石塊就足以拿下來。”

趙破奴一邊說,一邊指著地圖,大聲給周陽講解起來。

“你確定?”周陽眉頭一挑。

“稟大帥,我親自攀上去了,絕對不會有錯。”趙破奴信心滿滿,略帶遺憾的道:“可是,這路太窄,不能上去太多人。”

“只要有人能上去便成”。周陽笑道:“居高臨下,這么一通砸,必然混亂,再趁機進攻,必然礙手。衛青,說說你的。”

“諾!”衛青應一聲,指著地圖給周陽解釋起來。

他奉命之后,帶人親自偵察過的,對地理極為熟悉。

他的講解導趙破奴完全不同。他很有眼光,哪里可以伏兵,哪里可以奇襲,他講來頭頭是道,深得用兵訣竅。

異著他的講解,李廣、程不識他一臉的驚訝,一個小小的軍侯,竟然有如此眼光,真是不多見。怪不得周陽親點他去,還真是有識人之明。

衛青講完。張通再來講。張通講完,其他軍官再講。

“好了,你們出去!”等他們講完,周陽手一揮,趙破奴他們施禮告退。

“大帥,現在可以確定了?”李廣一臉的希翼。

“可以確定了,戰場就選在這里!崇谷!”周陽右手重重敲在地圖上:“此處離閩王城不遠,我們到了這里。部那一定會前來迎戰。”

“過了這里,無異于就到了閩王城,郜鄆他是不會讓我到達閩王城的程不識大是贊成周陽的謀劃:“他一定會率領大軍前來邀戰。”

“還有啊,他一定以為,這里的地形對他有利。”

李廣虎目中精光閃閃:“這里有數十里的平地,足夠兩軍大戰了。往西是閩王城,一條大道,卻筑有數道關隘。往北是一條險路,閱越一關控撫,再多的軍隊也展不開。往南,往東。都差不多。郜那一定會以為,即使打不過我們,他還可以憑借這些險關據守。可是,他想不到的是,大帥早就派人把這里摸清了。只要他一到,我們展開猛攻,他肯定打不過我們。等到他想撤的時候,卻猛然發現,這些險關落到我們手里,他就成了給關送在甕里的烏龜。”

漢朝沒有“甕中捉鱉”的說法。李廣只能如此說。

他把周陽的用意全說出來了。周陽正是如此安排的。

閱越地形復雜,多山地、從叢。閱越軍隊即使敗了,要據守卻不難。要想全殲閩越軍隊,只有把這些險關要隘奪取了。

周陽選擇的戰場,還真是一場不錯的地方。一塊數十里的平地,地勢平坦,正適合漢軍騎兵和陌手刀發揮。唯一不足的,就是這塊平地的四周都有險關要隘,有閩越軍隊把守。可以使得閩越軍隊進退有所。立于不敗之地。

若是漢軍奪取了這些險關,閩越軍隊就成了甕中之鱉,插翅難逃。要奪取這些險關要隘,就得下一番大功夫,周陽派出趙破奴、衛青他們去偵察。

探查的結果讓周陽非常滿意,他們找到了隱秘的小道。有些更是險絕,要從懸崖上爬上去。好在,趙破奴、衛青他們都試過了,不會有

“把李嚴找來!”周陽吩咐一聲。李廣飛步而去。

不多久,李廣回轉,帶著一個個頭不小的將領進來。此人叫李嚴,是會稽駐軍的將軍。

“見過大帥!”李嚴見禮。

“免了!”周陽沖他一招手道:“你們會稽駐軍善長山地、叢林作戰。我給你一個任務,奪下這些險關要隘。”

“這個李嚴二臉的為難之色。略一沉吟道:“大帥有令,末將自當遵行。可是,這些險關耍隘易守難攻,要奪取也難啊。”

他沒說錯,險關要隘哪是那么容易奪耳的。周陽笑道:“這你放心,我派人探查過了,都有路上去。有些路太險絕,有些路很危險,只要小心,準備充分,一定能上去。”

接下來,周陽把探查的情形向李嚴講解一遍。

“大帥,你早就探查明白了。”李嚴聽完周陽的講解,大是歡喜,笑道:“閩越之地,地形復雜,易守難攻。可是,只要能站腳,我們就能上去,誰叫我們練的就是這個呢?鉆山越嶺,正是我們所善長”。

會稽駐軍專門針對閩越而練的,善長的就是讓日08姍旬書曬譏芥傘舊兒沫作戰,鉆山越嶺對他們來是家常便“

“你要記住,此戰干系極大。”周陽臉一肅,語氣嚴厲:“若是你不能切斷閩越軍隊的退路,就會放跑他們。那樣的話,以后的清剿會很難。前朝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去清剿,去平定,傷亡極大。”

李嚴自然是知道秦軍當年平定嶺南付出了怎樣的代價,點點頭道:“大帥放心,末將一定切斷閩越軍的退路!絕不放跑一個!”

“那就好!我會把探查的兵士交給你,由他們帶路,就好辦多了。”周陽最后道。

安排好了這事,周陽一聲令下,漢軍開出浦城,往西開去,直取預定戰場,崇谷。

崇谷之地,周回數十里,平坦異常。便于騎兵馳騁,便于陌刀發揮。的確是很好的戰場。

更重要的是,崇谷還有一條河流,飲水不缺。水源是軍隊扎營的先決條件,這點很重要。

來到崇谷,周陽傳下號令,漢軍扎營。這一次,周陽不再是扎個小營盤,而是扎了一個大營盤,明明三萬人,卻扎出一個八萬人的大營。

這當然是為了迷惑郜鄆。五萬會稽駐軍早就隱秘前進。借著山嶺河谷的掩護,悄悄向各關隘開去,隱藏在叢林中。

周陽之所以把會稽駐軍全派出去,是防范萬一沒有攻下險關要隘,他們還可以堵住退路,為追擊爭取時間。

因為閩越的地形復雜,險關要隘建在險要處,要攻打很難,即使漢軍找到了道路,也不一定就能成。若是這樣的話,會稽駐軍還可以險關前面列陣,阻止閩越軍隊逃進險關中去。

默熾默

“你說什么?冉陽在崇谷扎營?”郜那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珠都快掉出來,瞪著進來稟報的親衛。

“矢王,是真的!”親衛忙肯定一句。

“好了,你出去!”郗那喜滋滋的揮退親衛,雙手互擊一下,聲調很高:“周陽啊周陽,你這是自尋死路!你竟敢在崇谷扎營!哈哈!都說你有兵奇詭,也不過如此嘛!”

“大王,周陽此人精通兵道。不會不知道,若是我們據關而守。他的糧草就成問題。他敢如此做,必是有所圖謀!”余善皺著眉頭,沉

”說得沒錯,周陽走有所圖謀。”郜那笑道:“你想啊。漢軍多騎兵和陌刀,若是不在崇谷打,他能發揮出威力嗎?”

此人并非無能之輩,看得很準。說到要害處了。周陽查遍了地圖。跑斷了腿,就崇谷最適合漢軍發揮。

“他這是引誘孤前去,想把孤在崇谷打敗。”郜鄆笑愕很奸猾:“即使孤敗了,那又怎樣?孤還不能憑借險關據守?要知道,崇谷四面皆山,四面都有險關,他能攻過來嗎?”

“我們進退有據,已是立于不敗之地!”余善對之說法大是贊成。

若是漢軍不能切退閱越軍隊的退路。即使打敗了閩越軍隊,戰果也不會太大。閩越軍隊退到關隘中去據守,反而對漢軍不利。

“是以,這一仗,我們要打!”郜鄆右手一握拳,非常興奮道:“他八萬人,孤是十五萬人,兵力是他的兩倍。除了三萬漢朝新軍厲害以外,五萬會稽駐軍,比我們強不到哪里去。孤分出三萬去纏住會稽駐軍,集中十二萬大軍猛攻漢朝新軍。孤就不信,會打不過他們!”

漢朝會稽駐軍的戰術戰法和閩越軍隊沒區別,唯一的優勢,就是漢軍的裝備比閩越軍隊優良,因為閩越的科技趕不上漢朝。

叢林戰對叢林戰,鉆山的遇鉆山的,誰怕誰?三萬閩越軍隊足以纏住五萬會稽駐軍。不是打敗,只要不能增援漢朝新軍便可。

四打一,那是非常高的兵力優勢。在戰爭史上,擁有如此高的兵力優勢并不多見,要郜鄆不信心滿滿都不行。

部高全軍覆沒,睢陽城一鼓而下。漢朝新軍的強悍戰力得到展現。可是,郜鄆仍是不信邪,就算漢軍個個張滿了獠牙,四打一,還打不過?

更別說了,即使打不過,還可以退走。八萬漢軍,騎兵才不過數千人,就算新軍人人戰馬,三萬人行動如風,可是,會稽駐軍全是步兵。騎兵很少,幾乎沒有。以三萬人追殺十五萬大軍,不可能的事,閩越軍隊的傷亡不會太大,最多傷亡三五萬。

三五萬的代價,要是能啃下漢軍,部鄆愿意付出。

只要能打敗漢軍,哪怕付出十萬傷亡的代價,部那也要干。畢竟,數十年來,一直是漢朝壓著閩越。一旦打敗了漢軍,那就是另一個廣闊的天地,他可以為所欲為,滅東晚。并南越自是不在話下。

就算漢朝再派兵前來,那也需要很長時間,他足以成就大事了。

他要的就是一個契機!一個數十年沒有出現的契機!

這事就這么定了,郜鄆一聲令下。他調集的十五萬軍隊開出閩王城。朝著崇谷開去。

閥王城離崇谷不過一百多里的路程。閩越軍隊兩天之后就開到了崇谷。

部那一聲令下,閩越軍隊扎下營盤,極是堅固。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