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六十一章 希望破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 希望破滅

第六十一章 希望破滅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農盎真是流年不利。凡經嚇得夠呤了六可是。仍是不鄖手中的拐技重重點在地上,每一次點下去,就會發出“篤”的一聲悶響。

袁盎聽在耳里,驚在心頭,仿佛那不是點在地上,而是砸在他的心坎上,讓他有一種窒息之感。他寧原面對南越王趙儒,也不愿面對寰太后,哪怕是一次。

竇太后雖是女兒身,卻是聰明網強之人。殺伐決斷絲毫不讓須眉,比起趙住,她更加難以對付。

盡管袁盎是有名的說客,突然其來的殺身之禍,讓他措手不及,竟然嚇得連話也說不出來。

不是袁盎不經嚇,他一輩子經歷過的大風大浪不知道有多少,就沒有這次這般兇險萬端。

為了梁王,竇太后殺他一個袁盎跟捏死一只螞蟻沒差別,那不是說著玩的,是動真格的,袁盎只覺眼前冒星星,雙腿發軟,快虛脫了。

周陽就在他身邊,手一伸,扶住袁盎,在他耳邊輕聲道:“沉住氣!”

“謝大帥!”袁盎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周陽沒說錯,他若沉不住氣。一旦壞了大事,即使竇太后不殺他。景帝也會殺他。唯今之計,他只有拼命一搏了。一旦明白過來。袁盎的特別之處就表現出來了,頭一昂,胸一挺,問道:“敢問太后,以何罪殺臣?”

“你這個說客,只知搖唇鼓舌,盅惑人心,你竟敢在老身面前掉你的三寸不爛之舌,老身殺你何妨?”寰太后聰明人一個,哪有不明白袁盎此來的目的,必然是大下說詞了。

“太后,臣此來為太后賀喜的!太后大喜,太后大喜!”袁盎跪在寰太后身前,沖竇太后道喜。聲音高亢,很是興奮,仿佛有天大的喜事一般。

周陽聽在耳里,不得不佩服袁盎這本事,明明是來當說客的,卻給他這么一變,喜氣洋洋。跟真有天大的喜事一般。

怪不得袁盎能成為有名的說客。這表演的本領實在是太絕了!

周陽打量竇太后,如今的竇太后臉色蒼白,極為消瘦,氣力不加,說了這么多句,微微氣喘,有些吃受不住了。

南宮公主、館陶公主、阿嬌忙扶著她,給她捶背捏肩。

南宮公主看見周陽,妙目中掠過一抹喜色,緊接著就是打量著宴太后。一臉的愁容。她跟箕太后特別親近,竇太后如今這般,她心如刀絞。哪能不憂慮。

就是阿嬌,跟換了個人似的,一臉的愁容,見到周陽,也沒有象往常那般蹦過來掛在周陽胳膊上,只是沖周陽閃閃了眼睛,就為竇太后捶起了背。

“老身有何喜?”箕太后喘息一陣,雖然語氣依然嚴厲,卻沒有吼著叫著要殺袁盎了。

袁盎知道他的話起作用了,可是。這只是暫時的,若不能解決問題。她隨時會殺了自己,強打精神。道:“太后不吃不喝,以死相逼,皇上架不住,終會退讓,粱王就會是大漢的皇上。太后,這難道不是喜嗎?”

是叫你來解心結的,不是要你來給實太后打氣的,景蘋劍眉一擰。虎目中厲芒閃爍,真后悔,適才沒有殺了袁盎。

袁盎沖景帝擺擺手,景帝只得強忍怒氣,靜聽不言。

“嗯!”這話說到竇太后心里去了。臉色稍緩。寰太后就是打的這主意,這幾天逼得景帝沒轍,滿朝文武圍著她轉,越是這樣,越是說明她這一招威力無窮,用對了。

“梁王聰明穎悟之人,性強力。網毅不屈,他若做上皇帝,必是超邁古今的一代圣君!收復百越,擊破匈奴,滅東胡,敗西羌,進軍西域。都不是難事,大漢的聲威必將振于異域萬里之外!”袁盎掉起三寸不爛之舌大拍簧太后的馬屁。

聽了袁盎的話,景帝是劍眉到豎。恨不得立時把他給殺了。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夸梁王這個愛子,比夸竇太后更讓她歡喜,老臉上出現了笑容,手中的拐杖在地上點動道:“袁盎,你起來吧!”

謝太后!”袁盎卻是跪著沒有動,話鋒一轉,問道:“太后寵闊深謀,為大漢萬世之基著想,臣極是欽佩。臣斗膽問一句,梁王之后,誰來承續大漢基業?”

“這個。”竇太后一心想的是如何讓梁王奪嫡,于此事卻是沒有想過,給袁盎一句話問住了,略一沉吟道:“他的大位得自于皇上,那么,他百年之后,他自當把大位傳于皇上的兒子。嗯,就從皇上的兒子中,擇一賢者傳之!”

“敢問太后,若是梁王把大位傳于皇上的子嗣,那么梁王的兒子們會如何想呢?”袁盎的聲音很高……

竇太后張大了嘴巴,無言以答。想了想道:“他們安安心心的做他們的安樂王爺,瞅著這大位做什么?”

“太后,若有梁王的兒子不甘心做安樂王爺,想做皇上,那怎么辦?”袁盎緊逼一步。

“哼,他們敢不安心?”寰太后臉上罩著怒氣,拐技在地上重重一點。

“太后,請容臣片刻之暇,臣為太后說一段史實。”袁盎聲調更高:“自有解決此事之道。”

竇太后雖然嘴上挺硬,卻是心里明白,梁王的兒子們必然不會甘心。會有異動,說不定會引得骨肉相殘。這正是她最擔心…中,門了,若是有解決!道,自然是最好不過了。不住點山說吧。老身洗耳恭聽”。

語氣緩和了許多,景帝提著的心放了下來。不得不贊嘆,這個袁盎。不愧是有名的說客,這張嘴還真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周陽暗贊不已,這個袁盎深諳游說之道,先用好話穩住實太后,然后再來抽絲錄繭,一層一層的剖析利害。

“太后,你聽聞過延陵季子乎?”毒盎這才進入最緊要的部分。

“延陵季子,就是春秋末年。吳國那個大賢王?”竇太后讀過不少。

“太后英明,正是此人!”

袁盎先是贊一句,這才話鋒一轉:“季子是吳王壽夢之子,是諸子中最賢之人。壽夢欲傳王位于他,季子辭讓不受。壽夢無奈,只得傳位于長子諸樊。諸樊深知壽夢之意,欲要立季子為王。當上吳王之后。急于求死,引兵出征,最終戰死。諸樊死后,其弟余祭繼位,為了讓季子早登王位。依然戰死于疆場。余祭死。夷昧立,依然戰死。季子賢德之人,堅持不受,避耕于野。”

“嗯!”竇太后對這個季子很是贊賞:“不愧是賢人,連王位都不受。賢人,賢人!”

“太后誤矣!”就在竇太后的贊揚聲中,袁盎卻是反駁了。

袁盎一直順著她的意思說話。卻突然反駁,竇太后大是意外,問道:“你這話怎么說?季子那么了的的賢人,老身為何有誤?”

“季子是賢人,可是,因季子辭位不受,而引得骨肉相殘,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不正是因為吳國王位之爭嗎?不正是因為季子辭讓不受嗎?”袁盎一連串的問題拋了出來:“公子光本是諸樊之子,按兄終弟及的規制,季子辭讓,就該他做王。可是,王僚奪了王位,做起了吳王,公子光懷恨在心,結識伍員,結納專諸,這才刺殺王僚,奪回王位。”

“住口!”寰太后知道不妙了,她落入了袁盎的算計中,手中的托杖重重在地上一頓,喝道:“給老身住口!”

費了這么大的功夫,就是為了這最后的主題,袁盎哪會住口,大聲質問道:“請問太后,若是梁王做了大漢的皇上,他若不把皇位傳給皇上的子嗣,必遭皇上子嗣的怨恨。他若傳給了皇上的子嗣,他的兒子們必然會心懷不滿,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的舊事就會在大漢重演!太后,以你之英明,豈能為大漢伏下如此無窮禍端?”

“篤篤!”

竇太后手中的拐技使勁敲在地上。喝道:“袁盎,你敢胡說!你敢胡說”。

“太后,臣所言句句屬實,史筆如橡,記載得明明白白!”袁盎知道,若是此時一退讓,萬事皆休。只有硬著頭皮扛到底:“若是太后能使皇上的子嗣,梁王的兒子們都如季子之賢,那臣就是妄言。敢問太后,你能使他們賢如季子。相互禮讓嗎?”

大丈夫難保妻賢子孝,誰敢保證?更別說了,皇位的吸引力太大。讓人不顧身家性命,真要鬧起來,骨肉相殘算什么,打得血流成河,尸積如山也不是問題。

竇太后給問住了,啞口無言,身子搖搖晃晃,隨時都有可能摔倒,慌得南宮公主她們一陣手忙腳亂。忙扶住。

“你,你,你”竇太后指著袁盎,氣得臉色通紅,半天只說出一個你字。

這是暴風雨的征兆,一旦竇太后接下來的話說出來,他的命運就注定了。依寰太后的火氣來看,袁盎的命運是悲劇,不會是歡喜。袁盎身上虛汗直冒,身子搖搖晃晃,都快摔倒在地上了。

景帝、周陽他們為袁盎捏著一把汗。窒太后這怒火一發作出來,必然是雷霆萬鈞,無人敢為他求情。

“拉出去,砍了!誅了他的九族!”寰太后終于嗥出來了,潔白的牙齒咬得格格響,恨不得把袁盎嚼著吃了。

“啊!”袁盎再也禁受不住了。終于軟倒在地上,身上全是冷汗,跟在水里泡過似的。

“太后請息怒!”申公上前一步道:“太后有所不知,兄終弟及之事,自古以來便是大禍之源。除了吳國,還有宋國,也有個五世之亂。五世之間,骨肉相殘,死傷無數。誠為萬世之戒呀!”

“太后,兄終弟及之事,斷不可為”。主父偃,董仲舒,嚴助他們齊聲道。

“你們,都來逼老身?”竇太后氣怒不息。手中的拐技不住在地上點、動。

景帝欲言又止,想為申公他們開脫一句,卻不知從何說起。

竇太后已經怒極,若要殺申公他們。肯定不是問題,即使景帝想救他們,也不見得能救。

周陽上前仁步,南宮公主大是焦急。忙沖周陽揮手。就是阿嬌和館陶公主也不住沖周陽擺手,她們可是關心周陽的。

周陽微一點頭,表示感謝。仍是道:“太后,袁岳所言,申公所說,皆是史實。史書記載得明白,請太后明察。”

“周陽,你也來難為老身?”竇太后的火氣不小:“枉老身白疼你了”。手中拐枝重重點在地上。

“太后關心愛護臣,臣感激不盡。”周陽的聲音很平靜:“可是,這事干系重大,臣不得不言。太后仁心之人日08姍旬書曬譏芥傘,一尹午孫后輩和睦相處,兄友弟恭。而不是骨肉相貿樓甲一成。太后,你的愿望很可能落空。若是因此而有骨肉相殘之事,太后于心何安?”

哪個做長輩的不是盼著子孫后輩和睦相處呢?周陽這話說到實太后心里去了。

周陽緊接著道:“若是梁王不做皇帝,而劉氏子孫和睦相處,相敬如賓,這是梁王的功德,是太后的圣明!請太后明鑒。”

“你們,你們”竇太后手中的拐杖舉起,指著周陽他們,半天說不出話來。

竇太后臉色蒼白,胸口急劇起伏,已經惱怒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若她發作起來,誰也攔不住,就是景帝、館陶公主、阿嬌、南宮公主也不行。

望著竇太后的惱怒樣兒,南宮公主臉色蒼白,一雙妙目緊盯著周陽。擔心不已。

“滾!”竇太后怒吼一聲,宛若晴天霹靂,震得一眾人耳鼓轟鳴。

“呼!”這一聲吼,不僅沒有讓袁盎、卓公他們害怕,反倒是長舒一口氣。

尤其是袁盎,手忙腳亂的爬起身,轉身便跑。生怕跑慢了,竇太后改變了主意,要了他的老命似的。

可是,他跑得太過匆忙,給門檻一絆,嚇嗵一聲摔在地上,慘叫一聲。手忙腳亂的爬起來,快步跑走了。

“葉哧!”

南宮公主俏臉轉喜,沖周陽豎了豎大拇指,緊接著就是不住拍胸脯。一陣后怕。

館陶公主知道此事算是了結了。長舒一口氣,現在不能夸周陽,沖周陽揮了揮手。

阿嬌更是沖周陽直吐小香舌,一臉的笑意,這些天的擔憂結于到了。

“呼!”景帝長舒一口氣,笑道:“母后!”

“你也給我走!”竇太后手中的拐杖在地上一點,氣恨恨的。

館陶公主知道,雖然風浪已過。竇太后的余怒未息,若是景帝在這里。竇太后會很不高興,沖景帝使眼色。景帝施禮告退,出了長信宮。感到背上涼颼颼的。

若是竇太后一怒之下要殺申公、董仲舒、主父偃他們,景帝還真沒轍。景帝當然要保全,可是,能保得住嗎?若是這些人才給殺了,那就是天大的損失呀。

雖然給實太后斥了,喝罵了。總比人頭落地的強,景帝真有求佛拜神仙的沖動。若是漢朝有佛教的話。

“呼呼!”塞太后一陣急喘。仰面便倒。暈了過去。

“母后!”

“姥姥!”

“外婆!”

館陶公主、南宮公主、阿嬌三人驚呼聲響成一片。

景帝還沒有走遠,一聽驚呼聲。頭皮發炸,難道太后她,景帝根本就不敢往下想。飛也似的沖了回去。只見寰太后躺在軟榻上,氣息微弱,不由得大是心慌:“快,傳倉公!傳倉公!”

就是他不說,宮女也知道該怎么做,忙有人去傳喚倉公。

沒多久,倉公拎著藥囊。急匆匆的沖了進來。

“快,給母后瞧瞧!”景帝不容倉公見禮,沖他一揮手。

倉公應一聲,來到軟榻前,握住竇太后的手腕,一通望聞問切,長舒一口氣:“請皇上放心,沒甚大事!太后這是太虛,補補就好!補補就好!”

竇太后數日來,不吃不喝,不要說她這個上了年歲的人,就是一個。年青人也是禁受不住,哪能不虛的?

景帝聽了這話,這才放下心來。叫倉公開出藥方,吩咐人去熬藥。

倉公施展妙手,在竇太后人中穴上一掐,竇太后悠悠醒轉。

“母后!”景帝、館陶公主齊聲呼喚。

“皇上,給阿武傳旨,要他安安心心的做他的安樂王爺!”竇太后緊握著景帝的手,盲眼中涌出淚水:“皇上,從此以后,不要再提什么兄終弟及,那會禍亂天下!會讓骨肉相殘!立太子的事,你自己把握吧!”

這話,景帝等了這么多年,終于等來了。這些年來。景帝日盼夜盼。盼的就是寰太后理解他。支持他。如今,心想事成,景帝難捺激動。撲在寰太后懷里。抽抽咽咽的哭了起來。

景帝雖是貴為天子,也是人,有喜怒哀樂。竇太后的理解與支持,那是他最大的幸福!

“皇上,國事為重,你去忙吧!”箕太后伸出手,為景帝擦干眼淚。很是慈祥。

竇太后為景帝抹眼淚,那都是很遙遠的記憶了,重溫此事,景帝倍覺溫馨,還有母親的親昵更讓人動情的嗎?景帝哭得更加響了,卻是臉上帶著笑容。

宮女送來粥,景帝接過。道:“母后,你吃點。”用銀勺舀起來,遞到竇太后嘴邊,竇太后順從的張嘴吃了起來。

景帝一勺一勺的喂箕太后,竇太后一臉的笑容,任由景帝敬孝心。

把母子二人濃濃親情看在眼里,館陶公主、南宮公主、阿嬌不由的笑了,眼中卻是滾出了淚水。

“皇上,是周陽出的主意吧?”竇太后突如其來的問了起來。“母后,是周陽的主意。”景帝也沒有瞞她。

“這小子,真壞!”竇太后吃著粥。一臉的笑容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