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二十七章 雄心壯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雄心壯志

第二十七章 雄心壯志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第一卷世家子弟

“周陽他們到了嗎。景帝虜目中精先閃爍。很是期褂引緊握,不住搓動。

“這個”春陀大是驚奇,景帝今兒是怎么了,已經問了好幾次了:“皇上,還沒到。”

略一遲疑,春陀還是大著膽子問道:“皇上,大帥又打了勝仗?”

“勝仗?”景帝驚奇不已:“他又沒去邊關,怎么打勝仗?”

“那”皇上為何如此期盼周陽到來?”春陀終于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呵呵!”景帝暢笑一聲,心情很暢快:“不可對人言說!不可對人言說!”

春陀一愕,可以想得到,必然是好事,也是喜悅上臉,一臉的笑容。去殿門口候著了。

“皇上,大帥來了!”春陀略帶驚喜的聲音響起:“還有飛將軍,程將軍,公孫賀將軍,公孫建將軍。秦無悔將軍。咦,他們怎么那么歡喜?”

“歡喜?”景帝有些意外。自己歡喜,那是因為有好事。周陽他們也歡喜,難道他們也有好事?

“快叫他們進來。”蘭帝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精神抖擻的看著殿門口,仿佛在期待西洋鏡出現似的。

周陽,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他們先后進來,手里拎著一個布囊,身上還帶著雪花,這冒雪趕路,還真不是那么好受,一個二個的,鼻頭泛紅,凍得臉上泛青。

景帝目光從眾人身上掠過,有些心疼:“快,春陀,上熱茶,給他們暖暖身。”

這些都是景帝的愛將,還有“準女婿”景帝能不心疼嗎?

春陀應一聲,自去上茶水。周陽他們上前見禮,景帝笑呵呵的打量著他們,笑道:“瞧你們這氣色,聯就知道準有好事。是不是練兵的事有眉目了?”

李廣快嘴,嘴一張,就要說話,猛然想起,這事還得周陽來說,馬上閉嘴。

“稟皇上,此事已經有些眉目了。”周陽回答。

景帝目光落在周陽身上,半天沒有移開仿佛周陽是大姑娘似的。不能怪景帝,這“準丈人”看“準女婿”自然是越看越可愛,景蘋的嘴自帶著笑容。

“哦,說來聽聽。”景帝一揮手,有些急切了。

練兵這事關系重大,關系到能不能擊破匈奴,影響深遠,景帝只好暫時把那件事押后,先過問練兵的事情。

“諾!”周陽應一聲。把手里的布囊解開,一陣稀哩嘩啦響過,地上多出不少木偶。李廣他們把布囊解開,倒出木偶。

“哦!”景帝笑了:“你們都準備好了?”

“皇上,這些是我們在那里推演用的,順便帶上了。免得回到宮里,再來做。”還是李廣嘴快,率先回答。

“這么說,你們的收獲不小嘍!”景帝的興致更濃幾分:“這次練兵。騎兵會增加很多,戰車太笨重,行動遲疑,跟不上騎兵的度,恐怕不能用了。以前。大漢軍中戰車多。騎兵少,如今要顛倒過來,騎兵多,戰車沒有,這打法就得改變。練兵之前,就得明白要怎么打,不然,沒法練兵。周陽。你打算怎么打?”

景帝雖然沒有統兵上過戰場,并不是說他對戰爭一無所知,這話說到耍害處了。大量組建騎兵,廢除車兵,兵種的構成生了巨大的變化。若是沒有一種與之相適宜的戰術。那是無法想象的。

“皇上,臣這就演來。”周陽捋起袖子,把地上的木偶整理起來。

李廣、程不識他們幫手,把木偶在地上擺好,然后開始推演。

一邊推演,一邊解說,還要回答景帝的提問,時間過得飛快等到周陽他們解說完畢,天都快黑了。

解說一完,只見景帝不住搓手。快的踱來踱去,眉頭緊皺在一起。卻是什么話也沒有說,這是景帝在沉思,周陽他們靜靜的等候。

突然之間,景帝雙手緊握成拳,一揮,歡喜無已:“照這么打,匈奴連種都不會剩!匈奴那點口眾,肯定不經打!”

對這說法,李廣、程不識他們大加贊同,不住點頭附和。

景帝信心百倍,臉上泛著紅光:“軍隊一練成,強漢大軍將縱橫無敵,聯不僅要擊破匈奴,還要滅了東胡,平定遼東!”

這一玄,景帝雄心勃勃。虎目中射出異樣神采:“收復百越自是不用說了,還有羌族!對,還有羌族。一定要擊破羌族!再往西,聽說還有西域,聯也要讓那里變為華夏的土地!”

帝王,最想做的就是開疆拓土。可是,這需要實力。不僅僅需要雄厚的國力,還需要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以漢朝的國力,不是問題。最關鍵的就是缺少一支強悍的軍隊。

周陽他們推演的打法,雖然還沒有實現,可是,以景帝的眼光,不會不明白,這種打法,非常強悍,比起秦軍的方陣還要具有毀滅性。可以說,這種打法是開天辟地以來,最兇悍的打法了。

在這種打法面前,沒有哪支軍隊能夠抵擋,景帝要不雄心萬丈都不統

周陽、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興奮不已,緊握著拳頭。

最激動的當然是數周陽了,百越就是現在的福建、淅江東部、廣東、廣西、海南島、越南北部;遼東。就是在現在的東北三省和朝鮮;羌族占據的地方,現在叫青海、西藏;西域,我們現在叫新疆。

這些中國固有的領土,在當時還沒有并入版圖,幾日為自只的努力,打造出支能征善戰的大軍,把紋蜘凹繃顧士收入版圖,那是何等的功勞?

對后世影響之大。如橡史筆也不能贊美啊!

可以說,任何的贊美之辭都是多余的!

人生在世,建功如此,夫復何求?

周陽緊握雙拳,胸口急劇起來。臉上泛著紅光,熱血奔涌,仿佛已經馳騁在戰場上似的。

不僅周陽有這種感覺,就是景帝、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哪一個不是激動難已,真想仰天長嘯!

這一宏圖若實現,景帝必將成為中國歷史上,繼秦始皇之后,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帝王了。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創了統一格局。可是。那時的領土并不大。福建、淅江東部、廣東、廣西、海南島、越南北部,已給秦始皇并入版圖。東北三省、朝鮮、外蒙古、青海、西藏、新疆這些地方仍屬境外之地,這是漢武帝完成的偉業,是以,漢武帝成了與秦始皇并駕齊驅的帝王。

這前景太美妙了,太誘人了,周陽他們齊聲道:“皇上圣明”。

這不是恭維,這是真心的贊揚。景帝聽得出來,大笑不已:“哈哈”。

暢快非凡,當皇帝這么多年來,景帝此刻最樂,最是歡喜,方知圣君之樂!

長城大捷時。景帝固然歡喜,可是。也沒有如此暢快。

長城大捷,僅僅一戰之勝,而大軍練成。就會有無數個長城大捷那樣的勝利,大漢帝國的版圖將會飛擴大,華夏明將會推廣到天之角。海之涯!

長城大捷,可以使景帝成為明君!

這前景卻能讓景帝成為圣君,還是圣君中的圣君,二壽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景帝習慣性的踱起了步,越踱越快,好象在飛。久久之后,猛的停了下來,大聲道:“秦始皇也不過如此”。

“呵呵!”真要景帝所想實現,景帝的功業不遜于秦始皇,周陽他們以暢笑聲回答。

“哈哈!”景帝又是一陣暢笑。這才一揮手:“你們去歇著。馬上就新年了,聯要賜宴于百官、諸侯王。今年喜事不斷。這新年一定要熱熱鬧鬧的過。過了年,你們就開始練兵。”

“諾!”

這是漢朝大勝的一年,新年怎能不慶賀呢?這是景帝沒有下令要梁王這些諸侯王回封國的原委所在。

“周陽,你留一下,聯有事要和你談。”景帝一招手。

周陽只得留下來,問道:“皇上,你找臣有何事?”

“周陽,你的想法很好,可是有一個問題。”景帝濃眉一擰:“這鋼鐵消耗太大,要打造出這么一支大軍,需要的時間會很長。”

大刀需要的鋼鐵太多了,還有與之相配合的盔甲也要大量的鋼鐵,這瓶頸不突破,這一打法無法實現。

“皇上,對鋼鐵,臣還有些心的。”周陽說著。從懷里取出一束絹帛:“照這上面煉鋼,應該會事半功倍,大漢的鋼鐵會倍增

“你還會煉鋼景帝大是驚訝。

一個軍事天才已經夠難得了。這個軍事天才還懂科技,他懂的竟然是最需要解決的鋼鐵,景帝能不驚奇嗎?

“臣略知一二。不敢言會。”周陽很是謙遜。

這煉鋼法,是周陽在網上看到的。沒有試過,能不能成功,不敢說。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肯定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我們的祖先不缺乏創造力,缺少的就是方向問題。若是周陽給指明了方向,以他們的創造能力”必然會使得漢朝的鋼鐵猛增,盡管遠遠達不到現代的程度,只要夠漢朝用就行了。

周陽很是慶幸,當初竟然記下了這一辦法,派上了大用場。

同時,周陽又有些遺憾,早知會成為穿越人士,何不把火藥的制法學到手。火藥的三成份,周陽知道的。配方也還知道幾個,就是不知道如何熬硝,如何提煉硫磺,沒有原料。哪來火藥。

景帝沒有說話,把絹帛一通打量。大是歡喜,不住點頭:“奇思妙想!奇思妙想!這事,聯要人試試。周陽啊周陽,你是聯的蒙恬,不僅會打仗,會練兵。還懂技藝之學”。

蒙恬,后人只知他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其實,蒙恬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軍事科學家。改建長城,就是他的大手筆。經過他的改建,長城更加符合戰爭的需要,更加堅固耐用。

景帝這贊揚是非常高的贊揚了。其實也不過份。周陽這個現代人。學的就是科技,在這方面,遠非漢人所能及。至于打仗這事,來到漢朝,周陽才現自己對戰爭有著驚人的理解力,要不來漢朝,還不會現這種才干,算是意外收獲吧。

“謝皇上贊譽周陽謙遜一句。

“來,周陽。坐!”景帝招手,跪坐了下來。

周陽謝一聲,在景帝對面跪坐下來。

景帝饒有興致的打量著周陽,今天現周陽不僅會帶兵練兵,還懂的技藝之道,景帝這樂子就大了。越看越可愛,如此了得的人才,豈能成為別家的女婿?一定得把此事做成了。

“皇上,你這是?”周陽很是驚訝。和景帝相識這么久,從來沒見過景帝用這種眼神打量自己。

“哦!”景帝這才醒過來:“周陽,你是將軍,要帶兵上戰場。這一上戰場,短則三五個月,多則數年。人一輩子,能有多少個數年呢?韶華易逝,人生易老,周陽

“皇上,你怎么問起這事了?”周陽大是詫異,絕對沒有想到,景帝把他留下來,竟然過問起他的婚事了。景帝卻是沒有回答周陽,而是意味深長的道:“周陽,人這一輩子,有些事,你得把握住了。若是一個不小心。從你手指縫中溜走了,悔之晚矣!聯在你這年歲,火氣大著呢,掄了一張棋盤,把吳王劉漆的世子給砸死了。而如今,這才過去多少年,聯鬢邊見華了,你瞧瞧,聯的華不少了吧。”

朝鬢邊一指,感慨不已。

周陽一瞧,果然,景帝鬢邊有不少白。景帝的年紀不算太大。網過四十,竟然鬢邊出現華,這皇帝不是那么好當的。

“皇上要保重龍體!”周陽有些感慨。

“聯是要告訴你,有些事得抓住機會。當年,聯惹下那么大的禍事。天下震驚,可是,聯并不后悔。若是聯不一棋盤砸死他,那些諸侯王還把聯放在眼里嗎?說不定。七國之亂早就生了。”景帝眼睛一瞇。精光一閃,隨之消逝:“這結婚生子,更是重中之中。周陽,這幾年,你主要是練兵,得趁這清閑的時光。結門親事,生幾個兒女。兵一練成,就得征戰沙場,何時方休,誰也說不清,到時,你想生都沒機會。呵呵!”

拈著胡須,笑呵呵的。

“皇上,這事,臣”周陽不是愛口飾羞之人,可是,這種事要說出口,還真有些難。人之常情嘛。

“春陀,上茶!聯口渴。”景帝突然扭頭,沖殿外吼起來。

春陀站在殿外,并沒有進來,而是朝殿里一指,似在鼓勵。南宮公主手端托盤,酥胸急劇起伏,臉上泛著羞色,很是緊張,站著不動。

“快!”春陀低聲催促一句,實在沒辦法了,右手在南宮公主背上一推,南宮公主不由自主的進了養心殿。

望著南宮公主的背影,春陀長舒一口氣,一雙手不住在胸口捶著。

南宮公主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端著托盤,腳步輕盈,走了過去。

周陽眼前仁亮,今天的南宮公主與以往不太一樣,蓮步款款,一步一態,步步生妍,宛如出水芙蓉。清新高潔,而又端莊,落落大方。

這目光一落在南宮公主身上。再也收不回來,雙手絞在一起,手背都泛青了。

南宮公主妙目含情,柔情脈脈,看著周陽。俏臉飛霞,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

景帝把二人的情景盡收眼低,眼里全是笑意,心中暗道:“有戲!有戲!如此好的男兒,豈能不做聯的女婿!”

“南宮,你怎么來了?春陀呢?”景帝明知故問。

“父皇,春公公給太后叫去了。”南宮櫻唇輕啟,舌吐蓮音。

周陽聽在耳里,仿佛明珠撞擊玉盤,煞是動聽。可是,這動聽的話聲帶電,電得周陽有些僵。

上次,在府中與南宮公主見面,好象還沒有這種電力,如今這是怎么了,是南宮公主的電壓升高,還是自己的電阻太小?

“哦!”景帝微一點頭,不再作聲。

南宮公主把一盞粥放在景帝面前:“父皇,這是女兒為你熬的粥,你嘗嘗。”

“好啊,好啊!”景帝大是歡喜:“南宮,你這孩子,怎能只顧著父皇,快給周陽上一碗。”

“父皇,這不是還有么?”南宮公主笑著,把一碗粥放到周陽面前。盈盈一福:“南宮見過大帥。”

“公主言過了,叫我周陽便是。”周陽忙致謝,卻有些手忙腳亂。與率領大軍,指揮若素的表現大相徑庭。

“周陽。你嘗嘗。這粥怎么樣?”景帝端起碗,慢慢的吃著。

周陽應一聲,端起碗,放到鼻端一嗅。香氣撲鼻,贊道:“好香!好香!”

用箸一扒拉。入口生津,很是好吃,大贊不已:“真好吃!”

沒幾下就扒拉完了,很是享受的放下碗。南宮公主的粥熬得好,這沒錯。周陽生在世家,什么山珍海味沒吃過?也不至于如此。可是。若是心里那么一點點,,就不同了。

南宮公主把周陽那副享受樣兒看在眼里,甜在心頭,仿佛吃了蜜糖。俏臉上全是笑意。

景帝吃完,把碗放下,南宮公主收好,施禮退下。

周陽的眼睛有些不受控制,總是盯著南宮公主的背影,收不回來。

景帝非常開心,笑呵呵的打量著周陽,直到南宮公主出了養心殿,這才問道:“周陽,你可有意中人了?”

周陽腦子里亂哄哄的。還沒有回復正常。

“周陽,做聯的女婿,怎么樣?”景帝拈著胡須,不再擔心會不會

都到了眉目傳情的程度,要是周陽不同意,那就成了怪事。

周陽絕對想不到景帝會如此直截了當,不由得愣住了。愣怔了一陣。這才問道:“皇上,臣能娶南宮公主嗎?”

這句話,早就想說了,仍是憋足了勁,方才說出來。

“咣哪!”

殿外傳來清危的金屬撞擊聲。是南宮公主把手中的托盤掉在地上了。雙手掩面,急急匆匆的跑走了。

“哈哈!”

景帝猛的站起來,拈著胡須,暢笑不已。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