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第九十章 大破匈奴(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章 大破匈奴(三)

第九十章 大破匈奴(三)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漢帝國 
第三卷邊塞烽火

怕什么來什么,匈奴正是軍心不穩之際。漢軍殺來,那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軍臣單于只覺天旋地轉,腦袋里嗡嗡直響,好象一個又一個炸雷鳴響于耳際,這是他這輩子面臨的最大危機。

他打過東胡、月氏,更是打了數十年的漢朝,遇到過不少危機,也兵敗過,就是沒有如現在這般嚴重。一個不好,他會全軍覆沒。

可是,肉干被焚,兵無戰心,士氣全無,就是起冒頓單于于地下,也是無能為力,他又能做什么呢?

他只有眼睜睜的看著漢軍壓上來。

不僅他束手無策,就是足智多謀的伊稚斜,心眼極多的中行說,也是想不到辦法。

“漢人殺來了!”

“快逃!”

匈奴中不時傳出喪氣的話語,立時得到響應,匈奴打馬便走。引起了騷動。

匈奴沒有嚴格的軍規軍紀,打勝了一擁而上,打敗了作鳥獸散,如今情勢不利,再不走,就不是匈奴了。逃跑的匈奴越來越多,騷動越來越大,漢軍還沒有到,匈奴的陣勢已經是搖搖欲墜,隨時可能崩潰。

“大單于,得立即占領長城!”

還是中行說率先反應過來。

“哦!長城!”軍臣單于從震驚中清醒過來。

如今,匈奴已經陷入危境,能不能逃出去,就在于能不能占領長城了。若是能把長城拿下,匈奴還可以逃。至于吃的,只能喝馬奶,甚至殺戰馬裹腹了。

匈奴愛馬,駿馬是他們的祖宗,是親人,是情人,要殺戰馬肯定很痛苦,可是,為了生存,只能如此了。

若長城在手,匈奴還能逃;若長城不在手里,匈奴的退路就給切斷了,匈奴是在劫難逃。包括軍臣單于本人,很可能不是戰死就是給活捉。

長城,是匈奴唯一的生路,得趁早拿下。

“左谷蠡王,你率領一萬軍隊,立即趕去長城,占領長城!”軍臣單于深知占領長城的重要性,決心把這一重要任務交給足智多謀的伊稚斜去做。

伊稚斜深知占領長城的重要性,二話不說,率領一萬精銳,飛也似的趕去長城。

望著伊稚斜的背影,軍臣單于暗松一口氣,暗中祈禱:“昆侖神護佑大匈奴,左谷蠡王占領長城!”

長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匈奴能想到占領長城,周陽也能想到,他一定派人去了。伊稚斜能不能占領長城,就要看他能不能趕在漢軍之前趕到長城。

這得由偉大的昆侖神決定!

“漢軍威武!”

就在軍臣單于祈求之際,沖天的戰號已經很近了,漢軍的弩陣對著匈奴就發威了。

萬千枝弩矢突然出現在空中,好象萬千條毒蛇似的。對著匈奴就撲了上去。弩陣的威力勿用置疑,空中出現不少飛舞的人馬,戰馬悲嘶,匈奴慘叫,鮮血飛濺……一場赤裸裸的屠殺又開始了。

漢軍只留下一部分戟陣守護弩陣,其余的戟陣對著匈奴就壓了上去。

漢軍的戟手是最多的,這次傾巢出動,戟陣占地數里,好象海潮一般,對著匈奴就涌了上去。不計其數的長戟指著匈奴,隨時會給匈奴狠狠一擊。

就在戟陣出動的同時,漢軍的騎兵也動了。騎兵身著鐵甲,腰懸漢劍,馳騁起來,好象一只只猛虎,對著匈奴直撲上去。

騎兵還沒有到,手弩已經把匈奴覆蓋了。此時的匈奴,完全沒有了斗志,給弩矢一覆蓋,根本就不能組織起有效的沖鋒。

不僅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沖鋒,更多的是逃走。漢軍兇神惡煞一般殺來,此時不逃命,更待何時?

一進入射程,漢軍騎兵就用弓箭射殺。如今的漢軍騎兵,已經多次經歷戰陣廝殺,騎射功夫相當了得,這箭射得那個準,讓人害怕,就是自詡騎射了得的匈奴也是自嘆不如。

尤其是數千建章軍。一射一個準,說要射匈奴的鼻子,不會射匈奴的眼窩。他們一放箭,匈奴齊刷刷的栽倒,好象稻田里的稻草給農夫收割一般。

“漢軍威武!”

漢軍沖天的戰號響個不停,聲震長空,百里皆聞。

“漢人兇狠,快逃!”

“昆侖神佑護!”

匈奴驚惶的叫聲與漢軍的戰號此起彼伏,匯成了一首特別的歌。

此時此刻,匈奴士氣低落,軍心瓦解,毫無斗志,根本就對漢軍構不成威脅。而漢軍,好象趟入羊群的猛虎,橫沖直撞,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

瞧著匈奴逃命的驚惶樣兒,周陽不由得有些好笑。這還是以草原上的狼自居的匈奴嗎?他們還有狼的野性與兇狠嗎?他們比起羊遇到狼還要驚慌。

匈奴士氣低落,漢軍斗志高昂;匈奴陣勢瓦解,毫無章法可言,而漢軍陣勢整齊,以堂堂之陣攻擊亂奔亂躥的匈奴,這無異于一場屠殺。匈奴根本就無還手之力。

殘肢斷臂、破碎的內臟、殘缺的尸身、飛濺的鮮血……快速增加著。

兵敗如山倒,匈奴敗勢已成,要想挽回,已經不可能了。軍臣單于嘴一張,一口鮮血噴出來,心中的郁積之氣稍泄,一拉馬韁,朝著營地就馳了過去。

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馬上往長城逃,過了長城,就能回到大漠。

軍臣單于之所以沒有這么做。那是他知道,若是他在第一時間開逃,匈奴的傷亡會高得出奇。即使伊稚斜成功的占領長城,能逃出去的匈奴也不會太多,能有三五萬就是萬幸了。

若是他能收攏敗兵,抵擋一陣,爭取到更多的時間,說不定能有更多的匈奴逃回去。

這里有二十多萬匈奴,不要說人,就算是豬,等著給漢軍殺,漢軍也要殺很久,時間還有的是,就要看他的處置夠不夠果斷了。

軍臣單于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他的膽量極豪,若是換個人,早就嚇得沒了主意,哪里還能想到這些。

一到營門前,軍臣單于一拉馬韁,追風寶駒停了下來。回頭一瞧,只見不計其數的匈奴爭先恐后的朝營地逃來。雖然肉干沒了,營地仍是匈奴最好的依仗,只有回到營地,才能抵擋漢軍的進攻,是以匈奴紛紛向營地趕來。

軍臣單于當機立斷,猛的拔出彎刀,大吼一聲:

彎刀從額頭上劃過,鮮血流了下來,這是血誓。

血誓一出,匈奴必須一往無前,誓死不退。可是,這是敗軍之際,匈奴只想著逃命,于血誓還沒有想起來,軍臣單于吼得山響,卻是沒有人響應。

軍臣單于揮著滴血的彎刀,再次大吼起來。

這次。終于有人響應了。軍臣單于一瞧,不是別人,正是中行說,握著一把小刀,劃破額頭,鮮血滴在馬背上,馬背上濕了一大攤。

雖然中行說是漢人,不是匈奴,總算有人響應了,軍臣單于心里稍稍好受些。

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正是侯產兒揮著胳膊叫嚷。

一眾大臣先后聚攏,跟著高吼起來,劃破額頭,起用血誓。

此時,一隊匈奴兵士沖了過來,侯產兒二話不說,手中的彎刀一揮,砍死沖在最前面的匈奴,大吼道:

他一開殺,潰逃的匈奴不得不停下來,驚疑的看著侯產。聽他吼出血誓,不由得臉上變色,遲疑了片刻后,匈奴劃破額頭,大吼:

血誓,是一個神圣的存在,匈奴即使驚惶不堪,也只能打起精神,不敢再逃了。

有了這群敗兵的加入,發起血誓的匈奴越來越多,潰敗的場面得到控制。匈奴雖然逃到營門前,卻是沒有進入營地。

匈奴好象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發血誓的人越來越多,最后,漫山遍野都在吼著

吼聲充滿狂熱,好象信徒見到圣人般蘊含著噴薄的熱情,匈奴的潰敗漸漸穩定下來。

周陽騎在戰馬上,指揮漢軍沖殺,聽著匈奴的血誓吼聲,眉頭一挑,四下里一打量,只見原本在逃跑的匈奴漸漸聚攏,不時對著漢軍發起沖鋒。

一旦給匈奴重整陣勢,這仗就不好打了。

可是,如今的漢軍,除了進攻,還能做什么呢?只有進攻,再進攻,壓住匈奴,讓匈奴不能重整陣勢。

周陽把騎兵分為十隊,每一千人為一隊,哪里匈奴多,哪里的匈奴在重整陣勢,就往哪里沖殺。

戟陣雖然威力大,畢竟是步兵,行動不夠快捷,這任務只有交給騎兵去完成了。

血誓讓匈奴陷入了狂熱之中,匈奴沒有人逃跑,好象換了個人似的,直到戰死,也不后退一步。往往明知不敵,仍是對著漢軍沖殺,到死還在高喊“把鮮血獻給偉大的冒頓單于”。

盡管漢朝騎兵不錯,可是,匈奴已經狂熱了,他們仍是殺不勝殺,殺散東邊,西邊的匈奴又聚在一起,重整陣勢。

只要陣勢稍成,匈奴就會對著漢軍沖鋒。

漢軍雖然陣勢整齊,對付處于狂熱中的匈奴,仍是很棘手,傷亡在急劇增加。這是今年漢匈戰爭中,漢軍傷亡最高的時刻。

退出戰斗,明顯不可行。那會讓軍臣單于從容收攏匈奴,然后北撤。肉干沒了,匈奴可以喝馬奶,只要有草,就有奶,依然可以生存。必要時,還可以殺戰馬,吃馬肉。

是以,漢軍只有進攻,雖然代價很高,卻是不得不付出,一定不能讓匈奴收攏軍隊,周陽只能咬咬牙,命令漢軍進攻。

必須得想個辦法,要不然,這么打下去,代價太高。雖然說,漢軍這一仗的目的是消耗匈奴,就是耗到底,也能達到目的,可是,周陽仍是應該盡一切可能降低傷亡。

騎著戰馬,周陽在戰場上馳騁起來,查看情形。

只見匈奴東一團,西一堆,與漢軍廝殺。漢軍的戟陣不錯,往往是把匈奴圍住,再刺死。

至于弩陣,反倒是清閑了起來。一是匈奴在跑動中,他們騎著戰馬馳騁,弩陣難以跟上;二是匈奴分散了,不利于弩陣射殺。

威力最大的弩陣相當于閑置了,這讓周陽很是郁悶。要想讓弩陣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就得把匈奴集中起來。

要如何才能集中呢?

漫山遍野都是匈奴,要讓匈奴集中,談何容易?就是軍臣單于也是沒辦法把匈奴集中起來,他是很想,就是沒有辦法。

軍臣單于的王旗立在營門前,軍臣單于騎著追風寶駒,立于王旗下。手中的彎刀不住揮動,大吼大叫,要匈奴集中。

王旗一現,無異于給匈奴指明了單于所在位置,不計其數的匈奴朝著營門沖去。卻給漢軍重重截殺,能沖到近前的人并不多。

漢軍雖是把匈奴截下來了,可是,在匈奴不要命的沖擊下,傷亡不小。

一隊隊漢軍對著軍臣單于所在的營門沖擊,卻給匈奴抵擋住了,沒有成功。

周陽眉頭一皺,立時有了主意,召來趙破奴:“傳令,不要阻止匈奴向單于靠攏。”

“啊!”這命令太反常了,趙破奴驚呼起來:“大帥,要是匈奴一旦靠攏單于,那就會重整陣勢。”

后面的話沒有說,誰都明白,一旦匈奴重整陣勢,就會反撲。匈奴用了血誓,一旦反撲,誓必難以收拾,漢軍的傷亡會高得出奇。

“去傳令。還有,命令弟兄們,把匈奴往單于所在營門趕。”周陽奇怪的命令又下達了。

還怕匈奴不夠集中?要幫忙趕?有這么打仗的么?

趙破奴把周陽仔仔細細的打量一番,沒有說笑,一臉嚴肅,看來是真的,很是不情愿,也只得去傳達命令。

命令一傳下,漢軍不再截殺匈奴,匈奴好象洪水一樣,涌向軍臣單于所在的營門。

軍臣單于騎在追風寶騎上,看著涌來的匈奴,不由得大是欣慰。雖然匈奴吃了大虧,傷亡不小。可是,用了血誓,只要重整陣勢,那么,就能反敗為勝。打敗漢軍,奪了漢軍的糧草,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一隊隊漢軍好象牧羊人趕羊群一樣,把匈奴朝著軍臣單于所在營門口趕去。聚攏的匈奴越來越多,一眾大臣策馬其間,大吼大叫,要匈奴重整陣勢。

就在匈奴重整陣勢的同時,漢軍在周陽的指揮下,重新集結,排成一個個方陣,對著匈奴營門口壓了上去。

這一次,弩陣并沒有集中在一起,而是一分為三,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對著匈奴圍了上去。

當漢軍壓上來時,匈奴的陣勢已經重整得差不多了,不再混亂。此時的匈奴雖然又累又餓,卻是狂熱無比,人人眼里閃著嗜血的光芒,沒有人怯戰。

此時此刻,若是從空中望去,只見兩個巨大的人海。北方是匈奴,以單于王旗為中心,二十多萬人全部在這里,占地極廣。人頭攢動,戰馬嘶鳴,一派肅殺之氣。

南方是漢軍,紅色的海潮,呈一個巨大的彎月形,把匈奴給圍住了。匈奴要想突破漢軍的圍堵,要么沖破漢軍的陣勢,要么破壞自己的寨柵。

兵法有云“倍則圍之”,意思是說,要圍住敵人,就需要比敵人更多的兵力。然而,周陽卻是打破了這一常規,用比匈奴少的兵力把匈奴給圍住了。還是在長城下,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這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軍臣單于策馬來到陣前,揮著彎刀,大吼起來:“大匈奴的勇士們:可惡的漢人焚燒了我們的肉干!我們斷糧了,沒有肉干吃了!我們要是不能打敗漢人,我們就要給餓死!漢人的營地里,有堆成山的糧草,打敗漢人!奪取漢人的糧草!”

適才,他千方百計要捂住這一消息,現在,卻是公布出來。可是,其結果卻是截然不同。適才要捂,卻是換來士氣低落。現在,公開了,卻是士氣高昂。

“打敗漢人!奪取漢人的糧草!”

匈奴揮著彎刀,爆發出了驚天的吼聲,聲浪直上云霄,震得天空的浮云片片碎裂。

人在絕境中,總會做出難以想象的事情。如今的匈奴,他們的活路只有一條,打敗漢軍,奪取漢軍的糧草。不然的話,即使他們不給漢軍殺死,也會給活活餓死。

絕境,竟然讓他們爆發出了驚天的戰意,殺氣沖天!

《孫子有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正此之謂也。

公孫賀駐周陽身旁,眉頭緊鎖:“大帥,你為何要讓匈奴重整陣勢呢?匈奴現在是殺氣騰騰呀!不好對付!”

這話說到一眾將領心里去了,他們不住點頭,打量著周陽,沒有說話。要不是周陽深得他們信服,一定會說周陽錯失戰機。

“放心吧!這一仗,我們贏定了!”

周陽的話卻是讓他們更加糊涂,一眾將領眼里全是迷茫之色。

“大帥,匈奴戰意熏天,我們還贏定了?”公孫建實在是實不住了。

“你們仔細瞧瞧,就明白了。”周陽把一眾將領的迷糊樣兒看在眼里,并沒有解釋,而是右手朝前一指。

一眾將領眼睛瞪得滾圓,使勁打量起來。入眼的,除了匈奴還是匈奴,匈奴個個戰意熏天,沒什么不對勁呀。要說不對勁,那就是匈奴的戰意越熾烈,對漢軍越不利,何來漢軍贏定了之說?

他們更加糊涂了。

“妙!妙!”老將程不識卻是瞧出了端倪,一臉的贊嘆之色,大拇指頂到天上去了。


上一章  |  大漢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