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四三六 述職報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列表 >> 四三六 述職報告

四三六 述職報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陸雙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陸雙鶴 | 迷失在一六二九 
十二月末,山東電報局收到了來自北京辦事處的第一份職報告。陳濤對于寫這種公文顯然沒什么經驗,最終是把他的日記稍加刪改潤色以后直接發過來了。不過這樣倒也不錯,后方的大伙兒可以直觀體驗到明末北京的風土人情。本來老爺子都想讓陳濤帶個數碼相機去拍照片的,只是考慮到那邊實在無法充電,這年頭在旅途上花的時間又太多,等從海南把相機帶過去電池恐怕早沒電了,反而容易損壞機器,這才沒有真正實施。

陳濤這份生活味十足的述職報告被迅速轉發往平一聯絡站,而抄件則在山東眾人間傳閱了一遍,大家普遍都有意尤未盡的感覺,總覺得陳濤這小子好像隱瞞了些什么。

“我總覺得他跟那個華商會長的女兒之間沒那么簡單。”

老解雖不搞情報工作,卻也從中看出幾分蹊蹺……

“頭兩天還總說那小丫頭的壞話,后面卻沒再提及了。偶爾搭上一句態度也很曖昧……有問題啊有問題!這份述職報告不夠完整,我們也許應該發電報過去要求他提供未刪節版?”

“別作夢了,他姓陳可不叫冠西,即使考慮問題簡單了一些,也沒到很傻很天真的地步。”龐雨一句話就擊碎了老解的妄想,“有那閑工夫,你還是好好考慮下自己的述職報告應該怎么寫吧,咱們也快到要向上頭匯報的時候了。”

一在把陳濤他們送往北京城后,這次北上山東的任務基本上算是完成。身為全軍統帥的解席”作為部隊參謀長的龐雨,以及北緯,敖薩揚等人,都各自要撰寫述職報告。從自己所承擔的職務角度,對此次行動盡量做出完整回顧,分析此次行動的各項成敗得失,找出執行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以便后方委員會據此做出評價,并及時加以整改。

這次出戰山東”作為瓊海鎮成軍以來集結規模最大,出擊距離最遠,一次性面對的敵人最多,“友軍”情況最復雜,同時也是戰略目標最為宏大的一次軍事行動。無論是負責制定計劃的參謀組,還是負責具體完成的各部隊,在執行中都出現了許多意料之外的狀況,不盡如人意之處也不在少數。

很多意外情況,當時都只能選取最簡便直接的辦法來做。但事后回想起來,其實還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手段,這些都是值得探討和商議的。此外對于如此大規模的物資和人員調配”后勤運輸部門也是頭一次承擔”混亂在所難免,出現了不少差錯和失誤,甚至還鬧出過前方打報告要炮彈”后面竟然送來幾大箱子皮球的笑話來。

當然總體來說他們的行動還是很成功,出發前制定的幾項戰略目標都已達成。就是關于謀取威海衛以及劉公島作為海軍基地的事情,因為參謀組另有打算而延后處理”其它任務應該說都完成得不錯。所謂總結經驗教訓無非是更加精益求精”為日后編纂戰例操典以及士兵手冊作準備罷了按照軍事組幾位頭領的觀點:哪怕經驗再怎么豐富的軍官或士兵,他一生中所經歷的戰事終究有限,如果遇到不曾經歷過的意外突發事件,就很可能因為手足無措而處置失當,或者因為猶豫而喪失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匯集了大量實際戰例的操典或手冊至少能夠為其提供一個方向,使其快速決定該怎么做、在戰場上往往并不存在所謂“好”或者“壞”的決斷”只有拖拖拉拉”什么都不做才是最要命的失誤。

其他人都是老老實實的,有什么寫什么”甚至絞盡腦汁找出些失誤或者不足之處加以彌補,但在政府機關干過幾年的老解卻對此不屑一顧。雖然也勉強寫了一篇東西出來,但連龐雨等自己人都看得直搖頭這家伙純粹只是在評功賣好,整篇文章開口閉口都是此番出擊山東部隊的成績和辛勞,這些東西拿到表彰大會去做報告還差不多,卻肯定不適合作為內部總結之用。

“你們懂個屁!”

對于別人要他好歹寫點可改進之處在上頭的建議,解席直接嗤之以鼻:“你們這幫人都沒在體制內混過,不知道這種文件的厲害。

白紙黑字的,一旦落到書面上了”以后可就是放到檔案里記一輩子的事情一想當初兄弟我在政府機關上班,頂頭上司因為撈多了點”吃相又不好看”栽了。一個科室下面十三個弟兄全部停職接受審查。紀委那幫人過來查了咱好幾個月”到后來說只要寫篇,認識,就算過關。老子硬是頂著不寫”被停職整整一年!你們以為這很倒霉嗎不!十三個人中有十一個老實寫了文件,他們還真被放回去上了幾天班,然后陸陸續續都他媽雙規了!最后咱們科室就剩兩個死活不肯寫的得以全身而退”兄弟我也是其中之一。”

喝了一口茶,解席用很瞧不起的目光看著對面那些勸告者:“你們以為那十一個都是傻鳥,會老老實實把自己的問題交待出來?一突破口知道不!你們自己寫的東西”再怎么隱蔽忌諱,終究是有蛛絲馬跡可尋的,這就給了別人調查的方向啦。那幫人專搞這個的,只要抓住一點點線頭就能死追下去,所以除非你自己壓根兒不提,別人終究不是你肚里蛔蟲“…………”

“那你后來怎么還辭職下海了?”

有人問了這一句,搞得老解有點下不了臺。

不過在這邊的都是老兄弟,何況又是換了年代的“陳年舊事”,”便也沒再隱瞞:“雖然勉強過關,可終歸是被記上了一筆。而且直接上司倒了臺,在那個體制里面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前途斷絕了,能夠上演柳暗花明的好運小強終究是少數。大多數人只能是坐一輩子冷板凳的了。既然仕途上沒了指望就只好走商路了,趁著在機關時攢下的一些人脈還沒徹底斷掉”趕緊利用起來羅別這么看我,所謂體制內就是這個樣:說輕松也輕松,嚴格起來一點小錯就是一輩子的事情,絲毫走差不得。”

“這邊跟以前那叮亠世界畢竟不同吧,我們自己就是領導階層,有誰能這么來搞我們?咱們自己選舉出來的那個委員會么?”

有人不服氣道,對此解席只是嘿嘿一笑:“你們覺得咱們這個組織還是當初那個旅游團嗎我們現在可是控制著三個省份的地盤,幾十萬的人口。哪怕是一家公司,一旦員工上了萬,領導層要考慮的也不可能僅僅只是經濟問題了,何況我們手下可是有好幾千的武裝部隊呢”真要不管三七二十一,現在直接打進紫禁城去搶個皇帝位子坐坐也不是沒可能……就算我們內部再怎么團結,有些事情肯定還是不可避免的。”

說到最后,老解把桌子一拍,總結道:“反正涉及到政治上頭,怎么小心謹慎都不過份……話都說到這兒了”誰要不相信盡管自個兒寫去,但別拉上我!”

被老解這么一說,大家都有點犯嘀咕。這家伙說得玄玄乎乎挺離譜,但仔細聽起來卻又似乎有那么一點道理各人想法不一,疑惑著各自散去。

不過之后大伙尼倒是或多或少修改了他們各自的述職報告,增加正面宣傳而減少了問題部分,對于所取得的成績宣揚更多。至于有可能被人找出岔子的所謂“突破。”,么”當然是盡量虛化掉。

只有北緯對此不屑一顧,仍然按照他原來的思路撰寫戰役和戰術方面總結。在他的總結報告中一條條一件件”全都是部隊在實戰中所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出戰的幾個連隊幾乎都被罵了個遍,愣是沒一句好話。

作為連隊長官的陳添胡凱等人在一次偶然機會下看到了這份文件,心里頭難免不服氣,壯著膽子跑去跟北緯理論。說咱們部隊這一路上好歹都是打勝仗下來的,也曾以幾百人打得人家數萬叛軍抱頭鼠竄”包括大明的幾萬精銳在我們面前也是老老實實不敢造次。即使有些小瑕疵,也不至于象教官您在報告中寫得這么不堪吧。

有人更舉出老解的理論去跟北緯交流,結果卻被北緯劈頭蓋臉臭罵一頓一用政治思想來考慮軍事問題?你們這幫基層軍官還沒那個資格!戰場上面的事情容不得半點虛假浮夸,你自己找不出問題來,敵人將會幫你來找而所要付出的代價,則是士兵們的鮮血和生命!

一通教訓之下,胡凱等人只好灰溜溜回去繼續找問題。之后大家的述職報告陸陸續續發回海南島,不久便從島上來了回音。

海南來電里的頭一件事情,便是通知山東方面:由于此次作戰任務已經順利完成,要求原先從一營和二營加強給出擊部隊的幾個連隊回歸原建制。如果可能的話,還希望能從原三營部隊中抽調出部分富有戰斗經驗的老兵借調給另外兩個營,以求在接下來即將進行的第四次部隊大擴編中帶更多新兵,盡快形成戰斗力。

如此,瓊海軍將正式把三個營級編制擴大為團,連同即將在呂宋建立的海軍陸戰隊第四團,瓊海軍的常備軍武裝力量將要擴充至萬人以上。!!


上一章  |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