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三三四 海軍的新要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列表 >> 三三四 海軍的新要求

三三四 海軍的新要求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陸雙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陸雙鶴 | 迷失在一六二九 
熱門書籍排行:

正文


此后的兩個月,所有預定要被派往山東地區的部隊和相關人員都陸續接受了與新裝備有關的“針對Xing訓練”。解席對此非常認真,他不但要求部隊熟悉用火槍She擊騎兵的戰術,還要求各個小分隊裝上刺刀,進入軌道區,練習用刺刀對抗馬上騎士的能力。

“雖然不作為主要戰術,但萬一被騎兵沖到身前了,總不能沒有一戰之力。到時候千萬不要跑,騎兵最善于從背后追砍逃跑之敵,正面搏殺還有希望,在騎兵面前逃跑必死無疑!”

解席如此對部下要求道,而輪到北緯來整訓這些士兵時則又是另一番說法:

“步槍就算裝上了刺刀,終究不如長矛。解營長的要求更多是基于精神層面,步兵必須有正面硬撼騎兵的膽氣。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主張與騎兵正面硬拼,那是最后實在無可奈何之下的做法——我軍之所以不列戰陣,不配重甲,多采用小集群戰術,就是為了最大程度保證單兵的輕便靈活。你們要學會充分利用地形與遮蔽物:一座土丘,一段溝渠,或者哪怕是幾株枯木,在這種時候都可以成為很大的助力。”

“……沒有地形怎么辦?傻蛋!發給你們的工兵鏟是干啥用的?記住,步兵是最最不能偷懶的兵種,只要勤快點,大地本身就是你們最好的掩護。哪怕在大平原上,只要抓緊挖幾條壕溝出來,騎兵就只是一堆活動靶!”

——于是接下來一段Ri子,各營士兵都在瘋練,以提高土工作業能力。從散兵坑和單兵掩體練起,到交通壕,坑道網絡以及完整的大型工事……從小到大以點帶面,搞到最后,按照某些人的說法:若是再配上鐵絲網和機槍堡壘,差不多就相當于一戰的絞肉機式陣地了。

本來只是開玩笑的言辭,但解北二人由此得到啟發,還當真去找了一趟Huang建成,詢問他能不能提供鐵絲網?

鐵絲網是個好東西,在沒有坦克的時代用來阻擋步兵再合適不過。Huang大師傅經過慎重考慮,表示可以拉制一批出來,十幾天之后他還當真拿出了成品,其樣式讓解席等人頗感意外——居然不是他們想象中那種傳統的鐵絲網墻結構,而是像美國人那樣,把鐵絲荊棘繞成了一圈一圈的圓環狀,使用時直接拉扯開來,無需任何支撐就能構成一道圍擋。

這種環狀鐵絲網直徑高度只有一米左右,飛奔的快馬可以輕松躍過,但在實戰中這并非破綻——只要前后布上兩到三層鐵網,相距一段距離,讓對方騎兵無法一次躍過兩層,跳到中間后無法再次加速助跑,那騎兵就是活靶子。

由鐵絲網構成的防線并不追求“固若金湯”,如果有身材瘦小,動作靈活的對手,估計都可以鉆過來,再或者派大批人手扛著木板前赴后繼沖過來強壓,也能開辟出一條通路——但所有這些都需要時間。而對于完全使用遠程火器對敵的短毛軍來說,這正是最適合發揮他們長處的陣地——既可以隔絕對方人員靠近,又不至于擋住子彈去路,用來構建臨時防線已是綽綽有余。

“唯一缺點就是太費料啦,在數量上無法提供太多。所以如果有重要的,長期使用的大型陣地,建議你們還是用鹿角荊棘吧,這種輕便型是給你們臨時扎營時用的,攜帶起來方便,用完以后回收簡單,可以重復利用,不會浪費。”

面對興奮的解席等人,Huang大師傅卻迎頭潑了一頭冷水,畢竟現在需要使用鋼鐵的地方是越來越多了。除了傳統的武器組,工業組,海軍等用鐵大戶,最近又加入了一個道橋組,他們對于混凝土的用量正在急劇增加。

經過這幾年的摸索,竹筋混凝土技術在陳俊等技術員手里已經用得相當熟練,不過竹筋混凝土畢竟只是簡易替代品,在一般民用建筑上可以湊合一下,涉及到重要廠房,橋梁,堤壩碼頭等關鍵Xing部位,再用竹筋搞豆腐渣就說不過去了。涉及到這些方面,哪怕花費昂貴,也只能用金屬材料進行施工。

故此鋼鐵組的儲備正在快速消耗中,就連前些Ri子制作移動標靶軌道所耗用的鐵料,還是從鋼鐵組為開發石碌鐵礦所準備的軌道線路里借調出來,訓練完成后仍要歸還的。

除了鐵絲網之外,解席居然還專門關于機槍的話題向徐慧和Huang建成提出詢問——如果武器部門能造出機關槍這等大殺器,那未來無論面對什么敵人都可以高枕無憂了。而幾位技師也認認真真聽取了“客戶”的要求,之后徐慧回應道:

“自動武器的技術原理對于我們倒并不是什么難題,目前的冶金技術也差不多達到了十八世紀的水平……只是無論采用自動導氣原理的馬克辛式還是多管旋轉的加特林式機槍,它們都有一個基本要求——必須要使用金屬殼定裝子彈,這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而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徹底改造現有的軍工系統,全面放棄紙殼彈體系,改用銅制彈殼——當然這是一種進步,不過……”

“原材料不足,生產規模也跟不上。”

不同于徐慧的委婉,Huang建成大師傅一口否決了解席的想法。

“金屬彈殼對我們來說太奢侈了,目前我們的銅儲備量不可能支撐這種軍工后勤。”

“不是說菲律賓有很豐富的銅礦資源嗎?既然已經攻占了那里,我們應該有……”

解席來之前還專門專門做過功課,向別人請教了一些礦產分布情況之后才敢來提問的,但Huang大師傅對此只是搖頭:

“我們占領海南島三年多了,到現在才剛剛開始著手大規模開發石碌鐵礦。菲律賓的礦山,天知道哪年哪月才能用得上呢。”

一通無情打擊之下,解席等人只好灰溜溜回去,繼續督促部下苦練塹壕戰技術……

底下士兵在刻苦訓練,上面指揮官們當然也沒閑著。參謀組連對那幾個單槍匹馬闖大陸的伙計都盡量把一切安排周到。對于即將奉令前往山東開辟新根據地的一干人馬,當然就更加仔細。

預定出擊的主要人手已經確定下來,由解席和龐雨帶隊,其他人員基本上還是第一次出擊瓊州府的那一批。陸戰兵力則以第三營為主,再從一營和二營各自再加強一個連隊。輔助兵力則由馬千山率領三個炮兵連,包括兩個青銅炮連隊和一個火箭炮連隊出戰。北緯偵察大隊差不多也是一個連的數量,再加上相應的后勤,通訊,醫療衛生人員……基本上,軍事組中所有單位都將派出人員參加此次行動。

之所以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為這支軍隊自從建立以后,還從來沒有經過真正的大規模實戰演練。瓊州府保衛戰主要是炮兵和海軍在打,陸軍除了守衛灘頭外,并沒有真正和敵軍交火——全被火箭炮給包圓了。后期兵分兩路,分別進攻臺氵彎和菲律賓時,所面對的西洋軍人又往往是在一輪炮火之后即告投降,陸軍空自裝備著這個時代最好的后膛步槍,大多數情況下卻只能用來看守俘虜,未免郁悶。

要打真正的大戰,還是要去大陸上,山東戰場只是個開頭,渤海氵彎對面的遼東才是真正目標,故而此番陸軍各部精銳盡出,都派人到北方去體驗大規模實戰,作為將來擴軍的種子。

陸軍如此盡力,海軍當然也不甘示弱。因為油料儲備的限制,這回瓊海號不能隨同出戰了。不過海軍手中除了瓊海號以外,還有三艘噸位非常大的風帆艦——除了最早服役的公主號,上回在菲律賓俘獲到的兩艘類似規格大艦……那艘原菲律賓總督的座艦被命名為“總督號”,另一艘來自美洲的運寶船因為據說是屬于一位伯爵所有,被命名為“伯爵號”。

這一次海軍就打算出動這三艘大艦,它們的運輸能力很強,三艘船就能裝下所有兵備器械,雖然算不上正規戰船,不過在裝配上先進的榴彈炮之后,用來對付大航海時代的西洋艦隊可能尚嫌不足,但只在東海渤海一帶行動的話,那應該還是很安全的——無論是明帝國的海軍,還是RiBen的海軍,都不具備威脅它們的能力。

考慮到靈活Xing和哨探需要,另外又配上四條較小一點的自造帆船,總Gong用七艘艦組成的船隊運送此次出征的陸軍部隊。海軍本身也將出動一部分陸戰隊員協助作戰,這樣,解席手下可以用于登陸作戰的部隊就真正超過了兩千人。

不過海軍在鼎力支持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來參謀組計劃在山東的新據點是以登州,也就是后世的蓬萊市為目標,因此給解席謀了個登州守備的職位。但海軍方面卻提出來,他們有一個更好的選擇:

“建議把威海作為陸軍基地,而我們海軍則可以選擇對面那座島嶼與你們遙相呼應……沒錯,就是這兒——劉公島!”

這兩天生病了,昨天吃完飯就開始吐,今天也是頭痛無比。

我盡量保持正常更新,不過若是拖后一天,也請見諒。

(如果章節有錯誤,請向我們報告)

本周強烈推薦:


上一章  |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