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二七九 提案(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列表 >> 二七九 提案(上)

二七九 提案(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陸雙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陸雙鶴 | 迷失在一六二九 
禮結束后的幾天,大伙兒并沒有就此散尖六難的百舊孔個人齊聚一堂,正好趁此機會把一些該辦的事情都給辦了。

委員會的改選工作是第一件,本來說好管理委員會一年一換,但實際操作起來,因為人員各有職司,平時非常分散,很少有能集中在一起的時候,再要象以前那樣動不動開全體大會可不那么容易了。再加上這一年來事情繁多。明帝國的軍事威脅更像一座大山一樣沉甸甸壓在眾人心頭,那種時候也不適宜更換指揮機構。

于是第一屆委員會的任期就拖延了半年多,不過到現在,既然前事已告一段落,那重新改選一下,履行一下正常手續,也不是什么壞事。

這次改選差不多也就是履行手續了兩輪投票下來,第二屆管理委員會的人員名單與第一屆相差無幾。

除了貿易公司林峰取代化學組李靖誠外,其他十四名委員全部照舊。說明大家對于整個管理層還是相當滿意,委員會同志們的努力得到了大伙兒的認可。

之后,便是各全部門的負責人趁著大伙兒都在,委員會人也齊全,可以馬上作出決定。紛紛把他們的下階段發展計劃拿出來要求批準。

發展到現在。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團體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進入到或是生產。或是管理的各全部門。大家都已經適應了這個時代,有些人沒什么野心。只想安安穩穩混口飯吃就行,但還有另外一批人,無論身處何地,都是想要盡力作出點成績來的。正是這種對榮譽感和成就欲望的追求,使得各全部門間隱隱形成了一種互相競爭的意味。

此外,通過近兩年來的實踐,所有人都意識到:要想拿出成績,自身的埋頭苦干固然是一個因素,想辦法爭取到整個團體的資源支持也必不可少。“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他們這個。團隊的特色,從最初的輪船下水工程,此后修建水電站,建設新基地,,到后期開辟瓊州府新根據地,以及改裝瓊海號他們憑借區區一百多人,在這十七世紀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能夠做到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一各部門通力合作,決定要做什么事,就把全部力量都壓上去。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此次提交到管理委員會的議案不但很多,而且規模都很大。大家都想讓本部門的提案成為管理委員會的下一個“重點計劃”這樣可以得到整個大集體的人力和資源傾斜,由此而獲得大發展。

短短兩天之內。委員會收到了不下二十份提案,內容涉及到軍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在撇除掉那些異想天開明顯不實際,或是時機還不太成熟的想法提案之后,大家篩選出四份內容進行討論。

其一便是道橋組應榮威和付羽二人提出的那條“西線公路”計劃,這兩位伙計為此下了很多功夫,除了對解席等人進行私下公關外,在技術和經濟上也準備了非常詳細的說明:

“這條道路的成本并沒有你們想象的那么高一本地人工幾乎免費,我們只要承擔施工期間的飯錢就行。材料費也很便宜的,粘土和碎石子都可以沿途就的取材,就水泥除昂貴些,但里面用的都是竹筋我們計算過,用來承受馬車載荷已經綽綽有余。”

在聽證會上。應榮威和付羽二人侃侃而談。看得出是做過一番充分準備的。此后在答疑階段面對眾人的質疑時,他們也表現的相當從容:

“一整條路線大概妾長?”

“計劃主要利用現有官道,但在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取直,這就需要架橋。為了便于車行,有些過于徒峭的山粱還可能要炸平”、預計總里程在一百公里左右。”

“一造價大約多少?工期多長?需要投入多少人力?”

“用我們的銀元計算,普通水泥路面每公里造價大約在八百元左右。但根據勘測路線圖,在沿途需要架設十六座橋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設置擋土墻和護坡,這樣總成本就會大大增加”估計前后要投入十五到二十萬元,也就是十萬兩白銀

見那邊菜荷。林峰等幾位“財神”紛紛皺起眉頭,付羽連忙又補充

“但這些不必一次性投資的,考慮到只有農閑時候才能招募到足夠的勞工,我們打算分時,分批修建,修一段,用一段。總工期大約為四到五年。”

聽到不必一次拿出大筆資金,幾人的臉色這才好看些。萊莉拿出個精致的紅木算盤噼里啪啦撥打了一會兒,點點頭:

“如果每年抽調資金不超過五萬

有了女財神這句話,接下來的討論才得以繼續無論在什么時代,修路都是非常花錢的項目。西線公路這么大一個工程,如果沒有瓊海貿易公司的支持,肯定開展不起來。

當然對于貿易公司來說,這也不算虧本買賣。一旦這條公路建成,公司從臨高生產基地調運貨物就不再受天氣和海況影響現在所有貨物都是通過船運,雖然速度快,成本也低,可在臺風季節,或是天氣情況不好的時候,海路是無法使用的。

不過以萊莉的性格,就算雙贏的事情也不會這么輕易答應下來。她和付羽等人討價還價,表示現階段公司的主要精力肯定首先要放在白沙口碼頭的重建工作上,所以要求道橋組去瓊州,先修建一條從碼頭通往府城的水泥路出來,然后根據工程質量和實際使用狀況,再決定要不要進一步投資。

本以為對方也會討價還價一番,卻不料道橋二人組對于此項要求沒有任何意見,一口就答應下來。

原來這兩位早就聽說過貿易公司女經理的精明強干,于是在作提案時打了點埋伏本來這條西線公路瓊州方向的起點就是從白沙口碼頭開始,施工計劃,原就是用兩支隊伍從臨高和瓊州府同時開工,各自相向延伸過去。從白沙口碼頭開始修路,本是正常的施工內容。但他們卻故意不提,果然借此堵住了菜莉的口,從而避免她提出其它更多的要

第一項提案獲得通過,接下來的第二項,卻也是和道路有關。

“要修鐵路?我的天,火車頭還沒造出來呢,就要修鐵路了?”

當凌寧代表鋼鐵組把他們的筑路計刮遞交上來時,著實讓所有在場成員們吃了一驚。不過凌寧馬上擺手解釋:

“不,不是供火車使用的鐵路,只是專用的載重軌道線路而已,使用特制的馬車拖運,用來運輸礦石的”

鋼鐵組遞交上來的這份計劃全名為“綜合開發石碌鐵礦計利書”其核心內容是礦石運輸一石碌鐵礦這個名字早在兩年前,穿越眾網網登陸海南島的時候就已經多次被人提起過。這座礦山被稱為“亞州第一富鐵礦”所產的高品位礦石含鐵量最高可達到百分之七十多,平均也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此外還有伴生銅,鉆等礦,可以說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寶山。

穿越眾打它主意已經很久了,不過這處礦藏的位置有點偏一它位于海南島內陸地區的昌江地區,道路很不通暢。而且那時候毒個昌化縣還掌握在忠于大明的官員手中。公開采掘比較困難。

之前鋼鐵組一直是用的臨高。繡州,昌化等周邊地區小礦脈,主要是用收購方法從當地居民手中獲的礦石原料。老百姓們如何開礦,如何運輸,這邊一律不用操心,只管花錢買就行。只不過隨著鋼鐵組的生產失雌越來越大,對原料要求越來越多,以及周邊地區鐵礦脈的逐漸枯竭,他們的鐵礦石供應日趨緊張。大規模開發石碌鐵礦的計劃就不得不被提上日程了。

正好前些日子打退了大明討伐軍,昌化縣令主動前來投誠,這邊就和他談起了開發亞玉山(石碌嶺)銅礦的事宜。那位張三光縣令還是個很有礦權意識的官員,他自從崇禎二年上任之后,就調集人手趕走了盤踞當地多年的礦盜,嚴禁個人私采。不過,面對短毛的要求,當然不敢拒絕。

這樣剩下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那些礦石從深山老林子里頭運出來。好在現代人手中的地圖非常完備,再結合歷史上石祿鐵礦的開采經驗,他們很快擬定出一條礦石運輸線路:

首先是建立一條軌道線路。從礦區延伸到大約數公里外的石碌河,在那里建立一處專用碼頭。用騾馬拉載重型軌道車,把礦石送上

之后運礦船通過彎彎繞繞的石碌河,進入昌化江,一直順流而下,雖后抵達海南島西側的昌化港。再從港口經海路前往臨高,進入鋼鐵場。

整條運輸路線以水路為主因此才是由凌寧出面打報告。

不過在礦區那邊需要修建一條鐵軌路通到碼頭,此外臨高這邊從博浦港到鋼鐵廠也打算修建一條大載重的軌道路,整條路線貫通后,從石碌出來的高品質鐵礦石就可以源源不絕進入鋼鐵廠。根據穿越眾手頭的資料記載,石碌鐵礦儲量約為三億噸,足夠他們使用很長時間了。


上一章  |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