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一八一 點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列表 >> 一八一 點將

一八一 點將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陸雙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陸雙鶴 | 迷失在一六二九 
健看了龐雨一眼,那條所謂“緩兵計”,龐雨早就而且還相當自信。甚至覺得自己這一招堪稱神來之筆——正是他建議用大鏡子作為禮物送給崇禎皇帝。

唐健先前沒怎么在意,不過到現在,不得不引起重視。

“你的那條計策,預計能給我們爭取到多少時間?”

面對唐健的詢問,龐雨頗為得意的笑了笑:

“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這要取決于從廣州到北京的行程,還要看他們用什么辦法來運送那三塊大玻璃……”

“你就這么確定,在禮物送到北京之前王尊德不會輕舉妄動?他們那邊也是有能人的,看破了怎么辦?”

“看破也無所謂,我這又不是木馬計,要指望他們疏忽大意——這利用的是官場規則,正大光明的陽謀,只要他姓王的還想把這官兒當下去,就得按規矩辦事。”

龐雨的理論其實很簡單——這件貢品很珍貴,而且是點名送給皇帝的,兩廣總督肯定不敢私藏,必然要老老實實派人進貢。那么,在皇帝收到這件禮物之前,他就不可能再派兵攻打這里——因為誰都不知道皇帝會對這件禮物做出什么反應。萬一皇帝覺得禮物不錯,一高興來個大赦什么,他這邊卻急著打起來,豈不是自找不痛快?打贏了都未必能讓皇帝高興,要萬一打輸了,那更是悲劇。

能爬到兩廣總督位置地人,行事肯定相當謹慎小心。在摸不準上頭態度變化的前提下,他們決不會胡亂動作。在吃準這一點的前提下,龐雨專門挑了幾塊大玻璃送給對方……

以大明王朝的道路和交通狀況,要想把三塊大玻璃鏡子毫無損傷的從廣州送到北京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車輛肯定是不能用地,海運風險又太大……龐雨幫他們估算了一下,覺得最快最穩妥的路線應該使用人力搬運到江南一帶,然后走大運河北上,這大概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可是如果負責漕運地官員不肯承擔責任。又或兩廣總督想獨占功勛。那也有可能一路靠人力抬到北京去。這就要走半年多了。

“在此期間我們應該是安全地。除非崇禎有明確命令要求兩廣總督出兵攻打。但這種可能性不大。三個月地時間。足夠我們做很多事情了……”

龐雨開始談他地具體謀劃。真正可以執行地對策:

“有了這段緩沖期。我們地產品應該能打進廣東一帶地市場了。如果能在大陸上尋找到有實力地合作伙伴。彼此有了利益聯系。那么在廣州府也就有了肯為我們說話地力量。總督府中招撫一派地聲音應該會變大一些——在這方面需要茱莉你地全力配合。包括找人情。通路子。送禮行賄等等……這些都要借瓊海貿易公司地名義去做。”

輕輕哼了一聲。但這次她總算沒再說諸如不理政治之類地話。

“其次。就是我們自己可以有更多時間完善軍備。王若彬地造船廠不知道進展如何了?如果海上力量還是不足地話。我們至少可以繼續擴充陸軍。增加部隊肯定沒錯。”

“第三么,就是老敖剛才說的——明軍的倉庫和碼頭,渡船這些。渡海作戰本來就是非常麻煩的事情,需要大量細致而周到的準備,說實話我不認為明王朝地軍隊能夠妥善處理好這些工作。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咱們再給它增添一些人為災難……那我們確實不用擔心明軍登陸的問題了。”

“但是我們不好主動進攻地吧?把他們激怒了打過來就不劃算了。”

林峰的思想還是有些拘泥,旁邊敖薩揚卻已經舉一反三,當即笑著開導他:

“直接打著短毛旗號進攻當然不行啦,然而這年頭大明沿海地犯罪分子可不止我們一家——倭寇,海盜,亂民,甚至包括那些軍隊本身。三萬人所需要的物資不是個小數目,未必總是能足額供應地。那些少數民族武裝雖然能打,但紀律性和服從性可都不太好,剛才李教授不也說了——其中兩位原是今年就要造反的,如果出現物資短缺,再被人挑撥一下……鬧個兵變什么也不是不可能。”

朝敖薩揚那邊笑笑以示感謝,龐雨最后總結道:

“這就是我和阿德所商量的對策,其核心內容就是拖,以拖待變!一直拖到明王朝碰上更大的麻煩——我們都知道那肯定會生。之后明政府對我們可能會考慮換一種處理方式——比方說招撫什么。”

“當然,目前這還只是一個大致的思考方向,具體行動計劃,還需要各專業人員來共同制定。”

軍師言結束,會議室里再度陷入沉默,大家各自盤算著自己在這套計劃中所能揮的作用,同時也把眼光投向老教授那邊——作為會議主席,李教授通常在最后表意見,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老爺

見往往就是委員會的最終決策。

和過去一樣,李明遠教授沒著急開口,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沉吟許久之后,方才緩緩點頭:

“這條路線是可行的,但是具體操作起來需要做大量工作,需要我們中間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達成。我想我們可以來個三管齊下。”

“先是走外交路線:我們要盡可能在對方陣營中尋找和拉攏那些持和平招撫意見的人,如果有機會,將其展成為我們的代言人。與此同時,通過貿易公司的商業活動,在民間多作作宣傳工作,至少改變我們在廣東一帶老百姓心中窮兇極惡的形象——民間輿論非常重要。”

看看周圍,老教授點了幾個人名字:

“趙立德,龐雨,茱莉,林峰,這方面地工作就由你們來負責。用貿易公司的名義進行,必要時寧可損失一些利潤,優先掌握人心要緊。”

老爺子親自點將,這邊幾人紛紛點頭表示接受,包括茱莉在內。解席原來還怕她說出些不中聽的話來,總算香港妞知道輕重緩急,這時候一聲沒吭。

“其次,要加強我們自己的軍事力量。唐隊長,我記得軍事組曾經說過,我們現在已經有能力建立第二個營了,是么?”

“是的,到目前為止,除現役部隊外,各工作組中接受過系統軍事訓練地青壯年已經超過六百,必要時他們都可以被編入正規軍。但是武器裝備缺口較大,受熟練工人和某些關鍵性材料限制,兵工廠的規模一直擴不大,到現在我們每個月只能生產不到一百支步槍。眼下第一營才剛剛裝備完全,馬上就擴編第二營的話……很多士兵會徒手。”

“哦?是這樣么……”

見老教授面露難色,唐健臉上難得顯出一絲笑意,隨即又解釋道:

“所謂徒手并不是說他們沒戰斗力,只是沒有專用的配槍罷了。

我們的手榴彈和炸藥包供應向來充足,他們的訓練依然是使用熱兵器為主,其戰斗力也肯定在明軍之上。”

“那就好,那就好……”

老李教授有些意外——想不到唐健這樣嚴肅的人也會開玩笑。

“那么整編部隊的工作,就由唐隊長你來負責了,盡快把第二營組建起來。手中有兩個營級編制的話,無論制定進攻還是防守計劃,都會從容許多。”

“好的,我明天就返回臨高去,與海陽配合整編新部隊。”

唐健非常爽快地接受了任務,同時又補充道:

“除了組建正規軍之外,我們還應該準備足夠的預備役力量,原先第二營是作為預備役考慮的,既然現在編制要擴大,招募新的預備役士兵也勢在必行。”

“但是臨高地人力資源都已經被用足了,恐怕很難再抽調出空余人力來。如果再要征兵,恐怕會影響到其它方面的工作。”

吳南海皺眉道,他來之前已經把臨高地大部分農戶都納入了農業組系統,對于那里的人力資源狀況比較清楚。

“瓊州府這邊還大有潛力可挖呢,上一次我們只征調了明軍殘兵和府城范圍內的無業。附近幾個州縣還有大批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光被城管隊拉去挖煤的就有好幾百。”

龐雨插口道,然后唐健馬上把目光投向解席與敖薩揚那邊:

“很好,老解,老敖,這就要拜托你們兩位了,盡快在瓊州府安排一次征兵工作。”

解席點頭,敖薩揚也沒表示反對——這種事情他們肯定責無旁貸:

“大概需要多少人?”

“六百到八百左右,我打算再建立一個補充營。既然王尊德那么想打,那我們干脆把正規軍編制擴充到一個整團,有兩三千人的兵力駐防在海南島上,就算明王朝舉傾國之力前來,也休想拿下……城管大隊也可以補充一些,必要時他們可以當軍隊用。”

給解敖兩人兩人布置下任務后,唐健又看向老教授:

“我想,您地第三套策略,應該是針對海峽對岸明軍的交通和后勤輜重設施吧?”

李明遠教授微笑點頭:

“是地,既然你已經想到了,我也不多羅嗦了,這方面你們是內行。”

“我也并不是特別精通,不過我們中間有人精通……”

唐健沉吟著說道,臉上又一次露出笑容——這次是很有信心的笑容:

“我回去之后就跟北緯商量,讓他把偵察大隊拉過來——該是他們大顯身手地時候了。”

要打仗啦,要票要票!!


上一章  |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