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四三三 “重建”海南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列表 >> 四三三 “重建”海南島

四三三 “重建”海南島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陸雙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陸雙鶴 | 迷失在一六二九 
正文四三三“重建”海南島

四三三“重建”海南島

“這么亂點鴛鴦譜,也不怕將來鬧家庭矛盾。()”

“就算是精挑細選,家庭矛盾就能少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年代的盲婚啞嫁倒也不是壞事,”

當其他各部門的同志忙完手頭工作,也紛紛過來看熱鬧——這檔節目還是很吸引人的,否則也不會在后世的電視臺中都能弄個收視率第一。在這娛樂生活缺乏的明代海南島上當然更是獨樹一幟了,不要說那些看熱鬧的一個個嘻嘻哈哈樂不可支,就是站在旁邊準備上場的參加者們也一個個精神抖擻,紛紛從“前輩”的遭遇中吸取經驗教訓。

越是后面上場的人越是有經驗。從一開始羞羞答答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到后來也都敢于提出一些自己所關心的事情了,畢竟是關系到一輩子的事情。

同時大家也都不是毫無準備了——漢子們在上場以前往往會央求著借一兩件好點的衣裳換上,這時候短毛的綠軍裝就特別受歡迎——人看起來精神抖擻。

而女性群體中間則是互相幫忙略微裝扮下——雖然不可能濃妝艷抹,但略微打些腮紅,口c魂上涂抹些胭脂還是能辦到的。馮憐在這方面很有經驗,事先就準備好一些化妝品,雖然只有不多幾盒,卻在這時候發揮出極大作用——到后來漢子們把新媳fu牽走揭開蓋頭時,顯露出后悔表情的不多了,畢竟這年頭人們的審美要求也不高,而且天色逐漸轉暗,黑燈瞎火中朦朦朧朧的,反而增添了若干情調。

至于第二天天亮以后突然發現枕邊人有白頭發,有皺紋,或者哪兒不太對勁……生米都煮成熟飯了,還想咋樣?

這天直到晚上都非常熱鬧,海灘上搭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帳篷,算是給新人們提供的洞房。農業組也額外增加了更好的食品供應,以保證這種浪漫氣氛能夠持續下去。

只有工業組肖朗依然是一如既往的臭嘴巴:

“,憑啥明明是我們工業組農業組拿東西出來,卻要讓fu聯做好人?”

——新人們獲贈的鐵器如今都算是fu聯贈送的了,按照內部法律界人士的說法那是他們各自的婚前財產,至于住房土地則屬于婚后共同財產……如果以后當真要鬧離婚,分家時也有依據。當然這種情況肯定不會太多,真要鬧矛盾時fu聯首先會介入調解,短毛的fu女聯合會可不像后世只是個空架子,權力還是挺大的。

不過對于穿越眾內部的各個部門來說,fu聯并非生產部門,沒有實際產出,那么它的運作資金和支撐體系就只能建立在依靠其它各個部門支援的基礎上。委員會調撥了一批資金供其使用,胡雯又向其他各部門努力化緣要來不少東西,決心在這次的新移民安置計劃中把fu聯名聲打出去。

除了農業組的糧食,工業組的鐵器外,貿易公司也提供了不少東西——比如那用于蓋頭的紅紗巾,輕薄纖巧,對于這個時代女人的吸引力絕不下于后世名牌。當作紅蓋頭用過后也沒回收,就作為送給參加過相親節目的新娘子們的額外贈品了——fu聯要打出牌子,總不能完全跟其它部門一樣,多少要有點自己的東西。為此后來消息傳開后在那些普通家庭中還引起抱怨,有人說早知如此干脆留下來演一出戲,還能額外得塊漂亮紗巾呢。

然而同為女性的茱莉在談判中反而不太好說話——這批紅紗巾最終是fu聯出錢買的。雖說批發價格比較低,用的錢也是委員會劃撥經費,本就是來自貿易公司的上繳利潤,可以說是從左手到右手。但總比其它幾個部門領導受不了一幫子大媽恬噪,直接白送東西要好一些。肖朗也正是在為此而生氣——他是主張工業組的東西同樣該收錢的,但胡雯立馬表示預算不足,支付不出。如果一定要收錢的話只能向委員會再請求增加撥款。不過當前的委員會只有三人在場:農業組的吳南海和工業組的黃建成,還有一個就是胡雯自己了。工農業組的兩位負責人都認為這么干純屬多此一舉,白白浪費一番文牘往來和會計結賬而已,還是由工業組直接調撥物資算了。

肖朗對此極其不滿,嘀嘀咕咕抱怨了半天,并揚言要在下一次的委員會改選上鄭重提出這個問題——咱們的班子還沒建立起來多久就出現寄生機構啦這樣下去可怎么得了委員會里現在已經全是官僚啦,下次改選要求大換血

對此在場的大多數穿越眾只是哈哈一笑,也沒當回事,畢竟人人都知道肖朗的脾氣不好,自從上次受傷以后更甚。

如此折騰了大半宿,基本上把新移民中的“剩女”統統都讓人領走了,只剩下十來個堅決不肯嫁人的,寧肯分不到田地被送回山東也不愿在這里結對子。這邊也不好強迫,商議之后決定把她們暫時留在fu聯和貿易公司里頭作為雇員使用。

詢問她們的堅持原因,大多數都是和丈夫失散,卻又感情深厚不肯就此放棄的。有幾個是知道丈夫已經死了,心灰意冷想要就此守寡的——對這些人胡雯打算抽空再勸勸。還有一些則是不知道消息,抱著一絲希望想要再等等看的,對此胡雯也允諾她們會通知山東方面加以尋訪。

至于“剩男”就更多了,足足有好幾百——沒辦法,男女數量有差距么。除非特殊情況,否則光棍漢子總是占多數的。不過光棍漢總比單身女要好安排,大不了打發到下面工程,筑路等隊伍里先充當一段時間的苦力再說。這些漢子一聽田沒分到還要先干苦工難免都有抱怨,不過胡雯告訴他們fu聯對此也早有安排,到時候會給他們許配黃花大閨女

胡雯這倒不是在瞎說——她已經通過張三光,程葉高,嚴文昌等當地官吏,甚至通過舒中的老丈人家族向各地黎人寨子都發出消息:以自愿為原則搜羅單身女性,只要愿意嫁入移民村落的,就能得到短毛的贈禮。據說是報名踴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差額補足。

此后一段時日,差不多的景象在昌化及其附近的感恩,儋州等地面多次上演,光是凌寧第一艦隊就陸續為海南島上送來了三萬余人,都被安置在這一大片區域中。大約七八千個家庭組成了約百余個新的集聚村落。這些村落的造型都是大同小異——某塊比較平坦,靠近水源的土地上,呈棋盤狀安置著百余幢幾乎一模一樣的木頭房子。除了住宅區域外還預先規劃處公共活動用地,豬圈畜欄以及谷倉糧倉等。在村子的下風和低洼處則布置有用磚石砌筑的集中式廚房與公共廁所,并具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統支持……做好統一規劃的優勢就在于功能劃分非常明確,可以確保這些村落在排污,通風,避免疫病方面具有先天優勢。

其周邊則往往有大片適合于耕作開荒的土地,雖然現在還大都是荒蕪野地,但只要肯干,很快就能開發出來。

即使是張三光等本地的明朝官員,也一直很奇怪短毛是如何在短短時間內就能找到那么多適合建立村寨的場所?——要知道就算是當地最有經驗的老人,也需要經過相土嘗水,觀察風色,甚至還需要等待一年時間看看氣候變化,如此才能決定一處適合于居住的地域。而短毛的勘測隊卻仿佛未卜先知一般,目地性非常強的到處流竄。每到了一處,立下根桿子,拿出他們稱為“經緯儀”的玩意兒測量一下數據,在地圖上把位置一標就算是找對了地方——如此倉促之間定下來的一百多處村寨位置,事后看來其中大部分居然還都挺適合的,不得不說這幫短毛還真是有秘術。

——其實穿越眾之所以能那么快確定合適位置,純粹是因為他們有三百多年后海南島的行政地圖,只需要從后世那些行政村位置里,挑選一些能適應當前水源與道路條件的標注出來而已。在當前年代這些地方還大都空無人煙,找荒地很容易。

這幫偷懶家伙甚至連村寨名稱都直接按照后世地圖上所標注的來取名,這樣對照起地圖來好方便些。可那些搬進去的村民們則都感到頗為疑huo——明明村子里沒一個姓喬的,為啥這里要叫喬家坳子?又有些諸如張官村金水鎮之類,聽起來應該是有點歷史的,卻明明只是一片荒蕪而已。

當然初來乍到的他們也不敢多問,反正按要求整地建房先把村子建立起來再說。不過后來等漸漸熟悉了,也有人進入到短毛的行政系統里面工作,有人便忍不住開口詢問當初這地名都是咋取得?

對此他們的短毛長官從來都是笑而不語,而這些明朝人恐怕永遠也料想不到,他們的短毛上司們只是在按照三百年的行政區劃圖,按部就班把那個時代的海南島給“重建”起來而已。


上一章  |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