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七四九 新的麻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列表 >> 七四九 新的麻煩

七四九 新的麻煩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0日  作者:陸雙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陸雙鶴 | 迷失在一六二九 


作者:陸雙鶴

言情,最快更新!

“聽說臨高那邊,在例會上又吵起來了?”

“是啊,肖朗傷勢漸愈,又開始活躍起來啦——這次就是他領銜帶頭上的提案。”

瓊州府這邊,無意中點了一把火的趙立德一點沒有愧疚之心,反而興致勃勃與遲正杰議論著他所知道的消息。

“肖朗的提案么……不用想,肯定又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一套。”

“嗯哼,但這一次他可學聰明了——他拉攏了解席跟他聯名。老解站在他那一邊,后面一大堆人就不會反對了。而且既然是我們先提出的黑人問題,我們這邊的人也肯定不會反對,加上他自己那一撥子人,議題通過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那他想怎么樣呢?完全控制外勞顯然不可能啊。我們這里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了。”

“首先是調查和統計吧,搞清楚我們這里究竟有多少外勞,以及人口種族的分布——先前只顧著招人進來,在這方面確實有些亂。然后么,就是相應的限制手段了,最后估計會搞個類似綠卡和宣誓入籍的制度吧……反正咱們有現成的例子可以模仿,不是么?”

“嘿嘿,想想若干年后,大群白皮絞盡腦汁往這里移民的景象,倒還真是挺期待呢。”

“用不著等若干年后啦,現在呂宋那邊就已經在向這種情況發展——大批西班牙與荷蘭的破落戶到那兒謀求定居呢。華人在那邊快成上等氏族了,而其中最得意的兩家,就分別是北緯和陳濤的老丈人家族……”

趙立德雖然“外放”瓊州,對于各處的情報消息掌握倒是一點沒拉下,不愧是瓊海軍中搞情報的第一高手。當然這也是因為瓊州府的電報房靠臨高很近,他們現在仍然使用的是無線電接力方式傳遞消息,各地向臨高總部匯總的訊息瓊州府都能收到。趙立德這邊又擁有最高權限的密碼,自然可以得到和總部那邊完全一樣的通訊效率。

對于總部那邊會如何對待這份提案,趙立德并不在意,就個人感官而言他這一次倒是愿意支持肖朗的——他們辛辛苦苦把海南島建設起來,終于有了點世外桃源的樣子,可不是為了讓一幫外族人來摘桃子的。

就算他們愿意接納其中的部分優秀人才進入這個團體,那也必須是以對方愿意容易融入到他們中間為前提,而非相反。

——兩人這番談話后不久,臨高總部那邊果然傳來訊息,說是肖朗的提案獲得通過。要求各處對外國籍,外種族,以及外國宗教人員,做一個全面清查,同時征詢大家意見,詢問該使用什么政策對外勞進行控制。

瓊海軍當前控制的幾塊地盤:山東威海地處中原大陸,完全沒有上述問題;臺灣島孤懸海外,也就是鄭氏家族陸續遷移了一些倭人上島,但數量并不多。而且也都是直接受鄭家雇傭的,加上倭人的民族性本就是服從強者,倒是很容易管控。

所以其實只有呂宋和海南本島有這問題。而呂宋那邊華人本就是少數,當地土人才是原住民。以前是白人做主,現在則換成了華裔,所以那邊的民政負責人史可法,原本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教化”當地土人融入到中華正統的大業上,根本不需要瓊海軍另行下指令。

至于當地的白夷么,從本來的主人地位一下跌落到二等公民,成為“客居人士”,心理上肯定不能適應,私下的小動作肯定也不少。不過相應的,對他們的監視觀察也從來不曾放松過——這方面乃是錦衣衛統領廖勇等人在負責,他們干這個可謂輕車熟路,在克服了最初因為習俗,人種等問題帶來的疏離感后,錦衣衛立即拿出當年為九千歲監視東林黨的勁頭,幾乎在當地每一個白人大戶家里都安插了密探……

所以當海南總部的要求送達彼處后,他們根本不用另作安排,直接把日常遞交給史大人過目的監視報告交一份過來就行了——本來直送白燕灘就成,跟瓊州府沒啥關系的。周晟卻偏偏親自上門一趟,把這份報告也給趙立德手上送了一份,嘴上說是“互通有無”,實際上,當然就是為了看看他老趙的笑話。

——這可是錦衣衛系統難得一次在效率上壓過了城管隊。趙立德對此還真是無可奈何,幾塊地盤中還就要屬他瓊州府最亂。關鍵是這里的人們接受短毛統治時間最長,也最為適應他們的統治方式。這表現出來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比較配合,很多事情都在這里先作為試點,成功以后再去其它地方推廣。但壞處么自然也有——當地人膽子就大了,很多事情上居然敢跟政府部門討價還價,在有了議會撐腰后更是如此。

恰如那句著名的話: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便足以讓人冒著絞首的風險。何況長期以來瓊海軍在使用外勞上面并無限制,還不許人家合法賺錢了?

不過如今有了委員會的正式指令,趙立德再采取行動自是沒什么顧忌。把幾個當地議會,商會的頭面人物召來,大家喝杯茶談談,話說透了,人家還是愿意配合的。雖說那些大戶對于短毛老爺們忽然莫名其妙擔心什么“外族血脈混淆我華夏正統”有些不以為然,但既然是趙老爺正兒八經交待下來的任務,他們也都答應回去查一查。

這一查,還真查出些問題來——本地確實有人在長期,大量的組織外國人員偷渡入境,在本地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已經差不多有一年多了!

趙立德得到匯報后自是大吃一驚,心說在我眼皮子底下還有人能這么干?趕緊仔細一查問,卻發現這事兒原本差不多是半公開的——無論經手的人還是協助者都沒覺得有什么問題,自然也就沒人上報。而且這些人過來以后很容易隱藏到民間,幾乎不可能被發現。

——因為他們是越南人,跟本地人長的完全一樣,連語言上都差不多的。

乃至于主持這件事情的人本身,也差不多擁有半官方的身份——分別是安南阮氏和鄭氏長期派駐在海南的使者,在他們各自的朝堂里都有正式官位的,但在大明這邊,只能算是尋常商戶罷了。

當初為了這個身份問題還掰扯過一段時日——那兩家都自稱為“正統”,想要瓊海軍驅逐對方,最后把短毛惹火了,說一聲咱們只管經商,不管你們對錯,誰再啰嗦誰就滾蛋,然后才總算安靜了。

此后他們總算放棄了無聊的名份之爭,轉而一門心思做生意:越南特產的大米和木料,以及鴻基煤礦的優質塊煤都是海南這邊亟需的商品,而安南那邊對于短毛的工業品需求量也極大。這幾年來雙方的進出口數額居然基本上可以做到持平,這在與瓊海軍做貿易的勢力中可不多見。

然而現在趙立德才明白這種“貿易平衡”并不僅僅是貨物貿易,其中還夾雜了一部分人口貿易——阮鄭兩家竟然不約而同干了一件事:把他們在戰爭中俘虜到的人員都賣到海南來啦!

當然在這里不能直接買賣人口,不過安南人的腦子可比西洋人要強得多了——所有勞力在船上就“自愿”和船主簽下了一份長達三十年的雇傭合同,到了這邊之后無非是把雇傭合同轉手一下罷了,新的主家需要付出一筆錢補償原來雇主而已,這個短毛法律可沒禁止。

有人不同意嗎?也許是有的,但這種人到不了海南,半途中直接就被拋下船了,能夠活著踩到海南島地面的,絕對都是“老實良民”,至于他們到了這邊會不會逃跑,以及新雇主用什么辦法防止他們逃跑,這就是另一碼事了。

不過話說回來,那些戰俘在當兵以前大都是農民,種田種地乃是近乎于天生的技能,到了這邊以后很快便能適應,要求又不高,正是當地大戶們最愛雇傭的勞動力。而且以這邊對勞動力的需求程度,他們也不可能搞得兇神惡煞——這些可都是戰俘,沒準兒就是在戰場上見過血的。真把人逼急了,去官府告狀落個雞飛蛋打還不是最壞結局。平白挨上一刀來個人財兩空那才叫冤枉。

所以這邊地主對于那些安南勞力,自也有一整套懷柔手段加以安撫:先是好吃好喝給點甜頭,然后再找些安南同鄉過來宣講好處,許諾美好未來……等等手段,其中不少還是從短毛難民營里學來的。

這么一整套流程走下來,大部分人都能搞定。實在有不愿留下的,也無非是退還給賣家而已——這販賣戰俘的買賣一般人可做不了,背后乃是安南那邊的兩家官府,這邊雇主付出的“買斷錢”多半是充作了那兩家的軍費,需要“售后服務”的話,倒也不愁找不到正主兒。

只是這樣一來,趙立德倒是有點頭痛了——既然關系到兩家政權的事情,他可就不能簡單下令一禁了之啦。

沒奈何,只得下個帖子,找個時間,請那兩家使者一起來喝茶。

本站、、、、、、、、、


上一章  |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