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七四三 莊園(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列表 >> 七四三 莊園(三)

七四三 莊園(三)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0日  作者:陸雙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陸雙鶴 | 迷失在一六二九 


“假如我們戰局不利,或者需要有人作出重大的犧牲才有可能奪取勝利……有可能犧牲的就是你,到那時候,你還愿意和我們站在一起嗎?”

北緯的言辭尖銳而直指內心,張陸一時間張口結舌無言以對,不過北緯說這些話并不是為了指責或調侃他,而是繼續很認真道:

“所以光靠對勝利者的羨慕,對榮耀的向往,并不能支撐起一名軍人的信念。瓊海軍之所以所向無敵,不僅僅是因為武器和戰術,還因為每一名士兵都有很明確的信念,他們知道自己是在為什么而戰。”

“為了什么?”

張陸不禁問道,北緯稍稍沉吟了一下,回應道:

“四個字:保家衛國。”

“保衛大明國?”

張陸的臉色看起來非常意外,顯然就連他這個陜西小伙兒也知道:瓊海軍雖然被招安成為大明軍鎮之一,還為朝廷打敗了不少敵人,但對大明朝廷其實并沒什么忠心可言。

對此北緯只是嗤笑一聲,搖搖頭:

“是保衛中國,保衛整個華夏民族——這個概念現在還有點空泛。所以我們通常宣揚更實際的——保衛自己的家庭,保護自己的家人。你若在海南島……或者呂宋臺灣這些地方沒有一個家庭需要守護,那我們怎么相信你會在關鍵時刻還愿意和我們站在一起呢?”

張陸愣住了,他是個很實誠的小伙子,還沒學會睜著眼睛說瞎話那套——說了也沒用,在職業偵察兵北緯面前壓根兒瞞不過。

“所以我們要求參軍者至少在這里居住過一年以上,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真正了解我們的政策,知道我們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真正能為人民帶來福祉的政權,所以他們才會愿意為此而戰。我們要求參軍者是本地人,或者在這里組建有家庭,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理直氣壯的教育他為保衛家鄉,保護家人而戰。”

“瓊海軍迄今長勝不敗,只不過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碰到的盡是弱旅。包括大明朝的軍隊……其實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不過是些武裝集團,一群渣滓而已。”

“咳咳……這個,大明的軍隊也沒那么差吧,好歹也是驅逐了蒙元,打敗了倭寇的。”

旁邊張陵終于忍不住插口道,他跟北緯是老朋友,以前在這方面也有過爭論,但那時候北緯可沒說過這么激烈的話語。而且談起大明帝國驅逐蒙元重塑中華,在朝鮮擊敗倭寇的壯舉,他也是明確表現過敬佩之意的。

“大明朝曾經有過真正的軍隊,當年的紅巾軍就很清楚自己是為了什么而戰……可惜等到明朝開國以后,愚蠢的軍戶制度把軍人變成了囚徒,還是永遠不能解放的那種,大明的軍隊從此開始便退化。”

“然而即使如此,中途仍然有過改變的機會。戚繼光所建立起的軍隊,他就明確告訴士兵們,他們是為何而戰……可惜戚家軍最終是消失了,而在明朝生存下來的,居然是李成梁那種,用義子和家丁取代了正常軍隊制度,把忠誠系于私人身上,只為了個人恩義和金錢報酬戰斗的私兵。”

“如今的大明朝,堂堂國家軍隊,竟然都被變成了這種私軍。而這種雇傭兵性質的武裝,在真正為保衛家國的軍隊面前,只不過是一群武裝暴徒而已……欺軟怕硬,遇強則逃。友軍之間互不信任,上級指揮者對軍事一竅不通,更不用說背后還往往有一幫子官僚太監在死命扯后腿……對付這樣的敵手,就算我們和他們使用同樣的武器,也一樣能將其輕松打倒。”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明軍這樣的廢物點心——遼東地區的后金軍隊,在惡劣環境中磨礪出來的強盜集團;出自你們陜西老家,被天災人禍逼到走投無路的流民軍;還有你們從未見識過的,正處在上升時期的那些歐陸強國,比如英國和西班牙的國家軍隊……有朝一日,我們將面對這樣的敵人。而我們的武器優勢,技術優勢,到那時候未必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也有可能會失敗的。”

北緯站定在張陸面前,深深看著這小伙兒:

“小陸子,你想要加入瓊海軍,這是好事情。我們也歡迎象你這樣的有志男兒加入。但是我們瓊海軍同這個時代其它軍隊最大的差異,就在于我們有一支有紀律,守規則的部隊。勝利并不是瓊海軍天然擁有的屬性,堅強的信念和嚴格的軍事紀律才是我們不同于這個世界其它軍隊的最大特色,瓊海軍中,軍紀大于天,這一點你一定要記住。”

他伸出手,拍了拍張陸的肩膀:

“你的哥哥嫂子在這里有一處莊園田產,我們可以將其認可為你在這里有家庭,但是居住一年的規定也必須遵守。這一年時間也可以讓你更加清楚的了解我們,以及認清自己。一年以后,如果你仍然愿意加入瓊海軍,我會親自來接你。”

北緯這一番話,說的連張陵都是啞口無言,張陸就更不用提了,過了好一會兒,才低頭道:

“那……那我還是先在這里干一年農活吧。”

北緯笑著點點頭:

“沒錯,這是最好的安排了。”

既然已經決定在這里安居下來,張陵也就不再耽擱,此后幾天便陸續安排了家人住了過來。好在這邊距離瓊州府不遠,從張陵日常管理的白沙港碼頭騎馬過來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張陵平時住在軍營里,有假期時便過來與妻子團聚,倒也十分方便。

只是一旦住下,很自然的便不想讓那些地塊都荒著,便開始琢磨招募人手來開荒。然后便發現了短毛的“險惡用心”——在這里其它都好辦,唯獨雇不到人手。整個海南島現在基本都處于人工短缺的狀態中,各行各業都需要大量工人。就算是種地的也可以直接去短毛的農場中應聘,理直氣壯拿工資,何必接受私人雇傭?

張陸一開始還不知道厲害,說大哥你手下不是很多兵嗎?調派一些來幫忙種地就是了,結果卻被張陵毫不客氣敲了一頓腦袋瓜——那天北大哥教你的話全白說了!你以為這邊的兵象咱們老家那樣是私軍啊?即使他們還穿著明軍服色,可軍餉全是瓊海軍發的,訓練也都是照瓊海軍的標準來,這規矩么自然也是——我可以帶他們上戰場拼命,但絕對不可能派他們去干私活!

于是張陸只好乖乖閉嘴,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其它勞力了,想來想去,最后張陵只好苦笑著跟老婆商量,是不是再寫封信回去,從老家召集更多人過來?

——陜西這幾年連續受災,流民越來越多,地也沒法子種了。以他們寶雞張家為首,包括他的夫人家里,還有彼此聯絡有親的那十幾家大戶,家家戶戶都有不少青壯“丁余”閑了下來。當兵的話朝廷沒那么多名額,種地卻又沒收成,整天閑在家里也不是個事兒。

如果張陵是正兒八經在大明朝廷中仕官,官坐到他這個位置,早就有一大批同鄉親戚過來投奔了,無論做家丁還是親兵都好安置。但偏偏他是投了短毛,朝廷平反的旨意下達不久,家鄉那邊還沒怎么適應過來——他老爺子把他名牌送回祖祠還得悄悄的干呢。

又是遠在海南,離老家幾千里的路程,這年頭敢于跑到千里之外,飄洋過海去討生活的畢竟是少數。若不是張小妹回去后把海南生活吹得天花亂墜,又有個一心要去找男人的未婚夫人鐵了心跟過來,這一回還未必有人會來投他呢。

但人既然來了,看到這里的一切比張小妹說的還要好,而且真是有莊子有地卻沒人種,那再繼續動員更多家鄉人過來倒也理直氣壯了——在經過一番商議之后,張陵和他夫人各自給家中寫信,建議索性把老家多余的人口全部帶出來,幾十不怕少,幾百也不嫌多。

而就在張陵等人忙著收拾新莊園的這段時間里,果然如趙立德等人所言:這邊的莊園極其搶手,經常可以看到有“房地產公司”的人帶著新買家過來看地方——遲正杰那是大老板,不是張陵這種好朋友或者超級大客戶不會親自出馬的。平時跑腿的更多是一個名叫蘇爾泰的小伙子,人很聰明而且相當靈活,就是口音稍微有點古怪。

很自然的,那些新客戶們往往會要求進入到沿途這些已經出售了的莊園中,和購買了產業的業主們交流一下,作為了解情況的途徑之一。于是蘇爾泰便常常來打招呼。張陵不在家時便由張陸出面,兩個年齡相若的小伙子很快便混熟了。

在張陸眼里這位“蘇兄弟”雖然年紀跟他差不多,為人處世卻比他成熟得多,而且還是跟在瓊海軍大頭領身邊的人物,各方面都很讓他佩服,便有意識想多跟他學著點。而對方在這里好像也比較孤單,樂意交他這么個朋友。

于是兩人經常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他們一起喝酒,都喝多了……

“什么?你是建奴!”


上一章  |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錄  |  下一章